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岳北的文章 / 岳北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岳北农工会

文/成新平

巍峨秀丽的南岳衡山延绵八百里,南起衡阳回雁峰,北至长沙岳麓峰,一些主要山峰坐落在衡山县境内。衡山县分为前山和后山,尽管同处一座山,但村民说出来的话音调不一样,“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构成湘南最大的特色。

前山有个白衣港,后山有个白果,不知这两个地名有没有某种必然联系。当年,这里的男人都高举梭镖大刀,手持扁担锄头,革地主老财的命;这里的女人都剪发放脚,结队拥入祠堂,一屁股坐下便吃酒,族尊老爷们只好听她们的便。

论名气,当年的白果比白衣港名气要大得多,因为出了个大军阀赵恒惕,对当地农民进行盘剥,农民苦不堪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整个岳北就像一堆干柴,遇到火星便会燃起熊熊烈火。1922年,安源、水口山工人罢工胜利。1923年春夏之际,中共湘区委派遣刘东轩、谢怀德从水口山矿务局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成立了岳北农工会,被称为“工农握手运动”,点燃了岳北这堆干柴。他们在赵恒惕的“胞衣地”,就像“孙猴子”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闹革命”,集中民众达四万余人,呈“星火燎原”之势,涉及周边衡阳、湘潭、湘乡等几个县。

岳北风雷撼三湘。来到坐落在白果镇岳北村的刘捷三公祠,才知这里是驰名中外的岳北农工会旧址,是湖南省第一面农运大旗,是中国革命一座永恒的丰碑。每次到这里瞻仰采访,观看那一张张褪色发黄的图像照片,抚摸那一件件锈迹斑斑的长矛大刀,品读那一叠叠堆积如山的革命史料,仿佛跻身于当年那血与火的战场,经受着一场革命暴风雨的洗礼……

刘捷三公祠是一幢清代古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整个建筑呈回字型,内设天井,建筑面积达402平方米。远远望去,白墙青砖黑瓦,翘角飞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肃穆,它无声地见证了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记录着当年岳北农工会斗争的风起云涌。

1923年9月16日,秋风习习,丹桂飘香。刘捷三公祠被布置得焕然一新,祠堂周边人山人海,方圆几十里3000多名农民会员赶了过来。当宣布岳北农工会成立时,顿时锣鼓喧天,山铳齐鸣。大会通过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战斗宣言和行动决议,选举了刘东轩、谢怀德、彭桂峰、李实行、杨仕润、李甘林、旷仁七为执行委员。来自海内外的各团体、厂矿代表当天用快邮报告了“岳北农工会”诞生的盛况,省会长沙得到这一消息,全城沸腾,市民自觉走上街头高呼口号:“工农联盟万岁!”

岳北农工会成立后,不少骨干会员进村入户四处演讲,将农民如何受大地主的剥削压迫不堪忍受的情况和盘托出,农民的觉悟迅速提高。白果的地主们不顾农民的死活,将囤积的粮食偷运到长沙等地卖高价。岳北农工会率领2000余农民,手持木棍锄头,赶到晓岚港开展了阻禁运动,将收缴的粮食平价卖给贫苦农民。禁止米谷出境,地主恶霸的威风扫地。“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农民当家作主,一个个扬眉吐气,欢欣鼓舞,从此,岳北农工会名声大震。至1923年10月,会员剧增至4万多人。据中共中央三届一次执委会一份文件记载:“新兴的农民运动,一在广东省惠州,一在湖南之衡山。惠州各属有一万户以上的组织,衡山也有万余人的群众运动。”

岳北农工会还开展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退押斗争,铲除吸食鸦片、封建迷信、打牌赌钱等恶习,筑路修桥、开荒造林、兴办学校,农民运动如汹涌波涛滚滚向前。由于触及到地主阶级的利益,1923年11月25日,大军阀赵恒惕悍然出兵镇压了岳北农工会,逮捕农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70多人,焚烧岳北农工会会址。

岳北“四烈士”赵炳炎、周德二、廖芳炳、李玉邕惨遭敌人杀害。临刑之前,李玉邕略加思索,为自己写了一副挽联:

