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酒香的文章 / 酒香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黄昏的酒香

文/王仕厚

黄昏的夕阳还很亮很亮的,照得挑烧酒的李老头也黄灿灿的了。李老头是独身一人,本是年轻时候该结婚时的李老头,偏偏遇上了根本就不是什么天干雨旱山崩地裂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那时节,只要有一大挑红苕就可能圆了自己的婚事。可是,当时的李老头连半个红苕都没有,找老婆自然成泡影。以后,李老头四十多岁就秃了顶,又因为是个老光棍,人们背地里都叫他李光光,他心安理得,也就站在单身汉的行列里面去了。

镇办的长江酒厂看中了李老头的诚实,让他为山那边的几家小店送酒。小店在一棵大树下,大树在夏天枝繁叶茂,遮天盖日。下面摆了几张桌子,村民们空闲时就在那里喝烧酒,酒喝醉了,就天南海北地、国内国外地冲“壳子”。

“哥子,你知道外国人喝啥子酒。”

“啥子酒,无非喝茅台、泸州老窖。”

“不不不,人家喝的是鸡尾酒。就是鸡尾巴泡的酒,但那是仔公鸡,纯仔的。”

“哦,那么假如是一只老公鸡呢?”

“老公鸡就不行了。”

李老头挑酒到小店,不想听这些不伦不类的“壳子”。总是默默地交酒给店主,店主原先是男的,三年前死了,如今是他的老婆来当店主了。她男人原来总是夸李老头挑的酒没过河,李老头总是说:“过了两条河呀,清波滩要过,凳子河要过。”男主人笑了:“过河是往酒里掺水呀,掺进去两斤水就变成两斤酒钱归你了。”

李老头信奉的是一滴汗水摔下去才蹦进一个子儿进来的人。

又给女主人挑了三年,李老头也免不了掠过加进去两斤水得两斤酒钱这样一个念头,但又想到那是坑人的勾当,那念头很快随着自己诚实劳动的信条而随风飘去。倒是随着日复一日地与女主人的接触,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丝丝莫名的思念。李老头酒送到后,见着女主人心头总是“咚咚”直跳,李老头虽然不敢正眼直看,倒也是偷偷看过几回。

在女主人出去的时候,李老头脸上实在烧得太热。他禁不住望了酒缸一眼,感觉到这酒是多么地纯正,十多年来他问得过自己的良心,从来没有往里头加过一滴水呀。李老头心头一阵愉悦,拿起女主人酒缸中的提子,轻轻地呷了一口,慢慢地品尝着。陡然间,李老头皱起了眉头,喃喃自语着说:“这怎么行呢?这怎么行呢!这酒的香味呢?”

以后,不管女主人站在门前如何地盼望,那飒飒的晚风尽管依然吹动她的衣衫,缕缕霞光日复一日地依旧铺洒在她的身上。然而,李老头却再没有为她挑过烧酒了。

九月九 酿新酒

文/常书侦

有歌谣唱道:“九月九,酿新酒。”在我的故乡,中秋节月饼的香味还未散去,乡亲们就开始准备酿新酒了。

重阳时节,玉米、小米、高粱米等新粮已经收打完毕、并晒干入仓。用新产的粮食酿酒,庆祝丰收、过重阳,是乡人最看重的节俗之一。乡亲们酿制最多的当属米酒,因是用金灿灿的小米酿制,又名黄酒。古人云,“小米乃养人之最”。用其酿酒,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酒精含量低。不仅男人喜欢饮用,就是女人和孩子也能喝上一碗半碗。除了一般饮用外,还可当中成药的引子。

小时候,日子虽然紧巴,但酿米酒习惯却从未中断过。每逢重阳佳节,家家户户酿酒忙,街头巷尾闻酒香。最不济的时候,几家也要合酿一坛米酒。我最喜欢看的画面是——豁牙的老奶奶,头上插一两朵小盏菊花,笑眯了眼睛。一碗米酒,她一仰脖便喝了下去。全家人看着,欢喜不已,更有小孙儿拍着手在唱:“老奶奶,喝米酒,喝了能活九十九。”此时,屋外秋阳高照,房檐上有花喜鹊在蹦来蹦去,农家的日子幸福、温馨。

