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怀念父亲最经典的文章

2022/12/05好文章

怀念父亲最经典的文章(精选12篇)

为人生打个补丁

文/王国梁

妻子的一件漂亮的白色上衣,胸前不小心被烧了一个小洞。我替妻子心疼,她却说:“不要紧,我去修补衣服的小店补一下。”几天后,妻子把衣服拿回来,我看到被烧掉的那里补上了一朵红色的玫瑰花。有这朵红花的映衬,衣服好像比原来还漂亮了。没想到,为衣服打了一个美丽的补丁,反而会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路上,有时会走错几步。有些错误,会成为人生的一处败笔,不堪回首,让人羞愧难当。如果勇于面对,为人生的漏洞打一个美丽的补丁,说不定会让人生境界得到升华。

我认识一个人,他年轻时散漫浪荡,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打架,偷家里的钱,坑骗朋友,还和一个高中女生谈恋爱,最后抛弃了人家,几乎可以说是劣迹斑斑。人人都知道,他是典型的浪子,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这辈子输定了。

他的父亲整天摇头叹气,在别人的提醒下,打算让他去当兵。他父亲费了很大的周折,四处奔波求人,可谓用心良苦。最后,终于让他当上了兵。他却懊恼地说,他的人生已经千疮百孔了,对自己没信心。父亲劝他,你这么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不能丧失信心。父亲为了他的事,白发都生出来不少了。他看到父亲期待的眼神,冲父亲点点头。他当兵走的那天,向父亲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两年,严格的部队生活竟让他脱胎换骨了。他在部队勤勉守纪,改掉了一身的坏毛病,而且还变得非常爱学习了。他爱上了读书,业余时间学习写作,已经在刊物上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并且他信心百倍,正准备考军校呢。部队的领导和战友对他评价都很高,说起他以前的那些事,大家都不相信他从前会是那样的。

我看过他的文章,他经常翻捡自己过去的经历,说那是一种疗伤。那些经历,就像一根根刺,刺痛了心灵,留下了痛悔。审视自己,把错误重新修补。因为错过,所以要用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把自己所有的缺点用针挑破,即使疼痛,也毫不留情。然后,补上最美丽的补丁,为自己赢得了更加多彩的人生。

生活漫长,人难免有糊涂犯错的时候。只要肯为错误打一个美丽的补丁,人生依然可以很精彩。

活着总是美好的

文/刘建平

生命如白驹过隙,一晃已近花甲。同学中有病躺卧榻撒手归西的,也有猝然离世的。我自己也经历了一次生死,因此对生命的感悟就特别深,生命的枯萎、消亡成了一种过程、常态。有时候和先生讨论,夫妻间谁先离去会好一些,答案竟惊人一致,谁先走谁会痛苦少一些。说来心里无比悲凉。看杨绛先生曾写的一段文字,她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中的客栈而已,家在那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凄楚之情令人潸然泪下。

父亲已经过世,仅仅活了66岁。要知道,父亲年轻时是篮球场上的中锋,特别喜欢运动。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那么快离开我们,我们都做好了长期护理的准备。没有想到,他老人家却没有挺到这个世纪。父亲生命的最后几日我一直守候在身边,亲眼目睹了由生到死的过程,经历了气息尚存的生机和咽气之后的蜡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医术在一些疾病面前是多么的束手无策,回天无力啊!

后来,剩下母亲孑然一身,由儿女们像燕子一样飞来飞去轮流看护。因为中风后行走不甚利索,母亲会枯坐在那里,给我们讲着那么多的新闻逸事、养生常识,都是电视里的翻版、故事。有时看着母亲,想到人老了,身体健康就是生活有质量的基础,就算面前堆了再多的金山银海已不能自己去支配,有些事情遂愿不遂愿的也力不从心,只能长叹,感叹生命的落花流水。

再后来,母亲在82岁时也去世了。有时格外思念父母。尽管记忆被泪水洇湿,多了模糊的影子,但烙在心里的伤痕依然刺痛。忘不了父亲临终前使劲摩挲着我们的手的那个早晨,依依难舍啊!父亲走时,母亲说,谁都不能哭,不能有一滴眼泪流在父亲的身上。亲眼看着父亲被蒙上了白布,到了另外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

记得弟弟娶亲时,我坐在迎亲的车上,本应欢天喜地的高兴,我却哭得一塌糊涂。那个时候,我想起了父亲,想起了父亲的一个个遗愿,想起他老人家曾说我的儿子还没有成家,没有成人。爸,如今,您的孙女都快初中毕业了,只是家里的全家福永远凑不齐人……

