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咖啡厅的文章 / 咖啡厅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一米的距离

文/夜雨触花

她在咖啡厅安静地坐着,一束束橘黄的灯光散落在每个角落。她感觉到很温暖,这么多年,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着这个地方。虽然不常来,但许多时候,她都很怀念这里熟悉的味道。

十五年,缘来缘去,一份如茶的醇香,还在她的口中留有余味。经历十五年的沉淀,这里的世界,多了一份优雅和宁静。有一点点古色古香,更多的却是那份咖啡中的味道,像她今天点的那杯卡布奇诺。那层仿佛要溢出杯口的白色泡沫,她用勺子轻轻地搅匀,服务生说,这种恋爱中的卡布奇诺很冰。她喜欢这种感觉,在很冷很冷的冬天,她将自己包裹在厚厚的羽绒服中,伸出被冷空气冻得冰凉的一双手,握着一支冰淇淋,在路上,寒冷的冬天走着。

一个人的固执到了极点,无论何时,她都在寻着那份熟悉的味道。

卡布奇诺有着一份独特,给了许多恋人溢出心底的甜蜜。她不喜欢一种甜太过浓烈,当她轻尝卡布奇诺泡沫与巧克力中的那份甜味时,她有种晕眩。

她将勺子放在杯子旁边,静静地看着这杯咖啡,她笑了。原来,她还是更喜欢清茶的味道。淡淡的清幽中,带着那份微微苦涩的香醇。

近两个月里,她一直在喝着一种茶,幽香,清淡,醇厚。这是她师父常爱泡的茶,也是她常爱喝的茶。慢慢地她学会了品出一种茶的味道。

那一天,她跟随师父,还有叔,去了一位同行长者的地方品茶。长者的地方有些简朴,他们在一种有些嘈杂的地方坐下。她看着长者将平常她常喝的那种茶慢慢地放入壶中,将热水缓缓倒入,盖上茶壶的盖子。十几秒钟后,长者将第一道茶水倒出,淋在茶壶上,再泡第二道茶。

她就那样静静地看着,溶入在他们的交谈中,她喜欢这种平实朴素的味道。她也喜欢长者和长者的那个地方,嘈杂的环境里,也拥有的一份宁静。

那天,她在喝过长者泡的茶的第一口时,她便觉得与平日师父泡的茶有所不同。但对于品茶,以及茶的悠远深厚的文化,她还只是浅尝辄止,故然不可妄加评论,尤其是在一群长辈面前。

后来,她还是忍不住偷偷地问了师父,长者的茶为何与师父平日泡的茶不同呢?

师父笑了,她常常觉得师父的微笑中,有一份慈爱。其实,她不愿将师父定位在老人的行列,她希望她身旁离她很近的人,永远都年轻着,因为老人的眼中有一份让人不忍多看一眼的沧桑。

叔也笑了,他们一同告诉她,因为师父平日泡给她喝的茶,都是上千元的好茶。听完,她唏嘘地呼出一口气,想平日师父不在时,她还偷偷拿出师父的茶胡乱捣弄,多浪费啊。

不过,很快她便忘了自己的捣乱,为自己终于会品出一种茶的味道兴奋不已。

这种茶是铁观音。而她平常爱喝的那种是零发酵的清香型的绿茶铁观音。口感清淡,微甜,醇香。她尤其喜欢它的那种翠绿的茶色。

纯是她一直固执地喜欢的味道。无疑绿茶铁观音也蕴含了那份纯正,所以她深爱了。

她用手握着卡布奇诺,轻轻地在桌上转动,一份冰凉从手心浸入。被她舀入碟中的泡沫染了一些咖啡和巧克力的色调。

这个地方,是他们初次喝东西的地方。那个初冬的夜晚,她就站在街的对面,静静地等着他,雨浸润着那个屋檐外的每个地方。冷风从她裸露在外的每寸肌肤掠过,直到他来了,带着她走入这里,一丝温暖暖过她的手心。

她刚刚走过他们曾经坐过的地方,仿佛那晚他们谈笑的那一幕就在昨天。她安静地听着他,讲着那个仿若在光阴之外不染尘埃的地方。那时的他在她眼中,神采飞扬,桀骜不逊。她就在一米以外的地方看着他。而她,虽然娇柔,但也时常从心底里洋溢着一份自信和美丽。

