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大别的文章 / 大别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大别山上不老松

文/周光辉 袁敦文

五月二十日,我们应邀到黄州参加麻城师范特级教师、着名国画家冯萍先生的画展。这次画展在黄冈市博物馆举行,主题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一周年”。会上,81岁高龄的冯萍老师看上去十分清瘦,但精神矍铄。

冯先生早年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美术系,是解放后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第一代会员,麻城师范美术特级教师,麻城市美协名誉主席。60年来,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作品700余幅。出版着作有《冯萍国画选集》《冯萍画集》《冯萍速写集》《冯萍大别山风情画选》。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汤麟教授评价说:“鄂东画界的后起之秀多出自其门”。这正是对先生一生耕耘杏坛的中肯评价。

俗话说:“文如其人”,也可说“画如其人”。冯萍老师的画,如同他的人一样率真、爽直、豪放。观他的画,总给人一种雄浑、豪迈的力量之美,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冯老师长期工作在大别山革命老区,“黄麻起义”这块红色土地养成了他灵魂中的英雄情结,他画的题材绝大部分取材于大别山,如《巍巍大别山》、《大别山丰碑》、《送郎投红军》、《熬过五更寒》、《红军在麻城》、《奉献的一代》等。这类作品以粗犷的线条,浓重的笔墨,大气的构图,生动地再现了战争年代红军与大别山人民的血肉关系,展现了共产党与大别山人民那种勇毅、朴诚、坚韧、进取的英雄主义精神,给人以灵魂上的冲击和震撼。

他的山水花鸟画,多以浓墨重彩,写意风格见称,其点线的皴染腾挪,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如《龟峰旭日》、《偶试墨猪》、《雄鹰出谷》、《晨雾》、《永向光明》等。作者不追求形似和细节的真实,而注重心灵瞬间的感受,捕捉景物的精神所在。其笔下的一景一物在“似也非也”之间,自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给人以精神上的“顿悟”,灵魂上的洗礼。

其人物画如同其大别山系列画一样,多取材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表现老区人民英勇不屈,无私奉献、追求理想的英雄主义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冯老的工笔重彩画以其鲜明的时代性,画面人物的喜庆性,线条的生动细腻性,色彩的明丽和谐性而多次进京展出,并被多家美术出版社制成年画在全国发行。

观冯萍先生的画展,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震撼;又如同看了一部英雄史诗般的正剧,令人魂摇魄动,荡气回肠。我们衷心地祝福冯萍先生像大别山上的不老松一样,葱郁常青。

最后,赋诗两首以表敬意:

观冯萍先生画展有感

周光辉奉献青春又毕生,誉传荆楚获殊荣。忠心总绘苏区貌,热血常怀红土情。桃李芬芳德传世,丹青雅韵史留名。苍松不弃凌云志,人间沧桑重晚晴。

袁敦文传道西陵乐毕生,桃红李绿鬓霜荣。丹青尽绘黎民意,彩笔常歌革命情。泼墨神州堪壮伟,怡心花鸟也风清。大别山上松不老,日恋龟峰照晚晴。

大别红叶染长天

在纷纷扬扬细如粉状的冬雨里,我们走进了大别山深处。

或许,是为了给这些异国他乡的艺术家们增加更多的神秘感吧,一连几天,大别山都披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人说,雨天不看景。但我们一行依然怀着几分惊喜几分湿漉的心情,随着中日韩蒙四国20多位书画家上路了,由此可见,大别山的红叶有多么大的魔力!

季节已入早冬,山风在雨的滋润下,自然有些凉意,而我们一路看下来,心里却热乎乎的。清一色的柏油马路,宽宽荡荡直通山里;一排又一排的仿古民居,高扬着凤型马头墙,在路的两旁骄傲地站成军人姿态,列队迎候远方的客人。来自蒙古国的画家苏宁巴雅尔一路拍个不停,时不时还要向我们摇动大拇指,用有点夹舌的中国话说“好!真好!”

