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有情的文章 / 有情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雨水无情人有情

文/钱志芳

一大早,被一阵紧一阵的雷声吵醒。接着,拳头大小的雨点“哗啦哗啦”砸下来,声如洪钟啊,摇头,暴雨又来临。听着这雨声,嘟哝着:“这老天也真是太任性了!接连下了三天,这第四天还来这么大一场啊!真是不想让人好好过啊!”

吵得彻底睡不着,睡眼惺忪,从床上爬起来。从来没有写过雨,也没有好好去观察,看过不少雨中浪漫故事,自己却很少写过雨中故事。想想,也是不应该的。

最近的微信朋友圈里都是暴雨后的灾难,惨不忍睹。大家不禁发出感慨:“暴雨猛如虎啊!”微信里看到一段小视频,一辆载满货物的卡车开在洪水中,不料直接开到河中间侧翻沉下去了,那一刻惊心动魄吓得我都不敢看下去了……

朋友圈里除了水灾,还是水灾,到处都是汪洋大海;到处都是汽车淹没在水中;堵车、车祸还有绕道,几乎是朋友圈所有的话题。天灾人祸躲不了啊!

窗外,大朵大朵的雨花直接溅下来。二楼楼梯外有个小阳台,上面有不少的菖蒲和野草,因为没人上去清理,下水道堵塞,“哗啦哗啦”的雨水像瀑布直接冲下来,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味道!平原之上看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是第一次呢!正好楼下的黑汽车停在瀑布下面,冲洗得干干净净呢!

真是没有想到的。还有一个同学微信群里发了一张图片,一条大黑鱼扭动着身子来到了草地里,还有鲤鱼青鱼等,大家惊呼:“鱼上岸了!赶紧捉鱼去!黑鱼不小呢,有三四斤,做酸菜黑鱼,味道超赞的!”

我知道,雨中捉鱼情趣高,一定特别开心,但是我也知道,一定有人在哭,那些承包河塘的农民,入梅以来,已经三次大暴雨,河塘里的鱼都逃光了,半年来投入的鱼苗,辛辛苦苦喂食,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如今一场接一场的暴雨,让这些农民情何以堪?

暴雨之中,也能见出真情。暴雨中的交警不顾倾盆大雨指挥交通,处理事故;城管队员、环卫工人、消防队员,志愿者……他们在雨中忙碌的身影让人备感温暖。实验小学的男老师把孩子一个个背过水塘,那温暖的脊梁一定让孩子们终生难忘;塘市小学的老师为孩子们撑伞,一把花伞洒下人间大爱;万红小学护学岗的志愿者来到车旁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把滂沱大雨挡在伞外,但是暖流却涌动孩子心怀;每个村委的工作人员冒雨到村民家中、老年过渡房,第一时间指挥行动,灌注沙袋,排水救灾,筑起生命的防线……只要有危险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共产党员,这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是的,雨水无情人有情,这才是人间大爱!

燕子最是有情物

文/石子

小时候就知道燕子会秋去春来。感受最深的是外婆家堂屋墙上的燕子窝里,每年春夏,总有燕子软语呢喃,叽叽喳喳地特别可爱,而秋冬时节,就只留一个寂寥的空巢了。后来读书,凡是有关燕子的句子,就感到特别亲切。从书中,也了解了燕子的习性。它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小燕子仍跟随大燕子活动,逐渐集合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其实,燕子是最亲近人类的益鸟,是一种有情有义的小生灵。左河水有诗云:“离洋舍岛伴春归,织柳衔泥剪雨飞。不傍豪门亲百姓,呢喃蜜语俩依偎。”当你历经世事,阅读了许多人间沧桑之后,想起燕子,你会觉得燕子情义的可贵。

燕子的情义首先在于它不弃旧主情深义重。燕子一旦相知,至死不渝,那一份难得的忠诚,令人感叹。诗人韦庄有诗云:“花间对语应相问,可是村里旧主人”,就说明了这一点。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末年有个孀居的女子叫姚玉京,她的屋梁上有一燕巢,住着两只燕子。后来,一只燕子被鸷鸟击死,另一只燕子于是整日孤飞徘徊。秋天,燕子飞落到姚玉京臂上,仿佛向她告别。姚玉京用红丝线系在燕子的足上,说:“明年春天你再来做我的伴侣。”第二年,燕子果然又回来了,足上仍系着那条红丝线。这样过了六七年。后来,姚玉京死去了,燕子再回来时,哀鸣不已。家人说:“玉京的坟就在东郭。”燕子于是飞到姚玉京的坟上,也死去。这个故事,把燕子的情义推向了极至。其实,只要你家中住过燕子,就会知道:燕子的确每年都要回到旧巢来。

燕子的情义还在于它有纯洁坚贞的爱情。燕子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燕子爱情专一,结为伴侣,不再另配。你看,绿杨荫中,稻禾之上,双燕翻飞自如,翱翔天际,实在让人羡慕不已。杜甫诗《村舍燕》中说:“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沈君攸的《双燕离》说:“双燕双飞,双情相思,容色已改,故情不衰。”李白的《双燕离》也说:“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朱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袁裘的《燕》写得更生动:“趁风穿柳絮,冒雨掠花泥。帘影朝双舞,梁尘晚并栖。”这些诗,道出了燕子美好的爱情生活。人生若有爱情如此,夫复何求?

