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活儿的文章 / 活儿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依偎

文/张美玲

一直以来,我不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爱情。

我的爷爷和奶奶是包办婚姻,他大她十多岁,但却并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如兄长或慈父般娇惯她、宠着她。相反,我倒是常常听见他对她大声呵斥。

八年前,爷爷的身子还十分硬朗,每逢春麦收割完毕,总要在院子里那棵大枣树下用麦秸打草席。奶奶坐在一边,将浸泡好的麦秸褪去叶子打理整齐,然后三四根作为一把递给爷爷。我也拿个板凳坐在旁边,滔滔不绝地跟奶奶说这一周里发生的趣闻囧事。奶奶听得入神,三番两次忘了给爷爷递麦秸。于是,爷爷大声地斥责她。奶奶却不还口,只是一边哄小孩似的说“知道了,知道了,老头子”,一边加快了手里的活儿。

有一天,我凑上去问奶奶:“奶奶,爷爷老是‘熊’你,你怎么不还口啊?”

“俗话说的好啊,‘人凶本事大’,你爷爷的本事大着哩。”奶奶满脸自豪地笑了起来,说,“种地、养猪、打苫子、盖房子,他样样在行。我身子弱,地里的沉活儿、累活儿都是他干,只给我留些不费力气的,可我又偏偏手脚不灵光,就连打苫子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奶奶叹了口气接着说,“他是太辛苦了,要是不让他发发火,可不得愁坏了呀!”当时,我已稍稍明白,这种爱叫作心疼,便不再追问。

爷爷下棋回来了,手里握着一块年糕,递过来说:“正巧有个走街串巷卖年糕的,我就买了一块儿,不知道媛媛(我的乳名)也在,那你俩就一人一半吧。”现在想来,爷爷虽然严厉却亦心有柔情。不知道这样一个不善言谈,脾气又臭的粗汉,当初是否也曾凑近奶奶耳边呢喃蜜语呢?

五年前,奶奶突发急症,与世长辞。我清楚地记得,她的骨灰坛被捧回之后,爷爷便开始呆坐在灵堂前,整个人好像被抽空了一般,一言不发,表情木然,丧礼琐事尽交付他人打点。而今,奶奶已去世五年有余了,爷爷的身体也大不如前。暑假在家时,我每天总要去陪陪爷爷,时常看见他坐在枣树下乘凉,像奶奶当年一样。到了冬天,他会坐在门前静静地晒太阳,望着天空出神。再也没有听到过爷爷的呵斥声,他总是隐隐地透出一丝失落和颓唐,目光也迟缓柔和了许多。

我想:或许他们之间一直不曾有过那种轰轰烈烈、你侬我侬的爱情。但在千千万万个平凡而琐碎的日子里,奶奶包容着爷爷的坏脾气,心疼他的辛苦;而性格粗糙的爷爷亦是偶尔会买来奶奶爱吃的食物,依赖着她的照顾。就这样,他们彼此依偎,互相扶持,成为彼此的拐杖。尽管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令万千少女心驰神往的爱情,但却毫不逊色。温情与亲情将他们融在生活的洪流里,相互忍让,默默陪伴,共同去面对岁月的风雨和时光的变迁。

依偎着共同老去,这是普通人的平凡人生,也是平凡人生中最美的风景。

揽活儿

文/李进

上周,小张的朋友介绍了一批活儿,小王、小李商量了一番便把它接了下来,工价虽然不是很高,但对于今年这个活儿少工价低的境况,挣上一点算一点吧。

其实,活儿倒不是太多,也不是很累,只是很耽误时间。每天早晨7点上班,有时下班都深夜两三点了。

老张说:“干就叫干去么,不管在哪儿把钱挣下就行。”

“寒酸死了,我每天走路时也能挣下那些钱。”

老王的话让大家心里很不舒服:大清早的,两个大男人坐在院子里尽议论别人的事。再说,大伙儿都是老乡,各自进各自的门,各自吃各自的饭,挣多也是自己的,挣少也是自己的,哪来那么多是非呢?

“少唠叨几句,让他们几个听见多不好。”老张吸了一口烟向老王白了一眼。

“听见就听见么,谁怕他们,能住了住,不能住了就从这个院子搬出去。”老王的嗓门很大,其实早起的小张他们肯定听见了两个碎嘴男人的谈话。

“你看你,凭啥让人家都搬出去,房子又不是你们家的。”老张听不惯老王的跋扈,一边唠叨一边向楼下走去。

我就纳闷了:老王你怎么了,我们对你不薄,平日里大伙觉得你年龄大,每次干活都尽可能地照顾你。再说,你只不过替房东照看一下院子的安全而已,我们几个住不住也不是你说了算啊,即使房东也不能这么盛气凌人地跟大伙说话。

到了市场,还没活儿,大伙儿天南海北地闲侃着。老王的手机响了,听口气是来了活儿,按照往日,几个老乡就都跟着去了,而今天,大伙都没有动,老王没理大家,径直叫了几个工友打车走了。另外几个工友问我们:“你们怎么不去啊?老王怎么没叫你们啊?”

大伙没有吭声,各自把手机按得吱吱地响,大伙心里明白:老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上次的活儿他没有干上。

中午的时候,老王给小王打来了电话,他说他带的几个人干不了那活儿,如果我们闲着就过来。

小王问哪个老板?老王说,就是你们昨天干的那家。

大伙面面相觑:老王你不是嫌那活儿工价低得很么、累得很么,怎么,你自己也干上了?

这时,小李的电话响了,另一个老板又有一批活儿。大伙谁也没有说话,都兀自向货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