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宫殿的文章 / 宫殿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沐浴古风

文/杜鹏霄

在未央宫街办辖区内的那一堆黄土,掩埋在萋萋荒草中。挺拔的白杨树,在秋风中哗啦啦摇曳,知了在枝杈间撕心裂肺般鸣叫,叫出一派秋的静谧,秋色充满盎然生机。在勃然迸发的秋色中,这堆黄土,显得十分的颓唐和残旧。挺在土堆上部的尖头,几株稀疏的荒草,长在其上,有麻雀在荒草间跳跃啁啾,让人倍觉这堆黄土的寂寞惆怅。这土堆印满了岁月的冷酷,让它从一座恢弘的宫殿,变为一堆荒冢。

黄土堆是能走上去的,从四方的台基边,顺着一条蜿蜒的小路,曲曲环绕地走上顶部。路是被游人一脚一脚踩踏出来的,深浅不一,大小不同,但都是从底部走上顶部。到了顶部,才知也不是尖顶,是三米见方的凹地,凹地上除有人的足迹外,还有牛羊的蹄印,另外就是那半掩半露的青色砖地。一棵枣树长在边缘,蓬勃的枝叶间,挂着铃铛般的青枣,微微颤抖的身影,似在向初来乍到的我们示好,也似微微地翕动着嘴巴,欲诉一件尘封遥远的往事。这里虽说是一片荒芜,谁知它的前世却富丽堂皇、宫峨殿嵯,一派皇家威仪?

是的,这里曾是巍峨的未央宫,大汉天子在这座宫殿中演绎出了一出又一出雄壮的历史活剧,威仪播撒四方,海内臣伏。据史料记载,未央宫平面呈方形,约五平方公里,有前殿、椒房殿等大殿五十余座,还有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等许多文化性的建筑物及沧池、柏渠、织室、弄田等建筑设施。此宫建造初时,刘邦视察工程,见巍峨的宫殿初具规模,不禁勃然大怒,对主持监管的丞相萧何说:“天下匈匈,劳苦数多,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殿过度也!”面对天子责问,萧何不急不慌,从容应答:“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造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言即以此宫殿之雄伟,足以让四夷景仰臣伏,后人无一能继者。可见大汉的胸怀,绝非中原本土可揽,威加海内,势揽宇外,何等雄大气派。中国历代宫殿建筑均为南向开门,唯独未央宫别异其制,其北阙为士民上书朝觐的正门,东阙为诸侯来朝的入门。汉朝许多大典礼和朝会在此举行,一直是汉长安城中最重要的宫殿。那年月,此宫之壮丽恢弘,车马兵随、出将入相,怎一个了得形容。

然而,千年的风雨,剥蚀了未央宫辉煌的历史,远逝的岁月带走了那一声声车马喧嚣,人声鼎沸,空留得一堆黄土,绿野田畴,还有不尽的汉室风流,将相峥嵘。站在这堆黄土上,望不见昔日的宫娥婀娜,武步匆匆,却听得到远古的钟声,越过村庄田野,绿树花草,阵阵向着心海袭来,禁不住让人回想起那些峥嵘岁月,铁马冰河。原来我们站立的土堆,却是一座轰然倒塌的宫殿,那尘封的往事,将我们带进一个消失了的远古岁月,久久难以释怀,令人嗟叹不已。

何止大汉,周秦汉唐,哪个宫室不是可圈可点,哪个楼榭不是如泣如诉。那一日,我踏访唐大明宫,穿过一条溪水,溪水波光潋滟,秋风习习。行进在一座四方的台阶上,蓦然回首,忆起那水岂是一条普通的溪水,被起了名的,名叫太液池,是大明宫内一湾龙池,春光明媚时,皇子皇孙元老重臣们徜徉在此,观池中鱼儿戏水,秋波一袭,几度笑言几度欢乐,荡漾池上,好一个春的盛景,好一个美丽风光。滨临太液池不远,便是玄武门的所在。仰天长思,似听得刀光剑影,人马嘶鸣。那四方的台地,正是含元殿所在,始建于唐高宗龙翔二年(1662年),是一座东西长76米,南北宽42米,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带有副阶(围廊)的重檐建筑,为大明宫中的主殿,是举行大朝会和主要仪式的场所。曾几何时,百官齐聚,钟鼓齐鸣,喝一声朝会,听一阵山呼,何等威仪,何等雄壮。如今黄鹤杳然而去,空留悠悠清风,平头百姓任意出入,休闲纳凉。出入久了,身上只怕多了点帝王气概,英雄气概,祛了凡夫俗气。

