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林黛玉的作文

2020/03/18作文大全

关于林黛玉的作文400字

林黛玉

林黛玉,她有着与生俱来的美貌和后天得到的才学,透过飘垂的秀发,清澈干净的双眼是脱俗的单纯,但那胭脂香味中举手投足倾斜下的,却是淡淡的阴郁,秋风中她迎风而立,混杂着她凌乱的思绪和无奈。

见残花落泪,观落叶伤感。或许,这就是林黛玉的真实写照吧。看见了花落而触景生情,自己,似花一般无依无靠,飘零不定。最终,泪水静落,那样地悄无声息。凄美的语调中,传来一句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可怜黛玉这朵“残花”,不喜欢封建,不喜欢循规蹈矩。但,她无依无靠,只有凭自己,这,也就铸造成了她那不同世俗的思想。

黛玉的花季已过却迟迟不开,她这样苦苦的盼等,换来的是什么?是不被世俗理解的无奈,是孤冷和寂寞……

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经无泪可还,知音的琴弦已断,焚稿的诗魂已葬。就在自己情缘泯灭之时,一身傲骨的黛玉,孤零零的来,又孤零零的去。就这样,林黛玉成为了封建社会最完美的祭品。伴随着泪的咸苦,在飘飞的花瓣中消失……

残花,泪,上演了她的一生,一个凄美的人生,她的悲伤或许正如她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我眼中的林黛玉

看《红楼梦》是我的一大嗜好,我对林黛玉是很偏爱的,觉得她是我心中那颗最美最亮的星,就像天狼星一样有魅力,吸引着我。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论言行、举止都是对的,就连她的缺点在我心中也是对的。如果真的讨论起她,我还是会实事求是的。

说起林黛玉,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长得美。的确,她长得特别美,尤其是她那张樱桃小嘴十分标准,小时候姐姐就告诉我林黛玉的嘴是最标准的樱桃小嘴,如今我更是确信她的那张嘴是世界上最美的嘴了。她的文笔流畅,诗给她添上了一层心灵的纯洁,犹如给星星镀上一层亮晶晶的光芒。她的诗优美、抒情、典雅。她敢于表达自己,诗就是她表达的方法。她写的诗精悍而不露锋芒。林黛玉喜欢表现自己,虽然在古代女子是不能上学的,不认字最好,但是她敢于挑战,敢于向封建社会挑战,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她也有缺点,就像一坛净水,无端的滴了两滴墨水,便不清澈、不纯净了。她太小心眼了,遇到不合心的事儿便生气、哭,因此才会多灾多病。她不会等人接物,对大多数人都不太和气。

这就是我眼中的林黛玉,她是个很美,有文采,这就是我眼中的林黛玉,她是但也有缺点的人。

林黛玉

周末,又翻开了《红楼梦》,小学读过的它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人们习惯性地在他们的名字前冠以褒贬不一的形容词,而林黛玉的一生却难以让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说到金陵十二钗的美女,那可非宝钗、黛玉莫属了。宝钗美得规矩,黛玉美得纯净。美则美矣,黛玉还偏偏才华横溢。但她又不同于宝钗那种饱读诗书,高高在上的俗才。可以说黛玉是拥有缺陷美的女子,她的缺陷就是她的冷漠和小性子。

若说黛玉自命清高,多少有些偏离事实,还不如说她是孤独且自强的典范。少年丧母,父亲又病重不能照顾她,在荣国府寄人篱下,恐怕是她这个性的成因吧,但太多太多的自尊变成了小性子却是一个憾事了。可以说她是孤独的人。

黛玉对哭可谓是情有独钟,甚至有些痴狂。尽管哭得比较优雅,但却能看出她对待困难的软弱。无数的哭声里也许包含了自己对命运无法掌握的无奈吧。

她那或使人爱怜,又使人厌烦的性格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她独一无二的美,只觉得这多重的性格给了我一个有血有肉的林妹妹。

我眼中的林黛玉

我走进红楼,千千大众,走进我视野里的,唯有她,林黛玉。

我喜欢她的弱质纤纤,我喜欢她的风韵淡淡。而我爱的,是我们共有的影子。

她不知道如何直视这个世界,只能自己努力抬起骄傲的头,任凭寂寞、疼痛似紫藤蔓一样在身后纠缠蔓延。别人说她像只刺猬,拼命地用刺来保护自己。而我认为,她,不过是只误落尘网的小蜜蜂,无意的蛰伤了别人又何尝没有伤害到自己?

