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好文章朗读推荐

2023/10/08经典文章

前言:好文章朗读推荐(精选5篇)由贵客网收集整理,供大家欣赏与借鉴;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朋友,也可以进行收藏。

好文章朗读推荐1:每一朵花都有可爱的理由

文/宋力行

小城秋来早,才几天没回去,老家满墙的凌霄花就败了,微凉的秋风里,菊花开始惬意地绽开小小的黄蕊。

爷爷爱花,小时候一到秋天,院子里就开满了菊花。只可惜那时候能得到的品种有限,几乎都是小朵黄花,衬着农村的土墙土院子,真是没多少姿色可言;而且菊花是一枝多头,花开几朵后,茎秆就扶不住了,如果不及时搭架就会倒伏在地上,再兼上一场秋雨,往往枝残花败、狼藉不堪,所以我一直不太喜欢它。

爷爷去世了,我也渐渐人到中年,读多了"此花开尽更无花""人比黄花瘦"这样的句子,坚贞素朴的菊花才一点一点开在了我心里。

不由想起牡丹,读《爱莲说》的时候,受周敦颐蛊惑,我也觉得牡丹形貌艳丽而无香,的确不够清雅。没想到小城五月,牡丹开放,一走进园子,一看见那些或紫红或桃红或鲜红或粉红,甚或浅绿鹅黄的大朵大朵的花,我就被它繁复又精巧的花瓣、多样而渐变的色彩、富贵而端庄的姿态猛然击中、彻底沦陷。从此知道像我这样浅薄的读者若老是望文生义,大抵会上了文人的当。

若论花期长,夹竹桃算一个,朋友家楼下就有两株,一株粉红,一株纯白。朋友说搬进小区的时候,夹竹桃就已经一人多高了,春来春去花开花落,转瞬间十年已过,有一天从二楼的阳台伸出手去,竟然触到了夹竹桃的叶子,没想到啊,它居然能长这么大!我小时候二爷家的院子里曾有过一株,叶片细长如竹、花朵成簇似桃,很漂亮,可惜后来堂妹采花引发了比较严重的过敏,夹竹桃就被挖掉了。我也是那次以后才知道夹竹桃是有剧毒的植物,以后几十年间再也没见过这种花了。

其实这几次看到的,也不是真花,而是朋友惊诧之余,不得不关注夹竹桃后发给我的照片。真如季羡林先生所写的那样:"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咕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咕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读者也不要怪我掉书袋,引用太多,因为实在是季老先生写出了朋友想说的、我想写的,何况还比我写得好得多呢!何况从照片中看,朋友家的这两株花树,一直都开得非常绚烂哩!

赏花、闻香、在婆娑的花影里发会小小的呆,不会中毒吧!我真想也种一株夹竹桃。

玉簪命短,秋凉立马枯萎,恍若空盆,可以摞起来堆在墙角大半年之久。可是春来又破土而出,扑扑啦啦溢满花盆,卵形的叶子脉络流利、碧绿发亮,白花一枝高擎,拍成照片做手机屏保,护眼养眼。桂花花小色淡,隐在重叠的叶里,眼睛几乎找不到,可香气浓烈悠远,鼻子找得到。采几朵装兜里,人都能香几天;能干的女子用它做成桂花蜜,嘴也能变香变甜呢。

淡泊的富丽的、有毒的没毒的、大的小的、贵的贱的,每朵花都是可爱的,每个人也是,每个日子也是。

好文章朗读推荐2:心安即故乡

文/易露露

怀揣对海的向往,大学毕业后不久,我便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开启了雷州半岛的教学生涯。

初来乍到,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对这里的的生活条件与环境大感意外,不曾想过大广东竟然有如此落后的地方,对这里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与恐惧,所幸的是,身边有一群意气相投的伙伴,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大伙相约着一块去海边玩耍,走海滩、吹海风、游海水、听海浪,对大海的美好憧憬完全掩盖对生活的苛求。

