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感谢老师的文章

2022/12/09好文章

感谢老师的文章(精选12篇)

记忆的种子

文/张兆涛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随岁月增长,我越是想在这口井里打捞点什么。

读中专时,一次放学,回寝室的路上,同学们一路纵情玩笑。两位男生从我身边飞跑过去,前面男生忽然回头,把手里一本书扔向后面的追逐者;追者头一歪,躲过书,书掉进水泥路边的排水沟里,半截浸在臭水里。嬉笑声远去……

和我们一道走的,还有一位白发老师,他也刚下课。他弯腰捡起书,拍去书上的脏水,和自己的教本摞在一块,一边说,哎呀呀,这么新的书就不要了……

中专毕业后,我到上海一民工子弟学校教书。

开学第一天,一对夫妻找到我,说是老乡。他们种菜地。把一个叫帅帅的孩子交给我,说这孩子上课不安静,成绩差,得严加管教!

在一节六年级的数学课上,帅帅捣乱,我停下课,用生硬的动作把他从座位上抓出来……

周末早晨。我正在校门口旁边的井沿上洗衣服。忽然来了三个年轻人,有帅帅。一黄头发的,上来就抓住我衣领,用力晃动我身子,恶狠狠地说,帅帅是我兄弟,你也不打听一下,哪位老师敢动他?另一个抽口烟吹向我的脸说,咱哥们专替人打架的!帅帅立在那,木木地看着。

我心跳加快,却始终咬紧牙关,一定要沉默!这是从一本书上学来的。脚边是黑洞洞的井口!

以后,我回到家乡,寻份稳定工作。现在,我己人到中年。独处时,偶尔想起那位白发老师,希望他长寿,快乐。更希望帅帅他们有个班上,结婚生子,过上凡人该过的日子。

原来,记忆深处打捞上来的种子,还能开花,还能芬芳自己!

咏兰

文/南泽仁

她轻踩着步子与老师一前一后走进了办公室,启动那两台旧式采编电脑需要预热四五分钟,她利索地收拾好桌面上凌乱的报纸清样,投进了桌边的一个纸箱里,电脑屏随短暂的时空逾越声显出了蓝色页面,她去端坐在电脑面前,点开采编系统开始编辑文稿。十指尖落在键盘上的声音时断时续,时有密集的鼠标点击声相随。是几个人踏上了一场毫无防备的大雨,还是一只饥饿的蚕虫生生地咬碎了一片丰厚的桑叶。我在细细辨别。放在桌上的手机发出几声振动后,她开始对话,声音扬着欢喜,接着她起身走过了政文部门口,或许她顺势望了我一眼,只是我被那些盆栽包围着,什么也看不出去。此间,老师一直坐在她对面安静地阅读……如此饱满有序的时光,我一直在用心去体会。那天,她走近我,递来几本《康巴在哪里》,那是一本她通过行走、阅读、探索集结成册的文字。她说,一本送你,余下几本请帮忙转交他人吧。我该从那写在扉页上的赠言里读出,这是一次庄重的道别。七月一日,她便在博客里发出了敬告:本人及本人先生,因身体原因,已暂居泸定山村,由此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泸定山村气候温和,适宜老师休养生息,心有安慰。后来的日子里,见她在博文里陆续发出了她与老师在乡间的生活琐事:“我们沿着乡村路,回家。月光透过高高的柿子树,斑斑驳驳地洒下。女儿勾着婆婆的手臂,两人在前面走着。我和先生在后面走着。我又一次,感受到情与爱。”“先生说,我明白了,在城市里为什么不能看雨。因为,雨是需要有衬托的。需要天空,需要树木,需要庄稼的衬托。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割断了天空,没有了美感,也没有了灵性。”相比她之前在博文里发表的《以德先生撑起中国梦——略论中国梦的内核》之类富有哲学理论的文字,我更喜爱这贴近生活的叙事方式。由此,她和老师真正具有意义的生活可能才刚刚开始,他们可以静心写文了。

我在她的博客里留言,我在这小城里,需要劳动我的事情,敬请吩咐。九月的一个早晨,她打来电话说,此刻在社院家中,已用了几天时间整理完老师的藏书,分类打包后,准备运回泸定山村。若空,今早请来帮忙整理余下的部分。我欣然答应了,能接近老师的书橱是我向往已久的事情。