一袭白衣,便是她一身的色调,白她轻若毛,她逝如风,她莹似雪,她清同菊。然而,她那短暂却苍白的生命却有夺目的红,那是她呕血铸成的,红!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轻吟这几句诗,构思着,倘若明媚的阳光翩然而至,她的眉也会如弯月一样迷人,可她从不轻抬下颌,让人凝视。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只愿意蜷缩在冬天的角落里,而不去转身,迎接春天;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小心翼翼,而不愿试着去改变,或许命运的轮盘会被惊动;但我明白,在我心中,最秋天的角落里,只要你的倩影,是我永远的追求,只要你这朵云,能让我这阵风,停留。

话评林黛玉

当放下手中的红楼梦,才发现自己身处梦中。梦中的贾宝玉、薛宝钗依旧清晰,最忘不了的还是那倾国倾城的林黛玉:一张削得尖尖的瓜子脸、一双纤长的柳叶眉下总是泪波荡漾充满忧愁的眸子,无不显示她受尽病痛折磨,她的本性在旧社会有多么受排挤。最终含恨而死,至死也不明白自己的一生。我是为她惋惜的不知为什么对她有莫名的好感,可能是她太可怜了吧所以想评评她的一生。

她从小便身患重疾,父母应疼爱不愿送她远去。而后父母不在了她便到了贾母家,好在贾母对她疼爱有加,直至宝钗的到来似乎所有人都喜欢上薛宝钗。这让生性敏感的黛玉不是滋味索性更加尖酸刻薄,但她的才华横溢做什么一定要做到极致是不可否认的,当然最令她伤还属宝玉;追她、宠她最终却不娶她,或许一起是命是缘吧命中注定有缘无分。纵观她的一生是不值得的,不是么?

读过林黛玉的人生,仿佛自己也看到了许多。黛玉的命运与社会脱不了关系,只是黛玉面对的方式太过于偏激,在那个社会她的命运不论上演多少次都是一样的结局。而联想我们自己不论面对什么,我们都不应该再像黛玉那样。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积极解决问题才是上上之选,避世,问题不只不会解决,还会徒增烦恼罢了所以加油吧!明天的太阳会更美丽。

有关林黛玉悲剧的作文

谈谈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第一次看《红楼梦》,我就对林黛玉有了很深的印象,觉得她是一个才女,年纪轻轻就经历了那么多事,她的人生很让我同情;等第二次再看《红楼梦》时,我又为林黛玉叹息,感觉这她这不幸的一生,是她自己的性格决定的,是她的性格造就了她悲惨的人生。

林黛玉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书香门第,是个不折不扣的、令人羡慕的“清贵之家”。父亲因为“聊解膝下荒凉之叹”,从小便把这个独生女儿当做男子来抚养,视她如“掌上明珠”。

妈妈死后,她从一个平时比较娇惯、不受拘束的家庭来到了正是“花柳繁华”、“勾心斗角”的荣国府,美好的童年生活只留给她一个空洞而温暖的回忆。在贾家,那么多姐姐妹妹,被自己爹娘宠着,而自己只是形影相吊,于是倍感孤单,她自卑,她多疑,她多愁善感。虽然那些姐妹们有的对她也还不错,但她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使自己的性格总是显得那么孤傲而不领情,渐渐地,她这一“家”中变得与大家格格不入。

由于林黛玉自幼也是饱读诗书,富有才华,而贾家公子、千金们喜欢舞弄诗文,使林黛玉的才华也渐渐显露出来,但林黛玉的谨慎和小心眼显然与这些公子哥的傲气不符。而贾宝玉——这位贾家的少爷,贾老太君的掌上明珠注意到了“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的与众不同,林黛玉也喜欢上了这位活泼的少爷。但性格多疑的黛玉还是一直封闭自己,不敢表露自己心迹,就算是在遇见贾母时,她还是十分谨慎,似乎与世隔绝,生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

林黛玉的悲剧人生还来源于她的抑郁,她总是喜欢一个人生闷气。她妒忌宝钗的温柔敦厚,妒忌探春的精明强干,妒忌史湘云的开朗豁达。渐渐地,在大家的心目中,人们喜欢把她与宝钗的对比,连一直喜欢黛玉的贾母也觉得她不如宝钗,最终贾家选宝钗做少奶奶。林黛玉最终不能容忍了一切,只能使自己葬身在自己的房里,死得那么悲惨,贾府那么大竟然没有人前来过问。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林黛玉的性格成了她致命的弱点。她反叛,但语言过于尖刻,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她有才,但是又不敢表现,别人夸她时却以为是讥笑她;她内向,即使心中有爱,依然反弹琵琶半掩面……假若林黛玉来到了现代社会,我想多数人还是难以选择黛玉,因为她的性格很难被世间所接受。在现实生活中,在当今信息发达、工作压力大的世界里,我们更不能优柔寡断,要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做事不能后悔,要珍惜自己走的每一步路,这样才不会将林黛玉的悲剧重演。

