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行者的作文

2020/03/18作文大全

余秋雨行者无疆读后感

篇一:行者无疆的读后感

历时6个月,余秋雨走过了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它是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但却又不仅限于只是记录;是旅行但又不仅是一次他乡山水的风光领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学习与探索、风土人情的揣摩与领会,每一次历史的背后都引发我们的无限惊叹和思索。

首先觉得大师就是大师,写法非凡:每节开篇多以精炼的词藻和深远的意境开始,又收于凝重的历史和感慨。“废墟,大海,海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蔽;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苍凉,寂寞,执著,历史常常在这里凝炼。”

更让人惊叹的是,无论余秋雨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我们很荣幸通过大师的眼睛,知道了欧洲这片鲜活了几世纪的土地,历经上苍的考验,它的国家和伟大的大师们的精魂永不逝去。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一样,融入了世界大同的必然之中。

南欧的威尼斯,一个身在现代而无车马的喧闹水城,一个着实让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已一百多次被海水淹城让这座古老的小城显得风烛残年,岌岌可危。归纳起来,觉得威尼斯出色而又孱弱。好心人总是帮助弱者,可按照人的正常思维,总是把出色者列入强者之列。于是威尼斯身上产生了矛盾之美。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处在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中呢?

西欧的巴黎和我们想象的一样高傲,气宇轩昂而且神采奕奕。大师在描写巴黎时用的最多一个的词是“聚合”——财富的聚合,人的聚合,文化的聚合,审美气氛的聚合……的确,柔情万种的巴黎大度地聚合了一切,让这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自在。

全书之厚重和纷繁岂是我等阅者仓惶之中可以理解得到的,仅让我们借以余秋雨大师的评价:“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这令我们这些足不出户的凡者打开了一扇西方历史文明的窗口,使我们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行者注定是孤独的、是凄凉的、是痛苦的,但注定又是不可战胜的。历经无数的游行,每次彷徨于陌生的都市,见证一次次的生死浩劫、历史沧桑巨变,心灵在一次次震惊和痛苦中游离,但这倘若无法摧毁一个战士的心志,必将使得他更为强大。我一直都对行者这个词十分敬仰,或许源自于水浒中“行者武松”的果敢和仗义的好感,亦十分向往成为一个可以暂称为“行者”的旅游过客,虽不得真谛,但还可在路上行走几番。人一生至少有两件事是还需必须做做的,一件是旅游,一件是读书,前者可以使你身体在路上,后者则可以使心灵游历于世界的历史舞台,但我觉得不纯粹的去行走一番永远都无法那么的真切。

有那么一天,让我们都成为一个自诩为行者的过客,游历着世界上那么多无尽的文明瑰宝,暂得那心灵的复杂,将别有一番滋味!

篇二:读余秋雨《行者无疆》有感

一本引人入胜的游记,一本荡涤灵魂的圣经!没有一口气匆匆读完,因为有太多值得回味、研读的细节。毕竟这不仅是一次欧洲山水的风光领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学习与探索、风土人情的揣摩与领会。行者无疆,学海无涯。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读余秋雨的文字,如《文化苦旅》、《千年一叹》、《霜冷长河》等,常常被大师的学识和思想所折服。学校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以来,又细读了大师20XX年出版《行者无疆》,感受颇深。欧洲的文明确实优秀而成熟,值得我们仰望。中华文明倡导“中庸之道”几千年,至今还经常“非彼即比”的极端性思维互损互耗,欧洲文明为什么反倒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创新,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漠然于空间也必然漠然于时间。

历时6个月,余秋雨走过了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它是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行者无疆》此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和北欧4卷,每一卷分别用这些词作了精彩的概括:“废墟,大海,海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蔽;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苍凉,寂寞,执著,历史常常在这里凝炼。”欧洲的文明虽然至今深沉于中部,灿烂于西部,却以既不深沉也不灿烂的南部和北部为命脉。

让我惊叹的是,无论余秋雨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我们很荣幸通过大师的眼睛,知道了欧洲这片鲜活了几世纪的土地,历经沧桑的考验,它的国家和伟大的大师们的精魂永不逝去。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一样,融入了世界大同的必然之中。

南欧的威尼斯,一个身在现代而无车马的喧闹水城,一个着实让人向往的地方。但是,经历一百多次被海水淹没的城市,让这座古老的小城显得风烛残年,岌岌可危。归纳起来,觉得威尼斯出色而又孱弱。好心人总是帮助弱者,可按照人的正常思维,总是把出色者列入强者之列。于是威尼斯身上产生了矛盾之美。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处在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之中呢?