熹微晨光中,我走进社院坝,轻叩那掩在六棵杨树后的老师的屋门,她手拿着一捆塑料红绳开门来迎,笑容背后堆垒了高高低低的书籍。几组装潢在墙壁里的书橱像被掏空的时光空,老师身着红衣马裤的相框醒目的斜靠在书橱前,他蹲身在一块青草地上,双手自然垂放膝上,面容明朗,目光克制而深远。整个屋子的气氛亦是如此。此前,曾带尔他来过这屋中拜访老师,老师端了茶水与尔他的白酒相对摆谈,尔他语言缓慢,从毕摩身世说到了走到哪里就把故乡带到哪里的话语,老师听得眼光晶莹。我等了一夜,那颗泪滴终是没有落下。那夜,就像尔他杯中的白酒那样清澈,是火融合了水。后来,尔他追悔,不该在老师面前提及自己走遍了伍须海边的所有森林,意外发现,从大杜鹃林中能看到海中央有一处如龙戏水的水涡,阴云天气就会显现,天晴时,海面又会恢复平静。自己便在林中砍伐林木枝丫,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木屋,并用碳木在木屋上写下了落塔两个字作为此处观景点的名字,有一天不再漂泊了就转来歇息。老师看着尔他温和地笑了,没有说话。老师怎么会在此处说话呢?尔他的酒劲还在,就意识到了这点。我们总是这么小心翼翼地打探着老师的心地。

她把红绳和一把剪子递给我说,这些散放的书,薄本的五六本捆一捆,稍厚的二三本捆一捆,精装版的厚实就不用去捆。捆好后单独放置一边,会有工人来装箱。说完,她拿出一个小方凳放置书丛中容我落座,便又转身继续从其它屋中取出书来分类堆放。《奥德修记》、《源氏物语》、《罪与罚》、《大地》……我拿起书本放在膝上整理,书皮洁净柔软,随手翻开纸页如绸缎般贴切。继续翻阅,有段落被标注过的痕迹,空白处记着几行笔记,留着老师阅读时的情绪,窗外的天气,还有如歌的思想。捆好书本,就去打上一个结,剪下剩余的红绳,又去捆余下的书,这细致而恭敬的态度,像在对待着一个个魂,待老师打开结的时候又将它们一一释放。

与老师共事了二三个春秋 ,对于一个热爱写字的人来说,这是极其珍贵的事情。只是我生性孤僻,从来没有走向老师叙说过写字中经历的困惑和喜悦。老师是从我投去副刊的稿子里开始了解我和我对着生命的态度,“我如此追忆,想要找回,愿用所有的时光倒退”。于是,老师让我认识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在那方繁华又安宁的后花园里,我遇见了另一个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我,那是一场生命的重返。读完《麦场》、《孤独的生活》、《小城三月》,内心与其越轨的笔致一起经受了生死锤炼,我是那样遗憾,整个人仿佛被搁浅在了一处荒凉的草滩,当空有明亮和温暖观照,萧红的世界就此显现了。后来,老师不时在一张白纸上开出一些书单,让我去购买来阅读。阅读的过程,像在熬一罐草药,而我是一个久病的人。

捆好所有的书籍,阳光从折朵河上空照满了整个屋子。她抱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站在阳光里说,此后,我和老师就退居到乡间去写文了,难得再相见,你从这屋中选一样喜欢的物件留个念想吧,它们与老师朝夕相处,已沾染了老师的习性和温度。我想说,就选这满屋子的阳光吧,让我更接近光明和温暖。她从书中取出一方纸页递给我,那是老师在甘肃省嘉峪关附近的一块白石前的留影,背面落着几行字迹: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寻找大学

文/李晓会

相信每个人的生平都有几庄憾事,或仕途不达,或财运不济,或婚非所爱,或儿女不能双全――而我最大的憾事是未能成为一名大学生,在课堂上聆听大师的训诫,在校园里吮吸文化的气息,享受知识对于人格和灵魂的重塑。所以平生最爱做的梦是:面对考卷我无从下手,经常是被交卷的铃声惊醒而冷汗森森,睡意再无。

