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玉帝的文章 / 玉帝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登娄子石

文/谭俊

“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与家人一起登上了慕名已久的“仙人挑担娄子石”。

沿途,我们畅谈趣事,观赏风景,放飞心情,非常惬意。时不时地看到窗外绿油油的茶园里釆茶姑娘忙碌的倩影,闻到从田间大棚疏菜溢出的阵阵青香,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新村楼房从车外飞过,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车行至山腰,再也无法前行,只好徒步,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攀登。山比较陡峭。我们从树林中穿行。一路沐浴着阵阵凉风,一边聆听着知了与山溪伴唱的和声,一身汗水浸泡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大家没有一丁点的疲劳倦意。

正中午,我们才爬上娄子石山。一到两个娄子中间的山脊,就被一团团盛开的紫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杜鹃,簇拥着,环抱着。游弋在花的海洋之中,一路的疲惫被眼前的花海、沁人的花香,吹得无影无踪。站在山脊上,环视山脊两边山坡的小路,忽然记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我在占河二级电站当民工,由

二叔父带着我翻过此山到他工作的张咀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石镇团的情景。也许当年没有现在的情趣,也许当时鲜花还没有盛开,同观一山景,心境两不同。

看完美景,大家找了一处较为平坦而又荫凉的草坪坐下。老婆和弟媳打开行囊和水壶,就地泡起了方便面,摆好水煮鸡蛋。我还是第一次和家人们一起,过这种野炊生活。其间,时不时地遇上些熟人,相互打打招呼。有一群来自武汉的游客,见我们是当地人,就凑了过来。他们一边喝着小酒,一边与我们一起聊起天来。聊着聊着,聊到了娄子石的由来,把大家一下带到了仙境。传说,有个仙人,看到凡间饿肚子,就向玉帝求情。玉帝只答应施放一担种子。仙人找来找去只找到一只大娄子和一只小娄子,装满种子后,挑到草盘大沟,想歇歇脚,缓缓气,就用打杵替自己,撑着挑子。不料,由于种子装得太满太重,没想到打杵没有被压断,反而把扁担给折断了。扁担因承受的重力太大,在折断的一瞬间,自然而然向上反弹,一下子弹飞到了安徽,变成了扁担山。没了扁担,仙人只好把大小娄子和打杵放在原地,回天庭复命。仙人在玉帝面前自责道,怨自己不该选择这么硬朗的打杵,如若是打杵被压断了,扁担还在的话,就不会影响到继续挑娄子前行。玉帝听罢,语重心长地问仙人,如果扁担仍在,打杵折断了,你挑着娄子又依靠什么扶手前行呢,累了又依靠什么替你撑挑子呢。仙人想了想,最后明白了,扁担和打杵哪样都少不了。这就是大别山区广为流传的“仙人挑担娄子石”的动人传说。

吃完聊完后,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打杵石跟前,看了看,转了转,摸了摸,再爬上大娄子石顶。眺望四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安徽的司空山等小有名气的风景区,尽收眼底。在脚踩大娄子石,看着小娄子石和打杵石的时候,触景生情,一闪念想到凡间的打杵和扁担也一样都少不得。谁也离不开引导,谁也离不开帮扶,你要帮扶别人,同时也离不开别人对你的帮扶。

贴灶神

文/丁明烨

民谣曰:年年腊月二十三,打发灶君去上天,骑着白龙马,侍女排两边,一走走到灵霄殿,老天爷问,那一家作恶,那一家行善,行善的降富贵,作恶的降灾殃。灶王爷,好心肠,好话说了一庙堂,老天爷,真高兴,下令说:明年起,春天早下雨,秋后晚下霜,多收五谷子,不降灾和殃。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是“灶王爷上天”之日,民间有贴灶神的习俗。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将灶王爷画贴到灶门旁,让灶王爷保佑居家平安,生活富裕。灶房贴的灶王爷是油彩印制的版画,灶王爷端坐中间,两边是两个侍女,构图饱满,色彩艳丽。这样的画,贴到灶口灰黄色的土墙上,醒目提神。

画像贴好后,要进行祭灶,先燃上一柱香,再摆上一些供品,供品是麻糖、枣糕等粘性食品,意即吃这些东西把灶王爷的嘴糊住,在玉帝面前少说自家的坏处。然后开始祷告,求灶王爷上天多言好事,下界保家人平安。