培根说过:“对死的宣扬比对死的恐怖更可怕”,成人畏惧死亡犹如儿童怕进黑暗。孔子曰:“不知死,焉知生”,死亡是无法回避和逃脱的,也是需要正视的,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死。

好好活着过每一天。风起时,笑看落花;风停时,淡看天际。懂得放下,生命才会更加完美,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人生之痛

文/凸 凹

年过五十,器官有异动了,时时有些不请自来的隐痛。这让我不自觉地思考起关于痛感的问题。反省人生,我发现所谓疼痛,不在其身,而在疼痛之外的附加因素,即:它往往附着于心理和精神的作用。

堂妹生得美,却为美所害,追求脱俗的爱情。她认识了一个官员,他有权有势有风度,但也有家眷。她不听劝告,一味痴迷,甘心做外室。一做就是二十年,其间不断做流产,直至风湿加身,骨节肿胀。家人为她心痛,但她自己不觉痛;族人为她蒙羞,但她自己不觉羞:因为她能感受到爱情。男人给她美庐香车,还像亲女婿一样给她父母养老尽孝,这一切都是爱情的证明。但那天,我们出席一个晚辈的婚礼,中间她突然泪流满面,悄悄地退出去。我尾随其身后,想看个究竟。她坐在酒店台阶上,不停捶打双腿。我以为她风湿病犯了,便走上前去,关切地问,是不是送你去医院?她凄然一笑,说:“哥,我没事,就是突然觉得心中虚空,情不自禁地想,我什么时候也能有个亲生儿子,也能像模像样地给他娶一房媳妇?”我知道,这个时候,痛苦从所谓的爱情中朝她钻隙而来,身残可忍,不能忍受的,是她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父亲刚过五十,就得了直肠癌,后来又扩散到肝上。他默默忍受,不吭一声。因久治不愈,怕他怨恨亲人,就告诉了他病情。从那一刻起,他像换了个人一样,坐着喊疼,躺下喊疼,整个家庭都疼痛在他的哀号里。其实为了缓解疼痛,每天都给他服用吗啡、注射杜冷丁,但为什么他还老喊疼?不是因为他不够坚强,他是疼在绝望。

父亲一天晚上去世,我心有大痛,但我没有哭。我平静地把他推进太平间,并仔细地给他系好领扣,然后蒙头大睡。天一亮,我就动身上路,到十里八乡,给亲朋好友磕头报丧,之后是联系火葬场,最后是抱着骨灰盒把他送回祖坟安葬。在这期间,我还要接待前来凭吊的族人,说些感激的话,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没表现出一点丧父之痛。母亲大惑不解,对人说,这孩子心真硬,死了老子居然还能平静如常。待父亲入土,看到眼前堆起了一座新坟,我才突然醒悟到,父亲真的没了!于是,我一下子扑倒在地,放声号啕。那哭声异常怪异,不似人声,却似野驴哀号。事后回想,不是我意志坚强,能承受失父之痛,而是因为我是长子,父亲的后事需要我悉数担当。让他体面地入土,是第一等要事。在责任面前,痛苦失去了它本身的锋芒。

回望种种,我感到,人生之痛,不在于身体的创伤,而在于内心的失据。

父亲的家国情怀

文/张正敏

我小时候最爱听父亲讲故事。父亲最爱讲爱国志士、卫国英雄的故事。他最喜欢讲屈原、岳飞、文天祥等古代爱国英雄的故事,也经常讲现代爱国英雄杨靖宇、吉鸿昌、赵一曼的故事。但他讲得最多的还是抗日战争打鬼子的故事,因为这里面有他的亲见亲历,有他的战友和父老乡亲。一段故事讲完了,父亲每每还要发点议论,谈谈感受,用现在的话说叫夹叙夹议。父亲讲故事、发议论,说道理、辨是非,久而久之,便把爱国的种子种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滋养了我的家国情怀。

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讲爱国故事,就常常讲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说小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爱国。爱国不是一句空话,既要树立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更要具有建设祖国的才学、保卫祖国的本领。只有读好书、学好本领,长大了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我牢记父亲的教诲,刻苦自励,勤学好问,学习成绩在班里每每名列前茅。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父亲再次给我讲了木兰替父从军、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还讲了抗日时期许多父母送儿上战场的故事。讲完了,父亲对我说,听从祖国召唤,参军当兵就是好青年,就是爱国。我毅然放弃了大学梦,走进了军营。