进入九资河地界,如同跨进了大自然的画廊。河谷两旁,山呈奇形,石显怪状,五颜杂陈的植被像是绘画大师临空泼洒的颜料。谷地中的河流收敛了春天的野性,带一袭清亮透底的溪水向行人欢歌。田园早已收割干净了,留下一条一条曲线优美的田埂在那里尽情展示迷人的身姿。那些秃了叶子的树木张开黑色的枝干,显露着大自然丰富的血脉。偶有炊烟从山坡上或谷地里的农家飘出,袅袅婷婷,带来无限生机。

古镇坐落在人间仙境天堂湖的下边,依山傍势地镶嵌在一条清水河的两岸,全部焕然一新了,不过,依旧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味道。白墙黑瓦,雕梁画栋,一式的百叶窗,一色的朱黑木门,千百幅水墨画,加上一排排大红灯笼的映衬,那感觉,一点也不逊色于湘西名城——凤凰。

车子走走停停,为的是给随行的画家和摄影家以足够的空间,他们每到一处不是惊叹就是拿起相机狂拍不止,那样子比猎人发现了猎物还要兴奋。

到达圣人堂时,霏霏细雨还未完全停住,但大家还是经不住诱惑,纷纷拿起相机、画夹走进了红叶遍野的田园。

大别山红叶有多种,但最着名的是乌桕红叶。乌桕因其果实有多种用途,因而遍布山区的田间地头。每年立秋以后,那一树树的乌桕叶子开始由青变绿并慢慢变黄,霜降一到,不经意间一下子就变成了红色,仿佛千万簇高高举起的火把,把寂静的大别山区燃烧得热血沸腾!

圣人堂是个并不太大的小镇,也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镇上收拾得无比干净利落,极像一个打扮俏丽的村姑,带着几分质朴,显露不尽妩媚。街道上、场院里早已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辆,摩肩接踵的人流,张张脸上洋溢着山外人的欣喜,他们都是冲着大别山红叶而来。

午饭安排在圣人堂的一户农家。吊锅飘香,米酒浓酽,直让这些异国他乡的客人们满头大汗、酣畅淋漓,他们异口同声,都夸老米酒好,晚上在“藏龙”酒店用餐还念念不忘。

也许是老天爷有意成全吧,饭后,竟有花花太阳露脸。此时,曲径通幽的田间小道上,行进着无数身背相机手拿三角架的人们,他们都在寻找最佳拍摄和写生位置。几头悠闲的牛羊,漫不经心地啃着田中刚刚吐绿的青苗,那份安详和宁静让人心生羡慕。两只喜鹊牢牢地站在一条黄色的牛背上,气定神闲得颇有绅士风度。田间地头的野草和稻茬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露珠,远远看去就像布了一层白雾。此时,云雾大开,有点偏西的太阳,剥去了厚厚的衣裳,把一身金色的光辉洒向了这个寂静的山区。

似乎,千树万树的红叶最先感受到了阳光。那一棵棵含霜带露的红叶顷刻成为万千鳞片,闪耀着令人炫目的五彩斑斓。一片,两片,随着太阳的普照,整个山区的红叶都被染上了迷人的色彩,就像一下子被点燃的簇簇火炬,把长天染红把大地烧热。人们忽然骚动起来,在一片惊呼声中,大别山的冬日一下子醉了。

大别山上那抹红

文/冯敏

很早就听说深秋的大别山有着最美的红,今日得朋友邀约,有幸前往观赏。旅游公路蜿蜒而至,沿途路边几株按捺不住的红已跃至眼帘,让人对那美景更为期待。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九资河圣人堂。步行,满眼的红,有枫树叶泼墨浸染的红,也有木梓树叶浓墨重彩的红。农舍、田园置景,小溪潺潺环绕,牛儿也哞哞亮两嗓子,行至其间,田间别境在此,从此不想归繁华。

大别山深秋的红叶,其势璀璨大气,其形风韵多姿,其色五彩斑斓,其神英姿勃发,同行的游客们忙着用镜头记录下这绝美的红,而我闲游踱至田间,只想近距离观赏。大别山的红枫拥有着最炙热的火红,通透筋脉,饱含热情,一阵微风过,耀着阳光星星点点的舞动,给这秋瑟之景带来明艳的憧憬。而那木梓树,聚簇成团的白色果实累挂枝头,由黄染红的树叶似在缓缓燃烧。听朋友说,木梓树培育果实后的叶子,并不会一夜颓败,在化入春泥前,会凝聚最后的精气亮出最夺目的光彩,而此时的生机更富于生命的意义。我不觉思绪一转,眼前闪现红绶带那飘逸的红。

佩戴着“服务为先温情大别山”红绶带的人儿,是驻守在大别山上,以路为家的人儿,他们的心如这红绶带的红一般火热,他们的情如这红绶带的红一样绵长。他们用青春演绎活力的红,他们用热情诠释暖心的红。他们是大别山上夺目的红。

回过神来,我满心欢愉。大别山因景而美,因人而醉,作为驻守大别山上高速站所的一员,唯有用真心、真情、真爱谱写好这首奉献曲,才不负这满眼灿烂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