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沈从文的文章 / 沈从文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流动的故乡

文/让我们一起踏歌去远方

清江河边/一朵朵浪花妍/一声声渔歌远/清江河边/一串串笑声甜/一湾湾爱不变……这是一首写家乡河流的歌,歌曲处处荡漾着涓涓的爱意和绵绵的深情。因为河流的流动,使歌声更加悠扬,让故乡流向远方。

每个人都有故乡,有山有河的心灵之乡。我也不例外,家乡有一条800里风景如画的清江,有着“夷水名疆”、“世界最清的江”等美誉,19万年前“长阳人”和4000多年悠久历史“下里巴人”文化就诞生在这河边,在这里还可依稀触摸到西周时称雄西南的巴国文明以及随周武王南征北战时文韬武略。童年里很多故事和画面都发生在这条家乡河上。河流是很容易把很多东西融通起来的,就像岁月,再也看不到曾经的尖锐、磨难、伤恸。承受与折腾、被虐与被爱,通通都成了一个流动,流过去了,就成了一副圆润融通的状态。所谓谈然,或者娴静,或者就是我们所认可的还比较优雅的方式,保持着或有的可能以及弹性。河流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岁月的葱郁厚重,天地的高远博大,山河的雄奇壮美。“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这是66岁的朱熹填过一首词,也是我比较喜欢诵读的一首词,有江有水,借水寄情,不仅富于哲理,诗里更是透出一种人生的豁达乐观,不怨天忧地,也不怨斜晖,人生处处有风景。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或两条河流,这些河流或是见证或是一种怀念,可能在梦里,在记忆里,也可能更多是在精彩诗句和文章里。欧阳修有“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中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里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句子,而李后主有“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些无一不是用流水表现愁怨,表现心境,失意也好,哀怨也好,流水毕竟曾是先人的寄托与慰藉,是一脉滋润心灵的泉流,我们对于流水,对于河流,应该怀揣深深的敬意。在我心中,常挥之不去是山脚下清江河边的七十七烈士纪念碑,这里埋放着七十七位曾追随贺龙将军闹革命时牺牲的英雄。在烈士忠魂的护佑下,家乡人快乐幸福地的生活着。在节假日,家乡人会聚到纪念广场,围坐在宽大的石阶前,听老人们讲英雄们的故事,看风景如诗如画的清江河水。清江,无数次出现在我梦里,她就是我永生难忘的母亲河,是我心灵的河。祖祖辈辈的土家人与山水相亲,依河为伴,和谐而生,在生产劳动、茶余饭后、节庆休闲和民俗祭祀活动中,清江承载着山里人的悲欢离合,在大山里孕育发酵,作为一种文化因子,融入山里人的血液,把山里人的梦想带向远方。工作后,常陪一些上海的朋友、同学、老师回家乡,无论是听山歌,参与跳巴山舞,还是到清江画廊观山水,他们只有一个字:美!他们常说土家人的家园是天堂,山青青水蓝蓝,是一曲撼人心魄的山水绝唱,是一腔豪迈纵情的生命礼赞,是一页虎魂涅槃的民族诗章。

少了河流,沈从文与他的“湘西”会少很多味道。我一直认为,湘楚的河流极大地影响了沈从文观照不同生命存在形式的视角,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总透着一股“水灵灵”气息。沈从文创作的《边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都反映了河流,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河流深深地透进沈从文的血液,滋养着他的思想和性情。沈从文实际上是以心灵和精神来与河流沟通,在河流的滋养中,沈从文逐渐形成了对生命的领悟:“我是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是信仰生命”。同样,萧红与她的“呼兰河”、孙犁与他的“荷花淀”、刘绍棠与他的“运河两岸”、韩少功与他的“山南水北”都会有那么些的情真真意切切河流元素……这些作家的河流应先在心里,后流淌在文字里,并常驻在记忆里。

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河流给人的感觉有时是说不清、道不尽,难以用文字描述其神韵的。记得第一次到新疆喀拉斯湖,那是一个人间圣湖,也是一个安静的河流,有一种直视你甚至逼视你的圣静、洁净,在这种圣洁面前,你甚至害怕自己的呼吸会惊扰她,你坐在那儿不动,你能明显感觉得到,她能安顿你疲累的灵魂,带给你五颜六色的光亮。就如我们读到《诗经》中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会浮想到水鸟与荇菜簇拥的古老河流,以及那美丽的初恋故事。在上海生活与工作,我也常接触到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黄浦江,还有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河流,它们的历史和生命比我们要长,它们存在就是地标,就是活化石。每遇河流,我会努力去寻找河流的故事,寻找河流的那些古老渡口。当每次在这些河流岸边缓速行走时,我感受到了和气,见到了和谐,吹到了和风,体会到和顺,感受到大千世界是跟你有关的,如同你的感应触角不由自主地沿河流不停地伸展,甚至你可以一伸手就触摸到河流两岸生长的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我们会禁不住想起诗人普希金坐在涅瓦河畔,一边听着波浪翻涌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写着他那心中涌出的诗句“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如同昙花一现的幻影,如同纯洁的美的化身……”这是生命的人和自然的河在对话,就像两个忘年的好友,一见如故,无拘无束,陶然沉醉,乐而忘返。

对河边长大的孩子来说,河流就是流动的故乡。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和孩子唱唱《八百里清江》这首歌,表达外出游子对家乡、母亲河的深深思念。每当站在外白渡桥上观赏苏州河美景时,我也会想起故乡,想起清江,想起那首歌:“从那个神奇的传说里头,飞出一条神奇的河流,那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开放自己嘹亮的歌喉。衣哟吔清江,我那迷人的清江哟!衣哟吔啊清江,我那如梦的清江哟!”