燕子的情义,还在于它不辞辛劳,共建家园,哺育儿女。燕子衔泥筑巢,最是辛苦。那一颗颗豆大的泥土,用它的小口慢慢衔来,数月工夫,才能将新巢垒成。刘秉忠《留燕》诗写道:“衔泥旧燕垒新巢,来往如辞曲折劳。”此言不假。燕子哺育儿女所付出的劳动,更令人吃惊。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一个季度就能吃掉25万只害虫,一只老燕在喂养雏燕的日子里,每天要劳作14个小时之久,往返500余次,捕虫6000余只。白居易诗《燕诗示刘叟》云:“须臾千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诗句真是生动而传神。

燕子是乖巧的小生灵,体态轻盈,尾翼如剪,惹人喜爱。而燕子的情义,更让人敬佩,比之我们现在的许多人,你不觉得惭愧么?

开在有情时

文/胡靖

今年回老家过年,我记得多长了一个心眼。临走前,决定到山上挖一棵兰草带回城里,了却一桩特别的心愿。

我是正月初三踩着积雪到山上去的。顺着儿时砍柴的路,去了一个叫“朝阳塝”的地方。那里山势陡峭,灌木丛林浓密,杜鹃花枝野趣,松树满山岗;小河水叮咚流淌,常年不歇。山的植被已是一年比一年见好了。儿时常和伙伴们走过的陡峭的路,已被杂木丛掩盖。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不是被刺儿树拦住脚就是被野藤蔓绊住腿。好在我适应这样的礼遇,轻松自如地在山间游移,寻找。很快,就在一丛野灌木下发现了一棵兰草,好大一丛叶子,让我十分惊喜。直觉告诉我,这是一棵很难得的兰丛,一定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于是,我就小心翼翼地将它连土带根挖起,放在篮子里背回了家。

记得几年前,我是清明回家的。祭祖扫墓完毕,我特意到山上去挖了六棵兰草。那些兰草已经长出了箭,都在两根以上。有一棵还长出了五根箭。带回黄州后,我专门到花店里买了花盆和养兰草的专用土。好好地伺弄了一番。兰草花不日就开了,整个阳台花架上,灿若云锦。中午下班,透过阳光晾晒的暖意,屋子里都盈满了兰草香气。到了夜晚,更是有股暗香钻入鼻孔,沁人心脾。花期还长,从出箭到花谢,持续了20多天。但好景不再,自从那次开花以后,六盆兰草就再也没有开过哪怕一朵花。叶子也慢慢枯萎下来。兰草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了。自那以后,我每年都要在春天回故乡去,但再也没有去采撷一枝兰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逛一个署名“弦上”的博,是一个叫郁岚的江南女子的心灵花园。典雅、高贵的书香气质,让她的文字如兰花般脱俗超凡;天然、恬静的书法小品,亦如碧螺春般清和澄碧。更重要的是,她爱侍弄花草,兰花养得特别棒,也很有心得。她的一篇《香在无心处》的博文,是写兰花的。从中可以感觉到她对兰花之痴,她是真的懂得兰花的人。

更重要的是,她吐露了兰草开花的一个秘密:“兰花的花期比较长,但是移为家养的兰花就不能听任她自然枯萎,这会消耗掉太多的营养,影响来年花开,严重的甚至来年不再开花,这是当年一位养兰人告诫我的。所以,每当兰花开到三四天的时候我就要将她们剪下来插入花瓶。”

就是这个机缘,我决定今年回家过年时,一定要到山上去挖两棵兰草回来。一方面是想补偿那次的“兰花之痛”,更重要的是,我想印证一个如兰一样的女子对兰的痴情和用心。我这次挖了两棵。将它们带回城里后,精心伺候,过了20天左右,我惊奇地发现,从兰丛里冒出了芽子,拱破了土层,绿莹莹一点点。就像故乡竹园里的笋子一样,一夜之间,约好似的,一棵有两根箭,一棵有六根箭。真叫人高兴啊。随着一天天的阳光雨露,它们慢慢地见长了,花骨朵也冰洁起来。但我也记着郁岚的告诫,隐约觉着暗香浮动,就剪枝插入花瓶,一方面闻香,一方面让兰丛歇息,期待来年再发新芽。

一天劳作下来,坐在书房里,静静地抚摸书页,也闻着兰香,体会着无心亦有情的况味:

“兰花的香气是很微妙的,飘在有意无意间,‘着意开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所以被称为幽香。她具备一种隐逸的韵致,孤标傲世,在不懂得的人眼里她是一棵草,而在懂得她的人心里则是无比珍爱和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