试回想,年幼的我成绩还算不错,经常被选拔参加各种竞赛。等稍大一些,就被一些无谓的事情所惑,不能专心学习了。自认为对我学习力冲击最大的是我们全家随父亲农转非后,那种从农门跃入商品粮队伍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充斥着我虚荣的心,“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而对我这一变化首先觉察的是原本很欣赏我的老师们,可那时候的我根本听不进老师的忠告,一味地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飘飘欲仙。在我随父亲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之后,父亲告诉我,我的启蒙老师向他打问我是否上了大学,当得知我没有考上大学之后,老师非常惋惜。

高中毕业之后,我同大部分待业青年一样,招工进厂,从业成家。在之后的若干年里,我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在生活里自足自乐,在生命里行尸走肉。不知道人生还有另一种形式是:以书为伴。

而真正觉醒,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有一日,和别人网聊时,对方提及一个简单的文学常识我却无言以对。当时这个自诩为喜欢读书的我坐在网络的这头,尴尬得脸红到脖子根上,此番对我的心灵触动也极大。我一直在追问自己:我的青春都干了什么?尽管自己经常安慰自己:文凭不等于水平,但缺少了那段经历就缺失了与他们平等交流的平台。

后来,我在看书学习的同时迷上了《百家讲坛》,更直观的感受大师的风范。在那里,我认识的第一位老师是金正昆,讲《社交礼仪》,当时我们行业在收费窗口刚开始提倡文明服务,我就买光碟组织全站员工一起学习。阎崇年老师讲清史,钱文忠老师讲唐宋八大家,于丹老师讲国学等等,曾仕强老师讲《易经》、《胡雪岩的启示》,后来我以“《胡雪岩的启示》听后有感”为交流主题在高速集团第一届“倡导全员读书,共建书香企业”读书会上与大家分享,获得十大读书状元称号,自此,我与《百家讲坛》结下不解之缘。可我却总是心有遗憾,尽管都是大师级老师讲座,但自己缺少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幸圆梦是自“西宝大讲堂”开班,我聆听了陕西文化名人商子秦老师《浅谈西宝高速沿线文化积淀》,方始自己将略知的人文史料及自然景致融入地域文化;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韩隽教授《新媒体背景下舆论格局和企业新闻报道创新》一讲,使自己这个学识浅陋的文字爱好者初步了解到,新的媒体背景下,什么样的文字与稿件对企业的宣传与发展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水利书协杨稳新副会长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用传统文化注解做人做事之:知行合一。

课堂上的我虔诚得如同一个未涉世事的孩子,有时竟感动得泪水盈眶,其中滋味很难尽述。大学,离我何其远,我寻觅了几十年方得;大学,离我何其近,不经意间我身临其中。

我把《西宝大讲堂》视为我的大学,如果条件容许,我会每期都来,圆了我的大学梦。

思考的力与美

文/北方阿静

读过不少好文章、好作品,但是能让人翻来覆去、百读不厌的却并不多。芦阳之子的散文就属于这“并不多”的一种。

芦阳老师的文章读后感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精彩。我常想,他的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呢?是什么吸引我去反复阅读的呢?后来几经比较,我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他的文中充满了,或者说是渗透着——思考的力与美。这使得他的作品不再是单纯的抒情,而是情理相融,闪耀着可贵的智者光辉,更深厚、更耐品。

芦阳老师对事物的思考是有力度的,无论纵向的深入,还是横向的拓展。他的目光是锐利和深邃的,能够穿透事物的表层,深入其内核;同时也是广博和远大的,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

比如,在《十六年前的琥珀》中作者这样写道:“苹果与Vc药片都含Vc,但前者比后者更容易让人接受。这给我一个启发:如果知识就是Vc,那么一个教师的形象不应是位药剂师,而该是株苹果树:有甘甜的果,有浓郁的荫。”

他由苹果与Vc药片的对比,联想到教师的形象。可以说这是因为热爱和经验才有的,对于本职工作的有力思考。如此深入的思考和形象的表达,将教师应具有的价值阐释得无比精辟。可以想象,如苹果树一般的老师,该是多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呢!

