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茶香的文章 / 茶香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秋风沉醉的茶香

文/苦金

一直对范仲淹关于茶的美句印象颇深,便对那茶有无限向往。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人分等级,茶有好次。范翁定是遇上好茶才如此赞赏的。

何谓好茶?色、形、香俱佳者乃好茶。这样的好茶定论,大约是毋庸置疑的标准。范仲淹这两句诗赞美的是前二者,大约当时是远远地看,还没有开始品尝茶汤。他描绘的色道,许是浓得沁心,不但“绿尘飞”,而且“翠涛起”。

是啊,经历了山坡上的采茶,坊舍间的制茶,你回到金丝楠茶台前,静静地坐了,屏神静气欣赏碧玉瓯中为沸水冲荡而翻滚着的翠色波涛。那份渴望,那份怜爱,无法言喻了。

什么时候我也能欣赏到“绿尘飞”而“翠涛起”呢?

乙未年白露时节我居然如愿以偿。散文家刘建春邀我和重庆一批散文家涉秋万盛区青年镇。

深邃阔远的板辽湖边,雄峙的群山,野花馥郁,林色如黛,围护着半山腰里的一层层茶岭。岭上展示着一级一级的茶梯,一弯一弯的茶丛,一坡一坡的茶林。它们倒映在清明如镜的湖水里,如绸似梦,绿影婆娑。

有道是,山青而茶绿,水秀而茶清,花艳而茶香,如此美好的环境应该是出名茶的所在。抬眼去看,好些采茶女于半山之间采茶,颔首微笑之际,纤手伸缩之间,那雀舌,那秀芽,那一旗一枪,如春雨蹁跹,纷纷飘进茶笼。触景生情,不禁让我想起唐代一位诗人写茶的诗句:

春山谷雨前,

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

清和易晚天。

诗人不但懂茶,还欣赏采茶的人。他写的嫩如绿云的茶及其优雅姿态的采茶女,恰似眼前茶山美景。我问询万盛的文联主席简云斌:看着这些茶山茶海茶树茶叶,但不知其质量与口味如何?

云斌回说:这里的茶叶质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最着名的茶是“滴翠剑名”,分别荣获重庆市第八届“三峡杯”金奖和重庆市第二届十大名茶荣誉称号;2000年荣获第二届“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2002年第四届“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

呀,真是名满天下耶!我惊叹着说,你的意思,茶叶的味道也不错啰?

岂止是不错,是非常好,非常美。云斌很得意地说,一会儿我们就去欣赏茶艺表演,品尝茶之美味儿。

茶艺表演是在翠信山庄的品茶厅举行的。

两朵白云从幕后飘飘而出。那是着侧边扣宋服的两位茶仙子。一袭素装之上,点缀着星点嫩绿,轻携着一缕茶的芳香,嘴儿微抿,步儿轻盈,仿佛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

东方美女的纤秀面容,娉婷袅娜的春柳身姿,从容淡雅的微笑神情,身高一致的素雅品相,让观者不由赞叹:这两位茶仙子像是双胞胎噢!呵呵,岂止像是,经打听,还真是双胞胎姊妹。一个叫万青羊,一个名万青莲。

伴随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声,两姊妹分桌坐了。她们纤纤玉手,动作优雅柔嫚,净心洗尘、轻移茶具、缓缓温杯、匀匀量茶……

茶厅旁白解说,量入杯中之茶,为白露时节所采,绿翠滋润,新鲜欲滴。茶仙子所提玉壶之水,由峻岭新瀑所取,晶莹澄净,甘沏清淳。下面请欣赏凤凰三点水。

茶仙子将玉壶的壶嘴儿贴近明净若空气的水晶茶杯,倾沸水入杯,又玉手将壶上提而水不断,再将壶嘴儿下移注水,然后提壶又上移。如此往复三次,但见那杯水之中,或雀舌、或秀芽、或翠剑,绿云翻滚,景态万千。冲腾而上,若群鹤之舞于中天;飘逸而下,似翠虾之沉于沧海。看得人屏息了呼吸,惊呆了眼眸。

稍倾,茶香缥缈,芳气袭人

美轮美奂的茶艺表演,为我们当代人再现了历史古韵,书风文脉。她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她演绎了我们中国传统的茶道清心,怡神寄情,淡泊明志的博大精神内涵,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繁荣芊蕤,盛世风雅。

这一对小姐妹表演的茶艺,在中华茶艺形式上属于斗茶范畴。当年范翁在欣赏精彩斗茶时候亦有感叹: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对了,范翁已经提到茶之味茶之香了。可是,我还只是远观茶艺,未曾近处欣赏,更不要说什么茶中的兰芷之香呐。正思想着,茶仙子翩翩来到面前,给我们各呈上一杯刚刚冲泡好的滴翠剑名。

