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过年的文章 / 过年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走出凌乱的心境

文/玉树琼枝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过年了。

似乎,还没来得急好好整理心情,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一年时间又匆匆的过去了,还有两天春节假就放完了,又该上班了,又要继续每天重复过着三点一线忙碌奔波的日子,年,就是这样过过来了。回想起以前过年,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合家老少围坐一起,心头的充实幸福感无以言表,亲情是人生永远的主题,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所有的奔波和劳累不在沉重,所有的失落和苦痛烟消云散,所有的精神和物质上的贫穷与富有都不在重要,有的只是实实在在地幸福洋溢在喜形于色的脸上,绽放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所包含的意味也是愈来愈多,对年的品味也越来越深刻。过的年岁愈来愈大,品到的年味越来越淡,年的气氛越来越冷。弟弟车祸出事离开人世已经两年了,沉浸在悲痛中的我,始终走不出自责和遗憾,时刻被心里的崩溃感撕裂着,我的感情世界彻底冰封,过年的心情降到了冰点。慨叹世事无常,过年提不起我一点精神和心力,却也不敢表现出来了,怕触动全家人最敏感的那根神精。

今年春节天气出奇的好,阳光明媚,南方的春天总是会早早来到,许是撑得太久了,心有点累了,我每天不停的在女儿、妻子、母亲、儿媳……之间转换着自己的角色,挂上一个个关于角色的性情,上演出自己这些年来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故事。只想一个人躲得远远的,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走出家门来到田野,满眼皆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原来已经是满园春色了,忆起这两年来,自己走过的那段黑暗阴霾的时光,此刻,站在阳光明媚温暖的春光里,已经没有了当时的颓废,一颗心也逐渐变得恬淡,安暖。在失意的生活中找寻希望,找寻出路,找寻生命中微微点点的光茫。坚强,唯有坚强面对苦难的生活,回应苦难的生活,才能从迷雾重重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原本充满阳光、雨露的生活去。看淡得失,得到又如何?所拥有的一切总有一天会归于尘土。失去又怎样?花儿没有永远的绽放,失去不代表永远不会拥有。看淡痛苦与挫折,痛也是一时的,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痛过之后,心灵会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生活的老师,他们的出现,给为自己上过一课之后,就会匆匆离开,但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教会了我们一些事情,教会了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勇敢,怎么样去体验这种感觉,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不散的感情,即使是亲情,随着年龄的增加会不断的从生命中消失。生活总在变化中不断向前,我也在时间的洪流中变得更加坚强,当又一年不期而至时,给自己列一份愿望清单,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尽量不留遗憾,懂得珍惜每一个今天。

舌尖上的年味儿

文/王国梁

记忆中,乡村的腊月是氤氲在炊烟和香气中的。磨豆腐、蒸年糕、杀年猪、灌香肠,一样样,把过年的气氛酝酿得饱满浓稠。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平日里的生活非常简朴,餐桌上很少有鱼和肉。不过乡下有句俗话:再穷不能穷年。所以过年的时候,节俭的人们纷纷变得慷慨起来,杀猪宰羊,买鸡买鱼,准备过一个富足的春节。对孩子们来说,过年就意味着一场场舌尖上的盛宴。

刚进腊月,母亲就忙着磨豆腐。磨豆腐的过程有些复杂,母亲却胸有成竹,每一个程序都很娴熟。她会一边哼着戏词,一边推着石磨。有时,她还会招呼我过去帮忙,让我把泡好的黄豆加入石磨中。母亲熟练地转动石磨,一会儿工夫,豆浆磨好了。母亲把豆浆装进一块密实的白布里,用力将浆液挤出。豆浆还要煮沸,然后点上适量的卤水,搅拌均匀,冷却后豆腐就成型了。最后,再把豆腐压成一块块的方形。热腾腾的豆腐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母亲让我尝一小块,细嫩可口,吃起来真香啊。

