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戒尺的文章 / 戒尺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戒尺

文/周林

正午的阳光如嫩黄的丝,缠绕在肩上,一个瘦长的身影亦步亦趋。沿着张掖路向东,北向有一间敞开门脸的铺子,琳琅满目地摆设着细碎的物品,姹紫嫣红,好不热闹。来回看了看,挑中一柄竹制的戒尺。有握、有身,重褐色,正面镂雕着道德经,背面刻画着尺寸。

在一座面向黄河的木凳上坐定,看这把戒尺。如暴雨后黄河的色泽,隐隐有铮铮之声,如细嫩的孩子咿呀学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种尺子是原来私塾先生用来惩罚学生的。过去用两只木块制成,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七寸六分、厚六分、润一寸分馀,下面四边有缕面。俯者在上,长七寸四分、厚五分馀、润一寸,上面四边有缕面。上木正中竖安木钮一只,钮长二寸五分、高七分,捉钮敲击下木。

试着敲击在手上,噼啪作响,但疼痛有限。

戒尺及其他

文/孟祥海

戒尺,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也用于佛教“皈依、剃度、传戒、说法”等场合。一般有一仰一俯两块组成,其材质多为硬木、竹、铜等。

许多戒尺上都刻了铭文,用以警戒。如有的刻“一正”,即警示要修身正心。有的刻“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教人以古圣先贤为师,珍惜时间,学做圣贤;有的刻“宠为下”;“一片无情竹,不打书不读。父母若爱子,请勿上私塾。”皆劝父母不可溺爱孩子;也有充满温情的告诫,如“愿子孙勤读,不用此木。”更多的是激励奋进,积极向上。如安徽黟县宏村南湖书院启蒙阁的戒尺上就刻有:“光明而观月窟,踊跃以超龙门。”充满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蒲松龄曾自刻一方戒尺,以明其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有《清规戒尺式》:“用木造阔一寸四分,厚四分,长三尺。”戒尺上有铭文曰:“法非此不行,礼非此不齐,德非此不修,人非此不耻。”意在告诫修行者尊法守礼,进德修善。

过去,大凡读过私塾的人,无不对戒尺怀有敬畏之心。如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老师寿镜吾就有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只是都不常用。向寿先生这样开明的老师毕竟少一些,多数孩子都挨过戒尺的惩罚。如历史学家顾颉刚,小时候上私塾,老师让他背《诗经》,背不出来就得挨揍,用戒尺揍脑袋,他又惊又吓,从此落下了结巴的病根。少年邹韬奋在父亲面前背“孟子见梁惠王”,桌上放着戒尺,一想不起来就要挨一下打,半本书背下来,“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陪在一旁的母亲还要哭着说“打得好”……

戒尺作为封建时代的一种教具,在督促孩子用功读书,勤奋向上等方面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也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伤疤,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依然存在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