又如,《三重光影》中,作者分别讲述了自己对上海外滩、香港维多利亚湾和澳洲悉尼湾三地夜景的不同印象。他写道:“原来总想悉尼是一个国际知名的都市,悉尼湾又是闻名遐迩的悉尼歌剧院所在地,这里的夜晚一定会异常繁华。但眼前的悉尼湾却安静的像个不起眼的小渔港,除了照明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性的光,你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完整的星空。在外滩、在维多利亚湾,看星星很难。暗白色的悉尼歌剧院就在星空下静静地泊着,像一丛有些倦怠的归帆。”

这便是一般人眼中的悉尼湾,表面的悉尼湾;好像比外滩、比维多利亚湾的光彩夺目要逊色许多。但是在作者看来,却正好相反:“我想,这一弯淡淡的光影背后,一定是一个异常成熟的文明。”

他说,那三重光影常让他想到三种人:上海很像一个快速致富的人,有一番神采,却终是少些底蕴;香港很像一个成功的商界精英,但又不免商气偏重,矫饰过强;悉尼则像穿着一件T恤衫的人,健康、自然、幽默,事做得漂亮,人活得洒脱。作者于是感叹:三重光影,三重境界,三样人生。

从中不难看出,这与那些只注重表面美感的游记之区别。深入的思考与探究,让我们认识到那平淡的背后所富有的更深的意义,从而使文章更有味道,更有嚼头。我想,如此客观而精准的剖析与判断,只能来源于一颗沉着而冷静的心,于尘世喧嚣中摒弃浮躁,于纷繁忙碌中不忘保持高度的精神自觉。这是物欲横流的现世中难得的高贵而自由的深思,这是思想天空中洁白的鸟儿轻盈而飘逸的飞翔,这是一个高境界的生命与外物无声的对话。当内心澄明如镜,所遇风景便一一映入,汇聚成禅。终于明白,芦阳老师为何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风景禅》了。

在芦阳老师的散文中,不仅有思考的力度和深度,与之并行的还有语言的美感、表达的生动。这一点,是他很多文字的一个显着特征,也是吸引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三联那一角》中,作者写到三联书店三个标志性词语时说:“读书、”“生活”、“新知”,越品越有味道的三个词,它们的排列都循着内在的逻辑。后来琢磨,喜欢来三联这一角,可能正是因为这三个词在这里都有着落。这一角就像一个小小的水塘,那三个词就像三条色泽不同、生龙活虎的锦鲤,快乐而绚丽地游动着。这倒让人想起了朱熹笔下的“半亩方塘”,塘上确有天光云影,塘中确有源头活水。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一个穿着邋遢的人总是不受欢迎的。再高超、再卓越的思想,如果没有精当、艺术的语言去承载和表达,那么它也只能是干瘪、冷酷的理论,是缺乏感染力和感召力的。

芦阳老师将三个词语比作三条锦鲤,其中蕴含了许多理性与感性的思考,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和听觉上的乐感,同时也给文章添加了轻松活泼的元素,令人如临其境,深受启发。

总之,思考的力与美融汇贯通,可以大大增强散文的魅力。可是,如此这般思虑,也不是任谁凭空就会有的吧?其根源所在恐怕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值得学习的问题。

师恩如潮

文/谢子清

离群索居的日子,怀念总是无孔不入。多少个细雨敲窗、风吟虫唱的深夜,我习惯想起他们,想起千里之外故乡的师者。

三十二年前的秋季,我诞生在那个群山环绕的小镇深处。打从知事起,视阈里冲突交织、起伏绵亘、遮天蔽日的大山,除了给予我厚重与真淳外,更多的则是令我慌乱。于是乎,我对大山之外,对课堂、书本、老师以及知识,充溢起无以复加的尊崇和热望。

山里孩子的童年,如同落叶一样瘦弱和单调,但就是步入学堂的第一节课,老师“大珠小珠落玉盘”所触及的轻灵和有趣,他们讲述中那些我生活里触摸不到的悠远,磁石一般吸引我。一年级的一次看图写话,无意中发现用“美丽”修饰花朵、用“快乐”修饰生活会使句子变得长起来,就是这样的一次“自作聪明”却获得了老师的大为赞赏,难忘他在教室里大声朗读那段文字时的眉飞色舞,难忘他情不自禁的喜悦和之后的褒扬与期许。那样的肯定,无疑点亮了一盏心灯。我对文字的热爱与追求被唤醒,从此在内心默默生根潜长。