或许,无论是多么亲密的人,都应该保持在一米以外的距离,让彼此之间拥有一份朦胧。朦胧也是一种美,若隐若现,就像一朵莲花的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她再一次端起那杯卡布奇诺,轻轻的啜一口,这次她不再有初尝时的慌乱。她抿了抿嘴唇,那种甜得让她晕眩的味道淡开了,这是在她搅匀后喝到的感觉,有一种浓郁的苦涩咖啡味,又湛入了甘醇的香甜,是隽永。

曾经,她总是把茶当水一样,大口大口地喝,她觉得那样很解渴。如今她学会了去品茗。

仿佛,瞬间,她便懂得了,师父所说的,喝咖啡的女人的那种优雅。历经沉淀后,不再有赶路时的那种匆忙,学会了慢慢地,静静地去品茗生活的味道,像星巴克的文化一样,“像品咖啡一样的去生活”.而生活也像咖啡一样,有各种味道,酸甜苦辣咸,当你用勺轻轻地将它们搅匀后,它可以是一杯卡布奇诺的味道,也可以是一杯茶的醇厚,浓郁,清雅,芳香。

她收回了自己的脚步,站在与他一米以外的距离。

她看着电脑上的那张照片,那幅油画,这是她与他一起去参加一个画展时,她第一眼爱上的一幅油画。每一幅画的深意,都是画家内心的世界或向往。那么爱上一幅画的人,是否也与画家拥有同样的一份心境呢?

她看着油画上,站在岸边低眉,昂首的鹤,还有那对展翅高飞的双鹤,她的脸上流淌过一种久违的笑容,自信纯真和自然从容。她突然间懂得,为何在那次画展上,她会第一眼爱上这幅画--因为这幅画中蕴含了一份宁静和美好。

无论是画中的鹤与鹤,还是鹿与鹿之间,都隔着一米的距离。而这段一米的距离,就是在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时,对彼此的欣赏和守望。

民国街的呼吸

到渝北,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民国街是必去之地。因为重庆是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渝北的民国街,便逼真地还原了重庆抗战时的景象。

在一个暖阳的初冬,我来到了民国街,我看见一妙龄女子一身戎装,似间谍片中的人儿,《潜伏》、《风声》的记忆,迎面而来。往事并不如烟,穿长衫旗袍的、着美式军服扣船形帽的……在民国街上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时间仿佛停顿在了战时重庆的陪都,潮呼呼地穿过岁月,向我涌来。

“炒米糖开水”“醪糟,汤圆”……战时陪都民国街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不宽不窄的马路,青石板的人行道,当铺、影院、戏院、咖啡厅、银行、客栈、邮局、报馆,挤挤挨挨地站立在民国街。一对年轻的情侣,犹如我现在,站在此刻初冬的民国街上。

在民国街上的咖啡厅,这对年轻的恋人不期而遇地撞见了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还有他身边相随如影的妙龄女子,不同的是这女子不是戎装,而是家常素装的一女孩儿。

她着月白色的齐踝旗袍,窄削的肩上挎一个小方蓝格布包,在一次采访中她与这个从大洋彼岸来的男人结识,这男人心中除了飞过驼峰航线的飞虎队,就是和他进入咖啡厅的这个温馨女子。

他们走过这对情侣的身旁,留下了一丝淡薄的香气,那香,是南山的那一树腊梅浸染的。年轻的情侣同陈纳德和散发着腊梅香气的女子,走进了咖啡厅,比邻相坐,消闲着陪都这个暂时还没有拉响防空警报的当儿,岁月静好地相互致意,相互守候。

那对情侣,就是当时我年轻的父亲和母亲。

暖阳中的民国街,有暗香溢出,循着暗香走进咖啡厅,有下午暗暗的光从木窗棂照进来,和咖啡的浓香一道,显出几分古典的模样。我向侍应生要了一杯加伴侣的咖啡,放入方糖,在同样有暗暗时光照着的木窗棂下,用勺子就着时光搅动。怀旧让我在这个初冬的下午,民国街的咖啡厅,冥冥之中与陈纳德和陈香梅小姐,在细长柔软袅袅缠绕的咖啡香气中遥遥相望。

