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石门的文章 / 石门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远方的桥

文/沉香

在大理,走过了弥渡、洱源,看过了苍山、洱海,最念念不忘的是云龙的桥。

澜沧江的支流沘江,纵贯云龙县境。江上有许多美丽的古桥,廊桥、铁链桥、藤桥;青云桥、通京桥、彩凤桥……云龙有八大盐井,尤其是诺邓井,东通大理,南至保山,西接腾冲、缅甸,北连丽江、西藏。这些桥是盐马古道的一部分,至今仍有马帮驮着货物从桥上经过。

来自陕西的我,倍感亲切的是青云桥,它是清道光年间陕西巡抚杨名飏所建。

杨名飏,字崇峰,云龙石门井人,嘉庆戊辰(1808年)举人。仕陕西,历任凤沔、褒城、略阳、西乡、安康、山阳、镇安等县知县,鄜州直隶州知州,升汉中西安府,擢延榆绥道,陕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巡抚。光绪《云南通志》载他“任陕多年,宦绩最着,安良除暴,薄赋轻徭,肃官方,清讼狱,均水利,修桥梁,移建略阳城,以避水灾……”《新纂云南通志》在其传后写道:“杨名飏简静敦惠,学行坚白,守土理民,累有名迹”;“始名飏守西安,吏民怀德,勒石鸡头关,以永去思,时人比之甘棠,今其迹犹存云”。

道光三年(1823年),杨名飏母丧回乡,见沘江水猛涨,为谋生,人们不避危险,仍乘筏过江,乃恻然“念先人成梁之意”,捐资建造了青云桥。桥名取陕西人康乐的“康乐题石门,共登青云梯”之义。或许是因为家乡石门与汉中石门同名且景致相似,杨名飏在建桥中融入了自己的汉中情结。

青云桥为铁链吊桥,架设在沘江两岸山壁之间。东桥亭南门上方刻着“石门关”,墙上有他撰写的《新建青云桥碑记》。西桥亭供着观音像,石壁上的隶书“衮雪”二字,原为曹操题于汉中褒谷石门,他拓印后翻刻于此。亭上方的山壁上,是他笔力遒劲的“碧嶂廻澜”四字摩崖,“飞雪重重落,天花乱坠看。中流擎砥柱,倒影漾危栏。一折波千丈,双清月满盘,慈航今普渡,奕叶庆安澜”。

在秦地,也有两座桥与他密切相关。灞桥是古城西安的东津要冲,历史上屡建屡毁,乾隆后期不得不“冬春搭浮桥,夏秋以舟渡”。道光十四年(1834年),杨名飏主持重建灞桥。他多次实地踏察,与桥匠们一起深入研究灞河水文,总结前人多次重修的经验,创新技术,建成长近400米的石轴柱桥,造型美观,历百余年而未毁。同时重建了浐桥,形式与施工方法与灞桥相似,只是规模略小一些。

杨名飏宅心仁厚,兼有吏治之才。任陕期间,重视教育和文化:建书院,捐资奖励应试学生,整理典籍,编修史志,保护文物古迹……着有《关中集》《经书字音辨要》《学礼简编》等。还积极推行农业结构调整,颁布《种洋芋法》,指导陕北农民种洋芋;颁布《劝课桑树谕》并编写《蚕桑简编》,指导陕南地区种桑养蚕。

杨名飏“治秦”政绩卓着。1835年,授资政大夫。进京,道光帝八次召见征询意见。代道光帝“华岳拈香”。至此,62岁的他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1837年,杨名飏告老还乡,离开奋斗了近30年的陕西。“秦境士民扶老携幼郊送千五百里”。曾任陕西布政使的好友林则徐曾经撰联赞曰:“点苍南去钟英地,太白西来建节天。”

回到云龙后,杨名飏传播三秦文化和生产技术,倡导种桑养蚕,创建彩云书院,并任主讲,指导正确使用汉语等,为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所着的《蚕桑简编》和民歌体《劝桑行》在云龙广为流传:“卒岁无衣怎样好,豳风自有蚕桑道;绮罗岂是天孙裁,全在人工勤织造”,“号寒雪夜空悲迟,劝尔栽桑要及早;盘条最爱春风嫩,采葚须知芒种老;路旁墙下随意插,一片荒郊绿云绕”……

1851年,杨名飏去世,享年79岁,葬云龙天登五花落。

今天我们吃着陕北的洋芋擦擦,穿着陕南的丝绸,心中会不会感念一个从遥远的盐马古道上走来的云南人——杨名飏?路过汉中石门的时候,会不会去寻找当年人们为他赋《存爱集》所刻的石碑?陕西是他的第二故乡,隔着一二百年的时光,我们心存敬意,并以之自勉。今天的灞桥、浐桥已不复当年的古意,云龙的青云桥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你若有机会去大理,一定要去走一走哦,以不负杨大人“共登青云梯”的美意。

