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节奏的文章 / 节奏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无处安放的狂傲青春

文/李晶鱼

直至告别校园,踏上社会的旅程,不是周围发生了变化,而是自己的心态,内心。看不惯别的事物,跟着自己的感觉,唱着喜欢的歌,朋友还在联系,有些已经聊不出当年的味道,这或许是时间的考验吧。

何为狂傲,狂妄傲慢,这听起来是贬义的,可对青春来说,这是最好的诠释,一个拳头推动着你,本以为生活我跟着自己的节奏,扬起嘴角,笑了笑,孩子你别逗了;青春怎么可以被打败呢,败了就当从新开始,向前出发,不要放弃,想想天上最亮的一颗星星,握在手心,一路向前。

春的节奏

文/山涧果子

二月二龙抬头,乘着舒缓的节奏,春天就这样静悄悄一路走来。

春风轻柔,暖阳普照,桃花红了脸,柳枝软了腰,燕子呢喃,麻雀啾啾,春天已苏醒,万物欣欣向荣,都争抢着与春天说着绵绵情话。

春姑娘美丽不张扬,她没有夏天呼风唤雨·电闪雷鸣的焦躁,也不像秋天,一边灿若黄金般成熟,一边又落叶飘飘之伤感,总是那么多变,更没有冬天寸草不生,冰天雪地的苍凉与凄楚,始终保持一贯的低调与温柔,纺一场春纱雨,慢慢的将温情渗透。

山绿了,草青了,江南塞北,鸟语花香,春意盎然,青山绿水都蕴藏着春天的魂魄,无声无息却生生不息,

一首春之曲,让大地渐渐有了生机,也许,春天的节奏,本身就是一个希望之魔咒······

炮仗的节奏

文/陶余来

小时候我家过年是不放炮仗的,见邻家二踢脚炸得热闹,我们兄弟眼馋不过,父亲就解释,说我们祖上也算得上殷实人家,有一年过年放炮仗失火,一只狮子狗走失,就立下规矩,过年再不放炮仗。但现在想来,这样的解释是不是省钱的借口也难说。只是父亲已经离世,无从考证。

直到我们上小学,家境好了些,经我们一再央求,父母才同意“改革”。二哥于是去买炮竹,回家后试放,炸过的硝烟凝成一个圆圈,积久不散,母亲说兆头不错。

这以后每年过年就都放炮仗了。

腊月二十三,是过年放炮仗的序曲。小时候,大哥当兵,腊月二十三吃罢晚饭,总是二哥放炮仗“送灶”。有时他出去玩,夜里很晚才回来,“送灶”炮把睡梦中的我们也吵醒了。“送灶”炮只是意思意思,响的时间不长。

年三十的炮仗是整日不绝。我家是晚上吃年饭。我一直认为这是最正宗的年饭。年夜饭年夜饭嘛,一年中最后时刻吃年饭,辞旧迎新的意味自然最地道。但村里也有三四成人家是中午吃年饭;甚至还有一位跟我家属表亲的邬姓人家,年三十清早就吃年饭。这几年,人们的思想解放也反映到吃年饭的改革上,一些年轻夫妻为了兼顾两头团圆,娘家或婆家有一方只好更改自古传下的年夜饭时间。随着外出务工经商的增多,许多人家为了等人团圆,早上吃年饭的拖到近午,中午吃年饭的拖到傍晚,晚上吃年饭的拖到夜里头十点,都是常有的事。

年三十夜里子时(23时)附近,家家要放炮“接灶”。这与腊月二十三的“送灶”是相呼应的。吃年饭早的人家,有时早早“接灶”,以致与很晚才吃年饭人家的年饭炮接上了头。有少数人家的主人年三十夜玩得太久,凌晨回家才想起“接灶”,“接灶”炮又与少数年初一抢头彩的人家的“开门炮”交上了火。

年三十的炮仗持续时间最长,而整个过年期间,放炮的最高潮还当数大年初一一大早的财门开、开红门了,因为这一炮施放的时间最为集中。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响个不停,八九点钟左右达到最巅峰。再以后,就是零星的炮声了。极少数人家因为前晚睡觉太迟,甚至近午才起床开大门。

三天年既罢,初四早上的“送年”炮,就稀稀拉拉得多了,有的放有的不放,可见无论大人孩子,对于年的离去,是多含了落寞和不舍的。

最后的绝响,是正月十五了。印象中,有的是一早就放,如年初一;有的是午饭前,让孩子们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年三十。所以,合肥乡下,把正月十五又唤作“小年”。

过年炮,一如精巧设计的大片,节奏缓急匠心别具,充满了艺术性。姜文的《让子弹飞》反而没这么讲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