后来我转业回到地方工作。父亲对我说,做好党分配给你的工作就是爱国,不然连国家发给你的工资都对不起!我牢记父亲的教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职业的敬畏使我不敢稍有懈怠。

再后来,我走上了领导岗位。父亲对我说,当官就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得罪人(决不能有意整人),才能当好官。当不了好官,至少也要当个守规矩的官,万不可当赃官贪官糊涂官,秦桧、和珅就是警示钟在那挂着哪!父亲的教诲我牢记在心,几十年当官不像官,自觉以普通一兵自束自励。

父亲的家国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我。现在我已退休多年,父亲也早已离我远去,每当梦中相见,父亲似乎还在嘱咐我,要力所能及地做些工作,以报效祖国养育教导之恩。

一个家,越过越好的4个迹象

文/张一条

1

一是,家居整洁,窗明几净。

前几天看到一则帖子,一个男人抱怨自己的妻子太邋遢,让自己实在不想回家。

他说,只要他一个星期不收拾,家里就会乱得没地方下脚;垃圾桶里的垃圾长时间不倒,经常长出白毛;有次同事来家里做客,即便已经提前做了清洁,仍然找不出一个能泡茶的干净杯子……

刚开始他还耐着性子打扫,后来就破罐子破摔了,于是日子越过越乱。每次在家待着,看着周围乱糟糟的样子,他就心情烦闷,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头。

家的干净程度,真的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古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生活在一个干净的家中,会使人身心放松、精神愉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容易变得更加紧密。同时,经常打扫,注意整理,也会让人更加勤快,养成干事利落的好习惯。长此以往,日子怎能不越过越好?

正如一张干净的脸是人的加分项,一个干净的家同样会为我们的人生加分。

2

二是,相互取暖,却不完全依赖。

有人说,与家人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大家关系亲近,又各自独立。

家里一位叔叔曾说起过一件事。一次,他去看望结了婚的儿子,不巧碰见儿子、儿媳因为一件琐事争吵。他没有劝架,而是待在房间里,假装没有听见。不久,两个人就自行和解了。叔叔说,吵架是小两口之间的私事,当父亲的贸然参与进去,往往会将事情弄糟。

仔细想想,许多家庭矛盾其实都是一方过度插手对方生活造成的。比如有的父母偷看子女隐私,不准子女违背自己的意愿;有的公婆干涉孩子的生活,不给小两口留下私人的空间;还有做子女的,而立之年依然啃老,给长辈的生活拖后腿……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不懂得放手,孩子长大之后常常也就无法理解父母的苦衷。如此恶性循环,只会把家人变成了“仇人”。

其实,无论是夫妻、父子,还是婆媳,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绝对服从。始终守好彼此之间的界限,一家人的关系才能更亲近、更长久。

3

三是,永远把家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印象特别深刻。一个父亲望子成龙,但儿子却成绩平平,这让父亲非常失望,动辄对儿子暴力相向。一次偶然的机会,儿子得到一本可以让人心想事成的秘籍,但代价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又一次挨打之后,儿子问父亲,成绩好的儿子和健康的儿子,你选哪一个?父亲正在气头上,想都没想地说:“我要你出人头地。”儿子听完后,真按秘籍上说的做了。他的成绩一天天变好,但身体却一天天垮了下去。父亲发现了那本秘籍,想起儿子之前问他的话,痛不欲生。

这虽然是个夸张的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它的警示意义。无论何时,健康都是第一位的。它是立身之本,是支撑一个家庭最稳的支柱。

健康在,家庭稳如泰山;健康不在,全家风雨飘摇。家人都健健康康,才是一个家最可贵的财富。

4

四是,家中总是充满欢笑。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中有欢声笑语,比锦衣玉食更能让人幸福。

去年有部热播电视剧,讲述了三个家庭的不同生活。第一组家庭家境富裕,但夫妻离异,妈妈和女儿关系紧张。第二组家庭颇有权势,但夫妻都忙着工作,感情淡薄,儿子桀骜不驯,与长辈隔阂不断。

而第三组家庭,虽然条件普通,但家人之间常常说出口的不是抱怨和指责,而是理解和关爱。即使遭遇中年失业这样的危机,一家人也是共渡难关。

有句话说得好,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一家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长幼和睦、夫妻恩爱,遇见大事有商量,碰上小事懂原谅。