花不等人

文/王开林

我与一位老同学约定,周末去远郊的果园踏青,在那里,桃花、梨花、李花、茶花正齐伴儿绽放,若不趁机一饱眼福,简直就是藐视春光,薄待自己。无奈天公不作美,遍挂雨帘不肯撤。昨晚,老同学发来短信相询:“好事将近,没改期吧?”我用四个字回复他:“花不等人。”老实说,发完短信后,我有点小嘚瑟,再仔细玩味一番,“花不等人”还真抓住了事情的要点。

直到上完高中二年级,我才读到杜秋娘的《金缕衣》,确实有点迟。“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广为传诵的锦句。诗评家普遍认定这首诗是纯度高达百分之百的爱情诗,少女暗示情郎要信言果行,切勿迟疑,但也有少量读者认定这首诗旨在劝人珍惜光阴,切勿蹉跎。两种主流诠释都把原本辽阔的意境弄成了狭窄的瓶颈。其实,诗中的“花”不受限定,指喻甚广,时势也行,机会也行,爱情也行,光阴也行,青春也行,善举也行,甚至连唐朝还闻所未闻的股票也行……

回首过往的峥嵘岁月,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不曾在原地等待我们,这就难免会留下许多遗憾和怅惘,甚至产生莫名的悲伤。

不说别人,我这位老同学就把肠子悔青了。当初,他喜欢同年级的校花,给她写了三十多封信,全压在箱底,一封都没有寄出,甚至都不曾示人。校花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谁在暗恋她。时隔多年,有一次,这位老同学喝醉了酒,终于倾箱倒箧,毫无保留,把年少时的这段倾心暗恋告诉了我。我忍不住责备道:“你寄出那些情书会死吗?上中学不敢示爱,读大学还不敢示爱?你可真能耽误自己的好事!”有趣的是,他牵头组织了一次老同学返校聚会,昔年的校花欣然践约,徐娘半老,风韵犹存。酒酣耳热时,我把老友的秘密当场揭盅,校花听说后,第一个惊叫:“你那些情书还在不在?我要看!真是胆小鬼,把它们寄出来,说不定就改变了我的命运!我都不用离婚了。要知道,读高三时,我也对你心存好感,你的成绩比我强太多,我不敢高攀!”她这样一回应,可就轮到老同学拍打脑门子冒出一串串懊悔的气泡来。时过境迁,时过情迁,筵席一散,这段往事就变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偶尔还会被提起,多少有点惋惜。

当年,湘西山民沈从文苦恋苏州闺秀张兆和,采用猛烈的书信攻势,可谓死缠烂打,把“好女怕缠郎”的民间谚语演绎到了极致。面对“张门四枝花”中的一枝,沈从文伸手采撷,毫不迟疑。“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湘西山民心想事成,他这末尾一句感叹才真叫大嘚瑟。“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就是初绽的鲜花,沈从文究竟是在表扬自己用情专一,还是在炫耀自己运气上佳?只要他的内心感到幸福,就怎样都行,怎样都好。

相比沈从文的大功告成(过程仍是曲折艰辛的),唐代风流才子杜牧反而是一位失意人。他写过一首《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花开堪折他未折,少女已经变辣妈,不复当年娇娆,对此结局杜牧满怀惆怅。风流才子自知失手,也自觉失态,于是择日修改《叹花》,新版本流传更广:“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这首改作文字更为出色,但杜牧故作洒脱状,心情由怅然变为释然,诗意由醇厚转为淡薄,反而矫情失真,不如原作动人。

“花不等人”,这四个汉字提醒了许多怯葸者、迟疑者和懒惰者,尽可能别错过火候,别打出漏勺,别耽误好事,别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情事如此,世事莫不如此。

沈从文赞叹的寻人启事

文/李丹崖

1934年1月12日,沈从文先生返回湘西,船至桃源时,在岸边看到一则寻人启事,看得沈从文噗嗤一声笑出来,稍后,又觉得很感动。然后,沈从文把这篇《寻人启事》奇文共赏,一字不落地录下来,誊抄在给妻子张兆和的信里——

“立招字人钟汉福,家住白洋河文昌阁大松树下右边,今因走失贤媳一枚,年十三岁,名曰金翠,短脸大口,一齿凸出,去向不明。若有人寻找弄回者,赏光洋二元,大树为证,决不吃言,谨白。”

沈从文最后在信中总结道:“三三,我一个字不改写下来给你瞧,这人若多读些书,一定是个大作家。”

这是记录在金安着《合肥四姐妹》的一则趣事。

读罢这个段子,不觉让人思量:写寻人启事的钟汉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词怎会如此时髦而诙谐?

“贤媳一枚”,这可是现如今网络热词;“年十三岁”,足见民国时期结婚也真够早的;“大树为证”,大树能证明得了吗?难道那个时代的人面对一棵树,也如此不欺?另,纵观全文,这位“贤妻”的相貌特点瞬间凸显而立体。

读罢此文,让人格外揣度起钟汉福此人的形象来。是一个纨绔少年,还是一个稳重青年?他的爱妻最终找到了吗?隔着遥远的时空,唯有朝着逝去的岁月遥寄一份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