可以说,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但心里却很唯美。

然而,好景不长,半年后,大伙的新奇劲儿过了,纷纷吐槽这里的诸多不便,渐渐地,一同来这里工作的朋友开始陆续离开,我心里也曾有过几次逃离的念想,却始终没有迈出走的脚步,在这儿一呆就是二十年,度过了一生中成长最重要的青涩岁月。

回首二十年来不断交替着的春夏秋冬,心中不免感慨良多。

二十年前,对这里的生活习惯、治安环境无所适从,内心很恐惧;同时,却也很感动,感动于学校领导、同事、尤其是学生们的热情与关爱,日子过得很温暖也很充实,感恩的心驱使我勇敢地留下来,尝试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这红土壤的雷州大地上。

夜深人静时,我常在心里勉励自己:生活虽然是一地鸡毛,但仍要欢歌高进;习惯不习惯的习惯会习惯。

二十年中,为了适应这里的生活,我也是蛮拼的,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校为家、以书为伴、以学生为友,用心去捕捉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间,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片段和内心的真实想法;一路尝试独处异乡的各种甜酸苦辣咸,领略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不平凡,感受雷州人的生活情趣,去海边踩沙滩玩海水吹海风,去郊外欣赏乡野景色田园风光,体验农民伯伯收获菠萝、芒果等热带水果的场面。

二十年中,在不断感悟现实与想象的距离的同时,感受到了雷州语言与雷州文化的源远流长,目睹了雷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路变宽了、景变美了、天更蓝了、水更绿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观念更新了、思想前沿了、逐渐与外界接轨了、外来人口也日益增多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似乎正在被"雷化".

二十年后,心里依然很庆幸当年自己留下来了,也很怀念刚开始那几年简单的生活。在我看来,快乐的生活与生活的快乐取决于自身的生活方式与态度,跟时间空间没有太多的关联;也许简单如我之辈应付不了太复杂的大世界,只能过这种生活本该有的样子,虽然艰苦,但过得真实自在,过得安心自如。

心安即吾乡,不得不说,我已渐渐喜欢上了这依山傍水的雷州半岛。

犹记得,刚来这儿的头几年,我挺害怕家人来这边旅行,担心他们看到我的窘况,每逢亲朋好友问及这里的情况时,我都用一句"跟老家差不多"敷衍过去;每逢有人问我最喜欢这里什么时,我总是简单地回一句"喜欢这里的大海,喜欢这里的天气".

然而,现在迥然不同了,我常常惊讶于雷州文化的各种精彩,感动于雷州人的各种进步;常常会有意无意地邀请老家的亲朋好友来这边玩,并绘声绘色地向他们介绍雷州半岛的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特色美食等,满满的主人翁的意识,俨然已经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另一故乡。

好文章朗读推荐3:深秋之美

文/深谷幽兰

"一叶便知秋",当第一片叶子落下来时,惊觉秋天已到来,感觉太阳的热情也稍减了点。

不知不觉已是深秋了,树叶变成了斑斑斓斓的彩蝶,在自己的世界里飞舞。你若有兴致走在曲径通幽处,落叶纷纷穿行其间,可能也和你撞个满怀,别有韵味。飘落的树叶铺在了草坪上,踩上去"咔嚓,咔嚓",那是树叶破碎的声响,或许你有些伤感,也有些不忍,可这也孕育着新的希望。

夕阳西下,秋水共长天一色。秋风舞动霓裳,湖水荡漾,柳枝轻扬,轻轻滑过,似母亲柔软的手抚摸脸颊。水草在湖水中悠闲地摇曳,静谧而优美。湖中央,游艇声惊起了水中野鸭,"噗噗噗"在水面上滑翔了数米后,又悠然自得地划起了双脚,留下身后一串水纹缓缓地向四周散去。