西欧的巴黎和我们想象的一样高傲,气宇轩昂而且神采奕奕。大师在描写巴黎时用的最多一个的词是“聚合”--财富的聚合,人的聚合,文化的聚合,审美气氛的聚合……的确,柔情万种的巴黎大度地聚合了一切,让这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自在。

即便是于欧洲文明有着太多的历史恩怨的中华文明,也不会一味执着于各个文明之间的冲突来谋求自我复兴,它渐渐明白,自我复兴的主要障碍是近处和远处蒙昧与野蛮,因此更需要与其他文明互相探索、互相学习、互相提醒,然后并肩来对付散落处处的憧憧黑影。

《行者无疆》真的是一本好书,在这里,我不便多述书中的细节内容,你不妨自己去慢慢赏读、细细体味、好好享受。

篇三:读余秋雨《行者无疆》有感

今天,我终于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行者无疆》拜读完毕。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记述了他在南欧、中欧、西欧和北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描绘了四地区的沧桑巨变和人文风情。我对这本书感悟颇深,我既领受到余先生旅欧的艰辛、知识的渊博、独特的视野、思辨的敏锐和文笔的冷峻,也对欧洲历史和欧洲文明有了更深更细的了解。

这本书可以说是余先生的欧行漫记了,他和同行者一道远行前往欧洲进行社会考察和采访,从南欧一角踏上欧洲大陆开始,由南至北一路走去,游历了许多国家,踏遍了欧洲的山山水水,走访了许多名人故居,充分领略了欧洲古典文明曾经拥有的辉煌和现代文明的活力四射的魅力。余先生自知是匆匆过客,所以每驻足一处,总是处处留心,细致入微地观察,用历史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在良知的驱使下理性看待中西方之间的文明、人文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并从中对比反思,直言中国在这些方面隐存的种种弊病。的确每个国家和民族甚至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本体,都有其生存发展所固有的良性特质,但也会存有影响其生存发展的负面因素,所以只有在对比中勇于揭示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改过自新,不断前行。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思索和对话,是对历史的直视和感悟,是一种胆略和智慧。对此我颇有同感,欧洲社会即保留了古典传统的魅力,也辉耀着现代文明的光芒,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本来应该有着比欧洲更厚重的历史沉积和更多值得世人仰慕的有价值的精神所在,而我们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没有真正将传统文明的精髓发扬光大;人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却忽略了精神素养的提升,从而缺失了精神文明这一臂膀的支撑,这是前进道路上的悲叹之处。在这里,我呼吁更多像余先生这样的有社会良知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的仁人志士涌现,靠他们的言行感召感染世人勇于面对社会和自身存在的缺失,主动学人之长弥己之短,积极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让我们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舞台重新大放异彩。

《行者无疆》真的是一本好书,在这里,我不便多述书中的细节内容,你不妨自己去慢慢赏读、细细体味、好好享受。

篇四:行者无疆的读后感

很抱歉一直没能来写些东西。我是一个不善言辞,也不善自我情感表达的人,不知道能说点什么。姑且说说近来的读书情况吧。最近看了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一部书,叫《行者无疆》。文章很美,使我的感触很深,我大概了解了几乎整个欧洲的文化概况。这部书是根据作者旅行欧洲各城市过程进行记述的,依次记载了南欧、中欧、西欧和北欧的地理、文化等,是在旅途中写的,应该叫做“述行记”吧。同学很早就推荐余秋雨的散文书籍,但一直没看,看过感觉真的很不错。

《行者无疆》这部书主要以欧洲各国的历史文化为线索,穿插进去许多古建筑、古城堡、古文化遗址、杰出人物、艺术、饮食等实实在在的文华的载体,有令人震撼的庞贝古城,文艺复兴时期以弗洛伦萨为中心的美第奇家族,以及以美第奇家族为中心的米开朗奇罗、达.芬奇、拉斐尔、伽利略等杰出人物,有法国的饮食,瑞士的钟表,西班牙的斗牛场等等。然后,作者在赞叹惋惜,羡慕哀伤过后,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暗暗地进行冷静的比较,在比较中进行反思,反思我国现有的文化为什么与西方存在那么大的差距,我国文化为什么不被西方文化所容纳、所理解。

这部书的结语,作者这样说:“结语不是结论,任何真正的旅途都不会有结论”。他讲完路上的种种见闻后,只是一声轻轻的苦笑。他说:“一连讲了那么多地方,一定夹杂着太多的错,但即便把所有的错加起来,也抵不过一个事实:我们对欧洲的了解,远远超过欧洲对于中国。”

接着讲了许多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一个中国学生在欧洲某个国家留学,一天新来的教授扫视过教室的各国学生,独独对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盘问。这位学生艰难地回答了一半显然被广泛误解了的问题,然后说:“另一些问题不是误解,随着中国的富强将会逐步解决的”“那么,什么是你们富强的标志呢?”教授紧追不放。学生突然觉得有点心酸,说:“我不是政府官员,回答不了这么大的问题,只想到一个最起码的标志,到了那时,中国留学生将不会在教室被单独挑出来,接受那么多盘问。”

作者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文华的隔膜。然而,这个隔膜的“死点”不在古典学理的译介,不在陶瓷、丝绸的喜好,也不在社会数据的把握,在中国人的群体心理结构所衍生的个人日常情感方式。因为它既是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又是中国文化的创造基座,既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血色,又带来了耻辱和尊严。

我没有余秋雨的深度与广度,不懂得中西文化上的事情,但他那种对中国文化前景的焦虑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而我现阶段唯一能做的只有读书。