家是港湾,是盾牌,是一个在我们累的时候可以依靠,并为我们遮挡风雨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经营好我们的家庭,让它变得越来越好。

“懂事”

文/尚梅兰

父母在世时,很注重家风的传承。虽然我的父亲只读过两年私塾,母亲目不识丁,但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良好的家风传承。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常常教诲我们:“一个家要想过好,那么可能让家不好、让家人不好、让自己不好的事情都不要去做;自己不好,家也不会好。一家人要惦着彼此的好,必须使家常常充满正能量,要善解人意,对家人的爱要真心,无论对任何人都应持以善心!”从小父亲就给我们立规矩,使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那些“不能”——做人不能没有教养,不能对父母视若无睹,回家不能如入无人之境,不能遇到长辈和家人横眉冷目、不屑搭讪……这样的跋扈和乖戾之气,父母绝不能容忍。

“一定要做个懂事的人”,这就是我们的“家风”!

父亲说:“没有良好的家风,想在社会上立足是很艰难的。”

长大后我们都相继成家立业,偶尔有家庭矛盾时,去父母那里诉苦,父亲就会谆谆教诲我们,告知我们幸福的秘诀,他说:“没有人的婚姻是完美的,生活的确很累,但是作为家长,必须努力做个有涵养的人,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学会忍耐,想想身上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自己的家人相互包容,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好婚姻都是夸出来的,男人需要的是肯定和赞美,尤其是在外人面前一定要给足面子;学聪明点,做一个儿女孝顺,亲友爱戴,豁达通透却不自以为是的人;要想有美满婚姻,必须切记:假话全不说,真话说不全,要学会妥协和退让,要懂得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婚姻才能和谐幸福,长久维持。”

父母的智慧,是这个家永远掘之不尽的宝藏。谨记这些良好的家风,代代相续,才能让这个家未来更美好。

聪明人多,还是蠢人多?

文/王开林

父亲不是一个勤快人,但他喜欢勤快人为他服务。每天晚饭后,我把挂在墙壁上的黄铜水烟袋取下来,给烟锅里装填一撮切好的烟丝,再把纸煤点燃,恭恭敬敬地递到父亲手中。他吧嗒吧嗒猛抽几口,从鼻孔里喷出两股烟雾来,看他的神态,很是满足。背地里,我尝试过抽水烟,结果不算美妙,被呛得眼泪奔流。

有一次,父亲钓到几条野生鲭鱼,心情特好。他吃完晚饭,吸完烟,谈兴大发,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说,世界上是聪明人多,还是蠢人多?”

世界多大?人口多少?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没有统计过聪明人和蠢人的数量,也无法测算二者所占的精确比例,谁又能弄清楚世界上到底是聪明人多,还是蠢人多?

“我不知道。”我的神气明显有点沮丧。

“你明明学过逻辑推理,再仔细琢磨琢磨。”父亲呷了口茶,给我提了个醒。

脑袋里灵光一闪,我想起了班主任老师的高招,凡事他要通过决议,总是让我们举手,他再前后左右看看,没有一回不是强调少数服从多数。那么说,多数人肯定更聪明,否则,怎么会有这道规则?我立刻把答案和盘托出:“世界上蠢人少,聪明人多。”

“你要拿出论据来。”父亲微微一笑。

“平常,都是少数服从多数,凭什么服从?肯定是多数人比少数人更聪明!”回答完毕,我洋洋得意。

“你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父亲倒是不急不忙,让我延长得意的时间。

“没补充了?那好,我告诉你,少数服从多数,并不是说多数人更聪明,而是说多数人的权益更重要。这一条,也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的。比如打仗,司令只有一个,但司令作出的决定,部下必须无条件服从。如果军队里也搞少数服从多数,仗就没办法打了。”父亲轻轻松松就驳翻了我的答案。

“既然不是多数人更聪明,那就是少数人更聪明。”

当年,我的思维方式犹如硬币,非正即反。依据倒是现成的:“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说明少数人更聪明!”

