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情感 > 情感短文 > 正文

羊奶爷的哨声

作者: 谈丽娜2023/10/19情感短文

天色微明,一阵熟悉嘈杂的人声,夹杂着金属的碰撞声,穿透窗户传了进来,惊醒了正在酣睡的人们,打破了初秋清晨小村庄的宁静。

披衣下床,窗外那多年来早已熟悉的场景又展现在眼前。一个个或精神矍铄,或弯腰驼背,或步伐矫健,或步履蹒跚的老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中,有人骑着三轮车、自行车而来,有人步行而至,无一例外地手里都提着铁皮制成的奶桶,在这个全村唯一的收购站等着收购车的到来。

这情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我想起了我的"羊奶爷".

"羊奶爷"大名叫张忠义,与爷爷年岁相差不大,平时总是称兄道弟。如同"泥人张""铁匠李""烧饼王"这些显而易见带有职业特点的名字一样,"羊奶爷"这个称呼充分彰显了他的职业与羊奶有关,也显示了他和爷爷之间相交笃深。尽管这个相交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俩人偶尔拌嘴的情况,所幸最后总能握手言和。

记忆中的"羊奶爷",留着一小撮胡子,身材瘦小,却很精干。他古铜色的脸总显得很严肃,但碰见小孩子的时候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爱和小孩子逗乐。偶尔会变戏法儿一样,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来,在小孩子们眼前晃荡,"叫爷爷,谁叫的声大,给谁吃糖!"羊奶爷弯下身子笑着说。抵挡不住糖的诱惑力,孩子们个个铆足全身的劲儿,扯着嗓子喊"爷爷,爷爷……"此起彼伏的声音响了起来,因用力过猛,个别小孩儿的脸憋得通红,鼻涕泡儿竟喷了出来,惹得羊奶爷哈哈大笑。笑声中,一颗颗糖果便分到了每个人的手里。

渭北平原历史悠久,土地肥沃,历来以风调雨顺而闻名。这里的农人们常以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农作物为生,同时也以大量养殖奶羊为副业,几乎每个镇街上都有奶厂。奶厂将收上来的羊奶加工处理,制成羊奶粉等奶制品销往全国各地。为了便于集中收购,奶厂会在每个村子设立一个收购点,并指定一名收购员,"羊奶爷"就是这收购员中的一名。

每年的春、夏、秋三季,水草丰沛,是羊奶大量上市的季节。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奶羊们用源源不断的羊奶回报着自己的主人,而这个时节,就是"羊奶爷"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天不亮,羊奶爷就早早起床,腰间绑好放钱币的围兜,脖子挂上哨子,在自家门口摆好收羊奶的摊子。通常是几个带盖子、桶口蒙着纱布的"细脖大肚"的铁皮羊奶桶、漏斗、杆秤、测量器(测量羊奶的纯度),一张小桌子上放着笔和本子,还有他的收音机,桌子旁边再放个小凳子。约莫七点,等一切都准备停当,羊奶爷便连吹三声胸前的哨子,用哨声告诉人们:一切就绪,羊奶可以拿来卖了!清脆的哨声划过长空,飘向了各家各户。

此时的羊奶爷戴上眼镜,坐在小凳子上,悠闲地端着一把茶壶,一边喝茶一边听着收音机里面的秦腔,等候前来卖羊奶的人们。

在哨声的提醒下,大约七八分钟后,卖羊奶的乡民提着羊奶桶,沿着各个小巷道陆陆续续来了。羊奶爷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只见他麻利地测量纯度、称重、倒羊奶、除皮、算账、付款,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期间,不乏村妇因羊奶纯度不够和羊奶爷发生口角的情况,村妇扯着嗓门说:"我的羊奶一点水都没有掺,你为啥说纯度不够要扣钱?""我是用测量器测量出来的,不信,你过来看看!"开始,羊奶爷还耐着性子解释,见村妇不听解释,一个劲儿嚷嚷,随即气得满脸通红地说:"你的羊奶我不收了,你爱卖给谁卖给谁!"见羊奶爷真的生气了,刚才还气势汹汹的村妇态度瞬间软了下来,赔着笑脸说:"叔,跟你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羊奶爷拉着脸不说话,村妇只好尴尬地笑笑。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影响收羊奶工作的进行。不大一会儿,那几个"细脖大肚"的羊奶桶就收满了羊奶。收拾完摊子,羊奶爷将那几个装满羊奶的桶子固定到一辆老式的"二八"自行车上,一路向着镇上的羊奶厂而去。待回来,口袋里就多了一些进账,也多了一些花花绿绿的糖果。

年复一年,羊奶爷坚守自己的岗位,每天清晨的哨声成了村庄里独特的风景,甚至成了催促乡民起床的"铃声",这哨声陪伴了多少人的童年甚至青年。岁月变迁,收羊奶的场景依然在上演,只是当年那个吹哨人早已离去,留下的只有记忆中一个个逐渐模糊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