希望所有热爱我们这个专业、喜爱文学的朋友翻翻这本书,翻翻我们的历史文化。

篇五:《行者无疆》读后感

先生在九十年代跨越了中亚、西亚、欧洲大地,在窥探城市风貌和人们历史的道路上一直在思索着。可以说每到一处,他都用一颗非常激动的笔记录着自己对于建筑、诗文、历史整体的打量和逐渐深入的剖析。

就是在他散散的字里,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一位文人乃至整个当代的文人的内心躁动。为渐渐迷失的价值躁动,为不能彻底解惑的书斋遗迹躁动,为曾经并不安详现代又悄然无声躁动。说白了,文化就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和保留。

但是历史的小巷里、闲人的谈资间、民间的野史中或多或少能收敛到一些真正艺术的残垢,舔到与艺术本身相关的墨汁。所以我每次读那些没有被注重的遗迹时,就想徜徉在自己设定的背景里,希望永远不要出来,因为一旦出来就破坏了那张用想象安慰的画卷。

他大概有许多感慨的话要说,所以才记叙下自己在旅途中临时感知,那些感知是经过加工的。我自己每次看那些关于庞贝、罗马、威尼斯时,就不禁感觉到背后的灼热,这便是对于文化苦旅的粗糙触摸的感觉。

从亚洲走到北极是遥远的,但要真正地让一些野蛮、荒诞、懒散沉落在人们的主观之后,那么这个过程更遥远。在走访过程中多是热情,让人难以身处冷落的部落,所以比以往文人更有怀敬、沉湎之情。虽然漫长,但是着实询问了些关于恢宏的东西,碾碎了不该破坏这些原本不羼有近代的东西。一路的记忆,一路的欣赏和叹息!

将蔓延在欧洲的罗马文明和扩散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华文明进行一次对照。从城市的布局,前人的书籍,保存的建筑,全然能分晓两种文化是有着很多的相似,而并未人们所说的排斥。所以要我们感同深受地去咀嚼一些即使是颓废的带有偏见的风俗。中西亚、欧洲并不是美国那样单调,也并非中国现在的不伦不类,或许在不经意的半壁半开的木门就能够透露出一点关于当地的秘密,或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就能够闲聊到关于古代的茶馆、酒廊,或许在公共的广场和天然的花亭不受意识控制地就能发现我们需要采摘的现场。从别人和博物馆收藏的古画里,从大街小巷一路皆是的雕纹中,从一位赤足皮肤黝黑的农夫的眼神里,都可以解读到过去对现的影响。

要拍摄的画面太多太多,每一次的拍摄也并没有雷同,所以你就不问时间就是在捕做,直至胶卷没了,直至人都困睡了。然而有的不要去这般的拍摄,这样反而使得所经历的有了缺陷,难以使得艺术在固定的镜头里辗转。所以就用笔记,就用自己的脑袋去揣测、推敲,串联着前人们的见识,夹杂自己的听闻。哪怕在一处小小的寓言里,你也能领略到寓言背后时代的风骚。

美丽可能是背驰的,隐讳的,不愿意去回忆的。但是谁让我们这样说它有这样的质感?是我们所看的影视里,是有过在这个国度生活的那些人。所以这只代表了他们的见解并未你自己的阅览。真正的体会是无论全盘否定自己的情感,无论让你突然停笔失去了灵感,无论欣喜到癫狂的地步,都能保持着对于一种物象和精神的平视。就是这种带有好奇的、惶恐的、畏忌的、模糊的心情去修饰着这些平视后留下的结果,就真正的造就了、渲染了、激活了美。

《行者无疆》的确是本难以释手的书,通过保留一些所见识到的躯壳充满带有东西方全然的思想使得文化在上升。

行者无疆,但最后只是无我。

天行者读后感

篇一: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为什么是天行者?什么人是天行者?什么人配得上称为天行者?

这几天读完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天行者》,我被书里的一群人牵绊住了,梦里都是他们的身影。书中说,和他们在一起呆一段时间就会中毒,我信!

这本书描写了界岭小学的几位民办老师艰难曲折的转正过程。为了孩子们,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到头来,他们依然贫穷,依然痛苦,依然在替天行道。他们背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安抚着全国所有乡村儿童痛苦的灵魂,让他们识了字,认识了国旗,学会了做人,懂得了爱。

写到这儿,我想起我们上小学时候的一位张老师,他也是一位民办教师,由于收入菲薄,看到村里很多人都盖起了新房,要强的他也不甘人后。于是他白天上课,晚上熬夜做木工活,苦苦打熬了三年,一座漂亮的平房终于拔地而起。大家赶去祝贺,他也觉得自己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仅仅住了半年,张老师就去世了,村里人都知道他是累死的。盖棺之前,他爱人趴在棺材上不让盖,哭完之后她将张老师的手表调在了6:00上,她说:“你每天早上上课,都是6:00起床,到时候别迟到了。”一村人全哭了。

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走出了小村庄,走向了全国各地;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国家的经济才日新月异,而犯罪率并没有与日俱增;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国家才由愚昧走向文明,弱小走向强大,贫穷走向富有。。。。。。

感谢这些天行者,向他们致敬!

