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石人的文章 / 石人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文/曹树花

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日子里,我有幸随“万里茶道·史海寻迹”《尚义文化》系列文化采风活动小组走进石人背,即刻被石人背地质公园的景致所倾倒。

我生在小山村,对石头并不陌生,但是,当我看到石人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竟被眼前的景致所陶醉。目睹这些石头神奇的场景,对大自然肃然起敬,不敢有半点造次。

石人背是由一对大人背着小孩的象形石而得名,有老虎圪洞、石人背神泉,峡谷、骆驼石等组成,是2500万年前地震断裂时自然形成的象形石群,这里奇石林立,千姿百态,各种石头皆有形状,或圆或方,或片或柱,大石如磨,小石如豆,嶙嶙峋峋,举目可寻,石人、石马、石象、石蛙、石鼠、石龟、石柱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有的桀骜不驯,有的饱经沧桑,有的憨态可掬,有的顽皮淘气;有的好像在仰望蓝天白云,有的似乎在低头沉思,有的犹如一位美丽的俏佳人托腮妩媚,让人流连忘返,不肯离去。每一块石头都卓尔不群,绝世而独立,宛如一幅生动而跳跃的画,一曲美妙而悠远的歌。

你看,石蛙蠢蠢欲动,灵气十足;石鼠长尾翘脑,搔首弄姿,左顾右盼,似觅食,似贪玩,似跳崖;石象跪地休息,闭目养神,安详沉静;还有那只小石狗,规规矩矩的卧在主人的脚下。驻足于“塞外石林”间,凝视着齐刷刷排列有序的那些六棱石柱,是大自然风雨雷电的磨炼,还是人间灵气的诱惑,“塞外石林”神奇而梦幻,给我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的空间。那一对石人,既像大人背着小孩,又像小伙子背着媳妇,也像闺蜜姐妹在嬉戏。还有的石头似家庭聚会,如夫妻共餐,像孩子玩耍……天然造化,神态各异,增添了多少情趣,大自然能把山岩镌刻成这般栩栩如生的画幅,怎不让人心生敬畏。

在平坦开阔,一望无垠的“空中草原”,大风中凝望那尊石骆驼,驮着一袋货物,跪望着北方,虔诚无比,风雨不动。传说在远古时期,天下没有食盐,人们无力劳作,苦不堪言,田野荒芜,粮食无收。玉皇大帝得知后,体恤民情,派太白金星率领一路驼队为人间送盐,欲将盐撒入察汗淖尔湖中存储,以供人们长久食用。当驼队到达石人背时,其中一头骆驼偷吃了运送的食盐,触犯了天条,玉帝大怒,将其点为石头,向北跪拜察汗淖尔湖。望着这头石骆驼,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一队浩浩荡荡的驼队,一路驼铃丁当,仿佛长河、落日、孤烟就在眼前。

如此美丽壮观的石头、石阵,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似乎天地独佑这片山水,把大自然的万千气象,都凝结在这石头之中,幻化为永恒。每块石头都满携着灵性而来,透出招人喜欢的倩影,都有一个独特的寓意和故事,让人浮想联翩。驻足在这些石头面前,轻抚它们,我有些窒息,甚至有些敬畏。

当地人讲,石人背村里有一眼神泉,四季流淌,村里的人们很少生病,八九十岁长寿者颇多。难道石人背里的石头莫不是与这神泉也息息相关?经年的栉风沐雨,这些石头更显现出它的灵气,坦坦荡荡,丰姿秀美。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劳动者以收获,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回程的车上,孟老师唱起了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的主题歌,是啊,尽管石头不言,但自有情怀,精美的石头是上苍的恩赐,大自然的杰作,它的美只有爱它,护它的人才能懂……

石人记

文/于夫

邑东南水龙洞村,峰峦环抱。村之北山名曰立石山。立石者,石人石马也。任辰荷月,与友人游归。数日,尤闻石人语。噫吁哉!无记不以慰立石之奇也。

村口,问途于老翁。翁善导指曰:“可由此登山。环绕山梁至山脊,观石人最佳处也。莫入溪壑,溪壑尽石壁立,难攀也。”

始梯田稼禾,小麦黄梢,苗谷浅绿;继花椒林地,椒嫩叶肥,幽幽麻香袭人;再乱石柏林,暗日翳光,生阴森恐惧之感。至山梁,榛莽丛生,路径跌宕,怪石嶙峋。约里许,峰转石梁西去,山脊也。左叠鄂秀峰,峭壁悬奇;右仞千尺,暗涌寒气,绝岩挂松栌。步脊石蹊径,如履疙瘩绳索。行数十米,定神稳足望之,蓝天苍穹之下,岩崖屏障之巅,立石矗立焉!

立石三。石马一,石人二。静而思之,疑石人牵马登山游景,观风光无限,触景生情,休憩山脊吟诗赋词也。石马高大,颈如斜塔,恐亦被山景所恋,翘首昂视。石人如兄弟,皆方帽。一低首度步,如屈子行吟;一俯观凝望,似得丽辞欣欣然。神韵形丰,气逸脏腑,真乃血肉呼吸之躯而非僵石也。咦乎,非天地之造化莫属也!