洁身自好的悲剧典型——林黛玉

林黛玉原是衰落的“清贵之家”的女儿,很早就死了母亲,到贾府后又接着死了父亲,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且先天有病恐症整天和药锅作伴。环境的恶劣、势利。使他多愁善感,自吟自重“孤高自许,目无不尘”在这“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严相逼的环境中”,她常常是“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作为封建社会中的女子,他有独到的人生见解,具有诗人般敏感的气质和奇逸的文思。生就伶牙俐齿,锋芒毕露,从不趋炎附势,而且经常用尖刻的讽刺,诅咒这个大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卑下和庸俗,反抗着社会对她的迫害,她以落花自比,“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渠沟”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操,执著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个性自由。

林黛玉一生以泪洗面,在生命和理想的绝望边缘,却反常地出现了笑容,她以笑来结束她哭的一生。

我们时代的青年人,看了《红楼梦》,一般是不大能理解林黛玉的性格。觉得她是那么狭隘、小气、爱哭,无缘无故地耍小姐脾气,不得以心。著名红学评论家李希凡同志说:“我们对于林黛玉的典型性格的许多特点。不能抽象地去看,而是要把他放在产生他的那个贵族社会的典型环境里加以分析。那样我们就会看出,林黛玉的思想感性,她的生活,她的性格特点,都是违背封建贵族的大家闺秀的要求的。”在林黛玉身上。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妇女不幸的命运,而且反应了她们勇敢的反抗和对自由理想热烈地追求。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流着他心上的血,眼中的泪,塑造了林黛玉这个不朽形象。于是这位为追求美好爱情丧生的少女便永生在中国千千万万人的心中。

走进林黛玉

翻开厚厚的《红楼梦》一位女子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轻轻地走进了这位女子身边,这位女子便是林黛玉。就这样走近她,细细欣赏她,品读她。

林黛玉娇美的容姿的是迷人的,吸引了宝玉,同时也吸引了我。“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总是默默的,默默地坐在窗子前,静静的凝视窗外翠翠的竹子,我想她的思想是飞跃的,她是《红楼梦》中唯一一位让我喜欢,让我心疼怜爱的才女。虽说黛玉身上透的是一种病态美,可这种美偏偏又那么的吸引人,那种气质,那种的不可言说的美让人陶醉。

身为一位古代女子,从一出生就遭到老天的不公,年幼就变为孤儿,又生活在黑暗龌龊的贾府,但她却是一位才女。她才学横溢,富有浓郁的诗人气质,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走近她,从一位美女到一位才女的演变和自己内心的佩服和由衷的赞叹。

走进林黛玉,不仅能感受贾府中有不同的女人,又能感受到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嘴。凤姐的“嘴“贾母的“嘴”,晴雯的“嘴”,尤三姐的“嘴”,红玉的“嘴”;黛玉也有一张更利害的“嘴”。她的嘴跟别人相比有文野之分,即使取笑世俗也显得典雅。总之她的嘴巴是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她又是那么的敏感,这个原因又源于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所以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适份合度。走近她,你才会明白她的敏感是那么的“夸张“。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己,竞气得昏厥过去。别人开一句玩笑,她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我想这源于她的身世处境和他极强的自尊心,所以在常人看来林姑娘的敏感就那么的自然了。

她不是那么的世故,她的城府也不是那么的深。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学诗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她教给香菱作诗的方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介蒂,即使他人伤了她的自尊,那就是有点不忿。

在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黛玉追求爱情,对宝玉有深挚的爱意。但这份爱在那样一个封建的贾府中只能是卑微,只能是一个凄美的沉湖结局。

总之走进林黛玉,她的美,她的命运,她的才华……都会牵动你的衷肠,你要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迷神。走进《红楼梦》,走进林黛玉,走进了一位圣洁的美丽的美女,一位才女,更是一位爱神!

我眼中的林黛玉

泪,无声无息地从脸颊滑落;

花,似乎在凄凉地讲述着什么;

心,被封建之笼牢牢困住;

爱,终成为男女之间空相思。

——……题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就是《红楼梦》的开卷词,它讲述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

黛玉与宝玉既然在冥冥之中注定要来相遇,以来报上辈子的灌溉之恩,为何终要分离呢?黛玉的眼泪在死之前都快流干了,也未能把上辈子之恩报完吧……

既然报不完,为何不让他们长相厮守呢?“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逝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云两不知。”这暗示了黛玉一生的坎坷和她的多愁善感,不是吗?

黛玉清高孤傲,多愁善感,可是,这些都是因为封建社会呀!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贾家人的心目中只有宝钗才是最完美的儿媳,而宝钗做了宝玉的妻子,只不过是因为贾府势力强罢了,从未想过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仅是晴雯的悲剧,也是黛玉的悲剧,她为爱情熬尽了最后一滴眼泪,也没有和宝玉结成良缘,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有多少男女成了牺牲品?

宝钗,只不过是顺从于封建社会思想罢了,为什么她有那们多人支持呢?宝玉喜于女子打交道,他爱女子广泛,并未让黛玉知道,她才是宝玉心中的唯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是呀!为何已注定要分离,却还要相遇呢?