细看杯中尤物,多为雀舌。尖尖细影儿,纤毫显露,色泽绿润,纷至沓来,仿佛友朋相邀,远涉而至,相伴成簇,随波沉浮。那画面,真有点儿钟南国之灵秀,呈北宇之银辉的意思了。

翠信山庄位在高山,尽管才是白露时节,却是银露寒袖。冲泡进杯中的高汤,在杯沿雾雨迷蒙,烟云离合。我的鼻子近过去,在袅袅的白云里深吸一口。

哟,一缕茶香味儿入鼻腔,进喉咙,浸润五脏六腑,浓郁而幽香。我迫不及待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汤在嘴里,搅徊了几次舌头,认真地呡尝着去细细感味。那滋味,青涩之中带甘醇,甘醇之间含暗香,馥郁持久,回味无穷。再呡一口送进胃腹,我感觉额头处,一瞬间更加清新而透亮,明朗而宽广了。

秋茶,这就是板辽湖秋天白露茶独特的魅力吗?

行家说,春水秋香。是啊是啊,过去我多饮春茶。一丛丛的茶树,从冬雪里悄悄萌发春思,一俟气温合宜,春雨夜润,咕嘟嘟新芽齐冒,那鲜绿,那娇嫩,瞬间落入采茶女的茶篓。

当一注沸水冲腾,水晶杯里,纤细的明前茶落定处,茶汤翠中略黄,透明如染,非常好看。饮一口,自然明丽芬芳,清爽甘回。然而叶片轻薄,并不耐泡,三两次沸水过后,便淡而无味了。

秋茶则更有意思,经过夏天烈日的煎熬,雨水急来速去洗刷,暴风不留情面的翻炒,茶桩茶枝茶梗更结实了,新冒出的细芽虽然没有春天的秀芽娇嫩,但吸收的养料更多,茶多酚更充实了。看看眼前杯中的秋茶,茶仙子来续水数次,喝进嘴里的茶汤,虽然略带干烈,仍然香味儿醇和馥郁,悠远绵长。即便从杯沿溢出的白烟,袅袅婷婷,散布在空气中,远远地,也能闻到浓郁的幽香。

主人好客,离开山庄的时候送了我一盒“滴翠剑名”白露茶。

秋风日渐生冷的时节,我坐在花园枇杷树下的藤椅上,很想打开那盒好茶,撮几许雀舌到青瓷茶壶里,开汤注之,慢斟细饮。可是忆起那翠绿的汤色,醇厚幽香的韵味儿,却不舍得私下独饮,便写下几句诗,寄托心绪:

两江涌城云梯斜,黄葛树下巧居家。

雾都破日牵春客,银帆挂月穿夏花。

园里橘红诱鸟喙,枝头秋菊羞彩霞。

午后醒来酒红褪,谁来同饮白露茶?

文/白艺乐

爸爸爱喝茶,妈妈也爱喝茶,家里有限的空间中,再多家具也比不上一套茶具、几把摇椅平添的惬意悠闲。取几盏精致的青瓷茶杯,看着杯中茶汤剔透、明净的颜色,你会感到小小的茶杯中包含了一世界的春色。

中国的茶叶生长在气候温和湿润的山上,茶树多为一丛丛的矮株。清秀的采茶姑娘背着茶篓,素手拈着青嫩新叶,便是赏心悦目的一幅美景。也有像普洱一样高挑的茶树,枝繁叶茂地撑开一方天地,一长就是上百年。谙熟传统工艺的师傅把茶烘焙炒制,就送入家家户户。至于泡茶,陆羽《茶经》中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生长中就汲取山水精华的茶叶自然也要终日流淌过明月青石的山水作陪,百姓家平常的井水就显得污染了茶叶的灵性。煮沸水,洗茶具,泡茶,品味……我不大懂得这些程序,可我十分喜欢茶水在精美茶具中盛满清亮的感觉,不急不躁,赏心悦目,水中浸润了茶的芬芳醇厚,周身都蕴含了天地间的灵气。当不可言说的茶香弥漫开来,身处喧嚣陋室也有刘禹锡、李白饮茗谈诗的雅趣。

茶随时光的车轮走过了上千年,边陲的茶马古道上有它的醇香,大西洋的货轮也铭记它乘风破浪的姿态。清茶两杯知音畅谈的场景让人心驰神往,文人圣贤以茶为伴写下不朽名篇的诗香茶香更撩人心弦。如此看来,茶似乎从不局限于人为的设置,其韵味与自然已融为一体。名目繁多讲究的茶道,虽说很好地保留了传统文化,但在我看来却是把茶放进了玉做的樊笼,少了洒脱的天然之气,失却了放逐人心的功能。而在现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社会环境恶化,品茶的“品”显得无足轻重,人们把茶当作饮品,用浮躁轻薄的眼光玷污了她。