山风穿脊,柏涛澎湃,岩壁回响。

石人专注凝思,斯立万年。雷电不移其志,风雨不夺其情,日月不变其容,真君子也。俗人多燥,难以立志;凡夫多浮,不以立身。竖子事而无成,方知学而不思,思而不专,专而不诚也。久视,恐惊石人之思,始终不敢呼吁矣。

余心内问曰:“何处而来?去往何处?君龄几岁?”或答曰:“风起兮,雨落兮,与山共生存兮。”

或再问曰:“沥尽宇宙风雷,阅尽人间沧桑,觅得绝句,可与之共赏乎?”

风吹草动,虫鸣鸟语。良久,余又感叹曰:“锦华世界,辞章易得,专志难得也。复再游,掸食壶浆,把酒临风,与石君共饮一醉焉!”

补记:山之阳悬崖秘隐洞穴,穴口立碑,碑文记曰“立山石室”,道人修仙炼丹处也。壑中又有一石柱,高数丈,拔磐石而孤起,势如射柱。村民谚之曰:“立石山,三件宝,石人石马石柱条。”

石人背的表情

文/杨云

“三里沙河五里坡,七里羊道饿断肠,石窑底下歇一歇,狐神庙沟坐一坐,再吸一口丹田气,石人脚下了家乡。”说起石人背,老家的儿歌最能体现她的神秘与传奇。

我从小住在甲石河乡白沙崖村,从小石人背就成为我们孩子们眺望与崇拜的景象。“远看石人像神仙,近看石人如问天。”“远看石人如院墙,近看石人如城墙,走近石人看一看,犹如石匠凿的床。”这些谚语与童谣犹如一张神秘的面纱,时时激起我们探访石人背的冲动与梦幻。小时候,我常常跟着父亲去石人背脚下的狐神庙沟种地。从村里出发到地头好似一场登山运动,先是一条三里多的斜沙坡,再是五里长的石头坡,再是七里长的蜿蜒羊肠小道,一条山路逐渐增高,深沟与山峰接连不断。大大小小的石头随处可见。一路走,山路一再升高。雄鹰在天空翻着跟头,那些猫头鹰的鸣叫不住地在山里回荡。每到春耕、夏锄、秋收与秋耕的时节,人们每天都要艰行在这条十五多里的山道上,而石人背就成了人们行程的目的地,到了石人背脚下就预示着一天农耕的希望。

在家乡,石人背不仅仅是农耕生活的目的地,更是天然的天气预报系统和季节变化的参照物。“石人清,天气晴,石人暗,天气阴。”石人背的喜怒哀乐,石人背的颜色与清晰度预告着四季的更替与季节变化。“石人山上勾勾云,老家地里雨淋淋。”“石人山上白茫茫,老家村里大风扬。”“石人山上颜色黄,老家地里要落霜。”“石人山上放星光,老家丰收不用忙。”“石人山上黑冷云,防霜季节要烟熏。”“石人云遮不见头,男女老少赶秋收。”“石人矮了半截腰,一尺大雪再难逃。”“春节石人发了愁,今年粮食贵如油。”石人背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关系着老家人的生计与希望。

远看石人背,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在老人们眼里,石人背是至高无上让人敬畏的。那不是外地来客与采风团队的慕名崇拜,那是来自生命里的崇敬,来自血液骨子里的膜拜,那是祖祖辈辈无言的感动。放眼望去,石人背既像一条卧水的长龙,又像一列西进的列车;石人背既像一队整整齐齐的兵马,又像一群庄严肃穆的罗汉。石人背,就像一部小说,耐人寻味;像一首童谣,充满神奇。

走进石人背,拾阶而上,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匠心独运与鬼斧神工。石人背真可谓造型万千,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里的石头有的像沉醉的老人,有的像温柔少女,有的像金刚武士,有的像虔诚教徒。有的像石桌石凳,有的像石床石椅,有的像石牛石马,有的像石鸡石猴。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方有圆,有长有短。有的端庄肃穆,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如怒如吼。这群聚的石头都蕴含着万种风情,身历其境,真是别有洞天!

说起石人背,在苍茫群石之中不能不提到石人背的水。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在石人背的群石之下方,有一股泉水,这眼泉水为石人背增添了更多的灵性。此泉四季不冻,清凉甘甜,常年不绝,老家人务农就常常喝这里的水。这里终年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风味。春季臭葱,黄花,苦菜等各种野菜应有尽有,夏季山丹丹花,马莲花,韭菜花等野花开满山坡,秋季油瓶瓶,酸针针,麻酥酥,等小野果尽情采摘,冬季野兔,山鸡,狐狸,黄羊,猫头鹰,猪獾等飞禽走兽常常出没。石人背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神奇又神秘。

我爱石人背,我爱她的自然之美,我爱她的苍凉之美,我爱她的丰饶之美,我爱她的大气之美,我爱她的神秘之美。我不是画家,我无法给她淡妆浓抹,我不是歌手无法尽情高歌,我不是作家无法用语言来道尽。石人背总是如渺渺乡音回荡于我耳畔,如清泉流入我心间,如一位睿智的长者,时时对我们谆谆教诲。

在古代,石人背凭着天然的地形与地势一直是重要的战略要地。那天然的屏障,那天然的掩体,那居高临下的阵势吸引着太多的军事家。那些石头至今还残留下战争中的点点遗痕。泥土中散落的刀剑棍棒时有出现。上世纪末,在石人背脚下发现的古墓让人们再一次惊叹,这里可能埋葬过许许多多的战士与将军。坟丘不是一座,而石人背脚下的黄家坟(皇家坟),西塞坟,孙家坟等众多的坟丘此伏彼起,无言地向世人展示着,石人背的辉煌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