蹄印深深

文/张桂柏

从云南昭通盐津县城西行20多公里,远远看见巨大的山体,像是被利剑劈成两半,形成了两扇敞开的巨大石门。“好雄伟的一道关!这就是着名的豆沙关?这就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大家惊呼。

沿着峭壁边沿直直向上的石板路,我被一个又一个马蹄印震住了。慢慢走着、数着,蹄印深深,240多个呀!此刻,时光隧道被我穿过——豆沙关,曾经的疆界,向北为中原,向南为边陲。先秦以前,对峙的绝壁形如石门,故得名“石门”。秦汉时建造石门古城堡。唐宋时定名石门关。元明时彝族首领罗佐驻石门关,关名易为罗佐关。清初来了将领窦勺,关名又为窦勺关,后来演称为豆沙关。几易关名,显示了这“滇南第一关”的旷远、深邃、厚重。

公元前250年,稳定了对巴蜀的统治后,秦孝文王开始经营巴蜀以南地区。修筑都江堰的蜀郡太守李冰,承担了起于今宜宾、经昭通、止于曲靖,穿越磅礴乌蒙大山,绵延1900公里的开路任务。秦始皇接着派将率军,沿李冰道,拓筑南下,“五尺道”诞生了。

石门关,屹立在险峻如削的山崖边。迎面是高耸云天的绝壁,脚下是一眼望不到底、只能听到滔滔关河湍流的深谷。锁滇扼蜀的雄关天堑,兵家必争之地。置身古关,心中瞬时迸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脑海里立刻浮现刀光剑影、鼓角铮鸣。

身立石门关,眼观对面万丈绝壁上僰人悬棺。你一疑我一惑,到底也得不出“为什么能把棺木送那么高”“僰人后来又去到何方”的答案。说僰人会飞,从字面理解,“僰”字就是棘字下面一个人,即生活在荆棘丛中的人。他们会飞或许就是借助荆棘,攀藤跳跃,绝壁生威吧。

诸葛亮用兵南征,七擒孟获,从五尺道凯旋;忽必烈挥师迂回,包抄南宋,借走五尺道;明朝大将傅友德、蓝玉率领数十万大军入滇,平定云南,过的五尺道;清朝鄂尔泰率兵西南,改土归流,走的又是五尺道;民国之年,蔡锷率军北上护国,卢汉率军北上抗日,以及中国远征军赴滇西缅北抗战,其中部分卒伍走的仍是五尺道……正乃“雄关漫道真如铁”啊!

五尺道还是商之贾道,“山间铃响马帮来”,生动呈现了千年马蹄印、千年马铃声、千年边贸事、千年生意经。

约在战国年间或更早时,西南地区就有一条以成都为起点、连接四川和印度的商旅之路。其中一条支线经今四川宜宾、云南昭通、曲靖、昆明、楚雄,至大理,与另一条走四川邛崃、汉源的支线会合,一路往西经云南保山,出瑞丽抵缅甸八莫,再到印度、阿富汗等国。这条路史称“蜀身毒道”,就是后来所称的“南方丝绸之路”,我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

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庆涂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当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海域,证明巴蜀先民与南方世界的交通和交流。到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邛竹杖和蜀布,也说明巴蜀到印度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

不难想象,南方丝绸之路有过怎样的繁华。五尺道上,驮着盐巴、茶叶、药材的马帮,络绎不绝地运往京都。马帮回来时,又把中原精美的物产、用品、技术带回云南,送至边疆。到了清代,万里云铜押京城,朱提银颗入万家……

马蹄儿音声脆脆,古镇里炊烟袅袅。马帮买盐卖茶、销丝售绸、运铜送银的结果,是一条古街、一个古镇的兴盛。过去古街两边有很多挂着名号的马店。鼎盛时期商贾云集,每天过往马帮马匹达千余匹。清光绪年间,这条盐茶古道年关税收入占云南全省收入1/3以上。

千年逝去,如今古镇无不倒映着曾经的繁华。你走在街面一眼望去,热火朝天,商意浓浓。踏上高卧的古道,放眼流光溢彩的古街,“入滇第一关”雄在眼前,“云南第一镇”亦魅眼前。如今的豆沙关,形成了“狭路相逢”的5条立体交通风景线,即五尺古道、关河水道、国道公路、高速公路、火车道。古今五道的奇观,豆沙关独有,世界唯一。

朝官骑乘,军兵骑乘,商贾民骑乘,无数队伍策马踏来。凹凹凸凸、满履古道的蹄痕,远远赓续着大中华的历史,声声回响着中原和边疆交融的故事,绵绵传播着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僰人文化、古滇文化交汇沉积的乐章……