那时,由于离家较远,走读上学的我常常须空着肚皮,捱住饥饿。已数不出有多少日子被这样关怀——饿了吧?走,跟我一起吃!虽然我大半摇头拒绝,可心里却升腾起异样的幸福和温暖。我坚信那样的关心,并不虚情假意,而是货真价实。这让我安定、让我坚持。

上中学后,我住校。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天临睡前,老师们总喜欢走进宿舍,然后扎在学生堆里,一边问及学习、提些问题,一边又拉开了家常,关心起生活饮食来。这样的谈话令人愉悦,没有界限、没有生硬,甚至少掉了威严,宿舍里其乐融融、笑声飞扬。

伴随着年龄的渐长,我也学会偷偷写纸条给女生。那一次遭“告密”,我被叫进老师的宿舍去,已做好迎接暴风骤雨准备的我,得到的却是一句——要是你是我的孩子,该多好!焦急与失望、痛惜与叹惋不言而喻。是啊,要是我是他的孩子,他就真舍得痛打我一顿。这样的感慨和无奈,却也胜过鞭笞给人的记性,我很快歧途知返、皈依正道。

因为受到熏陶感染,十五岁中学毕业后,我毅然选择就读师范。走出大山,我被光怪陆离、多彩多姿的城市生活所吸引,一天天丢掉了教书育人的初衷,终至于背叛和逃离。师范毕业时,我的大部分同窗回乡从教,躬身三尺讲台,行使起园丁的神圣使命。而我决绝地走进记者队伍,开始另一种生活。

因为总是习惯翻拣出“工作繁琐”这个借口来搪塞,加之远离故土聚少离多,于是对那些可敬的师者的疏远便显得“理所当然”,难得收拾起来的一些联络方式也大半遗憾地散佚了,所以委托朋友打听到的关乎老师们的消息零零落落。虽然如此,但只要一听闻他们大多健康,我焦躁的心也就平和了。

生活总赋予每一个人形态不一的财富。出身大山,我学会了勤奋、吃苦、包容以及谦和,这些东西一生受用。同时,我更庆幸自己曾遭逢那些质朴无华、真诚为人的老师,他们不单为我指明前行的方向,更教会了我莫多清洗心灵、看护精神的淡定。

故乡情:大姑,我的老师

文/老乐

五岁那年,被娘拖着进了家西邻的“半工半读”学校。也就是如今的学前班吧。被“拖”着去学校,是因为害怕那位年轻的老师,他是我邻家四叔,可严厉了。尤其是他给孩子们用刀子剃头,疼得孩子们哇哇哭。

第二年,同学们搬进了村中间吕传善家的两间北屋。站上讲台的,是一位齐耳短发,扑闪着一双大眼,开口先笑,一颗虎牙白的发光的年轻女老师。

“日月水火,山石田土,人手足口,骡马牛羊”, 开学第一课,随着老师清脆甜美的嗓音,一天竟然学会了两面课本的内容。回家背给娘听,惊讶得我娘合不上嘴。“你大姑还真中”,从娘的赞叹声里,知道了,这俊俏的女老师,是我同村的大姑。“她是王之举家的闺女爱荣呢”,从大我很多岁的女同学口中,又了解了老师很多信息。

终于可以正式上一年级了。当我们十几位“老少同学”(同学间相差四五岁)走进一年级教师,惊喜发现,大姑老师又成了俺们的班主任呢。大姑老师点名我当班长,同学们一阵噼里啪啦。我心里发憷,年龄小,个子矮,光学习好能管得了谁?但一想,有大姑撑腰,也就直壮了。再说,有学芝、桂英那些高个子长辈同学在背后鼓劲呢。

班长,不光是学习要好,还要事事带头。头节劳动课,就给我了个下马威。去村南坟地里,给生产队搬坟砖。比当今的红砖大一半的青砖,我一次搬不了三块,而那些大同学能搬五块。他们便讥笑我。大姑老师说了,有本事,跟乐成比比背诵毛主席语录,谁比得过他谁有种。结果,在我的朗朗背诵声里,那些总瞧不起我的“大洋马”同学傻眼了。岂不知,我家有本六十四开的《毛主席语录》,父亲每次从山区学校回来,总会教我背诵几段呢。