林间,黛玉悲怆的歌声又传了出来……

我心中的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儿女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一位妙龄少女,花开花落也能牵动她的一颦一笑,温柔美丽,却体弱多病,善解人意,郁闷而多愁善感。她就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

林黛玉把一切都看得太悲观。一日,贾宝玉在葬花之处闻见林黛玉的呜咽声,才得知她正为落花伤心,一朵小小的花儿也能让她如此泣汲,可见她禀性善良。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可谓她全身标志,似胜天上仙子,也曾有人评价她“绛珠仙草”,“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得林黛玉清秀之美,淡雅,不比浓妆袭一身。她体弱多病,却更衬那种外在的美,。林黛玉是女性中的典范,她为金陵十二钗之首,王熙凤与贾宝玉初见她,一个称她天下独有的标志人物,一个说是神仙妹妹,所见之人几乎都赞不绝口。

黛玉七岁死了母亲,父亲在他十一时去世,自己又染上了疾病,遂投靠了家势强大的外祖母。毕竟母亲已逝,她认为自己不过是寄人篱下,自尊心强的她平时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来是怕别人小瞧她,因而表现得彬彬有礼。二来是怕外祖母家的亲戚不喜欢她,将她扫地出门。林黛玉时时刻刻都要在人们面前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这种情况下,她的所作所为其实才真正体现了她的自卑与脆弱,以至在后来的打击面前不堪一击。

林黛玉多愁善感,可她天资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公认为大观园中最有才气的女子。黛玉的诗词全都借物,反映自己的生活悲凉凄惨。《葬花吟》中,为花儿死去伤心,感觉这花儿凋零如同自己的命运一样可悲、可怜、可叹,于是写下了凄美绝伦的《葬花吟》。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她胜在于成功塑造了许多丰富的人物形象。它针对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及后宫的争纷,描绘了青年男女之间的悲惨遭遇、爱情故事。小说中,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之间的三角爱情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当时,贾母很细心地观察了两位少女,她认为林黛玉自幼受环境影响,只能靠药物维持生命,且性格悲观,不适合于自己的“心肝儿”贾宝玉在一起。

再看薛宝钗,大方活泼,知书达礼,性格外向,将它许配给贾宝玉是最合适的人选。林黛玉原本多愁善感,又因失去爱慕已久的宝玉而精神恍惚,让她再一次承受了最沉重的打击,就在薛宝钗与贾宝玉成亲当天,她因积郁成疾、受不了刺激、伤心过度,含恨而死!这既是封建社会的恶瘤带来的悲剧,也是林黛玉自身的性格悲剧。她平时忍气吞声,又不懂得自我调整,把所有的痛苦积攒在心里,默默压抑。

林黛玉集善良、美丽、好强、聪慧于一身,她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令人动容,但她还是在伤心中度过了短暂而遗憾的一生。以她为鉴,在生活中,我会做一个优秀、聪慧却开朗、活泼的人,为自己平淡的人生天上绚烂的色彩,乐观、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未来!

林黛玉的性格悲剧

《红楼梦》中的主人公林黛玉林妹妹,娇柔玉洁,孤标傲世,但是,究其一生,又不能不说是很悲剧的一生。这里面,其实是传统文化的劣根性,铸造了其悲剧性格,完全毁掉了她。

黛玉吟诗作文的过人才华、显然来自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是把“双刃剑”,毁掉她的,还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给予她的性格缺陷。

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非常讲究个人对家族、宗族应尽的义务,却极度限制个性发展的自由。黛玉一个弱女子,这种情况下,必须依附于家庭、父母或强者身上,才能生存,然而,黛玉的父母双亡,家庭早破,必然造成了黛玉在贾府有寄人篱下、失去依附的感受,此后,一锅粥似的贾府,诸多矛盾,又加剧了她多心敏感、自卑善愁、孤僻孤傲的性格形成。看,稍不如意,便“不顾苍苔露冷,花茎风寒,独自一个人在墙角边、花荫下,呜咽起来。”尤其是和宝玉的爱情失败,对她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悲剧性格由此迅速形成。每到失意时,便时刻惦念“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终究积忧成疾,使自己的生命香消玉陨,这既是无情世道的他毁,也是悲剧性格的自毁。

不光黛玉,历史上,因性格不良而致祸、致命丧的也大有人在。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虽主要和旧势力、反对派的阻挠有关,但他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听不进良言相劝的孤傲性格,也是导致祸患与失败快速到来的因素之一。又如三国人物张飞,虽有豪爽直率的一面,但也有性格专横残暴的一面,他鞭打范疆、张达,逼迫他们去做根本无法限时完成的任务,还用“杀汝二人示众”来恐吓他们,结果招来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家祸”的窝囊死法,显然也是自己的暴虐性格使然。

