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悲剧的文章 / 悲剧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元春的悲剧命运

文/张晗

《红楼梦》吸引人,在于复杂鲜明的人物性格、曲折丰富的故事情节、含义深远的生命启示,还有欲说还休、朦胧隐约的神秘感。写儿女情长,宝黛钗三人的爱恨缠绵可谓牵人心弦;写世家浮沉,贾史王薛的命运又令人感喟不已。这部佳作确实是包罗万象、内涵丰富、令人百感交集。其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也各有千秋,在此我就贾府元春的性格与命运作简单评论。

元春是贾府的正统小姐,侯门贵女,大家闺秀。然而她的悲剧性命运,和大观园其他女子的命运又有什么不同呢?贾元春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女,贾宝玉同父同母的姐姐,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成为女史,后加封为“贤德妃”。书中对她的正面描写,集中在第十八回的元妃归省,此处是全书集中描绘古代园林建筑、庭院装饰、屋舍摆件、皇家仪仗、省亲礼节的地方,极尽奢华,富贵堂皇,流光溢彩,一派繁华景象,衬托出元春尊贵的身份,也显示了贾府极盛之景。但元春与家人一相见,便“满眼垂泪”,并怨长辈送她到了皇宫那“不得见人的去处”,还对父亲道:“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这句话直接地说出了元春心里的苦楚,虽为人中之凤,却不得不骨肉分离,何况区区女子,身系家族兴衰,一入宫门,便是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就连归省,母女间也是繁礼相随,父女间还要隔帘相对,又岂能真正得叙天伦?第二十二回中写到元春所作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是爆竹。她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爆竹一般引人注目又短暂易逝?位居贵妃,世间女子能有几人?四十三岁(存疑)因疾薨逝,她的生命绚烂而短暂!

元春是“四春”之首,又是“才德兼备”的贵妃,仪态万方,雍容优雅。关于元春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她虽然才华平平,但政治头脑灵敏、处理问题和平老练。她自幼接受传统理念的教育,三从四德的思想根深蒂固,并且入宫侍君,努力成为光耀门楣的忠臣孝女,实际上却事与愿违。陈美玲认为,这正是元春最大的悲哀,“她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以无比坚韧的力量,肩住了闸门,却放她的父辈兄弟子侄到外面做尽坏事”,“她希望的是给家族带来荣华,但实际上元春成为贵妃后,给贾府带来的是经济上的危机。”

虽然作者对元春的正面描写不多,但每次提到她,都必然是暗示故事走向或推动情节发展的,如元妃省亲,是贾府兴盛繁荣的巅峰;元妃传谕令宝玉和姊妹们入住大观园,是后面诸多情节的关键;元妃端午节赏礼,宝玉和宝钗所得一样,暗示撮合二人;元妃薨逝,贾府从此走向全面败落。可见元春这个角色是全书转折处的关键性人物,这与她身居高位,某种程度上代表皇帝对贾府的态度有关。许多学者认为高鹗续书中,元春身体发福,痰疾不治而死的情节安排,不符合曹雪芹原意,我也这么认为。虽然“虎兔相逢大梦归”在所难免,但死因仍有待推敲,曹雪芹写元春的悲剧,应有批判朝廷和宫闱的用意,即使不便直言,也会委婉地叙述出来。“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便是元春的悲剧命运,她与家族兴衰、忠孝节义紧紧捆绑的一生,并不属于自己。

善意

文/王开林

三十年前,史泰龙主演的好莱坞大片《第一滴血》曾令无数观众的血压飙高。

越战幸存者兰博退伍回国,绕道探望昔日的战友,获悉对方患癌去世的噩耗后,情绪低落,神色郁闷。在小镇上,霸道警长偶遇兰博,故意找茬,竟将他当成流浪汉,抓进警局,滥用私刑。即使有警员查明兰博是国会勋章的获得者,是劫后余生的战斗英雄,霸道警长也没打算给这位特殊身份的“流浪汉”一丁点回旋的余地。忍无可忍,退无可退,兰博的小宇宙瞬间大爆发,他使出浑身解数,将小镇夷为了废墟。