长大后,离家到外地工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总会收到父母从老家给我寄来的香甜米酒。揭掉层层包裹,倒出一杯米酒,立刻,家的味道和着米酒的香甜,扑面而来,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不由得想起父母辛勤的劳作——犁田、耙地、播种、间苗、除草、灌溉、捉虫子,或头顶烈日,或风里来雨里去,伺候着玉米、谷子以及大豆、高粱……更难忘他们酿米酒时的情景——将刚刚收获的米粒倒进大瓷盆里用温水浸泡一夜,之后捞出来沥干,装进大锅里蒸熟、晾凉,然后拌入适量的酒曲,装入缸里,用棉被捂住发酵。三五天后,若有若无的酒香便鬼鬼祟祟地钻出棉被的缝隙,满屋子地乱窜,母亲就笑着对父亲喊道:“他爹,酒来了!”于是,一家人就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正是:九九重阳米酒香,喜坏老爹和老娘。自古农家多辛苦,汗水浇出好时光。

饮酒歌

文/徐子芳

酒,对月而饮乃诗境,对天而饮乃仙境,对人而饮乃心境。

桃花潭畔,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十里桃花,风情无限;万家酒店,饮者豪兴。

一封散发着花色酒香的短笺,招来了唐代第一号诗人李白。桃花潭从此在寂寞中醒来,走过它顾盼生姿的时空。

李白是位旷世诗才。他不仅诗写得风生水起,而且酒量也大得出奇。“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是李白自己说的,不能不信。由于他的诗名满天下,连唐玄宗也被震撼,被召入宫中做了翰林供奉,专为皇帝做应制诗。期间,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清平调词三首》,那是为唐玄宗的宠爱杨贵妃私人订制的。诸如“一枝红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欢”等诗句,把杨贵妃的丰腴艳丽与唐玄宗的风流得意,写到了极致。酣畅淋漓,如神来之笔,并赢得玄宗的赞赏。

就是这样一位诗酒达人,居然被一位乡绅招引到桃花潭畔,纵情诗酒,堪称千古美谈。从此,桃花潭这个名不见经史的野水,被文化浸润而生色,被诗酒点燃而照亮。历史将桃花潭高高举起,成为这个世界上稀有的诗潭而传存,时空越久,愈加凸显它的品位,愈加焕发它的殊荣。

李白在桃花潭上与汪伦把酒言欢,临风敞怀,彼此十分投缘。时而在月下吟唱,时而在彩岗醉卧,缠绵不尽人生的快意与文化的温情。李白是放纵,汪伦是放松。人海浮沉,心香一瓣。酒桌上的气息,弥漫在古老的村落,就连粉墙黛瓦也按捺不住在呼喊,有一种兴奋和感叹。这毕竟是发生在桃花潭畔的风雅流韵,或将永不凋谢。山外的残阳余晖落在春日的草地上,伴着晚风在蹀躞踟躇,艰难告别这酒筵的创意。月光还是迫不及待地用它的矫情笼罩着墨色的湖波,以自己的悠然替代了潭水的黄昏。这时,潭波上的画船,传来忽高忽低的吟唱,诗声袅袅,亦真亦幻。翠峰隐隐,碧流迢迢。月色妩媚,酒香沉醉。此时此刻,没有长安椒房里的浓艳粉妆,只有野村的宁静与朴素;没有阆苑的华美霓裳,只有岸边的清纯民歌。春风满潭,酒香弥夜,诗声唱月。船上挂着盏盏红灯,烛光灼灼,如美人的明眸在夜晚敞亮。对李白来说,也许是第一次饮酒时没有美人伴饮或伴舞。不!诗仙只要有酒就能豪饮,就有好诗。不醉不饮,不醉不归,不醉无诗。这就是诗仙李白。除了写诗,就是饮酒;或可说,除了饮酒,才是写诗。醉酒,可以畅想游侠的快乐;醉酒,可以遥看明天的希望。醉酒,是李白的生活方式。只有醉酒,才能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才有生命的气场,才有诗歌的辉煌。

所以,不难理解,李白为何不远千里来到这野水深潭。他臆想中“万家酒店”连锁迎客的盛况,从而奋不顾身地风尘仆仆地赶来,为的就是酒。庆幸的是,李白在桃花潭遇到了知音——汪伦。“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唱着饮着,为桃花潭留下一份厚重千古的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