母亲还会把豆腐做出各种味道来。她把豆腐切成薄片,用油煎过,再用盐腌起来。吃粥的时候,就着腌豆腐吃,腌豆腐咸香味美。母亲还会把豆腐炸成豆腐泡,把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到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就做成了。冬天吃炖菜的时候,放上点豆腐泡,我们专拣菜里的豆腐泡吃。还可以把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到屋外冻上几天,就成了“冻豆腐”。到大年初一,豆腐也会当一回主角。母亲会精心做几样豆腐菜,什么肉炖冻豆腐、肉沫豆腐等等,色香味俱全,让我们大饱口福。

杀年猪,是腊月里较为隆重的节目,把过年的喜庆推向了高潮。杀了年猪,卖一半,留一半自家吃。平日里父亲很少下厨,但是腊月里他总会选一个日子,亲自刷锅开灶,把猪肉、猪骨,还有一部分猪下水,统统放入大锅中煮。这是我们家腊月里最隆重的“庆典”。灶膛里,柴火旺旺地烧着,火光把我们的脸映得红红的。不一会儿,香味从锅里钻出来,惹下一大串口水。肉要慢慢熬,入了味,才香。我们只有耐心等。

小屋里笑语声声,溢满了温馨。父亲母亲聊着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打算,话题不断,我们在一旁玩闹着。说说笑笑中,一大锅肉煮熟了。父亲掀开锅盖,热气和香气霎时弥漫了起来。父亲在腾腾的热气中甩开手臂,捞起大碗的煮肉,端到我们面前。我们顾不得刚出锅的肉烫嘴,夹起来就放到嘴里。一边说“好烫好烫”,一边大口吃着,肉那个香啊,我们吃得满嘴油汪汪的。

如今,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在平日里就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但是,过年时的那些美味,永远是我们味蕾上最香甜和绵长的记忆。

腊月的东西

文/之中

走进腊月,日子忽然变得仓促。真的年底嘛,嘛事都要有个了结,好除陈布新,好一元复始,好告别过去走向明天,不能留下未了的事,未还的债,未完的情,未尽的心。于是黄世仁派穆仁智找杨白劳要债,农民工找包工头要工钱,企业发年终奖,单位表彰奖励,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切都是前面等着的年闹的。年为关,关前关后完全不一样。年前腊月里是青年,过年正月里就成了中年;年前是去年,进入年关就是今年现在。过了元旦赶着干年前的事、即将成为“去年”的事,围绕的还是个年字。福利搞不搞咋搞啦,慰问看望困难群体弄不弄咋弄啦,迎春座谈会开不开咋开了等。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整治“四风”,下面在面上纠正的同时,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坚持多年的好作风好传统也被一些形“左”实右者混淆到“四风”里来,试图用以掩饰他们的贪腐奢侈。过年给群众搞一点福利,走访看望一下困难群众,领导用座谈的形式给大家拜年,挺正常挺好的事情,有些单位领导噤若寒蝉,左顾右盼,观望等待。生怕做这些事情自己当了出头的椽子,被查处。我觉得极为好笑,也实在担心。如果党的干部,领会中央下决心整治“四风”精神走到这种田地,那岂不是走到事情的另一面?把群众正常的福利取掉,把节日看望困难群众的好传统扔掉,是真认为这是“四风”呢,还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的另类抵制?老百姓是想让越来越腐败奢华的官场风气改变,不是想让正常生活福利受到影响。反“四风”从广大群众利益上做文章的人,是应当怀疑他们的真实用心。办公室有人说,现在老虎喝汤了,老百姓该啥也没有了。但愿这真是句调侃的话,而不是真实的社会现实写照。

好在有我们单位能把握好政策方针的领导。我们这些工作照样开展,群众福利正常组织。这就对了,这才显示出党和国家、组织和领导的形象作风。虽然我们这些办事的人忙碌些,也蛮开心的。过年还有10天,这些事情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做有意义的事情,再苦再累都值得。