这样看,无论什么人,拥有一个良好、受人欢迎的性格,无疑十分重要,试想,你愿意整天面对一个疑心重重、语言尖刻、神经兮兮、不友好的“林妹妹”吗?谁又想和一个不听劝告、或者性格反复无常、暴虐成性的人呆在一起?尽管他是个“人物。”

《心理学》上说,性格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作为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林黛玉等,虽是虚构,但反映出的无疑是其性格缺陷、而导致悲剧命运的产生。现今社会,个性发展虽有了无比宽大的空间,但社会竞争却激烈加剧,导致一些人性格上发生异变,同样有百害而无一益。所以,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能对别人、面前事物采取和善、宽容的态度,言行不遭人厌恶、愤恨真是无比重要,它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戴尔·卡耐基就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85%归于性格,15%归于知识。”

由此看来,拥有一个招人喜欢,给人快乐,具有魅力的性格是意义无穷的,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是很有道理的。

有关林黛玉的作文800字

梦·林黛玉

她,是落入凡尘的绛珠仙子,有着天仙般的美貌,和无穷的智慧。她,行动如风拂柳,娴静如花照水,娇娇柔柔,惹人怜爱。

她的智慧是常人所不可比拟的,她“葬花泣花为红颜,智慧机敏咏叹菊”,恐怕也只有她写得出那“冷月葬花魂”对“寒塘渡鹤影”的绝美诗句来吧!她好文采,心思更是缜密。寄人篱下,所以步步为营,小心翼翼,恐走错了一步被人抓住把柄。却终不敌,为人所害。

一日,她扛起荷锄走出芳闺,在那满地残红处站定,思绪又飘向过往。大观园内几百人,却找不出一知心人。本以为他是你的知己,他却早已在怡红院内与他人谈笑。本以为他懂你的心,可是,他真的懂吗?是啊,朝他生气,本是没缘由的。一声“这个妹妹我曾是见过的”让你早已芳心暗许,一句“烧罢,我已记熟了”让你觉得心里像留过一阵暖流,直达心底。可是,现在呢?他早已不属于你了。微叹一口气,她举起荷锄,一下,两下,落红随土化了,倒也干净。葬吧!都葬了吧!将他与她的一切都葬了吧!葬了,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落泪,终是不舍。回头,却见他也是捧了落红,呆呆的站在那里,竟也流下痴泪。他,终究还是不懂。摇头,扛起荷锄往回走。一步,两步,还是不舍,想回头,却也有一份决绝。散了吧,就让它随风散了吧!

她,多愁善感。对是女子,思想却毫不孙色于他人。她批判封建,抵制当时黑暗的社会,一句“什么臭男人用过的,我不要”充满了豪气。她可以含笑给赵姨娘让座,却绝不奉承别人。不知道是不是该说她傻,是啊,她是傻得够可以了,她妄想以一己之力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可能吗?最终落得个“一缕香魂随风散”……

她多心,因为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她只是在为自己打算:她固执,因为她讨厌现在的社会,黑暗腐朽,没有一点人情味:她多情,因为他不懂她的心,但他却是她的知己,她的挚爱。她的聪慧、才气、批判封建社会的勇气更让我所折服。她是平凡的女子,是天上的绛珠仙子,更是生活中的女强人。她,值得我们所钦佩。

听!短琴的声音!她又在吟唱了。

风中似乎飘荡着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林黛玉的一生

林黛玉前世是天上的绛珠仙草,某一天天宫干旱无雨,仙草奄奄待枯。刚好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修炼成仙,做神瑛侍者,来此遇见,生了恻隐之心,替她浇了很多次水,使得她得以修完成仙的所有课程,终于成了仙。后来神瑛侍者下凡,绛珠仙草为报恩也下凡,侍者降生于贾府,衔玉而生,是为贾宝玉。仙草降生于林如海家中,是为林黛玉。她母亲原是贾家荣国府的三妹,名为贾敏。林黛玉是为了报答浇水之恩,非用相同之物相报答不可,可她一个女儿家,哪来的水?只有用泪水来还他了。于是林黛玉没有一次见了贾宝玉不哭的。

她有不足之症,专吃“人参养荣丸”。和尚曾说:“若要她病好,除非从此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但是,那年贾敏去世,林如海体弱多病,无法照顾女儿,便把黛玉托付给贾府的内兄贾政,正是宝玉的父亲。林黛玉来到占了半条街的贾府,小心谨慎,所以年纪虽小,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

那次宝玉挨打,她哭得泪如雨下,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眼睛哭成了桃儿似的。在贾府中,只有林黛玉的思想和贾宝玉是一致的。在家里,人人都希望宝玉考状元。只有林黛玉从来都没有提过读书应考、仁途经济之论。所以宝玉心里最爱的就是林黛玉。

