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生产队的文章 / 生产队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苜蓿

文/唐云岗

苜蓿是一种饲草。

《史记·大宛列传》云:“(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葡萄)肥饶地。”汉使者,张骞也,是他老人家出使西域时,从大宛国带回了紫苜蓿种子。目的却是为了喂马。

人什么时候食用苜蓿,鄙人孤陋寡闻,查遍手头所有资料,竟毫无结果。《辞海》“苜蓿”条中释道:“旧时教官清苦,常以苜蓿为蔬,因用以形容教官或学馆的生活。唐庚《除凤州教授》诗:‘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是说过去的园丁工资低,聊以苜蓿为食,却不能说明人类何时也吃起了苜蓿。唐庚是北宋诗人,尽管诗中对苜蓿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嚼”字,但绝不能说北宋时人们开始吃苜蓿。正如唐朝诗人薛令之有诗“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就说唐朝时人们开始吃苜蓿一样。

但苜蓿的确能吃,而且富含营养,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的印象中,苜蓿的吃法有三种,一种是吃面时下到锅里煮熟了吃,面是白的,苜蓿是绿的,白绿相混,看着还是很吸引人的。一种是在苜蓿里拌少许面粉以及盐、调料,蒸熟后浇些许菜籽油吃,便是人们说的麦饭。一种是把用辣椒面、调料、盐拌好的苜蓿卷在发面里,蒸熟了后吃,俗称苜蓿卷。至于苜蓿菜汁饼、苜蓿芽沙拉、苜蓿菜摊蛋饼等洋吃法,我闻所未闻。但不管怎样吃,味道却是一样,便是苜蓿味。当然,偶尔调剂一下口味,吃一顿两顿,倒也新鲜,设若整日吃,特别苜蓿已经老了还要吃,即就是用一个“嚼”字,也只能是味同嚼蜡。说破天苜蓿就是一种饲草。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活虽好过于三年自然灾害,却毕竟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人们饥不择食,苜蓿自然成了糊口的首选。苜蓿刚一长出来,饲养室里的牛驴骡马们尚未沾到腥气,一家家便飘溢出浓烈的苜蓿味。直到紫色的苜蓿花开了,人们嘴里的苜蓿味方淡了下去。其时我尚小,对整天吃牛才吃的东西很不以为然,常常皱眉,发牢骚。大人们见了,生气地说:“别挑三拣四了,苜蓿也不是容易来的!”

苜蓿来得的确不容易。

那时候是人民公社,地都是生产队的,只有生产队才种苜蓿。生产队种苜蓿是为了喂牛。人要从牛嘴里夺食,手段倒是有,便是“偷”。好在这时候人们都搞不清生产队是谁的了,偷字虽不好听,却不大在乎,当时有一句话便是“偷队里的不算偷”。月黑风高之时,孩子们已经做起了好梦,大人们便挎上笼子,蹑手蹑脚地出了门,相互碰见了,虽都避着走,目的地却是心照不宣。看苜蓿的都是一些老头,头觉紧,待睁开眼时,周围已是一片“嚓嚓嚓”似蚕吃桑叶的声音,急促而又瘆人。老头晓得这是薅苜蓿的声音,急忙冲出庵子,大声喊叫起来,甚至于骂,骂的语言很是惊天动地。偷苜蓿的却似乎已经聋了,任凭祖宗八辈在人家嘴里遭了殃也懒得去理。

第二天,苜蓿地里自然一片狼藉。

队长一看这样下去不是回事,便组织一些社员把嫩苜蓿薅回来,按人头给每家分,如此家家虽都有苜蓿吃了,却只能吃个半饱。无奈,还得去偷。队长恼了,便把看苜蓿的换成村里的“二杆子”。“二杆子”得到了重用,一下子兢兢业业起来,手里提个棍不停地巡逻,一旦发现偷苜蓿的,便穷追不舍,胆子小的抑或“做贼心虚”的情急之下辨不清了方向,仓皇逃跑中竟飞到了沟里。

有一年,被撵飞沟的是先生伯伯的老婆,我们叫她嬷嬷。先生伯伯是村里的医生,可谓德高望重,谁也没有想到他家的人也会偷苜蓿。翌日事明了,干部们碍于先生伯伯的情面,没有追究这件事。先生伯伯却觉得脸搁不住,竟然对嬷嬷不理不睬。嬷嬷虽然摔断了腿,却不敢呻唤,还真做了贼似的自觉矮了三分。这件事我已经忘了,前一段时间回老家,见嬷嬷坐在推车上,便想起了这件事,一时很想问问她当年飞沟的事,话到嘴边了,却极力咽了下去。

后来,生产队散了,苜蓿地没了。

再后来,苜蓿堂而皇之在城市的菜市场出现了,价格尚不菲。妻子碰见了,总是买一点蒸麦饭。我虽然不吃,却也不反对。看着妻香喷喷地吃,我心想:这样尝一点鲜多好啊,但愿过去那种嚼苜蓿的日子再不要出现了!