篇二:天行者读后感

我带着异常沉重的心情读完了刘醒龙的《天行者》,可是沉重的心情却一直无法轻松下来。

《天行者》以三个在一个名叫界岭的偏僻山村的民办教师为主线,讲述了民办教师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为了广大贫困农民的孩子能够早日走出贫困,早日摆脱无知,早日融入现代社会而默默无私地奉献着。

界岭是一个偏远、落后、贫困的地方。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这些人多少代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贫穷得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

民办教师就是那些农村中受到教育程度较高些的、愿意为当地农村中的孩子摆脱文盲、愚昧状态而甘于奉献的、而被选拔到当地学校中任课的那批人员。小说中的几个民办教师,完全不同于公办教师,他们与公办教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有着天壤之别。

公办教师拿着国家工资,退休后可以无忧无虑地领取退休金,安度晚年生活;而他们不在国家正式编制之内,他们的收入甚至不及在城镇家庭保姆的收入。小说中的几位民办教师的工资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统支付,另外35元由村里支付。而在当地县城当保姆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20元。

公办教师从来不用担心开支的问题;而他们由于工作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所以该由村里支付的那一半儿工资,经常因为村里没钱、或是教育不被村长重视而被长期拖欠。

公办教师在课外可以用开办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的名义,再挣些额外收入;而他们由于上学的孩子因贫困而交不起学费,买不起书本,学校没钱维修教室等等,为了使教学能够进行下去,他们经常要将自己的钱垫进去。在业余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学习生活之用。

公办教师放学后,除了业余时间教学额外创收外,其它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而他们在偏僻的山沟里,既没有地方可去,也没有电视可看。他们在放学后,还要照顾那些离家很远不能天天回家的学生。到了周末,还要步行一、二十里路,护送那些远道的孩子回家。

他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与公办教师的不同点:公办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学生来教;而民办教师则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这最后一点就让人明白了为什么条件那么艰苦,收入那么低,那些民办教师还在那里坚持着。

能让民办教师坚持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偶然会有一两个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名额,让那些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了一、二十年的老教师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转为公办教师,对民办教师来说,无异于一步登天。但那种名额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民办教师到死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和待遇。这点希望,也成为了支持他们坚持下来的一个终生梦想。

小说中几位民办教师,十几年来一起工作,同甘苦,共患难,使得他们有了生死之情。每当有了一个转正指标后,他们既想自己转正,有不愿意舍弃自己共患难的同事,最后将名额让给新来的年轻人。

随着时代的变革,随着一些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随着一些公办教师也来支教体会了他们的疾苦,随着民办教师的重要性慢慢地被更多的人关注,民办教师的疾苦慢慢地被更多的人了解,最后由中央出台了新政策,将所有的民办教师全部转成公办教师。这对界岭的几位民办教师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当这让无数人当作一种渺茫的希望、当作终身的梦想的好消息真正实现时,却让他们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要转为公办教师,还要买断转正之前那些年的工龄,以参加社保。买断工龄的钱,工龄长些的要一万多元,少点的也要七、八千元。这笔钱对于这些最早每月只拿几元钱、到后来也不过70元工资的民办教师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由这么一个看似是好消息的消息,却又引发了一系列的感人的悲欢故事。

小说中还描述了这些民办教师,不仅要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要同形形色色的落后观念和势力进行斗争。这更加深了我们对他们的敬重。

尽管他们的教学水平比起新一代人有着很大的差距,更不能和那些有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公办教师相比,但正是由于他们的默默辛勤奉献,才使我们国家那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没有被应受的义务教育所遗弃。

据说我国曾经有四百多万民办教师,他们担负着农村中一亿多的中、小学生义务教育任务。

民办教师这一称呼虽已成为历史,但民办教师的历史作用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小说将几位民办教师的工作事业和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向我们讲述了他们许多悲欢动人故事。让我们在阅读时,也随着作者的情感一起高兴、悲伤、愤怒、惋惜和遗憾。尽管小说的结尾似乎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留给我们思考空间似乎更大,让你放下小说后,还在继续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着。

篇三:天行者读后感

这几天读完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天行者》,我被书里的一群人牵绊住了,梦里都是他们的身影。书中说,和他们在一起呆一段时间就会中毒,我信!

《天行者》,为什么是天行者?什么人是天行者?什么人配得上称为天行者?虽然民办教师这个词汇已成为历史,但历史是不会忘记这些民族英雄的。

有那么一群人,农民的身份,拿着微薄的工资,承担着繁重的教育任务,他们是几乎翻不了身的民办教师。作家刘醒龙的《天行者》描写的就是这样一群人,支撑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大半个天,为了农村的孩子早日摆脱贫困,呕心沥血,不辞辛苦。

这部书中讲到了在偏远、落后、贫困的界岭,有余老师、孙老师、邓老师等三位甘于奉献的民办老师,为了让当地贫困人家的孩子早日摆脱无知而默默奉献着。他们的工资由起初的每月几元钱到后来的每月70元钱,其中乡里发35元,另外的35元由对教育不太重视的村长长期拖欠。工作几十年的他们竟然赶不上县城里小保姆第一个月的120元的工钱。可怜的工资还经常用去垫付孩子的课本费、学费,学校维修教室的费用等等。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他们在业余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学习生活之用。

