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长寿的文章 / 长寿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长寿花

文/翟冬梅

时近元旦,新年也即将到来。不知是赶巧了还是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性,飘窗上蓄蕾待发已久的长寿花这几天也露出了粉嫩的花蕾,就要在这年尾岁初时开出花来,注定将为新年的到来增加一分粉红、粉紫的喜色。

这株长寿花是从电教馆二妮的办公桌上信手掐来的。那是第一次见到长寿花,花瓣小小,花色粉紫。说一株其实就是很小的一截,长不过二寸。当时捏着手中幼小的嫩茎,压根儿就没敢去想日后会开得花满枝丫。据说此花花期可以长达几个月,心想真不愧长寿其名,却不曾想到会是在寒冬腊月里开花。

把这一小截长寿花,当时小的还称不上花,随手养在了家里的飘窗上,所谓养也只是隔段时间浇浇水而已。这小长寿花和众多大小不一的各色花草挤在一起,并未曾得到过刻意的关照。数日过去,无意间发现这小小的苗儿竟然开始一点点抽枝长叶,岔出几根更小的枝条来,让人刮目的同时也让人心生欢喜,感慨生命的力量。

春去夏至,秋尽冬来。飘窗上尽管光照依然充足,那些瓶瓶罐罐的花草也大都不抵季节的变换,从春夏的葱茏开始变得颓败凋零起来,让人不得不感慨季节的流逝。这一株长寿花似乎不太受季节的影响,叶片虽然不如春夏那般鲜嫩,暗绿微红中稍有了些岁月的痕迹,却在一片萧飒中顽强长出了花蕾。颇有我开我的,管你春夏与秋冬的豪迈。这些挤在一起的粉嫩的幼蕾,在寒冷的冬季里带给人温暖与惊喜。

若是放在过去我是不怎么喜欢长寿这个词的,如长寿面,长寿村等,总感觉特俗。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发现以前讨厌的东西开始不再那么讨厌了,甚至慢慢变得能接受起来。而以前曾刻意追求的某些东西反倒觉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有时觉得得不到也挺好的。

看来,时间确实能改变很多东西。现在觉得一个人能健康长寿的确是件很不错的事情。长寿这么一个曾经特俗的词和花儿搭配在一起,竟是如此美好。

我想这长寿花大概也正是有了长寿这两个字,才具备了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在寒冷的季节,在这新年到来之时开出花来,且一直开到春暖花开。

活多久

文/翟杰

这个命题在脑海中产生,源于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新闻: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长寿老人、意大利妇女埃玛·莫拉诺2017年4月15日去世,享年117岁。作为生于19世纪的最后一位健在者,她不仅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还见证了90多届意大利政府的更迭。在很多人看来,这位叫莫拉诺的老人这辈子真是“值了”。

然而新闻背后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莫拉诺生于1899年11月29日,是家里8个孩子中的老大。一战中,她的未婚夫不幸丧生。之后,莫拉诺被迫嫁给了一名她并不倾心的男士。婚后,她的生活充斥家庭暴力,毫无幸福可言。1938年,莫拉诺夫妇唯一的孩子出生6个月后夭折。随后,她果断离开了动不动就对她拳脚相加的丈夫,在工厂打工养活自己。在随后的时光里,她的母亲、兄弟姐妹都相继离世。从此以后,她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亲人,直到终老。

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些唏嘘,甚至有些伤感,不禁想到了活着的意义。在我看来,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享受亲情、友情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几个方面同时做到了,这样的生命才谈得上有质量。否则如莫拉诺这样长寿的老人,当世界只剩下她一个人,又会是一份怎样的孤独?

我曾到过一个“长寿村”,那里的老人大都能活上百岁左右,然而,眼前的景象并不美好。村中那位最高龄的老人,眼睛已经失明,也不能够自主进食,身边的孩子已经到了第五代甚至第六代,但是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交流。这个村子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地,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摆出各种姿势与歪斜在躺椅上、毫无感觉的老人合影,令人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我有一位同事,他经常说,人不要活太大岁数,能活个七八十岁就算“够本”了。他并不是消极地对待生命,反而整日乐观着。其中意思我明白:该见识的都见识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剩下的,就是用一颗淡然之心平静接受生命之花的凋零。

当我再次回望“要活多久”这个人生命题时,心中多了一份坦然和淡定。不必羡慕成为百岁老人,生死轮回,自然之道,过好当下,珍惜拥有,才是当务之急。至于能活多大岁数,呵呵,活着看吧。

长寿之道

文/周有光

有一次,我去医院做检查,填一个表,我写了97岁,医生给我改成了79岁。

又有一次,一个医生问我长寿之道,我说你是医生怎么问我啊?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以前我没有考虑过,但是后来思考了一些有道理的方面:我的生活有规律,不乱吃东西。以前我在上海有一个顾问医生,他告诉我:大多数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乱吃东西不利于健康,宴会上很多东西吃了就应该吐掉。

还有一个有趣味的事情,我有很多年的失眠症,不容易睡着。“文革”时期我被下放到农村,我的失眠症却治好了,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再失眠。所以,我跟老伴都相信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不要失望。

有两句话我在“文革”的时候经常讲:“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很有道理。季羡林写过《牛棚杂忆》,各种罪名,都不要生气,都不要惊慌。这就考验我们的涵养和功夫。我想,首先,生活要有规律,规律要科学化;第二,要有涵养,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要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