尽管如此,我在喝茶时仍能从中觅到一方清净之地,茶香中有侠客的快意,有文人的志得意满,有王侯将相的运筹帷幄。人们爱茶,所以赋予它无比雅致的名字:碧潭飘雪、日铸雪芽,人们渴望从茶中寻觅到的心境也可见一二了。

茶乡·茶香

文/饶昆明

我们到达宣恩伍家台茶乡的时候,天气还不错,虽阴霾未散,但天光尚明。我们在一户伍姓人家开办的农家乐里吃过午饭,就去观看传说中的万亩茶园。

刚下车时,我们在伍家台那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广场,看了那些雕塑、牌铭,对伍家台贡茶的来历已有所了解。那些散落在四周群山上成片成块的茶园,是其茶文化主题的延伸和补充。

我们沿着木质观光道边走边看,从来没见过如此规模的茶园,心中的惊奇溢于言表。那些茶圃,各自因势就形,形态各异,相连成片,铺天盖地。再看那色彩,有的油绿,有的翠绿,有的嫩绿,恍若翡翠铺满山野。如今采茶的高峰期已过,偶有茶农在园中机采粗茶,使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鲜茶淡淡的清香。

实在耐不住茶香的诱惑,我顺手摘下一片,放入嘴里,也不忍咀嚼,就那么含着,感觉一种叶香沁人肺腑,让人精神大爽,爬坡上坎,一点也感觉不到疲惫。山野中的茶园,这是大地奉献出一道视觉和味觉的大餐,让人只此一见,便会终身难忘。

观光木梯依山顺势上上下下,引领我们来到了一个处于居中位置的山堡上,上面有座三重檐的八角观光亭。此处视野开阔,四周是层层叠翠的茶园,还可远远观赏伍家台的地标性塑像——大茶壶。腑视四周,那些平视时显得密不透风的茶圃,此时显露出了间距,或纵或横,跌宕起伏,错落有致,有如龙飞凤舞。这是大地最壮美的诗行,是大地最壮美的旋律,是大地最壮美的舞姿,是大地最壮美的画卷。

流连于此,有人说在此扎营肯定很爽,大家一拍即合,都表示晚饭后就带装备上来在此扎营。于是我们加快脚步,到对面山巅去看那个大茶壶。我们刚走到那里,突如而来了一场阵雨,还好有大茶壶的遮挡,我们才没有被雨淋湿。但这场不大不小的阵雨,却浇灭了我们上山扎营的那股热情。

待到雨小了,我们回到落脚的那户农家乐,见大家的神情因这场说下就下的雨而有些沮丧。再观天色,这场雨肯定不会停歇,于是我便和八妹去寻找新的营地,与当地茶叶公司的人几经商谈,说好让我们在其收购鲜茶的候售雨棚里扎营结帐,以避风雨浸扰。

雨棚紧挨着的是公司摊放鲜茶叶的库房,满屋子平摊着待加工的鲜茶,浓厚的夜色都遮掩不住那一屋的青翠,更有鲜茶的清香隐约透出。真可谓:满屋茶香关不住,丝丝缕缕出窗来。与茶相邻同眠,在茶香里沉睡入梦,那定是件多少惬意的事啊!

扎好营帐,泡上一壶当地的好茶,我们就围坐成一圈,玩起户外露营最经典的“杀人”游戏。游戏正玩得起兴时,那家农家乐的伍老板,带着伍家台村的村主任小杨来看我们。此时正好柠檬酒煮好刚出锅,于是大家又将茶杯换成酒杯,你来我往,开始了当晚的第二场酒事。

我们边喝酒边听杨主任给我们介绍伍家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时大家都已经有些醉意蒙蒙,话来话去都听得不是很真切,大致听得:伍家台贡茶起于清康熙年间,兴于乾隆时期,曾得乾隆帝亲赐:皇恩宠锡,成为名副其实的贡茶。其茶有两个典型特质,一是茶汤黄绿清透,味带栗香;二是茶叶富含硒,硒无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称为长寿元素。伍家台贡茶由此闻名遐迩,每至清明前后新茶上市之时,这个偏僻的山村那是车水马龙,全国各地前来采购贡茶的客商络绎不绝,使得伍家台成为全国有名的茶乡之一。

如今怕伍家台已经发展成为投资主体多元化,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集散销售、茶文化展示,以及乡村特色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综合体”,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伍家台的雨夜,温馨而豪爽。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这成了我们那个晚上的祝酒歌,有种少见的豪气冲破浓厚的雨夜,歌声压过了雨声,回荡在雨夜的伍家台。还真是那样,伍老板他们果真是大醉而还。

茶乡伍家台的雨夜,风也茶香雨也茶香,连人也茶香。在茶乡的雨夜,在贡茶的抚慰下,在茶香的熏染下,我们带着醉意,沉静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