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林徽因的文章 / 林徽因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你若不嫁,我终身不娶

文/程大墨

看到如今动不动就搞出来明星分手的新闻,不由想起林徽因的爱情。

作为女人,林徽因是幸福的,徐志摩爱了她一辈子,梁思成相伴了她一辈子,金岳霖等了她一辈子……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

“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

“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徽因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付出一定要有回报。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那样动人心魄长远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

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

他会想起你年少时候的容颜,在他心中,你永远都是十七岁的那个穿白衣裳的小仙子,他会想到嘴边不自觉地轻轻地微笑起来,叹息地说,她啊……之后便是沉默,沉默之下,原本是有千言万语的,可是已经不必说了,那样的你,在那样的他的心中,便是独一无二的万古人间四月天了。

爱有很多种方式和理由,这里无意责怪谁,只不过我觉得金岳霖的故事听起来更加撼天泣地。

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长期比邻而居,还协调他们夫妻间的矛盾 。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微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

若, 人生只如初见,该多好……

梁思成一家跟金岳霖相处融洽,临死前,他还和林徽因、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生活在一起,他们称他“金爸”,对他行尊父之礼。而他去世后,也和林徽因葬在同一处公墓,像生前一样做近邻。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君子,那个时代的爱情。

林徽因的慈母柔情

文/段慧群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官宦世家。在老一辈眼里,她是上世纪30年代一位美丽的女诗人、多才多艺的建筑学家。那么,在孩子眼里,林徽因是怎样一位母亲呢?在《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一文中,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写到了他眼中真实的母亲形象。

林徽因也曾有过为人母的快乐。

1929年8月,林徽因的第一个孩子梁再冰在沈阳出生。此后不久,林徽因回到北京香山养病。初次做母亲的快乐和北平朋友们的真挚友情,使她心里充满了宁静的欣悦和温情,也激起了她写诗的灵感。从1931年春天,她开始发表诗作。1932年,儿子梁从诫出世,林徽因怀着儿子出生的喜悦,为儿子写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闪烁着母爱的光辉,成为经典诗作。

林徽因很注重家庭氛围的熏陶。

林徽因虽然性格独立不羁,与婆婆关系紧张,不爱忙家务琐事,但她仍是一位热心的主妇,一位温柔的妈妈。上世纪30年代,林徽因的家坐落在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是一座租来的有方砖铺地的四合院,里面有个美丽的垂花门,一株海棠,两株马缨花。中式平房中,几件从旧货店里买来的老式家具,一两尊在野外考察中拾到的残破石雕,还有无数的书,体现了她的艺术趣味和学术追求。当年,每逢假日,林徽因的亲友就在这四合院里高谈阔论,笑语喧声,热闹非常,让孩子们也享受到良好的熏陶。

林徽因在抗战期间用书陶冶孩子的心灵。

卢沟桥事变后,林徽因一家开始了九年的颠沛生活,他们从长沙辗转来到昆明,梁从诫这时上小学二年级,林徽因非常擅长朗诵,她教《唐睢不辱使命》,自己读给两个孩子听。一篇古文,被她读得绘声绘色:唐睢的英雄胆气,秦王前倨而后恭的窘态,听来简直似一场电影。

三年后,他们又从昆明辗转来到四川宜宾附近的一个小江村,李庄。战争和疾病击倒了她,但她在病榻上读了大量的书。她读了许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她非常喜欢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而且要求12岁的儿子梁从诫也当功课去读,还要梁再冰和梁从诫一句句地去体味屠格涅夫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于英文书《米开朗琪罗传》,两个孩子读不懂,林徽因就朗读并讲解给他们听,详细动情地描述米开朗琪罗为圣彼得教堂穹顶作画时的艰辛。

林徽因兴致好时,间或喜欢让两个孩子坐在床前,轻轻地为他们朗读她旧日的诗文。梁从诫在回忆中写道:“她的诗本来讲求韵律,由她自己读出,那声音真是如歌。她也常常读古诗词,并讲给我们听,印象最深的,是她在教我读到杜甫和陆游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家祭毋忘告乃翁’,以及‘可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等名句时那种悲愤、忧愁的神情。”