除了忙碌,腊月就是最生长心情的时候。相对旁人入腊之后的过年情节,我可能还有更深一层感情。腊月十四是父亲的诞辰,今年是父亲诞辰86周年,但父亲不幸于7年前就离开了人世。每到腊月,我总要想起父亲,想到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也想到离开父亲后刻骨铭心的经历。父亲那么坚强那么能干,老年之前受过那么多苦难没有好好享到几天清福,是让我永远无法平衡的心结。腊月里父亲给我留下的影子无一例外也是忙碌着准备过年,是杀猪宰羊给我们这些不在身边的儿女准备吃的,是年三十前天天守在门口那条公路上等待我们的回归。有一年年三十,远在几百公里外的我都辗转回家了,只有百十公里路的弟弟还没回来,等到下午,父亲已是满脸的不高兴。我连忙给弟弟打电话问到哪儿了,弟弟说坐不上车,刚才搭上辆过路车,到离家几公里的地方下车再跑回来。我传达了弟弟的情况,父亲脸色顿时转好,眼里亮出光来。忙着张罗让我找车子骑过去接弟弟回来。我还听妹妹回忆过年我回不来时父母的神情,说一个个没精打采的,压抑的空气里都没有过年的感觉。直到听说我要回来,父亲这才有了神气,家里才有了过年的氛围。所以,在父母健在的日子里,每年过年无论单位多忙,我都会想方设法往家里赶。好多次都是坐夜行火车,到半路上下来,让堂弟堂兄找车来接送回家。虽然曾经的家很矮很旧,但这个家在我心里的地位,比任何高楼大厦都宏伟。

腊月的重大活动,莫过于祭祀。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升天,从奶奶开始,老家就有这天烙“灶干粮”的习俗――想来是让灶王爷上天来回路上吃的吧。发上白面,配上香豆清油,放大铁锅里烙得香喷喷得小圆饼,首先献到灶王爷升天的地方。到底灶王爷应当在那儿升天,没人说得准,但奶奶到父亲母亲的虔诚让我相信,灶王爷应当在他们献祭的地方。而且灶王爷吃了那么好的东西,也是应当“上天说好话,降地言吉祥”的。除了奶奶母亲们的重大活动,父亲还要在这天好好清扫一下全部房间,从屋顶到墙面,屋里屋外都抖搂一遍,连炕上的席子都会拉出去到太阳下晾晒半天。年三十就是上坟祭祀祖宗的时候。前一两天,父亲母亲会把一切吃的蒸煮炸好,到这天再把“奠汤”一配――开水兑凉水,点上油、绿菜段,名符其实的阴阳水,叫母亲炒两个小菜;父亲在年二十九就开始准备烧的纸钱,过去是商店里专门卖的草裱纸,后来是一色的黄纸,父亲买回来裁成长方形的烧纸,先前是用一个磨损得几乎看不清图案的模子拓,后来干脆弃之不用,而是用百元人民币一张张拓着捋一遍。虽然我认为父亲的这种活动有些自欺欺人的意思,但表面上从来没敢表达过什么。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我还会接手继续他的虔诚。出家门到坟茔,一路上父亲会跟我们说说先祖的事情,也会说来年的打算。在坟地里,父亲会让我们一个个坟头上压一张纸,再点着火,把纸钱、吃的一一分给众祖先“品味”.后来条件好了会带酒,在每个坟前洒一圈。关于祭祀的事情,我是在父亲母亲先后去世之后才觉得越来越重要起来,也才理解了父亲生前为什么那么虔诚于祭祀的每一个细节。他是把对先辈逝者的情感,完全溶入到他的每一样准备里,是用一颗最真诚的心,敬祝每一位先灵的。我从父亲的行为里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传达:不忘过去,不忘祖宗,接续努力,才能不断前行。

真的,不是说快到马年日子点儿就跑得快,而是一到腊月里,工作、家务、吃的喝的盼亲人来的等等,忙忙碌碌中时光就飞也般地往前窜。想想,每个日子都一样长,只是我们觉得有干头、有盼头、顾不得想杂七杂八的时候,时针就格外不经过了。

如此种种,就是腊月给我的东西。

2014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