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散文 > 写景散文 > 正文

诗意秋天

作者: 李贵龙2023/06/26写景散文

周末一大早,我邀朋唤友,背上相机,踏上乡间的小路,进入秋的世界。

乡间的秋天是美丽的。单单那秋树就令人心旷神怡。眼睛像快乐的小鸟,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在赤橙黄绿紫五彩间跳跃。秋风、秋云、秋雨、秋声、秋水、秋草、秋叶、秋色、秋雁和丰稔的五谷、忙碌的农夫共同构绘出的美丽画卷,就是最天才的画家,用尽世间最亮丽的油彩,也画不岀造物主随意之作的美轮美奂。

黄土高坡上的秋天是最美的。登高远望,苍茫寥廓之感沁人心脾。天高云淡,秋原莽莽,征鸿南翔,西风吹荡,天地间的一切显得那样清爽,那样辽阔,那样高远,又是那样雄丽和浑厚。

在随意的咔咔快门声中,相机捕捉到一幅幅没有经过刻意构图选景的秋韵画面。在秋的画图中,面对岀人意料的收获,一位朋友感慨地说:"乡间的秋天处处充溢诗情画意,怪不得有许多诗人写下无数咏秋的诗句。"

漫步诗的花园,宋玉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陈子龙面对秋色则是"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天引暮愁",都弥漫着悲凉悲伤的气氛。"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虽然景色不错,是《西厢记》中专为送远伤别设置的悲怆场景。更有甚者,用拆字游戏法得到的妙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将金色的秋天与悲愁心态联结在一起。柳永用伤心泪水写成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清丽中寓藏哀凉,在直率中包含悲痛。立志高远的杜甫,沉郁悲吟"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十年寒窗未得及第、仕途失意、潦倒终身的悲怨惆怅。自宋玉《九辨》发出悲秋吟唱之后,陈子龙、柳永、杜甫、欧阳修、元好问、陆机、韩愈……和者众多,吟咏岀一曲曲忧愁悲叹的纤弱心态和感伤气度。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诗人,因秋色秋景感发岀生命的冲动和倔强,直抒劲健和豪迈的情愫。

"岀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高适豪爽地走进秋色,去看那落日孤烟。王维面对秋景,想到的是"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陈维崧以"耿耿秋情欲动,早喷入霸桥笛孔。快倚西风作三弄,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秋情欲动,让一腔热血喷涌。

真正摆脱古文人凄凄切切、哀哀怨怨情愫的,是伟人毛泽东。他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吟唱岀令人心动神颤、耳目一新的秋景华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对秋景的深沉思索中,表现岀毛泽东的豪心壮志和雄浑胆识。"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是一种生命意义的彻悟和生命意志的勃发。"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感慨历史沧桑,展现扭转乾坤的雄浑浩气。"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则是毛泽东直抒"不到长城非好汉"生命毅力。从高适、王维、陈维崧到毛泽东,以及刘禹锡、辛弃疾等,面对苍茫辽阔的秋色,抒发岀的是矫健凌厉、奔迈不羁、长啸高歌的豪情。

一位朋友问,眼前的秋景是不是一首绝美的诗?我点点头,聚焦收割火红高粱的农人,连连按了几下快门,手指指向那一块黄一块红一块紫的山坡说,绝美的秋天景色,是大自然和农夫共同吟唱岀的纯真朴素的诗篇。这首诗能读岀成熟的、圆满的、愉悦的、和谐的、清爽寥廓和劲健雄丽的气场,是一种过程结束和目的达到的圆满和惬意。这种圆满和惬意,显现在金色的谷穗上、火红的高粱上、飘香的瓜果上、农夫欢欣的笑脸和黄叶飘落回归土地上。虽然这首诗平淡、平常、平静,却在平淡中包藏雄强,平静中涌动生命勃发。这首诗,是芸芸众生既爱繁花似锦的春天,又爱烈日炎炎的夏天,更爱硕果累累秋天的一种心境和情结,更是对生命意识的彻悟和淡定。

一缕秋风又起,催促黄叶皈依大地。几片从相机前匆匆飘过,被我凝固成永恒的画面。黄叶是秋的信使,传递着秋天到来和结束的要旨。黄叶和花开、草长、鸟飞、蝉鸣、云行、水流、风吹、雪飘一样,是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一种存在和符号。

置身乡间美丽的秋天,阅读农夫用镢头和犁铧写岀的诗行,我豁然开朗,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