红薯的记忆

文/雪花飘香

见路边有卖红薯的,突然有了吃的欲望,毕竟好久没有尝到红薯的味道了。

两元一斤,花了四元多买了一大块,煮粥放几块是比较理想的吃法。

这种紫色的红薯,我们家乡叫它“百号”,属于紫皮白瓤那种,收获后放一段时间或晒在房顶上几天会发“面”的那一种。

以前生产队经常种这种红薯。每家分一大堆,吃不完都放在红薯窖里,家家都有一个红薯窖,能吃一冬天,这也是当时的主食,还可以擦成片晒干,磨成面蒸窝窝头吃,也可以喂牲口吃一些,记得当时是六分钱一斤,生产队还用它换煤,分给社员过冬。

红薯有好多品种,除此外还有黄皮红瓤的那种,属于最甜的一种,生吃也比较脆,大家一般都喜欢吃这种,一般烤白薯卖的多是这种。还有一种就是白皮白瓤的,既不甜也不面,属于最难吃的一种。当时我小时候,还给生产队干活挣工分,一天5分,就干过看红薯地,等红薯快要收获的时候,怕有人破坏或者偷刨,就会派几名小孩子看着。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也经常吃烧红薯。用土坷垃磊一个土窖,把坷垃用柴火烧红,然后,把红薯焖在里面,等上半个小时,一锅焖熟的红薯就冒着香气出炉了。

以前队里种的红薯分春红薯和麦茬红薯两种,春的个大、水性小、能放、好吃,麦茬的个小、水性大。开春要育红薯苗,每个队都建一个大大的温床,育出的红薯苗插在地里就是春红薯,春红薯长出秧,截成一尺长的秧苗,种出的红薯也就是麦后了,叫麦茬红薯。

种红薯一般不用大的管理,隔一段时间翻一下红薯秧子就行,不然乱扎根结不成大块。红薯秧子是牲口的好饲料,以前家里喂着牛、羊,父亲经常收集人家,不要的红薯秧子,晒干喂牲口,发甜,它们都爱吃。红薯叶子也能当菜吃,采一些嫩叶馏着吃也是农村的一种风味。

还有一种有趣的事就是遛红薯,也就是当生产队的红薯收获后,再在地里找没有被挖走的,漏网的。有时候一晌能够遛出半布袋,很是一种乐事。

后来,生产队解散后,包产到户,种红薯的就少了,有的在房前屋后种一小块地自己留着吃,后来经常有人破坏,被孩子偷挖,还不够生气的,也就都不种了。虽然都想吃,也没有法子,逐渐就放弃了。

关于红薯最早的记忆就是那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名言了。

有的村,土地沙性大的,种麦子产量上不去,干脆种红薯,倒发了财。拉出去换粮食吃,每到一村都抢着换,尤其是黄皮红瓤的很受欢迎。所以,卖红薯也是一种比较不错的职业了,街头卖烤白薯的在大都市一天也会有不错的收入。

这几年经常不在家,吃红薯就成了一种奢侈。

吃苦耐劳勤为本

文/李秀华

我的父亲一生勤劳、勇敢、朴实善良。我从小到大常听到他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咱们是庄稼人,勤劳是本分,一辈子要勤劳、要不怕苦、能吃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勤劳吃苦是他一生的座佑铭。

父亲曾参加过八路军,经历了枪林弹雨,曾在解放初期奋斗在土改工作第一线,而后又当了大半辈子生产队长,他曾步行去唐县山区为生产队买羊风餐露宿赶回羊群,曾从白洋淀风雨兼程用板车拉苇苞送定州。60岁的年纪他曾赶着毛驴车彻夜不息去石家庄为生产队拉药品,曾为缓解旱情几乎放弃休息昼夜为生产队的两百亩菜浇水……

他真的很苦、很累。但他从不叫苦,不怕累,更不抱怨,而且总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和笑容。他的勇敢、他的无私、他的艰辛、他的朴实不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

他的言传身教感染着我,我也和父亲一样不管做什么“苦”字都要让路!耳濡目染我的孩子们也把这种精神分别用在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不怕苦、能吃苦、勤劳勇敢也成了我们的家风。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老一辈的精神,老一辈的教诲,不正是我们今天要传承和发扬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