金黄的穗子在风中微微点头,双手拂过,那绒绒的触感叫人的心也柔软起来。那时候,农人的脸也像天边的晚霞。

丹桂花开香正浓,层层翠绿衬托万点淡黄,沁人肺腑的香味让人不由自主地放缓脚步。

这远山,这近水,让大地都醉在了深秋。

好文章朗读推荐4:灯如豆

文/甄建萍

幼年时家在乡村,没有电,每个夜晚,炕桌上放着煤油灯,灯火如豆,微弱,却照耀着心路。

记忆里,我家的煤油灯很简陋,灯芯是用棉花捻成的,灯体是父亲不知道从哪里捡拾的玻璃瓶子,瓶盖是铁的,父亲在瓶盖上钻了个洞,将铁皮卷成管状,固定在瓶盖上,棉花捻子穿过去,就是一盏煤油灯了。

我的记忆里,始终留着这样的画面:母亲在煤油灯下纳鞋底,针和线拉得很长,针头涩了,在头发上抿一抿。父亲半躺着,依在棉被上,说着我们几姐妹的前程,有时会聊到姐姐们长大了找婆家的事。那时,我不懂婆家是什么,嚷嚷着也要找婆家,母亲笑着羞我的脸。父亲怕煤油灯太暗,伤了母亲的眼睛,不时地拨弄,用剪刀剪灯捻子,母亲总是阻止。母亲节俭,她怕费油。

在那个贫苦的年代,每一滴煤油都是金贵的。每个黑夜,母亲在一豆灯火下做针线活,为我们缝补衣裳。在我心里,灯火虽如豆,却将母亲的脸照得那么慈祥。

我家除了煤油灯,还有一盏马灯,常年挂在炕头的柱子上,只有到了走夜路的时候,母亲才取下来。记得那年我上三年级了,村子里的学校整合,集中到公社上学。家离公社远,父亲就近找了一间房子,供我们三姐妹上学住宿。每到周末,我和两个姐姐要回家拿米面蔬菜,还要拿母亲做好的玉米面锅贴。学校离家有十来里路,我们三姐妹走到半路天就黑透了。

小时候,常听村里人谈论鬼神,走夜路,恐惧无端袭来,感觉背后有什么跟着,不敢回头,怕一回头,就会被捉去。姐姐告诉我,走夜路要唱歌,她说是父亲告诉她的。姐姐大声唱歌,我也跟着唱,忽而就看见远方如豆的灯火,我能凭着一豆灯火,一眼认出是母亲。我口中唤着"娘"奔跑着,第一个扑进母亲怀里,母亲一手提着马灯,一手牵着我。那时,母亲的脸,在一豆灯火的映照下,慈祥又美丽。

我十岁那年,母亲去世了,提着马灯,在夜路上等我们三姐妹的变成了父亲。黑夜里的父亲,在灯火下孤独又亲切。每次看见父亲,我还是第一个扑上去。前方路漫漫,蜿蜒颠簸,灯如豆,照耀着尺寸之地,父亲牵着我,将掌心里的暖传递给我,在父亲的陪伴下,前方的路显得格外平坦。  时光荏苒。我从乡村来到城市,不知道走过多少夜路,每每走夜路,我会想起那盏如豆的灯火。

如今,我站在灯光璀璨的城市,又想起了那盏微弱的灯火,心飞回了久远的过去,想念着我的亲人。在岁月的长河里,我徘徊在如歌的行板上,乡村里,那些老旧的物件,逐渐还原成旧时模样,散发着温润的光芒;如今,人到中年,历经沧海桑田,光阴的故事,反复叙述着过去的章节,父亲母亲的容颜越来越清晰。故事里,关于父亲母亲的每一个细节,都温暖在心底缓缓流淌。

好文章朗读推荐5:乡村的符号

文/王韬

春天的到来总是悄无声息。或许就一夜,也可能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家里的风信子就开了,窗外的群山就绿了,院子周围、田野就一派生机。把春天当做素材来创作,可以想象出数个不同视角,也能发现许多最绚丽的姿态,拍出带着强烈春天符号的美图,写出可以反复品读春味的美文,酝酿出耐人寻味的诗句。

