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并非的文章 / 并非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人到老年才明白

文/jsanmren

无论你现在多么年轻,终究会有老态龙钟,步履蹒跚的那一天。人到老年,都会有太多的感慨、伤感、感悟。看看下边的话,也许您会有个好的心态。或许也是您的内心独白。

人到老年,不再有少年的轻狂、青春的浪漫、更多的是对人生感悟和理解。

人到老年,不再有童年的笑脸和青春的美丽,但胸怀变得像大海一样,装得下四海风云,容得下千古恩怨。

人到老年,方才明白:人生一世,无论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盛衰与荣辱,都如自然流水,从哪里来还得到哪里去。真正领悟到,什么叫百川归海、什么叫万物归一。

人到老年,方才明白:世上并非黑白分明,在黑白混淆的事物和时务面前,糊涂面对,是明智、是高境界。因为无力回天,扭转乾坤。

人到老年,方才明白: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并非人人都大有作为。但做人是一生的事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足迹,只要自己奋斗过。追求过,得失成败又有何妨?

人到老年,方才明白:老年自有老年的风景。青春虽然美丽,但他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退色,只有青春的心境,才是生命中一道不败的风景。所以只要有好的心境才不会厌倦生活,生命才有活力。

人到老年,方才明白:世上没有完全合乎男人心意的女人,也没有完全合乎女人心意的男人,家庭幸福和婚姻美满,关键在于宽容,相互的感恩和敬重。

人到老年,最终领悟到:人生最实质、最内在、最主体的内容在于把一生的奋斗机运揉进生命的脉络,让生命充实丰富,活得实在,活的尊严。

人到老年,明白人生事理不晚,该放下的放下,该忘的忘掉。让夕阳的色彩更迷人。

腊梅颂

文/周潘

冬天,没有春日的缠绵,没有夏日的热情,也没有秋日的凉爽。我最喜爱的,恰恰是冬日里凌寒怒放的腊梅。

腊梅是坚强执着、知难而进的象征。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日的梅花娇艳盛开,哪一朵不是历经寒霜苦呢?

红梅太娇艳,少了腊梅的成熟稳重;白梅太忧伤,少了腊梅的活泼伶俐。当大雪纷飞飘落时,腊梅的晶莹花瓣便在雪花的陪衬下熠熠生辉。腊梅之所以不需要绿叶的陪衬,是因为其他花儿轻浮的外表让人看得厌烦,而腊梅这冰清玉洁的气质是任何花儿都学不来的。让其它花儿一见就闭门不理的雪,把腊梅精致玲珑的面孔衬得嫩莹欲滴。雪是无情的,把娇嫩的小花冻得发抖,但当亲切美丽的腊梅和雪在一起,却组成了一幅别样的风景,让雪好像有了几分柔情。

似一句词“花满枝,雪满枝,花雪精神梅作诗。”但腊梅作的,何止是古往今来一首首赞颂梅花的诗,还有一句句充满幽香的词,在心房四周萦绕。

腊梅的香味十分浓郁。不说香飘十里,但至少在能看见株株腊梅树的地方总有沁人心脾的缕缕暗香。不用闻见腊梅香,便在花雪之中将它挑出来,苍白的雪怎么可能会有轻柔的暗香呢?

腊梅的独特正是让我爱它的原因,它与生俱来的气质和品质,是与众不同的:清高并非自命清高,优雅并非自恃优雅,美丽并非只在外表。

我便作词赞颂:“腊梅幽香叶自惭,金瓣凌寒质非凡。冰清玉洁柔化雪,谨摘花朵配玉簪。”

春来了,腊梅谢了,但它永远盛开在我的心里。

采木耳

文/王贵宏

提到采字,我总会想起甲骨文,它极像用手指尖从树木上轻轻采摘东西。采山,我最爱采木耳,它晒干后不仅能长期保存食用,卖钱价格也不菲。

木耳并非树木的耳朵,而是树木在生命暮年即将消失之际催生出的一种食用菌。采野生的木耳必须得雨后,木耳有个特性,它冷冷热热长菌丝,干干湿湿才长子实体。找木耳也有窍门,不能毫无目标地在密林中乱走,那样只能徒耗时间与体力,你得寻找爱长木耳的榛柴丛和柞木岗。在这种地方,那些被风刮折的柞树和枯死的老榛柴,它们在化成泥土之前会竭力将体内蕴藏的美味奉献出来,变成一朵朵一串串又黑又亮的木耳。

雨后采山并非浪漫好玩。湿润的草丛中会涌出成群的蚊虫,你得戴上蚊帽或擦些防蚊油,不然会被蚊子小咬叮咬得满脸红肿,采木耳时眼睛也不能光盯着那些让人兴奋的东西,你得防备可能随时出现在脚下的蛇和吊在榛柴棵子里的野蜂窝,如果你不小心碰到圆溜溜的野蜂巢,野蜂便会如临大敌地倾巢而出,向你发动穷追不舍的攻击。

夏秋的小兴安岭,林深树密,采木耳又都在雨雾天气,长时间低头东寻西找极易转向,为防止迷山需跟随有经验的向导,才会避免迷山的危险。采木耳手中离不开木棍,可拨荆棘探路,亦用来打草惊蛇,木耳味美却也并非可轻易所获啊。有时你走了很久,正为久寻未果而着急,蓦然回首,却在一片灌木丛中发现它们的身影。弯腰钻过去,它们像听到你的到来的脚步声,挤挤挨挨聚在一起,竖着一片片薄薄的耳朵,战战兢兢地匍匐在朽木上。此时你望着它们,会横生许多联想:哦,万物有耳,万物有灵,朽木亦如此。

据说由于地域不同,木耳也有不同的称谓,并且都非常贴切形象。它似飞蛾蝴蝶款款欲飞状,故又名木蛾;它的味道如鸡肉鲜美,故又名“树鸡”或“木鸡”;它重叠蔟生,宛若片片浮云,故又有云耳之称;久负盛名的“木耳之乡”——湖北房县的黑木耳“形似燕,状如飞”,故又有“燕耳”之美称。

天然的野生木耳一直被人视为山珍,价格也高出栽培木耳的数十倍。一场大雨过后,木耳们茁壮而起,焕发出神奇与生机,但若想得到这些木头上开出的“黑色花朵”,采山人需付出艰辛与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