父亲端着装满茶水的洋瓷缸,没记得呷,也没准备笑,他皱了皱眉头。

“少数人中有天才,有人尖子,只挑出他们,就说大众是蠢人,这不公平。我说的聪明人没有天才和人尖子那么厉害,打分的话,他们是六十一分到八十分,天才和人尖子是八十一分到一百分。”

“那到底是聪明人更多,还是蠢人更多呢?”我急于脱离思维困境。

“哈哈哈,你不喜欢动脑筋,只会干着急。世界上,聪明人与蠢人一样多。聪明人干了愚蠢事,说起来蛮好听,叫作聪明反被聪明误。诸葛亮用错了马谡,丢失了街亭,在这件事情上,他已由智者变成了蠢人。要知道,刘备生前就提醒过他,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重要关头,诸葛亮把先主的评判当成了耳边风,结果初次北伐就一败涂地。人最容易犯错。聪明人犯了错,他就是蠢人。蠢人没犯错,他就是聪明人。在同一个人身上,聪明和愚蠢可以上下浮动,而且能够像开关那样自由转换。这回你显了本事,别人夸你聪明绝顶,莫要得意忘形;下回你做了蠢事,别人骂你是头猪,也莫火冒三丈,说不定更应该生气的是猪,还轮不到你。我的意思已经讲得清清楚楚了,你明白了吧?”父亲不喜欢啰嗦,点到为止是他的风格。

“世界上有多少聪明人就有多少蠢人,嗯,因为每个人既有聪明的一面,也有愚蠢的一面。意思我弄明白了。会不会有例外?”

“例外?当然会有,但在正常人中应该没有。我们讨论的是正常人。”父亲用确定无疑的语气说。

这道难题有了答案,这个答案是否站得住脚跟?长期以来,我有过多次摇摆,根据我的观察,某些公认的聪明人干出过顶愚蠢的事情,某些公认的蠢人作出过顶明智的决定。真是这样,倘若审慎而非轻率地下定论,恁谁,称他(她)是聪明人或蠢人都难。包括我自己,脑瓜子并非时时刻刻都灵光。已过去许多年,我还记得父亲的那句结案陈词:“世界上,最常见的是自作聪明,最难得的是大智若愚。”

家书抵万金

文/李桂芳

父亲一生中只给过我两封信。

第一封信是在刚上大学不久,我的手表突然丢了。那虽然只是一块普通的的表,却是父亲省吃俭用买下的第一件高档消费品,价值三十多块钱。在九十年代初的农村,那笔钱绝不是个小数目。我当时惊恐万状,寝食难安。我将那种痛苦诉诸家信寄给了父亲,以求得到他的宽恕,同时也抱着放假后负荆请罪的责难心情。信寄出不几天,就收到了父亲的回信。拆信时我担惊受怕,怕父亲在信里“龙颜大怒”。而拆开信一读,我哭了。父亲在信中说:正值农忙,长话短说,有四点意思吾儿要切记:一是不必担心我的责怪,丢了就丢了,以后再买吧;二是不值得为丢表之事痛苦,抓紧时间学习才是根本;三是以后要学会小心管理钱物;四是切记不能太节约饮食,身体要紧……

捧着那一页薄薄的信纸,读着父亲意味深长的话语,泪水禁不住涓涓而下,先前的担忧和顾虑都让短短的几行话语给驱走了,留下的只是满心满肺的感动。

另一封信是在我遭遇人生打击最沉重的时候他老人家写给我的。

那时,我刚刚失去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那孩子只与我们相处了十多天,我还没从为人母的喜悦里回过神来,孩子就突然因病夭折了。那些日子,生活一下陷入了暗无天际的黑暗中,压抑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几近失去了生活的勇气。相隔几千里外的父亲派母亲带来问候,捎来口信。母亲回去不几天,他又写来一封家信。在那封信里,我第一次读懂了父亲的深沉和厚重。他在信中回顾了他和母亲曾经五年没能生养儿女所遭受的乡人的白眼,从而安慰我说:“孩子,只要你能生养,上天最终会给你一个最好的孩子。听人说,第一胎的孩子并不一定很聪明,有时还可能继承了父母的不足和疾病。你要想开点,或许第二个孩子才是最好的……你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身体最要紧,这也是在为你的第二个孩子作准备呀!”读着父亲的信,我的泪水又一次涌出来,为那些不加修饰的朴质的话语,为那份阻挡不住的朴实的父爱。我难以相信,平日里不善言辞、粗枝大叶的父亲是如何苦苦想出那些话语来安慰远在千里以外的女儿。父亲的家信虽不是立竿见影,但在冷静的思索之后,我终于如一株孱弱的小苗汲取了爱的清泉慢慢地茁壮起来。

而今,父亲已年过古稀,也被我接到了身边照顾,但生活中的不如意总不能事事都诉说给年迈的父亲啊。每每人生遇到坎坷,我就重温着那两封信,顿时便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了。