那次贾环故意打翻了油灯,灯油把宝玉的脸烫了半边,吓坏了全府人士,更哭坏了林黛玉,那眼睛哭成了红萝卜。

感怀寄人篱下的身世,她看到花飘落,就扫起落花到偏僻处葬花,哭得肝肠寸断,唱了一曲《葬花吟》,感动得那偷听的宝玉也哭了。

然而,“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林黛玉那瘦弱的身子中含有多少水份?自来水也不能长年累月地流啊!“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等到她泪流得差不多光了,对宝玉的恩情也报完了,命也该休了。那天,她的隔壁大办喜事,是意中人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林黛玉无泪可流,也无法再流泪,就口中吐血,吐光了血就魂归警幻仙子的红楼第一金钗之位。

我眼中的林黛玉

形容——犹如海棠般娇可;

情怀——犹如菊花般傲视孤高;

叹息——犹如柳絮般飘落;

泪痕——犹如桃花般红绡香断……

——题记

桃园深处,默默葬花,花香袭人,面容娇艳,数以的泪水从眼角坠落,不断……漫天飞舞的花瓣飞旋着,幽幽飘零,似乎讲述着如诗歌般隽永、如琴海般撩人心弦的故事。

忘却不了宝玉在繁花中飘逸洒脱,青春洋溢的身影;忘却不了宝玉春花,钻石般闪烁的笑靥;忘却不了夕阳西下,一起在余晖中漫步,脚踏绵绵花叶而行。然而,一切的一切,在不知不觉中灰飞烟灭。昙花一现,咫尺天涯,每一次的相逢却常常是美丽而令人哀叹的错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整日整夜思念,每分每秒牵挂,怎么可能不比黄花瘦?但即使是缕缕哀愁,也磨灭不了两人相印的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难道不是对两人爱情最生动的诠释?思念像在天空回荡的歌声,永远未曾一断,未曾后悔……

人的一生为何如此短暂,还没有真正地开始就已经到了尾端,黛玉是来还泪的,这已成无可否认的事实。前世的姻缘恩德未尽,后世又将他们牵扯到了一起,就似牛郎织女被永隔银河两岸。好冷酷,注定要分离,为何还要相守?泪水不是永远哭不尽的,黛玉就是把泪水哭尽还了前世的灌溉之恩。如此悲痛的离别,如此凄楚的凉意就连潇湘馆外的斑竹们似乎也在哭诉,令人悲怜……

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没有巫师的水晶球,没有潘朵拉的魔盒,没有人能够决定沉沦,没有人能够决定命运。也许,只有彼此间不再相见才是最后的归宿。谈笑间,真的,一切都停格了,悲与喜似乎是上天有意的安排,让人“哭笑”……

似乎我也明白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悲痛不能解决一切离与分。即使结束了什么,也不要悲观将自己锁压。沉默,悲伤,痛苦,只是上天一次玩笑的终止。结束了,不必再留恋什么,找什么能够让自己宣泄的方式,而应该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幻想破灭,追求也许正是人生中最好的魔法,比悲伤这些令人痛心的小角色好一千倍,甚至一万倍……

最后请记住一句话:昨天代表的是已消逝后的留恋,而明天象征的却是憧憬的希望。珍爱自己,放下思想上的包袱,让自己重新变得璀璨,变得辉煌!

我与林黛玉的对话

夜深了,月光如水。我合上书,站在窗前抬头仰望天空,满天的繁星都在眨着它们明亮的眼睛,而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红楼梦》中的一幕幕情景。

很多读过《红楼梦》的人并不喜欢林黛玉,说她容易猜疑,说她小心眼,说她娇柔做作,可我却义无反顾地喜欢她。

恍惚间,我也仿佛来到了大观园中,感受到了那里的一切,也似乎看到了大观园里姑娘们的倩影,也听到了她们爽朗的笑声。呵黛玉,住在这锦衣玉食的大观园里的你也许并不开心吧。从小寄人篱下,虽说老祖宗是你的外祖母,可因为打小没有父母在身边的陪伴,看着其他同龄能够在父母面前撒娇,你是否有过小小的自卑,有过伤感呢?

在这个到处承载欢笑的大家庭中,原本就体弱多病的你,该怎样开始并继续你的生活呢?还好你遇到了宝玉,那个知你懂你的人。有人可以陪你说笑,在你掉眼泪的时候安慰你,不开心的时候给你讲笑话逗你开心,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

你在大观园中小心翼翼的生活,承受了本不该由你那个年龄承受的一切,在你小小的心中,究竟有多少的委屈和迷惘,多少的孤独和痛苦?而这些也许你只有自己全部承受,找不到可以倾听心声的人吧?也许人这一辈子的宿命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虽有一个疼你、爱你、关心你的人在你的身边陪你,可他却给不了任何你想要的,上天还是跟你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一切的努力还是抵挡不过重重的阻碍。

也许幸福,快乐,对你来说只能是奢望。因为你无法忍受一次次期望带来是失望的恶性循环,其实你真的很脆弱,你不坚强,虽然你很勇敢。

为何你总是强颜欢笑,不敢向众人表达真实的自己,其实你很善解人意,不是吗?寄人篱下的你一无所有,剩下的也只有一丝丝可怜的自尊而已了吧。为何你总是闷闷不乐?是孤独,是寂寞吗?也许你也想想像其他姑娘们一样无忧无虑、开开心心,可是你却做不到。因为你怕。

你的才气,你的美丽,你的清高,你的委屈……却造就了你的“独一无二”,却也注定了你悲惨的命运。而在我心中,你是最美的星星!