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几乎从未给孩子们讲过什么小白兔、大灰狼之类的故事,除了给他们买大量的书要他们自己去读之外,就是以她自己的作品和对文学的理解来代替稚气的童话,像对成年人一样地来陶冶孩子幼小的心灵。她是一位用对成年人的平等友谊来代替对孩子的抚爱的母亲。

时空漫笔

人间有无数个四月天。

唯有这个四月天,因为一首诗和一个人而一再被提起、诠释、演绎乃至附会。那些书写,那些文字,那些影像,那些故事,总是围绕着那人,那诗,引发的风暴和旋涡波及久远。暴风的眼和旋涡的中心,始终是这个人,写诗者林徽因。

诗,是神遗落人间的气味。吐气如兰的林徽因,不经意间吐出的这四月的气息,让这个世界整整迷惑了八十年。但是,即便没有这诗,林徽因照样会成为世间的话题。她的笑音,足可穿透岁月的屏障和时间的黑幕。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典型的林诗。林式的表达方式。她是笑的精灵。银铃的笑声,是四月黄昏吹送的软风,花前洒落的点点细雨,一种透明的温暖和清澈的颤动。浅浅的酒窝浅浅的笑。她的原名叫“徽音”,因避免与当时的海派男作家林微音相混淆,将“音”改作“因”了。这一改,改出了别样的风情与韵致。茵茵芳草,气息氤氲。这是灵魂的气息啊!消解了动荡岁月四处漂泊的苦难;融化了李庄时代的艰辛和病魔缠身的殇痛。“太太客厅”的笑音,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标志性的符号。

林徽因是敞开着全部的爱去拥抱这个世界,她身上几乎每一个细胞都溢满着热情、智慧还有期待。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就是用这样的笑音来吟唱人间的四月,装点自己的世界。她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她可以拎着瓶子穿过李庄街头去打酱油买醋。也可以穿着旗袍在北京天坛正修缮的祈年殿顶上爬上爬下。骑骡子,坐卡车,走泥地,到处考察中国古建筑,攀梁上柱,测量分析,临摹细节和拍照,然后写下那些动人和重要的文字《平郊建筑杂录》。她是个无所不能的人,只要她愿意,她会把手上的每一件活儿做得十分妥帖、到位。写诗,写到让人惊鸿一瞥;做“建筑”,做到令人叹为观止;为人妻为人母,相夫教子,把女人做到极致。在李庄的五年时光,她为两个孩子缝补衣服袜子,为自己渐成空洞的病肺煎药熬汤;躺在病床上写诗写小说,为营造学社的经费操心;与梁思成一起编校《中国建筑史》,协助丈夫编着英文注释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林徽因注定是人中之人,或者说是人群中的焦点。她被女人环绕着。更多时候是被男人环绕着。但她始终不会在这条情爱构筑的无尽的迷宫廊道中迷路。进得去出得来,这就是“太太客厅”的主人林徽因。也只有林徽因才有这样的心气和定力,不为某一处风景流连忘返。对徐志摩如此,对金岳霖也是如此。她知道,人生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虚景,一个是实境。徐志摩们的世界虽然有趣且浪漫,但却似海市蜃楼般虚幻。是炫人眼目的焰火。徐诗人的出场,充其量只是夹在林徽因这本书中的一枚精美的书签。是徐诗人把林小姐领进诗歌王国,并渴望共同创作一首“秦晋”好诗,而最终徐只成了林诗中韵脚最好的那一句。

毕竟是至好亲朋,人前人后林徽因偶尔也会把这句诗低吟浅唱一番。别样的韵脚总有别样的滋味在心头。

对林徽因,徐志摩是她的影子,随着光线的强弱,变浓变淡,变深变浅;对徐志摩,林徽因是一缕青烟,袅娜娉婷点缀着他的天空。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情诗?祝生诗?

多少穿凿附会,多少悬疑猜忌,留下的只是一声无奈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