好善乐施不能丢

文/薛铁所

我出身于霍州市一个乡村医生之家,我们薛家五代行医。新中国成立初期,霍州民间流传着“城里朱子贵,村里薛鼎培”的说法,说明我父亲薛鼎培在霍州百姓中有较好的声誉。父亲经常告诫我们,好善乐施的家风一定不能丢,并且以身作则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防止以药谋私,父亲坚持不开药铺。一般乡村医生都是自己开药铺,看完病就地抓药,既方便又赚钱。我问父亲,为什么咱家几代行医都不开药铺呢?父亲说,医生要有良心,开药铺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要推销自己的药品,甚至有时还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如果不是为了卖药赚钱,只为治病救人,就可以尽量用一些验、便、廉的方法,为病人解决病痛。一些小伤小病,让病人自己采几样草药服用,或者采来送给病人。对需要抓药者,告诉他哪些药店信誉较好,以免病人上当受骗。

视病人如亲人。病人来我家看病,如遇刮风下雨,可以住在我家,和我们同吃一锅饭。如果病情较重,母亲还会为病人煮一碗鸡蛋挂面。父亲到外村出诊,坐在病人家炕上,既谈病情,又拉家常;遇上饭时,就在病人家吃饭,和病人家吃一样的饭菜。有一次父亲带着我随诊学习,在病人家吃饭时,我把红薯皮剥下来放在桌上,父亲没有说话就拿起来吃了。父亲说带徒侍医,不仅要传授医术,也要传授医德。

不吹嘘自己,无祖传秘方。我问父亲,咱家几代行医,就没有什么“祖传秘方”吗?父亲说:“所谓‘祖传秘方’,实际上就是你对一些古方应用地较多,有一些经验和体会,用起来得手应心,疗效较好。包括宫庭秘方,大多是古书上的方剂,并没有多少神秘之处。”父亲一再告诫我们,不要“立奇方以取异;或用僻药以惑众;或用参茸补热之药以媚富贵之人;或假托仙佛之方,以欺愚鲁之辈;或立高谈怪论,惊世盗名;或造假经伪说,瞒人骇俗;或明知此病易晓,伪说彼病以示奇”。

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一些病人经其他医生治疗,疗效欠佳,慕名来找父亲治疗,父亲从不讲前医的不是,而是用通俗的语言向病人解释:一个医生一个治法,比如一个人饿了,一个医生让他吃大米,一个医生让他吃馒头,一个医生让他吃红薯,都可以吃饱。在别人那里吃了两个馒头没有饱,在我这里吃了一个红薯就饱了,不能说红薯就比馒头好,因为前面两个馒头垫底,这一个红薯才能吃饱。父亲经常告诫我们,不要像一些无德之徒“专夸己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疴,唯毁前医之过,以骇患者”“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一位老农民拿着一支“人参”叫父亲看,父亲发现那是一支把油菜根多次糖煮后伪造的假人参,尽管父亲认识那家药铺的老板,也不怕得罪人,还是叫老农民去退了货。他说:“一个农民有了大病,咬紧牙根花三斗麦子买来一支假人参,不但治不了病,还贻误了病情,真是太缺德了!”

父亲为一方百姓看病开药,受到尊敬与爱戴。我们一定牢记好善乐施的家风,多做好事。

陪伴是最好的爱

文/冯兆龙

一场大病之后,父亲突然变得像个孩子,以前表情非常严肃也不爱说话的他爱笑了,话多了,有时还总爱和母亲论个理,母亲说东他说西,母亲赞成他反对,母亲无语了,他好像胜利似的笑个不停。医生说,脑梗塞病人的后遗症就是记忆力下降,或者个性突然改变。病后的父亲让母亲无奈更让她心疼。

父亲住院的半个多月,我们兄妹轮流在医院陪护,而他的一日三餐都是母亲在家做好,让人送来。每天午后,母亲还会蹬着老人三轮车来医院看望父亲,陪父亲一会儿。我们心疼她,劝她不要来,可母亲说,不来看一下父亲,她在家也是放心不下。母亲快八十岁了,右腿还因十多年的骨增生,走路一瘸一拐,同病房的病友看到母亲如此的关爱父亲很是羡慕,对父亲说,你老有福啊,父亲听后只是微微一笑,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幸福感。

我不知道,已经走过金婚之年的父母曾经有没有爱情,但我知道,在六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中,牵挂、惦记、理解、关爱、陪伴始终是他们生活中的主旋律,他们的婚姻,没有海誓山盟,也不惊天动地,有的只是一日三餐,有的只是嘘寒问暖,但他们的婚姻却成了我们儿女们最羡慕的婚姻。