片中,那位霸道警长的表现强横、执拗、愚妄、刚愎自用,他导演了这场悲剧,也沦为了这场悲剧的牺牲品。我们探寻这场悲剧的根源,不难发现,远因固然是极其残酷的越南战争严重扭曲了兰博的心理,近因则是霸道警长滥用公权,缺乏善意。就算兰博不是战斗英雄,不曾获得过国会勋章,千真万确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难道霸道警长就可以罔顾法律,肆意践踏他的人权?影片《第一滴血》能够在全球产生轰动效应,可谓瞄准了观众的心理节点,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各国公民仍然痛感社会正义不张,善意奇缺。兰博以其美军特种兵顶尖高手的种种“必杀技”撂倒那些盲目盲心的追杀者,观众大呼痛快,没人将他斥为嗜血狂魔,倒是有不少人将他誉为孤胆硬汉。完全可以这么说,兰博代表的是社会上一大批饱尝不义不善之苦的受害者和被逼至悬崖边的抗争者,其泄愤的方式愈显暴烈,观众就愈觉解气和过瘾。

时至今日,科学进步有目共睹,网络信号无缝对接,然而这个世界仍然很不完美,贫困、猜疑、争斗、厮杀、不解之仇和恐怖袭击令它千疮百孔,险象环生。善意之不可多见、不可多得,竟如同石山上的巨木、沙漠中的淡水。我们揭开任何一部悲剧猩红的帷幕去放眼打量,都会发现相似的剧情:善意要么缺席,要么失踪;人性要么扭曲,要么撕裂。

两千多年前,中国圣哲就极力标举善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句句善言均为仁爱大张旗鼓,可是在漫长而黑暗的专制时期,善言善意落在实处的时候不多,历史的常景就总是泪流成海,血流成河。

即使在和平时期,培养善意也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希望工程,须从个人做起,须从细节做起,我们不得不承认:消除社会戾气的难度远远高于治理城市阴霾。

善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无法用真金白银购买到,它要求我们将心比心,将心贴心,将心印心,将心暖心,将心换心。不问事业成败,不问官职高低,不问名气大小,不问家底厚薄,只问善意之有无和多寡,人与鸟人的全部区别,在此不在彼。

路边的树

文/王悦

年轻时,以为生活是充满快乐和幸福的,所以,总是憧憬着,期盼着。后来,当悲伤、挫折、失望这些让人不喜欢的东西,接二连三地扑面而来时,才慢慢地悟到,现实生活,其实是充满无奈的,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前些日子,去一个小县城的路上,大家谈起了人生中的辉煌岁月,一位朋友说,人的一生,就像路边的树,一年中花开的时节,就那么短短几天,而其他的时间,都默默地守在路边。

这句话给了我启示,很契合我的心境。用路边的树比喻人生的辉煌与平凡,再好不过。从来没有好好地看过路边的树,朋友说过之后,我就开始留意,慢慢地,感知到了树的内在品质。

树有慧心,它懂得安于平常的岁月,而平常的岁月,正是在为怒放的花期,积蓄着无穷的能量。树有平常心,深深地扎根在属于它的那片土地上,默默地度过千百年的漫漫岁月。无论是短暂烂漫的花开时节,还是长久孤寂的无人问津,抑或是苍老干枯的枝桠不再抽出新枝,树都年复一年,完成着自己的使命。

我喜欢这个比喻。人的一生,就像这路边的树,辉煌如意的时期,就那么一段时光,其他的岁月,都是烦恼与挫折相随的平常日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如果不能安心于平常日子,那么心就像一棵浮萍,不能沉静。

一位禅师说,修炼不一定要选择艰苦的环境,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修炼。是啊,人要像一棵树那样,牢牢地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壤中,岁岁年年完成好自己的生命过程。绽放美丽和灿烂时不语,忍受孤独与寂寞时不悔。

一位声乐老师说,喜剧不是大剧,而悲剧才是大剧。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喜剧表现的是人生中不常态的故事,而悲剧是人性的折射。从悲剧中,我们能感受到,人在社会环境、性格宿命等背景下的种种联系与遭遇。悲剧在舞台上展现出人生的种种无奈,呈现的人生更加丰富,更真实更有深度和哲理,所以是大剧,是大美。这样说,并不是宣扬人生都要是悲剧的才有意义,我想说的是,当人生的喜剧来临,要欢乐,要享受,要珍惜,但更要有面对悲剧的勇气、胸怀和境界。因为,世上哪有不散的筵席,再华丽的乐章,也有曲终之时。同样,再悲伤的事情,也终会随风而去。欢乐的日子,要能珍惜和爱护,悲伤的日子,要能忍受和安心。

那年的冬天,很少下雪,没有看到漫天的雪花,却在春天来临时,雪竟然越下越大。风雪弥漫中,我看到窗外的树,被雪花裹满了全身,宁静而美丽。风雪之后将又是一个平常之年,又要面对许多平常之事,和以往的岁月差不多。不同的是,从那年起,我的心里,种下了一棵树。它扎根我心,我会常常想念它,爱护它,感激它。有了它,我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