每次放学,我负责集合队伍。“立正,向右看齐,稍息”,大姑老师示范得有板有眼。而我往队伍前面一站,同学们却说笑不止,有的高年级女同学还在队伍里边唱《三大纪律》,边讥笑我。大姑老师发现后,就站进队伍,跟大家一起唱歌,给我壮胆打气。

二年级时,班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气坏了大姑老师。那天午间班睡,大家卷缩在木板上(长条木板当课桌)午睡。突然,听到急匆匆的咚咚脚步声。我一骨碌爬起来,看见跑走的是大姑老师。我跟进老师办公室,却见大姑老师趴在桌上嘤嘤地哭泣。这可吓坏了我。原来,是大姑进教室查午睡,有大齢同学,将熟睡在门口男同学的短裤用木棍撑起来,露出鸡鸡,给我大姑老师看。这样的恶作剧,分明是在羞辱大姑啊。

最可恶的是有天下午上自习,几位同教室的高年级同学(复式班),偷偷将西邻家棚屋里的空棺材,抬进了院子,还学着大人给老人送殡的样子,大吆小喝的。校长追查责任,气的大姑老师一天没来上课。学校校长来查闹事的“头子”,谁也不敢说。我当即将两个搞恶作剧的同学揭发出来。桂英和学芝又偷偷弄来一只“八角毛子”抹在那个领头同学的凳子上,结果那高个子男同学屁股马上肿得通红,哭着回了家。惩罚了“恶棍”,我们又去把大姑老师请了回来。谁知,当听说我们惩罚了那个捣蛋鬼,非但没表扬我,还挨了大姑老师一巴掌:那怎么能这样?你是班长啊!

往事如烟。转眼,几十春秋。每次回老家,途经村里的学校,总会浮现出大姑老师那白白的虎牙,和那白皙俊俏的笑靥。大姑老师,前些年因病走了。但大姑老师定格在我心中的,永远是那甜甜而又善良的微笑。

永远怀念

文/丁一蓝

早上醒来,用枕头做靠背,支撑着我疼痛的腰,拉紧被子,静静回忆梦里发生的一切。

开始是程,一个每天会给我发天气预报的孩子,持续了有近一年,第一次出现在我梦里,身穿绿色衣服,说着他的事情,然后我们奔跑,似乎被谁追赶,到了一扇门前,推门而入,直奔院子里的卫生间而去,等甩开了那些人,看着似曾相识的院子,恍然如梦。

竟然是已故的姥姥家,一个多年无人居住的院落,我也很多年没再进去,这一次梦里的出现,我不知道是不是意味着什么,一直记得妈妈老爱说的托梦,不是什么所谓科学与否,而至少说明内心深处原来一直未忘,这些以为已被遗忘的地方。

对她老人家没有多少记忆了,春节的看望,会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爸妈吵架,我会偷偷自己跑去那里,扒着门缝听里边的声音,如果没有妈妈在,我会悄无声息的离开,唯恐打扰她的休息,现在都不明白为何当时那么懂事;病倒床榻,我给她按摩,靠近她聊天,给她讲故事,她说原来我这么能说,那是我和她印象里第一次那么亲近,尽管妈妈说小时她和姥爷都是那么疼我;去世殡葬,我和妈妈,跪在棺材旁边,妈妈哭的差点晕倒,而我没有泪,妈妈说我冷血,亏姥姥当初对我那么好,其实我只是难过的不知该如何对待这件事,听完妈妈训斥,我哭的一发不可收拾。而那一天后,剩下的再相见,只是每年的春节过去,坟墓前的阴阳相隔的相见。留在心里的,是妈妈口中的一个聪明但不识字的女人,一个善良勤劳的女人,一个宽容善解人意的女人。

紧接着是满耳的呵斥声,原来是在课堂,数学老师正讲课,忽然叫我起来回答问题,然后说作业做的不好,上课老迟到,他善良和蔼的面孔充满了愤怒,我和朋友说,这老师平时不是这样的啊,我迟到多久,他都不会说的,也从没说过作业做的不好之类的,怎么搞的,估计是得了癌症,心里烦躁了。我们迅速离开课堂,背后依旧是一路的呵斥。