六四岁身首分离,是奇害、奇冤、奇诬、奇诈,只有向阎王一诉;

百余里灵魂归去,愿我妻、我子、我媳、我孙,都要报戴天之仇。

他一挥而就,表现出岳北农工会会员大义凛然、勇于担当、不怕牺牲、血战到底的崇高气概和壮志豪情。毛泽东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岳北农工会成立不足3个月,虽然被赵恒惕用武力扼杀了,但岳北农工会诞生的意义较法国巴黎公社并不逊色。这是中华大地最早的农民革命组织之一,是湖南农民运动之先声,她在广大农民中传播的火种必然很快蔓延三湘四水。湖南农村大革命的风暴正在席卷而来。”

1927年1月,毛泽东亲临衡山岳北考察了农民运动,高度赞扬农民运动“好得很”,“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多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迅跑”,并热情讴歌了白果妇女反对封建族权、争取男女平等的革命行动。他说:“中国有五岳,点燃革命火焰的是衡山,南岳衡山的革命烈火正在向五岳蔓延。”当看到一群农民拿着梭镖,押着几个地主土豪从桥头走过,他感慨万分:“农民没有武装,地方怎么会低头!”成为后来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着名论断的雏形。

“大勇者,视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亦无不可胜之敌。”岳北农工会运动失败后,他们没有向敌人屈服,掩埋战士的尸体,揩干身上的血迹后继续战斗,有2000多名会员上井冈山当了红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再次来到白墙青瓦的祠堂前驻足沉思,感受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缅怀那些青春远逝的英烈,体味一段农民运动的史诗,我们感悟的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要牢记岳北农工会这段叱咤风云、感天动地的历史,记住衡山农民曾经有过的悲伤和苦难、忍耐与探索、奋斗与抗争,弘扬“敢于抗争、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岳北精神,珍惜今天幸福而美好的生活,为谱写中国梦的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愿先烈们含笑九泉!

愿岳北农工会光照千秋,永放异彩!

岳北三井

文/邓前程

曾多次登临祝融,俯瞰群峰,遥望“九龙朝圣”的风水大观,九条山脊如龙形蜿蜒,齐向祝融,因而也无数次设想是否还有其他道路可登峰顶。

近几年才得知,原来山北还有一条古道可直通祝融峰,为清代湖湘名臣曾国藩为其母亲朝圣南岳而修建,故名“曾国藩古道”,因其险峻,又有“北山天路”之称。但由前山至后山古道起点,路途颇远,加之不常居南岳,来去匆匆,且无游伴同行,虽向往多年,亦未得偿心愿。

三月伊始,我们16名意志坚定的同事踏上了这一趟艰难程度未知的旅程。

如果说南岳前山给人雄伟而兼秀丽之感,南岳的后山却更加秀美多姿,大小山峰连绵起伏,错落有致,相望有情。汽车每过一道山坳,眼前便是另一番景象,田园、山峰、村舍、道路、溪流,交织成一幅幅画卷,真可谓一步一景。山北田园风光之美,甚至更胜于山南。

汽车不知拐过了几道弯,祝融峰顶突然就映入眼帘。“近了!近了!”人群中开始欢呼。同行中年龄最大的陈春荣,曾在这边的乡镇工作过三年,虽然未走过山上的曾国藩古道,却熟悉山下的每一个村落和每一条道路,也为后面数公里的车程担当了向导。

途经红旗村后,山路狭窄,弯多而陡峭,汽车径直停靠到一座红墙青瓦的小庙前。庙门上书有“南岳首庙——报信岭”,门侧书有“报恩为首;信愿必行”嵌名联,对仗十分工整,既切合古道始建之意义,又发人深省,意味悠长。

14:50,一行人开始登山。

从小庙左侧拾级而上,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台阶宽约三尺。据悉,当初修建此道时,为不破坏山体,这些青石均凭人力从外地运来,直至山顶,可以想见工程量之大。道路险要处,两边原来应有青石柱连接的护栏,但大多已经损毁,不见影踪。

