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农耕的文章 / 农耕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乡贤归来

文/戴恩辰

春节期间,我参观了坝营镇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馆是由退休干部郑成明先生倡导并出资筹建的,几年来共收集旧农具等3000余件。展览馆颇具规模,一个大院,十几个展厅,几位年近古稀的老干部,志愿在此义务管理,义务讲解。展览馆开馆以来,吸引了许多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其中不少人都是带着孩子来进行传统教育的。

先民为耕作创造了农具,农具的出现,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形成了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浓缩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无处不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创新改革的智慧,有勤劳朴实的品格,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全民呼吁要对青少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坝营镇农耕文化展览馆的面世,顺应形势,非常及时。

古有乡贤,是指那些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尊重的人。乡贤成长于乡土,在群众中威望高、口碑好。他们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用其学识专长反哺桑梓,为家乡建设无私奉献。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重视乡贤的凝聚力、影响力,注重以乡贤教化民众的作用,问政于乡贤,建庙立祠表彰乡贤,并将乡贤的事迹收录进志书。一腔热血,满腹乡愁,慷慨解囊,建馆布展,利国利民,功德无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坝营镇农耕文化展览馆就是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成明先生就是当代乡贤。

当前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像成明先生这样的乡贤,用他们的学识、专长、财富和修养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以他们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故土,这对于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我们欣喜地看到,乡贤已归来,党和政府也注重发挥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乡贤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原野的呼唤

文/裴海潮

在清河县坝营镇农耕文化展览馆的甬道旁,有一棵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沧桑的合欢树,庞大的树冠遮蔽了甬道上方的天空,仿佛满头白发的老人,俯视着一方土地的岁月沉浮,看惯了浮云流散的人间世相,守望着冷风吹拂的苍茫原野。

参观农耕文化馆的人来来往往,从高大树冠的浓荫下穿过长长的甬道,走进文化馆的一间间展室,抚摸着那一个个依然残留着肌肤温度的犁耙镰锄,呼吸着清香的泥土气息,发出一声声悠长的喟叹。而甬道口的那棵高大的合欢树也仿佛在微微地震颤。也许是共同记忆唤醒了前尘旧梦,浓重的乡愁在原野风之味中缓缓消解。

原野,承载了懵懂青涩的少年图景,建造了归去来兮的精神家园。他是一个装满了农耕记忆的容器,是一本书写了田园岁月的大书。那里有我们嬉笑打闹的无邪欢笑,也有难以承受劳作之重的无奈叹息;那里有对不测风云的抗争,也有对土地馈赠的感恩;那里有颗粒归仓无力的悲悯,也有阳光晨露滋养生灵的敬畏。春秋代序,岁月不居。当我们离开炊烟袅袅的乡村,走进钢筋水泥的丛林;当我们告别了杂花生树的田间小路,在坚硬的柏油路上奔波;当我们走出了被油灯熏黑了墙壁的老屋,在远离大地的空中阁楼中栖居,泥土的芬芳、金黄的麦浪、沉重的叹息与少年的青涩,亦如落英缤纷,随年华一起失落。在黎明的躁动中,我们开始想念抛向马背的鞭梢突然甩向空中的那一声脆响;在黄昏的宁静里,我们开始回忆父辈们在聒噪的虫鸣中拖着疲倦的身体慢慢回家的一路哼唱。那掠过耳旁的微风,那湿润了眼睛的细雨,仿佛就是原野的呼吸,是故园的召唤。当我们听从了情感的驱使与精神的指引,从喧嚣中再次走向原野,站在被苍穹怀抱的茫茫大地之上,那亲切与熟悉的图景穿越时空仿佛蓦然呈现:铮亮的犁铧在滋滋地翻卷泥土,金黄的麦秆与镰刀在阳光之下纠缠飞舞,勤劳的父辈和无语的耕牛一起负重前行,高大的马车在清脆的鞭梢响亮声中缓缓地走向亮着油灯的老屋……这幅被千年风雨击打浸润的黄色土地上的亘古不变的图景,抽象为守望相助、敬天惜物的农耕图腾,冲刷出一条生生不息的文化源流。

今夕何夕,青草离离。曾几何时,苍茫的原野之上,恍然之间不见了踏垄前行的耕牛,不见了豆花攀援的篱笆,不见了满脸泥土捡拾杂草的弟兄,不见了扎着毛巾挥舞铁镰的叔伯,不见了冰冷的石砘在松软的土地上碾过的长长的浅沟,不见了浸润在落日余晖的田野里整齐的麦垛……当艰辛劳作的苦涩终于成为温暖的回忆,那些曾经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的图景却已渐渐远去。面对轰鸣的机器、陌生的土地,我们欣然之余怅然若失,感慨之中唏嘘不已:没有到不了的远方,只有回不去的故乡。

