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苏州的文章 / 苏州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苏州,夜未央

文/王淇颖

网师意谓“撒网的渔翁”,有归隐之意。

夜间跟着一位穿粉色旗袍的姐姐穿梭网师园中,她提的那盏红灯笼熠熠闪耀,小桥流水、楼台水榭,都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殿春簃”前的回廊上,两位身着古装的演员挥着水袖从阁楼中缓步走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首柔美的昆曲《牡丹亭》,像床前月光,如影随形;又像心头一点朱砂痣,挥之不去。

月到风来亭前,待凉风袭来,举头看着今晚的明月,不一会儿,笛声像是从时光水岸的尽头传来,悠扬而邈远。笛音才止,箫声又起,吹的是那首《枉凝眉》,呜咽着入耳,“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像是女儿家在倾诉着沉沉心事,整个园子顿时被箫声熏得异常静谧。

不知又是哪处庭院响起了清脆的丝竹之声,寻音而去,只见有个年轻女子穿着淡蓝色旗袍,上面空空绣了两朵昙花。她怀抱琵琶,玉指轻拢慢捻,跳跃流淌的琴音惊扰了窗外飞花。一曲苏州评弹《枫桥夜泊》,唱得清丽婉转,霎时带我回到唐朝,仿佛望见纤纤明月、点点渔火,听到悠悠钟声。

演出结束,夜未央。信步漫游在园中,空中那剪纤素的光辉洒在瓦檐上,洒在假山上,也洒在池塘中。粉墙黛瓦的庭院在月华和各色灯影中更见风致。飞檐玲珑小巧,古树婆娑作响,它们的影被月光映在水中,如同出自文徵明之手的三尺丹青,而光和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旋律,又似从吉他中流淌的浪漫情思。

坐在一旁的庭院内,怔怔地望着那潭池水,明澈如镜,清冷似玉。在池塘的一隅种着几枝荷花,田田的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莲花洁白过寒露。几条彩色的锦鲤欢快地绕着荷花嬉戏,一幅“鱼戏莲叶间”的美丽图景。月华如水,池塘似乎被笼在薄薄青纱中,最后连那轮纤素也氤氲其中,变得潮湿而温暖。

灯光闪烁、美轮美奂,营造出千年前的古典意境。这样的夜,宁静却不清冷;这样的曲,甜美却不做作。

苏州,夜未央。

甜糯之城

文/王太生

有客自北方来,游玩了江南的几个风雅之地。临走时总结此行印象,说最不喜欢的城市是苏州,菜太甜了,甜腻腻的,吃不惯。

在北方人眼中,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因一道菜,而不喜欢一个地方,可见这个人对固有食物,在味蕾上的依赖之深。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家不喜欢苏州,不是不喜欢丝绸的苏州、园林的苏州,是因为苏州菜中放糖。

苏帮菜放糖,淮扬菜也放糖。我的家乡菜属淮扬菜,当然也放糖。与那位北方的客人正相反,不放糖不习惯。

味道清甜,才是江南菜。有一年,过了淮河,吃了几顿酸菜烧羊肉,回程时路过汪曾祺的老家高邮,才算找到味道清甜的感觉。

苏帮菜里有一道“酱方”很出名,陆文夫当年特别喜欢吃,辅料也就是白糖、红米、黄酒、酱油、花椒、茴香、桂皮,吃在口中酥烂香甜。

腐乳肉,酥烂不腻,甜咸适口。调料有冰糖、红腐乳、料酒、老抽。甜,也是它最突出的主题。只不过,放的糖,换成冰糖。

松鼠桂鱼,是苏州的一道上品佳肴,炸好的桂鱼上桌时,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吱吱乱“叫”,像一只活松鼠。松鼠桂鱼,酸甜可口,除了鱼,作料也就是糖和番茄酱。