品林黛玉

一“曲”红楼,说尽世间悲欢离合,叹息多少泪与辛酸,有多少故事在我眼前行走着,奔跑着……渐渐地,一个人的轮廓清晰的显现出来——

时常掩面而泣,清秀的面庞在花下是那样娇艳,一头黑发雅致的盘在头顶,淡淡的柳叶眉挂在额下,眼睛开开合合,多了几分娴雅,一袭粉衣,加上白色闪着银光的绸缎,像是仙女。细长的手指轻轻攥起一块丝帕,眉间便多了几缕愁思……

她,便是林黛玉。

她悲,为身世而悲,为母亲之死而悲,为任何生命之物而悲。悲情,似乎酿就了她的一生命运。她,是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她,是纯净的,一尘不染,但性格里却有孤僻,她,喜欢寂静,在寂静之中独自感伤。有时,她又有些一意孤行,谁也摸不准她的心思。他的言语,她的口气,流露出对世俗的不屑一顾。我认为,她是善良坚贞的,要不,怎会在桃花树下,低吟浅唱那《葬花吟》?虽然她悲,但她不俗,她的一蹙眉,一抹泪,让多少人为之心碎?

她柔,是体表的柔,体格苗条,脸庞削瘦,淡淡的粉底,透出女子的柔情,让人感觉她是无助的,似乎随时都会化作一缕轻烟,随风而散。柔,是内心的柔,事物都能触动她的心弦,正是她的柔,她才和众姐妹不同,有一股凌厉,像荷花,独自欣赏,在湖心看着自己的倒影。她的柔,让她真情真意去感受世间的情,体会人间的诗意。她是人间难得的一朵花,只可惜人生短暂,让她不得不带着一缕忧伤,带着对感情的流连,脆弱的离开了。

她弱,但她不是弱小,她是身子上的弱——从会吃饭时就开始就吃药,可也总不见好。我觉得,这是心病,是离别母亲的痛,是雨打妃竹的伤,这一件件事,这一次次落泪,都在她心中烙下了印。她虽是身子弱,但是她的语言不弱,她的才华就如荷塘一波波涟漪,从曹雪芹先生的文字中慢慢让我们为之惊叹,她的语言,她的诗,是多愁善感的,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悲情诉说的,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哭诉离别的,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就是林黛玉,这就是她的一生,在悲伤中用泪浇灌心灵,在柔情中透出凌厉,在柔弱中用诗谱写篇章,终在怨恨之中离去,她只是一个形象,但这个形象在我心中永远不可磨灭。

我与林黛玉相遇

有人说她是西子、有人说她是仙草、有人说她是情痴……然而,搬上荧幕的她并不能将那样的抑郁、那种情痴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走进大观园,漫步在潇湘馆前,透过纱窗,正看到黛玉背着我,侧身午睡中,那种体态可以想象。我的脚步声惊醒熟睡的她。她转过头道:“莺儿,有事么?”我一时惊呆了,果然貌美如仙、绝丽无双、气质脱俗、淡雅若仙,比写的和电视上我看到的都美,连说话都十分有气质。“我……我不是莺儿,在下有礼了,欲与姑娘聊心,别无它意。一则听说姑娘擅长诗词,意来讨教;二则一睹姑娘风采。”话毕,黛玉曰:“素日里能与我谈心的能有几个!”原来黛玉进住贾府后可说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好在有宝玉相伴和贾母的关爱,不过她更喜欢与诗词相伴。她带我走出房,站在湖边,她提着一小篮子,捏起一手花瓣,衣袖一挥间,花瓣散落在湖面,是一副多么和谐的画面,在飞舞的花瓣下她是多么美丽。黛玉道:“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来卜侬身何日表。侬今葬花人关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吟完,晶莹的泪珠不由的垂下。