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每个人,在成长的路途中,无论要走多远,都要在驻足的瞬间,对来路作一次深情的回望。原野,永远是我们精神的原点,是我们梦想的出发地。正如那棵高大的合欢树守望的农耕文化展览馆,虽然沉默不语,却令我们魂牵神往,因为那里有我们看得见的原野,有我们记得住的乡愁……

乡愁文化灿烂盛开

文/张素燕

周末,去清河县坝营镇参观农耕文化展览馆。

一路花红柳绿,清风抚送。农耕文化展览馆是清河县坝营镇原来的镇政府所在地,后来由于乡镇合并,镇政府搬迁,此地就被一些有识之士的退休老人充分利用起来,创办成了纯公益性质的农耕文化展览馆。此馆是由郑成明带头发起,很多热心的退休人士积极参与进来,很快就形成了一支由60多人组成的大团队,被美誉为“乡贤大队”。功夫不负有心人,农耕文化展览馆于2015年7月开始筹办,在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不懈努力下,于2015年11月份开馆。

进入大院,红旗飘扬。红旗后面的一面红色照门墙古朴而又端庄。上面有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巍然耸立,赫然醒目。红墙的上端是一张长方形的大牌子,上面写着“习近平指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红墙两侧的大牌子上分别写着“留住根脉,记住乡愁。”这样一幅古今结合,新旧辉映,意义深远的画面映入眼帘,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郑成明和他的乡贤团队热情地带领我们去参观农耕文化展览馆。有作坊馆、纺织馆、耕作馆、炊具馆、婚俗馆等十三个展览馆,分门别类地展出不同类型的农耕器具三千余件。这些器具大部分是从本县“抢救性”地收集来的,也有一些是捐赠的,每件器具上都贴有标签备注。乡贤团队为我们详尽地介绍着各种农耕物品的名称、年代、来历、功能等,他们热情洋溢,深情满怀,对每一件物品都充满了欣喜和热爱。“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这些陈旧简单的农耕器具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凝聚着先辈们生产生活的艰辛,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抚今追昔,感慨良多。

农耕文化展览馆重在文化两个字。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农耕物品器具的展示,而是在其中加入了众多文化元素,器具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就有了不同的韵味。浓厚的文化底蕴给农耕物品增添了一份厚重感和历史感。每个展览馆的门口都有一幅由乡贤队员自己创作的对联,如纺织馆门口的对联是“常吟慈母手中线,更惜爱儿身上衣”,在两面诗词墙的对联是“披星戴月躬耕力作先祖何其苦,住楼驾车美食靓衣我辈能不惜”,“延续几千年农耕方式如今改变,滋养无数辈乡土文化与时传承”等。在作坊馆的门口,郑成明县长还在跟丁肃清教授认真地探讨着自己写的对联“身置展馆现实与历史对话,日接旧物吾辈同先祖交流”……

在墙壁上到处都是有关农耕文化的诗词,古今中外,气韵悠远。每首诗词还配以相应年代的人物和景物的图画,很有穿越历史的感觉。这些诗词和图画的搜集都是由乡贤团队自己完成的,这里面凝聚着他们无数的心血和汗水。这些诗词史料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臧克家的《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又如白居易的《农家望晴》: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等等等等,如此诗词,不胜枚举。

更有特色的是,展览馆里的物品上面还张贴有一张白纸,上面是几行手写的工工整整的黑体字,内容是谜语,如“远看像座庙,近看像顶轿。脚蹬莲花板,手打莲花络。”打一纺织工具。等等。这些谜语也是由乡贤们自己编写的。有了谜语的烘托,就更增加了物品的神秘感,同时也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兴味十足地猜着谜语,满怀珍惜地看着器具,纷纷称赞,感慨万千。

很值得一提的是,农耕文化展览馆的创建者乡贤团队是由一群退休老人组成的,他们都已年近古稀,在本该安享晚年的岁月,他们却不辞辛苦,不遗余力地创办这样一项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为父老乡亲做事,努力建设尽心守护共同的家园。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惠及后人,不求名利。

“图啥?啥也不图!尽自己所能把我们好的东西留下来,让本土文化得以延续,让更多的人,让我们子孙后代都能看到历史发展的印迹,从农耕文化中忆苦思甜,追寻根脉,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留住我们的根,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留住一脉相承的本土文化。”郑成明目光深邃而悠远,发自内心地深情地缓缓地说着,像是在回答我们,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农耕文化展览馆自开馆以来,受到众多人士的赞赏和好评,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引得四面八方游客纷纷前来观瞻。受益最深的要数孩子们了。自开馆以来,已有数批学生们到此参观游览。学生们都表示受益匪浅,从活动中看到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的飞速发展,增加了对过往社会历史的感知和了解,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从先辈艰辛的生活中体悟到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孩子们在此追寻根脉,传承乡土文化,立志创建美好未来。

追寻农耕记忆,传承文化根脉。从农耕文化展览馆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胸怀,一种大爱,一种无私,一种奉献,一份传承,一份寄托。农耕展览惠泽四方,根脉文化照耀千秋。农耕文化展览馆,让乡土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