我走得累了,免不了停下脚步,就在紫宸殿址上,拉开架势,习练几招陈氏太极功夫。一招白鹤亮翅,正遇一阵晚风吹来,宽大的太极服,在风中哗哗飘动。此情此景不由人遥想大唐汉宫的宽袍大袖,长袖善舞,环肥燕瘦,无论皇亲国威,无论黎民百姓,在历史的长河中,舞起大唐雄风、汉之风度。而如今,习练“东方最美的舞蹈”时,不知不觉就沐浴在一股唐风汉韵里,那穿越千年的古风,带着远古的文明,轻轻从衣袖间拂过,划过耳际时,依稀听着喃喃地嗟叹:你踩着秦砖汉瓦,搅动着大唐雄风,吐纳一口,亦是不凡,是秦人的牛气;拉开的架势,也有说道,是皇家的气魄!凡此种种,均为古风浸淫、盛世熏陶,岂不乐也陶陶,福也陶陶!

我如梦初醒,想追问风语,何以如此说道?却见那风,早已向承天门而去,渐渐融入霄汉。似有长空一叫,长乐未央,振兴有时。我便飘然而去。

消失的宫殿

文/寇尚瑞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明宫,不是一座简单的土木建筑,她是一场梦。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中最为梦幻的记忆。如果说盛唐时代,中国人的梦最为华丽,那么大明宫就是这个梦的发源地。上下五千年,大梦无边,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

这是一座已经消失的宫殿,它曾经是屹立于中国西北大地上的一个建筑奇迹。她经历过人间极致的荣耀与繁华,在那个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时代,它是最重要的见证者。

大明宫的残垣断壁,夕阳洒落斑驳的影子。夕阳似在流动,流动中隐隐约约闪现出几个摇曳的身影。时光的河流中,我始终处在下游,抬起头遥望在上游的唐朝,不可能游向上游,不可能回到过去。我的的确确是站在这片废墟前的,但却隐约可闻牡丹花吹响季节的夜曲,鸿雁在演奏历史的哀鸣。我闭上眼感受时光河流中的上游。

我看到了。被记载在史书上的画面,被人一直所向往的画面,随着牡丹花的开放与枯萎,随着季节的歌声,一遍遍反复展现。这更让我觉得,时间之外,还有时间,生活之外,还有生活。

曾消逝的唐朝,躲进了时间的深处,却又随着白云的歌声,在人心中留下淡淡的痕迹,就像夜间的露珠,在花朵上留下淡淡的湿润。如果说没有时光的落差,或许我真的可以站在大明宫前,倾听着夕阳。偶尔从她的包裹中,散落出唐朝的声音,古老与现代,宫殿与废墟,是千年历史的见证,是古人畅想的未来,是今人怀念的过去,是千年之前与千年之后的人们共同缅怀时光流逝的忧伤。

长相思,在长安,长安高城,层楼亭亭。大明宫词,犹自繁华,可访旧颜?大唐盛世,风流奇丽。初过长安的金戈铁马,玄武门之变的血雨腥风,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武后称帝的王者风范,开元盛世的歌舞升平,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郭子仪单骑退回纥的绝世豪情与哀帝亡国的冤仇。一切一切,伴随着年年月月的花开花落,沿着季节的轨迹,显得是那么的苍老,又化做这大明宫的废墟。我静下心来,仿佛看到了大明宫的过去,看见她的钟鸣鼎食,暮鼓晨钟。