他们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也许为了那少之又少的民办教师转正名额。多年的同事,血浓于水的感情,当来之不易的转正名额来到他们身边时,割舍不下朝夕相处的同事,而把名额让给了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物质上极度贫困,精神上却极其富有。可他们也想过上公办老师温饱的生活,终于政府出台了所有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政策。可是,需要交上一万多元的买断工龄钱,这么多的钱又从何而来呢?奋斗了一生的三位民办老师梦想破灭了。非常欣慰的是,原来转为公办老师的一位年轻老师回到界岭,与他们相伴。

我敬重这些乡村教师,他们可能是物质上的贫困者,却又是精神上的富有者,在他们身上,我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当今社会正逐渐缺失、人们又渐渐淡忘的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一种不屈不饶、奋发自强的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和文化,让我们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篇四:天行者读后感

落雪的时候,鸟都不飞,雪也不飘,只有界岭小学的笛声还能与雪花一道轻舞飞扬。那些住在界岭深处的人家,从未听过这样的笛声。

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一度有四百万人之多。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担负着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亿几千万农村小学生“传到授业解惑”的重任,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十多年前,一曲“凤凰琴”让多年在山乡村落默默奉献的民办教师站在了全国民众面前,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流下眼泪,作者刘醒龙意犹未尽,而今又以一部《天行者》继续讲述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又充满希望的故事,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在中国大堤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

当我读完长篇小说《天行者》,我发现自己的内心充满感恩。因为,我懂得了,如果没有那些可以被后人认为是水平不高的乡村教师的哺育,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乡村心灵,只能是一片荒漠。

小说以民办教师们所经历的三次转正而分成三个部分,因为一次比一次荒诞,因而一次比一次疼痛。

高考落榜生张英才焦急等待舅舅给她安排工作,身为乡教育站的万站长将有文艺爱好的张英才分配到盛产男苕女苕深山里的艰苦卓绝的界岭小学。张英才委屈进山了,从此,他融进了民办教师勉励办学的爱与恒、忧与痛。进教室吃粉笔灰的猪,自刻油印课本的学生,辍学打工的优等生叶萌,每天笛声伴奏的升降国旗......单纯热血的张英才体味着严峻的教育现状,也感触、认识三位资深同事:教学、照顾瘫妻之余,担负着几十个寄宿家里的学生的吃住管理的老好人余校长;节俭、灵活,一切未转正做准备的,一丝不苟进行自己人生计划的副校长邓有米;清高、孤傲,与有瘫痪丈夫的王小兰暗中苦恋多年的教导主任孙四海。他们在深山演绎着寂寞、卑微、五味陈杂的岁月,为实现界岭高考零的突破呕心沥血。

我喜欢乡村中所有的人。在这部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叶碧秋的那位苕妈。在丰厚而神秘的乡村,一棵从不言语的大树都会是旷世的智者。也许生活中,像夏雪这样既时尚又纯美的女孩儿,是唯一的。我希望她是一种美的标本。我更希望她是一种美的真实。我敬重一切前往乡村任教的人,不管他们是以何种理由,也不管他们心中怀有何种想念,哪怕他只是在某所学校里带上一个星期,只要他们教会孩子一个字。

当民办教师明爱芬病死在工作岗位,一生的“转正”梦想无法实现时,当张英才带着悲壮的感情离开界岭村时,那种悲凉中的悲壮,可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乡村知识分子的命运本质。

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民办教师,一切的乡村奇迹的酝酿与发生,本应当首先归功于他们。然而荒诞历史让历史与现实一次次地无视其伟大的不能再伟大的顽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诗,正是刚刚过去的那个年代的乡村知识分子的无与伦比的写照。

在今日中国,一切都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人们眼睛盯着“前沿”,目标追逐“高端”,那些沉寂在“前沿”、“高端”之下的群体鲜有人过问。就拿教育来说,升学率、高考“状元”、著名教授、博导等等,抢占着这一领域的高地,民办教师早已是个无人问津的人群。民办教师,这个在今天已经很难记起的群体,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人然发挥着难得的力量,这就像每天都在界岭小学升起的国旗,有几分悲壮,更有一种信念的执着。

但无论如何,我们已经从中感受到了一种默默的“民间英雄”的存在,这些人的精神世界,让人想起鲁迅对好友韦素园的评价,认为他“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是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贺栽培者,绝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篇五:天行者读后感

向万站长、明爱芬、徐校长、孙四海、邓有米、张英才、夏雪、骆雨......等等的中国大地的民办教师深深致敬。因为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担负着义务教育阶段的亿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传到授业解惑”的重任,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他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他们是二十实际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他们是山区孩子们的精神脊梁。“民办教师”这个词,也许将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他们的精神不能让人忘记也不应该忘记。他们用默默奉献、匍匐前行、乐观向上的精神谱写一曲曲人间最美的赞歌。