我从沉醉中恍过神来,这不就是《葬花吟》吗?她是在用花写自己,花的寿命是如此短暂的,美丽是如此容易破碎的。花的命运正是她的命运,她的命运永远是一个悲剧。从小体弱多病,只能靠吃药以维生。如今,又为情而烦。唉!悲哉!悲哉!我说:“君又何必与花相提并论?这又是何苦?且听我一句:世间终有相对之物,而物本原终有理。是福是祸终是躲不过,不要惦记着生与死。死不留人人自留,梦终为空空自满。”我扯开话题又道:“当日,宝二爷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名贵念珠一串时,你为何不要它?却喜欢丫环莺儿编织的花篮。”黛玉只说了一句:“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黛玉是寄人篱下的孤儿,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蔑视功名权贵,难怪她不要那串念珠。在《红楼梦》中,我只钦佩你----潇湘妃子。黛,是一种墨绿的色彩,是你的追求,玉,则是一触即碎的尤物,是你的宿命。更让我钦佩你的是奋力搏击、勇于反抗、反封建枷锁独特的你。

日久,我再度这里,园里已经长满荒草,已不复当日繁华,我站在潇湘馆前的湖边吟诗:“昔日园里闹得欢,如今落得人彷徨。待到冥币飞满天,不知谁家添新伤。”

林黛玉,痴儿啊......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是你吧,依坐在小溪旁,撒着花,望着水,眼里泪光闪闪,却倔强地不让泪流下来。吟出“冷月葬花魂”的你,孤独么?

叩心自问,无悔吗?真的无悔吗?那个拈花惹草的花花公子,值得你倾尽一生的泪么?桃花树下共读的《西厢记》,“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如此一句话,你们便定了真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雪剑严相逼。”你葬着花,在心灰意冷后,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你凄婉地唱出这首词。

一开始,只是对美的事物抱一种欣赏的态度喜欢你。慢慢的,一位真正如水般的女子展开一抹孤独冷清的笑。世人评价你是——梅之精魂,诗之化身。说之所以你身上有梅花的灵魂,是因为你是一个永远不用别人的衣裳忘掉自己寒冷的人;是一个永远不把别人的怜悯好施舍当做自己幸福的人;是一个越是处在屈承的境遇下,越是坚持自己人格尊严的人;却又是一个只相信自己感情,而不知道顺应世上人情的人。世人厌你尖酸、小心眼,但这只是你为了扞卫寄人篱下的最后一丝尊严。世人吟你诗,诵你词,他们感动于你把情放入了诗,把爱放入了词。而我,便要叹你痴,怨你傻了,“我将这一生的眼泪偿还给他,不就是了?”是啊,当你还是绛珠草时,确实欠他水露之恩,但如今的你,毕竟不是那胭红的绛珠草,你不欠他什么,何必执着呢?

当你焚稿时,心里想得可是他?让你做出这一决定的,也是他吧。你那焚稿断情的凄美场面,让无数人不为之震动,读者落泪,成为《红楼梦》绚丽的一笔。但你可曾想过自己?心中那丝丝的哀凉可曾散去?曾经的你犹豫过吧,彷徨过吧,依然义无反顾,飞蛾扑火的你,可知前方是片火海。

美丽柔弱的你,终是没有等到真挚的爱。

你走了,死前仍惦记着他,你的他却在你奄奄一息的时候,与别的女人入了洞房,该恨了吧,痴儿。。撒手不管了吗?他会记着你,为你痴恋一生么?不要期望了,豁达一些,走吧,不要叹,他不值得。

忽然忆起,你写过一首《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写得是花,还是自己?叹得是花的香消玉殒,还是自己的所遇非人?

想你还在,又不愿你还在。想你活得久一些,又不愿你看着红楼就这样垮了。

天上细雨沥沥,我看见你哭了,曾经的爱、恨、痴、怨,都随点点的泪花,融入了土地,了无踪影。

林黛玉,痴儿啊。

我心目中的林黛玉

我读过关于文学、童话、小说等不同风格的书籍,而我却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大家都对女主角林黛玉有所了解吧?我觉得作者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没花费太多笔墨。然而就是那些墨不多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其美丽的形象。

我们可从开篇的“降珠仙草”和“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去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句子中体会到林黛玉的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和非凡之美。一切自然造化都是最美的,从而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到此,作者都是在塑造了林黛玉的一种“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

遥想当年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场景,作者也未直接来描写她的外在美,而是巧借王熙风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看出林黛玉的美。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那!天下竟有如此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着了!”好了,我们再从宝玉的眼中来看看黛玉的形象吧:“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竟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娇袭一身之病”“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的美,就象是个“捧心西子”。

林黛玉的形象从《红楼梦》面世之日起,就是在被理解和被误解中度过的。林黛玉在贾宝玉眼中美若神仙似的,但要知林黛玉的外形美是如捧心西子那样的病态美;她经常表现为小心眼,但小心眼背后有坦诚;她的自尊心很强,其实是以自尊掩饰自卑,因为他患病晚期吐血,早期气血不足,咳嗽不断。林黛玉之死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她性格上虽有缺点,但掩盖不了她叛逆的光芒。但她表现得是那样的勇敢、坚强,她以死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至此,她的叛逆性格到了就这样,一个美丽、柔弱、勇敢的悲剧形象,便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也屹立在中国文学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