南岭纪行

文/于夫

站立在笔架山上,放眼望去,大山逶迤起伏,一座座的岭峰,像大海中涌起的波涛,由近及远,漫漫向天际中隐去。

南岭像一艘绿色的航母,停泊在这片“山海”中。

南岭,因在郭家庄村南,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其实,南岭停泊的地方,是一片酱红色的泥页岩。在岭与村之间,有一条壑沟,红色的沟崖,就是南岭的根基。泥页岩的每一层都很薄,薄的跟纸差不多。一页一页,从沟壑的底部一直叠摞到悬崖峭壁的极顶。我仰望着这部千千万万层叠摞起来的“岩书”,顿生对造物者的敬畏了。有人说,这部书的每一页,就是远古时期每一个季节的记录。在经过千百万年巧妙的地质压力,才由“泥”变化为“石”的。石色是由金属矿物质染成的。更有诗人认为,颜色是来自古代植物的花卉。岩书叶缝间有水渗出,先珠后滴,滋润着南岭丰茂的植被。

登上“航母”,人全部淹没在了绿色的林木中。花椒、柿树、山楂、软枣、山榆、黄栌、松柏……还有不知名的荆蔓,牵拉成片,杂合丛生,或搭枝成洞,或编织如网。稠密之处,阳光都很难泄漏下来。攀行期间,只能用一个“钻”子来形容了。幸亏向导老郭是个“老钻山”,他在前边拿着木棍和枝条,拨弄着荆蒿寻路,抽打着蜘蛛为扑捉飞虫布下的“天罗地网”,为我们开山劈道。

突然,有蝉在急促的名叫。遁声望去,在两条树枝之间,一只蝉被黏在了蛛网上。蝉扑闪着翅膀,奋力挣扎。我折了一条树枝,帮助蝉划破了蛛网。蝉长鸣一声,飞走了。老郭说:“你解救了蝉,蜘蛛却要骂你了。”大家都发出了笑声。

不知什么时候脚下的岩石变了,变成了千孔百缝的石灰岩。山榆、黄栌等植被就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间。老郭说:“向上,石质还会变的。”

果然,在一片黄栌林的山岗上,岩石变成了美丽多彩的流纹石了。

流纹石是花岗岩的一种。石质淡蓝,上面流满了青黛色的纹理,斑驳灿烂,充满了动态感。流纹岩多数是大块裸露的,有的连缀在一起,形成高高的石崖,一迭一迭的,像是悬挂在绿色山体间的瀑布。景观绝不亚于名闻遐迩的泰山石。

在黄栌林的深处,老郭找到了南岭最着名的蝎子石。

蝎子石长约7米,躯体狭长丰腴,尾巴弯曲微翘,一节一节的,酷似正在蓄势待发,准备去扑捉早已盯准的猎物。形象的逼真,以致使我不敢爬到它的背上,唯恐那支毒针猛然袭击过来。老郭告诉我们,彩纹石蝎是南岭的镇山之宝。由于石蝎的存在,什么牛鬼蛇神都不敢在此兴风作浪。

到了岭顶,岩石又变回到了石灰岩。

岭顶有两座用青石板攒成的石屋,尖尖的,形状像埃及的金字塔。上面爬满了藤蔓,又像是两座绿色的石堡。尽管日月的风雨给了它们许多古老的残迹。但是,它们始终像是两位固执的守望者,坚定不移地挺立在岭顶上,凝视着南岭的春夏秋冬。

我站立在岭顶,不由得思维道:一座不大的南岭,岩石竟然四层三变,当年的造山运动或是地壳运动是怎样把这座岭峰造出来的呢?

接连南岭的还有一座北峰。高度略低于南岭。但是它三面悬崖,全是石灰岩构成的千仞绝壁。崖壁上悬松挂荆,偶尔间还会有一只松鼠跳跃其间。

峰顶上悬挂着半堵石墙,一孔石门。石门外半坡半崖,镶嵌着许许多多的蘑菇石,攀行其间,如入八卦石头阵。石门高约2米,宽0.8米,片石砌垒,顶部石材拱券,下部山岩为槛。在此守护,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过石门,还有一段20余米的凹形山脊。山脊最窄处只能容一人通过。登高,又有一座石门。石门长方形,上顶横搭着一条浑重的石梁。左右各有石墙连接峭壁。与第一座石门对比,形体略显小了些。石门内是一片柏林。柏林深处是馒头形状的峰顶。峰顶面积2亩许,有古代建筑遗迹。老郭告诉我们,对面不远是齐长城。相传,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一处军事工程,是一处了望哨所,还是一处卧兵的堡垒?谁也说不清了。

我望着峰下那遥远的地方。白云飘动,山峰似乎也在飘动。望着,望着,一阵清风吹来,柏树林响起了涛声。脚下的石峰似乎也飘动了起来。

南岭这艘绿色的航母要起航吗?

起航吧,由一处美丽的处女地,驰向一个壮阔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