这是一本相当令人震撼的书,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我看着看着都流下了眼泪,随着故事情节一起喜怒哀乐。看完之后都有一种想当民办教师的冲动。民办教师也许是物质的匮乏者,但绝对是精神的富足者。在他们身上,我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当今社会正逐渐缺失、人们又渐渐淡忘的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一种不屈不饶、奋发自强的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和文化,让我们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虽说没有华丽的辞藻,曲折的情节,但朴实的语言更能让我感动。文中通过界岭小学几个民办教师生活遭遇的叙述我们了解、感受、体知当地中国农村成千上万个乡村民办教师生存环境的辛酸苦辣、情绪焦灼和痛苦无奈,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修养,没有更高的精神境界,身上没有所谓的气质修养,听不到华丽的言语,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乡村建设者,是真正农村文化的苦行者,他们是在用心、用情,全身心地做着别人不屑,而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他们的故事似乎与我们很远,有些听起来甚至让人感到不解,觉得不可思议,但我却又分明感受到他们离我很近,因为那是一种从内心深处产生的碰撞与共鸣。

在中国的社会阶层中,他们可能是微乎其微的那种,很少有人去关注、正视他们的工作、生活及其生存现状,但他们还是用自己的羸弱的身躯所蕴含的良心、道德顽强支撑起了中国农村社会不断向前前行。

中国的前途在哪里?或许更多的人认为在城市,在工业化,但大家是否想过,一旦离开农村、离开土地,我们城市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前途又在哪里。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农村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我由衷地敬佩我们的乡村民办老师,他们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奉献的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站在人格高地的人。对照他们,我们应该扪心反省,更应该象他们那样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简单介绍一下此书,《天行者》---作者刘醒龙,第八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还是概括一下本书吧:

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交织一首动人心弦的感人乐章;

粉笔、黑板、板擦、教学楼谱写一曲震撼人心的精神诗歌。

篇六:天行者读后感

寒假里,我带着异常沉重的心情读完了刘醒龙的《天行者》。

届岭地处偏僻,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为了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去强制家长将孩子送来上学。这样才将适龄孩子的入学率从10%多一点提高到60%多。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这些人多少代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那个地区贫穷,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贫穷得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小说中的几位民办教师的工资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统支付,另外35元由村里支付。由于工作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所以该由村里支付的那一半儿工资,经常因为村里没钱、或是教育不被村长重视而被长期拖欠。由于上学的孩子因贫困有的交不起学费,有的买不起书本,学校被大石块撞塌后没钱维修教室等等,为了使教学能够进行下去,他们经常要将自己的钱垫进去。在业余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学习生活之用。他们在放学后,还要照顾那些离家很远不能天天回家的学生。到了周末,还要步行一、二十里路,护送那些远道的孩子回家。他们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能让民办教师坚持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偶然会有一两个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名额,小说中几位民办教师,十几年来一起工作,同甘苦,共患难,使得他们有了生死之情。每当有了一个转正指标后,他们既想自己转正,又不愿意舍弃自己共患难的同事,最后将名额让给新来的年轻人。

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段是,余校长到城里去听课学习,但是记者王主任却联系了学校让他去当传达,因为那份工资的关系,余校长倒也没有推辞,但是在担任传达室工作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当他没有工作的时候,他就去教室外面听课、学习,每天早上,在学生们和老师没有来到以前,他就打开一间教室的门,站在讲台前面,进行试讲,讲完一遍,自己接着总结反思,然后再修改,再试讲。他的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王主任和实验学校的校长,也深深的感动了我。

我敬重这些乡村教师,他们或许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或许很贫穷,但是他们在精神上却是实实在在的富有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看到了那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看到了他们奋发自强的,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学生们的关爱。

我由衷地敬佩我们的乡村民办老师,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奉献的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站在人格高地的人,对照他们,我们应该扪心反省,更应该象他们那样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篇七:天行者读后感

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正如书上所说,很容易中了“界岭”的毒。文学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他的矛盾、冲突,在这本书中,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对于转正的渴求和在转正的途中遇到的波折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矛盾。就在这些矛盾中,他们的形象逐渐高大,人物塑造才逐步完成。

让我印象最深的描述就是在余校长返回学校,邓有米和孙四海都知道了蓝飞以权谋私,侵占学校唯一一个转正名额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最本能的就是他们内心对于转正的渴望以及由此引发的他们对蓝飞所作所为的愤怒,但是喜剧化的冲突在于孙四海在听了余校长的分析后“张得老大的嘴巴”和“突然卡壳”的话。包括精于算计的邓有米在内,都能在眼泪中释怀。这种非常尖锐的冲突特别能够突出人物在渴望背后的善良与大气。文中这样的矛盾出现了好几次,每一次,都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民办教师作为一个特殊年代形成的特殊群体,在20世纪末期消失了,绝大部分进入了公办教师行列。《天行者》中的三位资深民办教师,命运却并不顺利。在三次转正的机遇中,前两次阴差阳错地被年轻人占有,后一次只有余校长意外得到成功。第三次的大规模转正,国家有一个“花钱买工龄”的硬性规定,却难倒了这些身无长物的可怜教师。副校长邓有米长期节衣缩食攒下的钱终于使他首先转了正,但却因负责建校工程收受贿赂(其实是企图用“回扣”为同事筹款)而被开除刚刚到手的公职。邓的妻子追回买工龄钱为余校长交了款,余才有幸成为正式教师。而借贷无门的孙四海只好“弃教从政”,成为界岭村的新一任村长。从转正过程的一波三折中,我们更看到了这些“苦行者”的悲剧命运和他们的精神风貌。然而,民办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在数十年的历史中,支撑了乡村教育,填补了教育空白,同时留下了一份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在界岭村先当民办教师、后来成为乡教育负责人的万站长,对外甥张英才意味深长地说:“想说界岭小学是一座会显灵的大庙,又不太合适,可它总是让人放心不下,隔一阵就想着要去朝拜一番。你要小心,那地方,那几个人,是会让你中毒和上瘾的!……就像我,这辈子都会被缠得死死的,日日夜夜都脱不了身。”是什么东西能让人“中毒和上瘾”呢?正是这个卑微群体那种几乎是出自本能的奉献精神和敬业品格。他们承传的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核心的文化传统。

