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散文 > 优美散文 > 正文

故乡竹韵

作者: 吴华2023/06/17优美散文

记忆中,老家屋后的山坡上,有一片竹林。一年四季,青翠葱茏,苍郁浓密。小时候的伙伴都喜欢到竹林中去玩耍:摇竹子、捉笋虫、拣脚笋、掏鸟窝、躲猫猫、唱儿歌、背古诗……儿时的印迹和那天真烂漫的美好时光,如同一笔财富深藏于我心中,让我时刻眷恋着。

后来,远离故乡时日越久,我对那片竹林的眷恋之情就越浓;因而,我时时在寻找机会,再去见见那片竹林,以了却心中那份渴望。

今年春末夏初,一次偶然机会,回乡的愿望终于成行。

在老屋后面,沿着一段崎岖的小路漫步而上,爬一段缓坡,哼一路小曲。步步爬高,视野也渐渐开阔,行至一高点处,放眼远望,只见层峦叠嶂的土丘犹"怪兽"涌入视线:像骏马奔腾,似骆驼卧立,若大象漫步,如乌龟爬行……生我养我的家乡,多么熟悉的地方。

在那些"怪兽"之间,有一幢幢农家小洋楼点缀,给原始古朴的乡村大地增添了浓浓的现代气息。那环绕"怪兽"之间的乡村水泥路上,飞驰的车辆发出嘟嘟嘟的喇叭声,与那背湾处的农家院落中传出的狗叫,交织在一起,给整个乡村大地增添了丝丝生气。

我继续攀行,越爬越高,越爬越兴奋,要见竹林的心情也更加迫切,步伐也不断地加快。

"啊,竹!"我不由得惊叫起来。是的,还是儿时熟悉的那片竹林。伴着一阵微风,竹叶在风中摇曳;那摇动的竹枝,好像是向客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那风吹动竹林的沙沙声宛如是向我打招呼。竹的盛情,让我好生感动。

"竹子摇,你莫长,让我长,我长大了一样高。"童年的歌谣几乎是脱口而出。儿时在竹林中挑选最大的竹子,一边摇一边唱的场景也一一呈现。那份想快快长大长高的心愿和期待,催使孩子们争着摇竹,甚至要比出哪个孩子摇得更起劲、哪个孩子唱得更虔诚,哪个孩子就会长得更快更高。

我张开双臂,向一根稍大的竹拥抱过去,如同与久别重逢的恋人相拥在一起,久久不能分开。此时,竹林像一股绿色的泉水,在我的心底流淌而过;竹林里啪啪啪的拔节声也在我的耳中响起。我沉醉其中,完全忘了自我。一阵清脆的鸟叫,才把我惊醒。

如果说,儿时的歌谣让我对竹有一些崇拜,那算是一种粗浅的认知,蕴藏着一份朴素的愿望;而我真正地爱上竹,还是缘于读书之后对竹的了解。竹不仅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还有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宁可食不肉,不可居无竹。"为什么对竹如此迷恋?因为竹是气节的象征,竹被称为君子,不肯折腰,人活着也该争一口骨气。所以"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苏东坡爱竹的境界,能超越者甚少,但这种思想与竹的情怀,从此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清朝才子郑燮在《竹石》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凭什么能写出如此美的诗句,不仅是缘于他对竹的喜爱,洞悉竹的一切品性,更缘于他在官场时,为官清廉,善待百姓。他虽身处世俗,不少人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可他偏不与世俗同流,这首诗,正是他思想操守保持底线的体现。一位深爱百姓的官员,自然也受到百姓爱戴,不然怎么会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挚情怀。

或许是受郑燮高尚人品的影响,或许是自己遭遇过世态炎凉的经历与郑燮的感情产生共鸣,从中学时代开始,《竹石》《墨竹图题诗》就一直镌刻于我心中,时时浸染着我,鞭策着我。

望着竹,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工作三十多年,无论是在乡村当教师,还是在机关做文职,我可以坦率地说,自己的思想一直保留着竹的品性。我曾经无数次在心底默念:"不求有竹高,只求有竹的品格足矣。"这样的执念,做一时不难,要一辈子坚持,实属不易。我时时告诫自己,不能有半点松懈。

记得刚参工时,在离家乡较远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学校叫油篓村小学,那是一个偏远的地方,条件差,教室陈旧破烂,是由残垣断壁的破旧庙宇改造而成。那里因人才稀少,我去了算是稀客,村干部和当地村民对我特别照顾。学校一共五个教师,除我之外,其余全是民办教师,他们跟学生一样,早晨来,傍晚归。夜晚,只留下我一人在那里孤独地守护校园。学校置于一个小丘包上,简陋的五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再加一间寝室呈L形。正面是一方形的操场,唯一的木制篮板破旧不堪,那锈迹斑斑的篮球圈也即将脱落。师范毕业前夕对美好工作环境的向往与艰苦现实的巨大落差,差点把我击倒。好在学校后面是一片竹林,成了我驱散孤独的最佳去处。竹林中的竹子种类很多,斑竹、黄竹、慈竹、毛竹、白夹竹……与家乡的竹林大都相似。特别是那粗壮的斑竹,长得特别茂盛,让我的信心倍增。"竹子摇,你莫长,让我长……"我如儿时一般,抱住它,使劲唱着。

后来,每天放学之后,我会独自到竹林中去,学着儿时的样子,或摇一摇竹,唱一唱儿歌;或去拣落脚笋、捉笋虫;或去竹林里静静地坐一会儿,默念着那些与竹有关的诗句:"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更有闲情逸致的是,细细的春雨来时,我还会去竹林听雨,听一曲萧萧竹韵。独自赏竹的境界,弥补了因落差导致的空虚,我也因此慢慢地迈上人生之路的正轨。是竹的情怀让我走云穿雾,走出迷茫。

到老家屋后看竹归来,我与家乡的那片竹林又增进了一份情谊。我没有特别的祝福,心中唯有默念:愿家乡的竹永远拔节向上、永远青翠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