千仞之山,积于跬步。不少平时常坐办公室的同事,在最初的数百米攀爬过程中就开始冒汗。

稍往上行,道旁竹林掩映,春天的气息已将草木染出七分绿意。杂花生树,蜂蝶相邀,春意在此间或有些许寂寞,而我们这一众红男绿女的到来,给这安静的山岭带来了笑语欢歌。

石阶路上行不久,却被一段水泥公路所替代。再往前,道路一分为三,石阶古道从中向上延伸。第二十七级石阶左旁,有一块为申遗而立的“北山朝圣古道”石碑,以中英双语简介古道的由来。原来,唐末宋初就已有朝拜者踏出的小道,曾氏兄弟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此后,光绪元年又完成了最后一次维修。

白云生处有人家,山势平缓之处,不时有山中农舍孤独地矗立。路旁种着果树和蔬菜,地里的油菜花还未凋谢,与远远近近的玉兰、映山红、桎木花、还有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五彩辉映,扮亮了这寂静山林的春色。

山路时缓时陡,在密林中的夹道上,不时出现一道简易的栅栏门,原来这是当地农家为防止放养的牛乱跑而设。经过法雨寺和五岳殿的指路牌,我们继续挥汗前行,伴随而来的是口渴,大家携带的水很快就被喝光。当瓶中最后一滴水也不剩下时,我甚至还期望上方会有一家小卖店,能解这口干舌燥之苦。

正在大家为口渴而发愁之时,前方出现一个石墙小院,石屋门上挂着一块绿底红字的小木牌,上书“甘露寺”,两侧照例有对联:“避雨乘凉皆可小憩;礼佛拜神尽得安宁。”屋旁墙角有一水池,名为“岳北第三井”,清水汩汩流淌。

横看成岭侧成峰。转过一道又一道弯,远山便在一坡接一坡的视野中变幻着高低与远近。祝融峰时而遥遥在望,高耸云霄,不由得想起韩愈“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的诗句。看山跑死马,远看各处峰岭山脊上的古道石阶时隐时现,让我们不时猜测一下剩余的路程到底还有多长。

山路愈行愈陡。每行一段,回望脚下,四顾群山,都会发觉不同的高度与角度,南岳之美如此变幻无穷。行了大约一小时后,大家都有一点疲劳,索性停下来稍作休息,在石阶上坐下来,拍个合影。我们虽然是为了行走古道而来,但绝不是为了直达峰顶。享受过程,才更有意义。

峰回路转之间,祝融峰已越来越近,已能看清祝融殿下的大型雷达。一个个山头被我们踩在了脚下,大家似乎越走越轻松。众人不时对着群山呐喊,没有等来山谷的回应,却是前后同伴带着喘息的山歌。

“今来唯有禅心在,乡路翻成向翠微。”越往高处,山风越大,裹胁着寒意,大家相互提醒着穿上开始脱下的衣服。终点在望,众人放松了心情,原来,这一次攀爬并非想像的那么艰难。畏缩不前,只会错失良机,留下遗憾。

一块形如蟾蜍的巨石伏卧在道路右侧,下方是万丈悬崖,气势逼人。巨石侧面阴刻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字下却是“岳北第二井”。再往上行不远,“岳北第一井”静静在一转角处流淌着清泉。三处泉井既有造化之功,又有人力之功德,实是贴心之极。

两个小时后,经过一处壁立如屋的巨石,修路时似乎在此处将巨石劈凿而开。古道两旁的石柱与护栏断续接应,渐渐增多。由此向上又转过两道弯,会仙桥已然就在道路左侧不远处。“昔人曾此会飞仙”,天色将晚,今夜的会仙桥是否会有仙人降临?

进入北山门票处,看一下时间,从报信岭上来不过两小时20分钟。原先所存的疑惑与担心,至此全部化作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看来,正是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不敢尝试,就永远不会得到最适合自己的真理。

回想报信岭门联“信愿必行”四个字,它本应是提醒和督促人们,有着信仰和心愿,就一定要前来朝圣祈福。而我觉得,信愿必行,也正是我们此次行程的写照。甚或,还包含得更多,如事业、人生。

只有出发,才能知道: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