文章自始至终在渲染一种色调,那就是苦中总有一点甜。无论是整个界岭小学还是界岭小学的“刘关张”,一直处于一种极为纠结和苦难的境地,他们的生活困苦,渴望得不到满足,甚至还有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要将他们击倒,但是他们的生活中始终有笛声相伴,有希望尚存,有爱情盛开,这也是界岭精神的一种体现,人的生存若无一丝甜蜜,还有什么一丝呢。

文章中反复出现几个意象,如,界岭小学的国旗,孙四海的笛声,以及一开始充满神秘色彩的凤凰琴,这些无一不是在昭示着界岭小学的精神,一种面向太阳盛开、永不屈服的精神。说这些民办教师是最浪漫的,小说中多出描写体现了这一点,在竹笛声中界岭小学的国旗早晚按时升降,孙四海与王小兰的苦恋,支教女大学生夏雪的诗歌,为了转正,情同“刘关张”的三位民办教师共进退,最终把转正名额还给了年轻的、有前途的张英才。书中充分展示了这些民办教师在孤寂中的坚守、苦难中的忠诚、同甘共苦的兄弟情,书中闪耀着人性的色彩和光芒的深情描写,让人温暖而感动。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都是体制下的一种特殊产物,体制我们永远无法去改变,但是,于制度下苦苦挣扎的人们上能如此坚忍和乐观,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我们虽然成不了中国大地上的英雄,甚至不能成为孙家小学的英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英雄,内心无比强大的英雄。

篇八: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作者刘醒龙,讲了在一个名叫届岭的偏僻山村,三个民办教师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默默、无私地奉献着,天行者读后感。

届岭地处偏僻,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为了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去强制家长将孩子送来上学。这样才将适龄孩子的入学率从10%多一点提高到60%多。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这些人多少代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那个地区贫穷,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贫穷得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小说中的几位民办教师的工资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统支付,另外35元由村里支付。由于工作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所以该由村里支付的那一半儿工资,经常因为村里没钱、或是教育不被村长重视而被长期拖欠。由于上学的孩子因贫困而交不起学费,买不起书本,学校没钱维修教室等等,为了使教学能够进行下去,他们经常要将自己的钱垫进去。在业余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学习生活之用。他们在放学后,还要照顾那些离家很远不能天天回家的学生。到了周末,还要步行一、二十里路,护送那些远道的孩子回家。他们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正因为这一点,他们一直在那里坚持着。能让民办教师坚持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偶然会有一两个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名额,小说中几位民办教师,十几年来一起工作,同甘苦,共患难,使得他们有了生死之情。每当有了一个转正指标后,他们既想自己转正,有不愿意舍弃自己共患难的同事,最后将名额让给新来的年轻人。

小说中描述的这些民办教师,不仅要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要同形形色色的落后观念和势力进行斗争。这更加深了我们对他们的敬重。尽管他们的教学水平比起新一代人有着很大的差距,更不能和那些有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公办教师相比,但正是由于他们的默默辛勤奉献,才使我们国家那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没有被应受的义务教育所遗弃。

做一个行者满分作文

篇一:做一个行者

“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人猿因行动进化成人,科学家用行动探索真理。那么,身为知者的我们,又何不做个“行者”,以探求生命的升华?

何不做个“行者”,用行动表现你的真情义。古人云:“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有诗人多情,在墙外思念墙内佳人却不敢接近,最后“多情总为无情恼”,徒留诗一首,佳人不知。有青年多情,却不敢在现实中接近那淑女,只在梦中鼓琴弄瑟以友之,最后“日思夜想不得见”,徒留风一首,淑女不知。此二人,岂不知者哉?有琴师因知己之死愤摔爱琴,有剑客因一诺而挂剑于冢上。此二人,岂不行者哉?做一个“行者”,追求情感的显露与精神升华,勿要遗恨!

何不做个“行者”,用行动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企业家若非从小做起,能做成梦中的驰名的大企业?网络写手若不在方格上辛苦耕耘能变成梦想中的知名作家?会说梦想的人是知者,但他们只是梦想家;会做出行动的人是“行者”,他们才是实干家,是成功的人!做一个行者,谁也不想做一个失败的人!