花儿,曾是一个从春天开始讲起最美丽的故事。有过鲜艳夺目的芳华,即使有了后来的颓废和凋零,但记忆却把花儿最美的瞬间定格为永恒。所以,春花开满园,成为最诗意的期盼,也就有了顺理成章的满足,整个人都是舒爽的,整个心境都是清朗的。

所以,真想远离噪杂和琐事,去悠闲的看看春天五彩缤纷的颜色。

春和景明是春天的主角,最能展示春的魅力,窝了一个冬天,是出来舒展一下身体,调节一下心情的时候。人们都喜爱在明媚春光里自由自在的玩耍,欣赏鲜花、新绿,心情愉悦,身体放松,十分惬意。

晴有晴好处,但雨也有雨的意思,哪怕是有一丝丝春雨,也是那春景最佳的配角。没有雨水,春天就会少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更不会有"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禅意,乡村还会少了"水墨龙头似江南,黛瓦白墙烟雨间。"那山野田园如水乡挥毫泼墨般的画卷美景。

春雨里,一切都是安静的,最适合品茶、赏景或看看书。看书时间久了,沉寂感就越来越占了上风。听着有一嗒没一嗒的春雨,落在窗沿上的声音。让空空的心稍稍有了底,知道这世界上除了我心跳的声音之外,还有雨声。

可以端起一盏茶,乘着温热,慢慢饮上两口,推开窗户,看看田野里,茶园边带雨梨花、沁满水珠的桃花瓣…或是远处薄雾中,那些已经盛开的五颜六色不知名的花。浓淡相宜,温润如玉,这才是春天的味道。

想静一静,无论晴雨,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春天。

半城烟雨半城湖。春雨飘飞的山水之城,云山雾绕,浓淡相宜,沁人心脾,好像在水墨画中游走。五峰凌霄汉,坝河春水流。鹭影翩翩舞,疑是江南游。这月湖的一池碧水,把一群群白鹭呵护了整整一个冬天。雪白的翅膀迎着渐暖的春风飞舞,把倒影跌入清亮亮的坝河,偶尔淘气的点开如镜的水面,看着波光"咯咯"欢笑。流连忘返在月湖湿地觅食,快乐的与步道边往来的人们互动。

在乡村诗里,走进写意长安,不是秦楚雄关烈烈战旗下乡村田园暂时的安详宁静,不是大唐朝歌金碧辉煌、丝竹笙歌的温柔乡里,而是随着那带着春意盎然的诗句缓缓而行。推开写意长安的门,芬芳泥土味道拂面而来,在温润如玉的春风中,嗅到夹杂着茶园子里刚刚飘出的淡淡芽香,诗意栖居在河岸廊桥垂柳、古镇袅袅清茶,更是那春雨濛濛里,小巷深处打着油纸伞的姑娘,这江南水乡湿漉漉的琴声、雅韵情怀,在这个以秦汉古茶为名的小镇。

可以在几百年的洪家老宅子天井里支一方柴桌,听着弦子腔,看着皮影戏,把吊罐刚刚煮出,正喷着香气的腊肉切成砧板一样厚,吃一块满嘴油,就一口醇香的苞谷烧,与三五好友促膝而谈,古镇春天的长夜,就此在过瘾中安然无眠。

朝露,在女娲圣山的晨曦里晶莹剔透,赋予刚刚绽开的菜花更美的容颜。对面山岭初升的朝阳,就像射出的万只利箭,硬生生的扎过树林,将林中的薄雾划出一道道明暗相间的笔直光弦,任由林中的薄雾上下柔绕,似乎正在弹奏早春序曲。几千年来,女娲山云海始终伴着太阳潮起潮落,正如早晨四五点就启程的耕耘者毫不疲倦,人勤春早,播下希望,收获未来。

不论是龙头村茶园桃树上即将绽放的花蕾,或是346国道金华村路边的樱花,还有滚子坡太平寨上一片梨花……春天已经铺开卷轴,在田野、山岭间蕴含的色彩,如一支支饱蘸颜料的神笔,绘出万紫千红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