陆文夫《美食家》中提到“南瓜盅”,选上好的八宝饭放在南瓜里蒸,南瓜清香糯甜,与八宝饭天衣无缝,苏帮菜的味道,还是甜。

苏帮菜甜腻歪了,把个北方大汉吃得水土不服,放糖的苏州,人家终究不喜欢。

饮食关乎到人的审美,是一种情感和生活习惯。北方人口重,不喜欢吃甜,他们喜欢菜中的咸,是气候和环境使然。

苏州是温柔之乡,风雅繁华地。夏天没有久旱无雨,冬天没有穷冬烈风,气候不温不火,生活悠哉游哉,人们饮食喜欢吃甜。

苏州菜太甜,川菜太辣。可以调侃地想象,当年从杭州游玩到苏州的苏东坡,用四川话问当地人,这是啥子菜?一个姑苏老者反问他,侬勿吃过?是松鼠桂鱼。几年后,这个调江浙干部,也渐渐融入其中,在他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也放糖,味道当然也是清甜。

有人说过,甜及糖分在菜肴里的多寡,是权力与富足的象征。苏州菜里的甜味集中在红烧及糖醋部分,糖的加入,是为了厚其味,润其色。

酸酸甜甜,被认为是爱情的美食。有一款菜:糖醋排骨,不知算不算?还是甜的成分占多些。

甜,是五味中的一味,一种心灵的愉悦。

家住姑苏半塘的董小宛善制甜食。她后来虽离开故乡,渡江北上,隐居在如皋水绘园,还是研制出甜糯的董糖。

芸娘肯定会做苏州菜。《浮生六记》里沈三白说她,“善不费之庖,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

这个被林语堂认为中国男人都喜欢的苏州女人,喜欢吃甜,还喜欢用麻油加些白糖拌卤腐。

芸娘喜欢菜中清甜,你喜欢放糖的苏州吗?

美食还是要适应某个地方,慢慢融入其中,就像谈恋爱一样,从当初的没有感觉,到渐渐喜欢,直至最后的离不开。

当然,顺便扯句题外话,味道对于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体验,体验愈深,爱之愈切。所以,文学作品里,山药蛋派,有山药淀粉的味道。刘邦《大风歌》里,当然没有甜味,有渴望天天吃一顿酸菜烧羊肉的咸味和肉味。

甜,容易让人落俗享受和陶醉;毕竟咸才有思想的深度和盐度。

家乡味道

文/周潘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苏州,这里水清鱼肥,美丽富饶,所以苏州人总是想尽法子来做各色各样花哨的吃食。

苏式糕点可谓是名扬天下,我尤其喜爱着名的经典款——船点。它的造型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我曾有幸在得月楼吃过几个船点,记得是香韭猪肉馅,这馅香浓饱满,鲜美多汁,面皮酥软脆嫩,筋道弹牙,至今难忘。当然除了船点,还有苏式小方糕,枣泥拉糕,蟹黄烧卖,杏花楼月饼等,既满足眼球,又饱了口腹之欲。

苏式甜点是古镇游玩的最佳食物,而苏州正宗的粽子糖是我的最爱。粽子形状,个头小巧,甜美的味道和脆脆的口感,令人心醉。在飘着丝丝细雨的午后,踏着挂满泪痕的青石板路,吃着粽子糖,再登上船上的茶楼,泡上一壶新绿茶解腻,看雨中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寂静孤独的小巷子,行色匆匆的行人,听雨水敲打窗棂的空灵声响,乃人生一大美事。

饿了?没事,苏帮菜不会让你失望。苏州城里哪儿都有清淡爽口的阳春面。将面放入沸水焯一下,捞出晾干,下油汤,撒葱花,煮个蛋,把面和蛋放在碗里,将葱花油汤浇淋于面上,水汽氤氲,葱香油香,直扑面颊。而松鹤楼的松鼠鳜鱼更是苏州的名菜,选用二斤左右的鳜鱼,用秘制刀法开片,过油,上桌时用番茄酱汁淋在鳜鱼上面,它便发出“吱吱”的声音,活像一只松鼠,故得名松鼠鳜鱼。松鼠鳜鱼酸甜开胃,外皮香脆,肉质松软鲜嫩,令人回味无穷。

苏州人一代代地传承着这古老的手艺,这些或甜美或温暖的苏式味道也像苏州人勤劳专注,委婉安静的性格。而这就是苏州味道,我的家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