母亲比父亲大三岁,他们的婚姻是当年双方父母包办的,很难想象两个在此前没有任何交集的人,他们的婚姻会有幸福可言?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在城里教书,一年到头见不了几面,母亲生活在乡下。那时候,因祖父是地主,外人的冷眼、旁人的欺负,都得母亲独自去面对,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一年到头总是为吃穿犯愁。在我幼年的心灵里,我只知道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在地里,她像男人一样下地劳作;在家里,则是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我很少听她抱怨,也很少见她流泪。我不知道那时的父亲是否知道母亲的苦,我只知道那时的母亲就是我们家的天。

人总有命运转机的时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家摘掉了地主的帽子,随父亲“农转非”到了城里,父亲母亲终于结束了那种聚少离多的日子。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又让父母愁容满面。母亲来城里这年已经五十岁了,没有工作,父亲一人的工资要养活全家七口人,还要寄钱给乡下的爷爷奶奶,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那时,有家单位招临时清洁工,母亲就让父亲去给她报名,说不管工资挣多挣少总能贴补家用,可父亲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母亲。他说:“那些都是很苦很累的活,你去了适应不了,你把孩子和家照顾好,我少抽点烟就是了。”“我就是乡下人,清洁工有多苦,能苦过种地吗?”母亲还是想去。其实,父亲不想让母亲去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知道母亲是个要强的人,自尊心极强,他怕刚进城的母亲去了遭人白眼,受人欺负,他不想让母亲受委屈。可一辈子勤劳的母亲哪能在家吃闲饭,她对父亲说,不去干清洁工也行,那我得工作,总不能吃闲饭。后来,父亲就找到校领导,安排母亲在学校的食堂做了临时工。那时候老家乡镇企业生产的奶粉是紧俏的热销产品,为了弥补家用,母亲便托人在老家的乳品厂批发了许多奶粉,下班后推着自行车一条街一条街地找小卖部去推销。有一次,晚上10点多了,还不见母亲回来,着急的父亲不停地在门口张望,快11点的时候,父亲坐不住了,就催我和他去找母亲。初冬的街道冷冷清清,寒夜下的行人包裹得严严实实,焦急的父亲却敞开外衣和我一条街巷一条街巷地去找。附近的街巷转遍了,仍未找到母亲。父亲不停地嘟囔,埋怨母亲不该晚上去推销这些奶粉。就在我们折回即将到家的时候,看见母亲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来。原来是母亲骑的那个自行车坏了,又找不到修理的地方,她只好推着回来。看到母亲,父亲只埋怨地说了一句:“这么晚了,不见你,把人能急死。”说完,便赶紧走过去接过了那辆坏了的自行车。

从那一次,我才真正的知道,平时从不善表达的父亲,其实在心里是多么地在意和牵挂母亲。

父亲出院后,母亲就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照顾着父亲,几点吃药,几点睡觉,几点下楼活动,母亲都严格监督并督促父亲执行。病后的父亲虽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时不时的还是做出一些让母亲不快的事。有一次,他很严肃地对我说,如果我惹***生气了,你劝劝她,说我不是故意的。又说,***腿不好,年龄也大了,你们一定要多体谅她,有时间了多回家看看。看着人生暮年的父母依然这般惦记、牵挂、关心、恩爱,我高兴也感动。在我看来,婚姻就是陪伴,能相互陪伴一生就是最好的爱。父母在一起的这几十年,像是完全融入了对方的生活一样,他们怨而不悔,嫌而不弃,爱而不言。他们也许没有因为爱而结婚,但他们却真真实实的因为生活在一起而产生了爱,这种爱经历了生活的磨炼和考验,它少了爱情的自私,多了亲情的纯粹,他们的爱就像一杯白开水,看似无味,却是那样的至真至纯。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就没有天生适合的两个人,而只有慢慢磨合的两颗心。

父母的婚姻简单却那么真实,平淡却那么幸福。

快乐需要一个过程

文/李金印

小侄女梅儿在客厅的地板上用积木搭房子,不停挥舞的手臂,额头上细密的汗珠,都说明她很卖力。可是,耗费了时间和精力搭好的房子,欣赏不到两秒钟,却又被小丫头推倒,重新搭建。我观察了一个下午,梅儿就这样乐此不疲地拆了搭,搭了拆,循环往复。