何不做个“行者”,用行动诠释生命的意义。有人说“我在故我思”,有人说“我思故我在”。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进行思考之类的活动”。虽然你现在拥有生命,但你不去思考这个世界,不去用行动证明你的思考,不在行动中收获你的思考、感悟,你该如何证明你的存在?你该如何让你的生命有意义?

做一个“行者”!你的行动会让你的人生像面包一样饱满充实,让残酷的现实像梦境一样甜美,让虚渺的情感像溪水一样可触可碰可感!

做一个“行者”!

篇二:做一个行者

倘若可以,我愿做一个“行者”。

静静的夜,我愿一人独坐。我喜爱架起二胡,缓缓地拉弓。木的香气缭绕鼻间。有些锈却仍旧紧绷的二弦重合着,任我轻轻揉,重重滑过。松香落在裤上,我不介意,抛开身边的物质,悠扬的乐音中我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我深深迷恋二胡。

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不是每个人对二胡都有着崇高的敬意。我站在教室中,眉飞色舞地讲着长大后愿成为二胡演奏家。大家饶有兴趣地看着手舞足蹈的我,可眼中却带着嘲弄。他们为钢琴手的豪情演出呐喊沸腾,偶尔看见街头坐着的拉二胡的乞丐时会转头对着我,眼神中有说不清的色彩,我内心隐隐作痛。望着街头那个老乞丐,听他那断断续续的、嘶哑的二胡声,我无言以对。同学们渐渐走远,我却停在角落一直发呆。

我仍旧喜爱深深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唯有二胡默默相伴。黑夜中,我是个孤独的歌唱者,唱着别人不爱听的老歌。然后,终于有一个夜晚,我决定让这悠扬响彻天际。

我开始频繁参加艺术节,班级聚会上,我也背着二胡来回穿梭。端起二胡,我便如身临其境。我如“月夜”下的老者哀婉叹息,似敲着拐杖呻吟着,我不求倾听者泪下,但求他们能倾听我内心的声音,听听我对二胡的依恋,唤起他们沉睡的心。我竭尽全力将《赛马》中最后一声马鸣扯得撕心裂肺,我不求每个人都血液沸腾,但求他们能感受我内心的愤怒——凭什么对着二胡而戏笑,对着钢琴而呐喊?

曲子终了,我便会安静地站起,向他们鞠躬。我感谢他们的倾听,感谢他们的目瞪口呆,因为我知道他们已明白我想说的:二胡的背后有着中华的智慧与文化,那是两根弦就能奏出的华丽与朴实,雄壮与风情。

我们不能忘,那是我们的声音,来自中国的呐喊。

做一个“行者”,我以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我的愿望,愿唤醒大家沉睡的内心。行动,虽微不足道,却为文化的传承之路开出一朵绚丽的花。我,骄傲!

倘若可以,我一定做“行者”,带着二胡,走遍世界。

篇三:做一个行者

翻开书,我无比羡慕三毛撒哈拉的奇遇,也流连于席慕容笔下的大草原;合上书,我想为什么不自己用行动去见证这种美妙,于是简单收拾行囊,出发。

我去过井冈山,放弃了坐汽车,执意用双足去踩踏那片红土地。为此,双脚总是被石头硌得生疼。粗糙的红米饭难以咽下口,走到半山腰便累得气喘吁吁,可一想到“行者”二字,我坚持下来。那一路茂密的树林,让人觉得万分奇特的方竹,沿途淳朴的当地人,到达黄泥岗时的欣喜,一切原本坐车时无法欣赏到的,都用我的行动一览无余。到山顶时,不住地想起毛泽东的“雄关漫道真如铁”,刹那间,才真正收获一种坚持与毅力,我才从侏儒变成行动上的巨人。

也曾到过赣州的出浮桥,起先看到那广阔的江面上横躺着看似柔弱的浮桥,胆小的我想掉头就走,可看见众人都已踏上,只好硬着头皮伸出一只脚。冷不丁一眩晕,颤颤地踩了几步,但很快调整好重心,大胆地向前跨去。“叽嘎叽嘎”古老浮桥发出好听的声音,宛如一曲浅吟低唱的昆曲。弯下腰,看见牢牢打入木桩的铁钉已有点生锈,木板上延伸出多条古老而又美丽的裂痕,一点点沉淀下来。我不知道这从宋朝时便有的浮桥曾拥有过多少人的脚步声。但配上岸边古老的城墙,我猜测他们是一群云游四方,心怀天下的侠士,吟着“哀民多生艰”。碧波荡漾的江水也定见证这曾走来的一群背茶篓的客家女子,欢声歌唱留下她们的朝气。过往无数的脚步都加重它的深沉。

快走到末尾,我有些不舍,只好换成一小碎步一小碎步地踩着,心想着若是刚才我掉头就走,又怎能收获这岁月留下的美丽痕迹,是我用行动才见证这历史的深沉。

归来时,我的行囊充实着一种成长后的坚定意志,也读懂历史沉淀着的美丽,当然还有更多……

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者。做一个行者,我在用自己的双脚踩踏出心灵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