可当我静下心来,却又听不见来自唐朝的任何声音。在大明宫里,在大明宫的废墟里,我又觉得大明宫外还有另外一个大明宫。它不是废墟,仿佛是牡丹花的记忆,盛开在草坪上。这是昨天,是大明宫的昨天。我不理解昨天为什么会出现在今天,为什么过去这块鹅卵石会忽然投到时光这今天的下游,来消磨今天的时光。或许这是记忆的享受,是我们不知道的记忆,是大明宫的记忆。我寻找大明宫的记忆,仰望曾经的辉煌。也许我真的听见了来自于大唐王朝的声音,只是现在想要这些声音在我耳边回响罢了。

站在大明宫的残垣断壁前,将尘世的喧嚣,化作一片惹眼的粉红,随风而散,寻找最初的那份记忆。人们总喜欢留下纪念品,可纪念品总像记忆的碎片,怎么拼也拼不出完整的图案。史书亦如此,史书是历史的痕迹,或者说是王朝的碎片,大明宫是大唐王朝的碎片。不知是什么缘故,忽然欢跃的心,也变得如此寂寞,我寂寞,大明宫也寂寞,我的记忆,大明宫的记忆,融在一片寂寞里。时光用兴盛与衰败,兴起与覆灭,来解释大明宫,来解释大唐王朝。

公元663年是她的诞生年;公元904年,构成她的最后一块碎木自渭河漂流而下。在两百多年时间中,她一直是唐朝的最高权力中心,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流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通常把自己的聚居地称为唐人街,然而,大唐皇宫昨日的辉煌与荣耀已远非今日中国人的想象所能企及。伴随这座宫殿消失的,还有着怎样一段传奇的记忆?

不思量,自难忘

文/姚彩霞

因了同在一座城市,曾经我与叔叔一家过从甚密,后来中断了联系,今年四月的一天邂逅阿姨——叔叔的妻子,互留微信,我们的交往得以接续。

初来这座城市,叔叔阿姨四十来岁,花朵似的两个女儿十几岁,住在一幢旧楼里。我跟妹妹们住在一起,冬天暖气不好,窗户上蒙了塑料布,烟囱从炉子上伸出很长的手臂,晚上穿毛衣钻进被窝,搂着对方的脚取暖。中午在单位吃食堂,早晚回家吃饭。阿姨炒醋熘白菜、酸辣土豆丝,我在一旁学艺。因此,这两道菜我最为拿手。

后来我结婚搬走,在婚宴上,叔叔阿姨鼓励我喝点酒,我照办了,回到新房,吐了一地。叔叔阿姨是我在这个城市里的靠山,是我的主心骨,是我的娘家人。求学,工作,成家,生子,所有的忙——换液化气罐,儿子哮喘的偏方,考职称的习题,只要与我有关,他们不遗余力。

最近一次去看望叔叔,是那年春节后的晚上。迎面的墙壁被一张放大的叔叔的相片占满,英俊年轻,眼窝深陷,鼻梁挺直,如同真人站在面前,很震撼。

那次拜访定格于十年前。十年后,叔叔回迁高层住宅,房间之多,面积之大,恍若宫殿。七十七岁虽不能跟六十七岁相比,我却强烈渴望叔叔像过去一样健康。

我心中涌起苏东坡式的慨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从叔叔的“宫殿”回来,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就在那年春节之后,夏季来临之前,一场大病使叔叔再也不能正常行走,当时,我在干什么?十年之内,我又在做什么?

我发去微信:“十年前叔叔病倒我全然不知,阿姨一定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我没有出力,也没有送上一句安慰的话,我感到十分自责和愧疚。我能有今天,每一步都离不开你们的无私帮助,包括对我儿子的成长不吝关注、热情鼓励,我无以回报,但我爱你们,我是家里的一员……今后加强联系,需要时我会随叫随到。”

他们对我的无情无义毫不计较:“你的话让我们热泪盈眶,不知者不怪罪,你的成就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孩子成才是你们培养教育有方,希望你们带来更大惊喜,从认识你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把你当成家中的一员了……”

我与叔叔阿姨非亲非故,因了几篇文章便拿我当“人才”,便扶持呵护。其实,他们的大爱大善真正滋养了我的心灵,这份恩德,给我的写作以巨大动力,岂能遗忘?不敢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