我禁不住好奇地问她:“你的房子好不容易搭好,又那么漂亮,怎么舍得这么快拆掉?”梅儿抬起头来,告诉我:“我更喜欢搭房子的过程呀!”哦,原来,一块积木一块积木地拼接,一点一点地设计,这个缓慢的搭建过程带给梅儿的快乐,远远大于最后搭建成功的结果带给她的快乐。

这让我想起小林与父亲的一段趣事。有一天傍晚,小林接到父亲电话,老爷子说:“小子,你等着,我一会儿给你送饺子过去!”接完电话,小林便美滋滋地憧憬起父亲牌饺子的味道。不一会儿,父亲果然来了,可是,小林却从父亲手上找不到饺子的影子,只有包饺子要用的面粉、韭菜和肉馅。小林疑惑地问:“您不会是让我和您一起现包饺子吧?”“你小子猜对了!”父亲爽朗地笑了。现成的饺子吃不成了,还得自己动手包,小林憋了一肚子气,忍不住抱怨起来。父亲却说:“吃饺子的过程固然好,可它哪有包饺子乐趣多呀!”

没有办法,小林只好跟父亲一起撸起袖子,包起饺子来。一边包,爷俩一边聊,从工作到生活,再到八卦,爷俩越聊越兴奋,越聊越高兴。吃完饺子,父亲起身告辞,小林却还沉浸在包饺子的快乐中。

小林说,父亲那次送饺子,让他明白了,其实有时候,快乐需要一个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结果再好也会稍逊颜色。

是的,快乐需要一个过程。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太心急,我们喜欢吃快餐,穿现成的衣服,用现成的经验。其实,我们不如放慢脚步,自己做一餐饭,亲手为家人做一件衣服,抛开别人的成果,自己去创新,我们也许耗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我们却会收获更大的快乐和幸福。

别“拆散”父母

文/马亚伟

去年,母亲从老家来帮我带孩子。父亲一个人留在老家,打理那几亩庄稼。开始我并没有觉得这样安排有什么不妥,母亲也乐呵呵来到城里,她觉得老了还能为女儿做点事很开心。

那天,我发现母亲有些闷闷不乐。晚上,她去阳台给父亲打电话,我悄悄跟了过去。我听到母亲说:“你这几天胃口好点了吗?多做点自己爱吃的菜,别忘了吃降压药,田里的活儿别着急干,等闺女休息了我回家帮你干……”我忽然明白了,这几天父亲身体不好,母亲怕我担心一直瞒着我。而且母亲和父亲大半辈子形影不离,他们突然分开肯定不适应。原来母亲是故意做出高兴的样子,为的是让我安心。父亲也总是报喜不报忧,每次我给他打电话,他也总说一个人过得很自在,吃得好睡得好。

我没有立即询问母亲,而是把这种情况告诉丈夫。丈夫说:“都怪咱们做儿女的太粗心。两位老人被这样‘拆散’,怎么能吃得好睡得好?一个人吃饭就是不香,有时做饭也糊弄。爸的胃口一向不错,才过了多久胃口就不好了,肯定是不习惯一个人。妈也是一样,别看她整天笑呵呵的,其实她很不放心爸。咱们不该把两位老人拆散,他们彼此都习惯了对方在身边,分开对他们的身心都不好。而且实话说,父母年纪都大了,彼此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天天陪伴又能陪多久……”丈夫的话还没说完,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周末,我开车回老家接父亲,想要让他也跟我们一起住。没想到父亲百般拒绝:“我在家真的没事,***一个人在城里就行了。”我劝父亲说:“城里房子大,您去了家里显得热闹些。您和我妈年纪都大了,应该在一起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你们这样‘两地分居’,我们的心也不安。”父亲笑着说:“我去了,庄稼就没人管了。”我告诉父亲:“田里有活儿,放假的时候我们回来一起干。等这茬麦子收了,咱们的地让我叔种。您和我妈身体都不是特别好,田里的活儿干不动了,早就该歇歇了。”父亲还是摇头,不肯跟我回城里。

我只好请母亲去做父亲的思想工作。父亲这辈子最听母亲的话,只要把母亲的工作做通就行了。我清楚,父母都是怕给我们添麻烦才选择“分居”的方式,只要我真心劝说,他们会同意的。我告诉母亲,我最喜欢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而且在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成长也有利。一番思想工作后,母亲终于答应了。

几天后,父亲搬来,两位老人又团圆了。如今,家里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幸福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