这是一个心向往之的时刻,也是一个千金难买的时刻,重庆这个战时的首都,因为这两个极品人儿,消除了战争的硝烟,也掩盖了战争的残酷,让国人享受着短短的安宁、人生难得的温馨。

在这古典情调里,那对年轻的情侣走出了咖啡厅,晚些时候,有人请饭。招手洋包车,这对情侣看到在街的尽头,走过来的竟是宋美龄。

陈纳德将军飞越太平洋来到中国,担任中国的空军顾问,就是受宋美龄的邀请。

民国街安静了,“炒米糖开水”的叫声消失了,浓郁的重庆方言“啥子”、“搁倒”、“要得”,在空气中凝固了,挑担的、拉车的、走路的、进当铺的……停下了脚步,注目肃静,空气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

走在宋美龄旁边的是那个戴软边黑色呢帽、墨镜,一身男装打扮的孔二小姐,后面走着几个精壮的着便装的男人。宋美龄微笑着向大家招手,暖阳在她精巧的鼻梁上闪着光,光洁的皮肤衬着墨绿色的旗袍,脑后盘着一个发髻,跟照片上一个样,不,比照片上更优雅、更传情。

时间停顿在这里了,我站在民国街,沐浴在暖阳下,望着满街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群,寻找过去年轻的父母在这里与宋美龄、孔二小姐不期而遇的情景。说不清是些什么感觉,堵塞了我小小女人的胸膛。

喔,民国街,抗战陪都时期的繁华、风情、文化,如今在渝北区政府艺术的打造下,还原着历史的原貌。民国街曾经的呼吸,吸引着那些不曾见过前朝旧事的人,来这里装扮旧貌中人的模样,也吸引着我,在想象中还原着我年轻父母旧日的模样,过足了一把瘾,随后信步走进了国泰电影院,冯小刚执导的《一九四二》,刚刚开场。

智慧之门

文/程刚

1979年,希尔顿以2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赫尔辛基一处繁华地段商厦,然后将它开发成了一处酒店,很快进入正常营运状态。

不久后,希尔顿发现酒店隔壁咖啡厅生意非常好,酒店里也有不少客人谈生意、会朋友把地点安排在这里。于是,希尔顿便主动联系这家咖啡厅老板,希望与他合作。

谁知,希尔顿却碰了一鼻子灰。原来,这座商厦以前老板与咖啡厅老板因为商业利益仇恨很深,虽然商厦转手,但咖啡厅老板却把仇恨转嫁到了希尔顿身上。

希尔顿了解具体情况后并不气馁,他再次找到咖啡厅老板,提出大厦已易主,现在他只需要在酒店大厅这一侧墙上开一扇门,然后直接和咖啡厅联通,随便出入即可。可咖啡厅老板还是那股犟脾气,并对希尔顿说:“除非你拿一百万,否则,免谈!”

一百万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希尔顿经过一夜思考,第二天便拿着一百万递给了咖啡厅老板。当然,咖啡厅老板再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了。

不久后,酒店直通咖啡厅的门装好了。任何一个人看来,这个门花了一百万实在不值。

希尔顿则开足马力宣传,入住酒店免费送10元去咖啡厅、酒店里有一家咖啡厅,是理想的会谈地点……当然,咖啡厅老板也不会让客源白来,因为每个人到这里消费至少要60元,酒店每引进一个人,咖啡厅会给希尔顿2025元,而希尔顿则每人赚回10元。更重要的是,希尔顿酒店从此入住率直线飚升。因为,许多客户见朋友或是谈生意晚了,直接选择在希尔顿酒店住宿。

许多人问希尔顿为什么舍得花一百万开一扇门。希尔顿笑着说:“顾客出了门,就可能去别的咖啡厅。同样,咖啡厅顾客出了门,也可能入住别的酒店。但开了这扇门,他们会认为,这是最便捷最方便的一扇门,最重要的是,我们与咖啡厅打开了‘一扇门’,从此我的生意再没有负面新闻了。”

一百万开一扇门,可能谁都不理解,可希尔顿却只用了两年时间便回了本,而且挣了一百万,这或许就是他的人生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