传说灶王爷主管监督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各家各户到岗履职,腊月廿三到天上汇报凡间状况,根据表现,由玉帝定夺对人们的奖掖和惩罚。对多德行善之人,玉帝便赐予福禄,延长阳寿。对坏事做多的人,玉帝便让其遭受报应,削减寿命。而高高在上的玉帝对人间之事并不完全了解,奖惩全凭灶王爷的一张嘴左右。因此灶王爷还有一个别称,叫作“东厨司命”,主管人们的祸福命运。

对于监管人间日常生活的灶王爷,人们一刻也不敢怠慢和冒犯,每做好吃的食品,必供奉给灶王爷,平时不能将刀斧之类的利器置于灶上,不能用硬物击打灶台,不能将污秽之物送入灶内燃烧,日常生活中不能抛米撒面铺张浪费,不能在灶王爷面前说脏话、发牢骚、吵架、骂人、哭啼等等。这些禁忌的原因看来可笑,但是却起到了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促进家庭和谐安宁的作用。

现在,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用柴禾灶的少了,烧饭换成了煤气灶、蜂窝煤炉,更是见不到灶神的身影了。没有了敬畏和约束,缺少了监督,习惯放纵的人们,便时常做出一些超越底线的“出格”事来,难免遭受“上天”的惩罚和报应。

鸡年说鸡

文/梁征

送走猴年,迎来鸡年。鸡年到了,说一说“五有”鸡。

有故事的鸡。鸡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十,鸡作为唯一家禽被纳入生肖属相的动物。为何那么多的家禽独独把鸡编入生肖属相呢?据说玉帝册封生肖只考虑对人类有功劳的畜兽,鸡并没有机会。多亏已被封为生肖的马告诉鸡,一定要对人类有所贡献才能被入选。鸡王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在黎明时分唤醒沉睡的人们,人们对鸡王十分感激。可是,当时玉帝封生肖的标准是不要飞禽。鸡为此事飞上天宫,在玉帝面前哭诉。玉帝看在鸡每天打鸣的份上,摘了朵红花儿嘉奖鸡。鸡王便有机会参与生肖席位的竞争。

有争议的鸡。“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人们一直喜欢争论这个问题,好像永远也说不清。据史料记载,鸡是7000年前被人类驯养,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鸡已经成为地球上效率最高的“产肉机器”。同时,鸡是人类最佳的营养食物。鸡肉性温味甘,有益五脏、补虚损、健脾胃及强筋骨的功用。最适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不足、产后及月经不调的孕妇食用。

有情趣的鸡。想着儿时的时候,住在农村,有了鸡鸣狗叫,就有欢乐。鸡成了农家的“小银行”,手头紧了,用鸡蛋换点零花钱;谁家生孩子“坐月子”,送一篮鸡蛋;谁家人生病了,杀一只老母鸡做成鲜鸡汤,补补虚弱的身体……现在,生活好了,隔三差五,煎鸡蛋,小鸡炖蘑菇,已是家常菜。的确,鸡成了人们的美食。古语有“无鸡不成宴,无鸡不成欢”。鸡鸭鱼肉,鸡居首位。

有励志的鸡。鸡鸣让人励志。晋朝时,祖逖、刘琨两人平时同居一室,互相砥砺,研究学问,都想找机会为国效力。一天清晨,大地一片凄清沉静,突然响起一阵嘹亮的鸡啼。祖逖从梦中惊醒,把刘琨也叫醒说:“你听,那鸡啼声多清脆悦耳,它引吭高歌,不正是要唤醒有为青年发愤图强吗?”“是呀,我们再不能贪睡了!”两人披衣下床,来到院中,只感到阵阵寒意,战栗得安不下心来读书,便取出剑来挥舞。只觉得越舞越有精神,越有力量,直到东方既白。这就是“闻鸡起舞”的典故,古往今来,不知激励多少仁人志士。

有学问的鸡。鸡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关于鸡的成语也就很多。“鸡毛蒜皮”、“鸡飞蛋打”、“杀鸡取卵”、“杀鸡焉用牛刀”、“呆若木鸡”、“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等等。从日常小事到社会大事,鸡的成语应有尽有。鸡与“吉”谐音,于是,鸡与吉相联。“吉日良辰”、“吉祥如意”、“吉星高照”、“万事大吉”等关于吉的成语应运而生,用来表示吉祥、欢乐、美好、诸事遂心的祝福之意。

鸡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时逢鸡年,让我们站在鸡形的国土上,拥抱“中国梦”,向着世界,歌唱充满自信、活力和幸福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