醒来后,仔细回想,那个数学老师不是别人,而是因癌症已经逝去近两年的我最爱的老师,他的课温柔得可以催人眠,板书却总是那么有条理,批改作业总是那么细致,批评时也总是那么会顾及我们的压力和感受,有他,我才一直数学没有落下,也一直爱着数学。后来得知他身患癌症,十一国庆节,二十多个同学从全国各地返回曾经的高中所在地,相约一起去看望了他。

憔悴,疲惫,却依旧和蔼,从门口便拖着病体迎接,脸上苍白,胳膊里置放着仪器,当我们问及病情,他故作乐观的卷起袖子,让我们看,说还完整的啊,只是多了个仪器,多了点青色的痕迹而已。可我们清楚,那么多的青色痕迹伴随着多少的痛苦,抵抗力的下降,免疫力的降低,压力的加大,乐观的力度再大,也敌不过病痛无情的摧残,我们不忍照相留念,只为把那一刻深深印在心里,不是为一个年轻老师的生命的逝去,而是为一个年长朋友的离开。而那一天,每每想起,总会揪心,那一天老师的笑是那么的开心,或许是不想让我们担心,或许是看到阔别几年曾经的学生还记得他而深感欣慰,或许老师是真的什么都想开了,不想开又能如何呢?

这一夜的梦,没什么绚烂,却让我不得不记下来,两个已逝的人接连出现,让我倍感痛心,谁也躲不开病痛的折磨,却不知他们是如此的善良,殊不知他们走前身心受了多少的苦楚。

有些人,离开了,可他们还在。

有些人,还在,可他们已离开。

永远怀念。

被老师“坑惨”的暑假

文/肖春荣

上小学时,学校后面有一个大水坑,足足有学校操场那么大,每逢夏天,里面灌足了雨水。下课铃声一响,男孩子们就翻墙冲向水坑,会游泳的在水里打水架、搂狗刨,不会游的在坑边看热闹、瞎起哄,好不自在、好不惬意,我们喊大水坑“水乐园”。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一个同年级的男孩子游泳时溺水身亡了,学校下令今后谁也不准随意出踏校园一步,围墙也加高了,还拉上了铁丝网,真是防卫森严。老师做得更绝,把男孩子分成三个人一组,课间同步行动,人盯人,谁都不准单独行动,连上个厕所都有俩人盯梢。中午放学回家吃完午饭后,要立即返回学校,趴在教室的桌子上睡午觉,就怕一脱离老师视线我们就去玩水。

好不容易熬到临近暑假了,我和几个要好的男同学早就把暑期活动计划好了,一放假先写作业,作业完成后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可以无忧无虑玩耍了,中午去水乐园游泳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假期前几天,我们按约定闷在家里写作业,看我如此认真学习,奶奶高兴得拿着蒲扇直为我扇扇子。足足用了五天时间,才把作业写完。

到了第六天,熬到爹妈上班后,我们几个同学都从家里跑出来,商量去水乐园游泳的事情,临近中午,我们带着篮球、脸盆、水枪等工具直奔水坑,其中一个农村来的同学,还把自家马车的内轮胎充满了气扛在肩上。我们气喘吁吁跑到水乐园时,察觉出不大对劲儿,按理说上午这个时候是最热的,水乐园平时早就应该挤满了人,今天怎么一个人没有?当大家正纳闷时,远处树荫下走过来两个人,走近一瞧,是我们学校两位女老师。

你们哪个班级的?都叫什么?一位女老师边问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原来学校派老师在这里蹲坑候着我们呢,不跑还等什么?我们几个转身撒腿就跑,连头都不敢回,生怕被那俩老师认出来。最惨的要数那个带马车内轮胎的同学,斜挎着内轮胎跑不动,也不好掌握平衡,弄了好几个狗抢屎,幸亏那轮胎救了他,否则非鼻青脸肿不可。游泳没游上,还跑出一身臭汗,各自跑回家,心里还吓得直打鼓。

第二天,我们几个又凑到一起,谈起前一天的糗事,互相讥笑对方逃跑时的狼狈相,除了那个背马车轮胎的,就属我最惨了,第一个跑到水乐园边几下就把裤子脱了一半,听到老师喊声以后,提着裤子就跑,真是颜面扫地……哎,我就不信了,她们能天天守在那里。

走,去看看!在我的鼓动下,大伙又来劲儿了,快到水乐园时,远远看见在那棵树下,坐着两个人,是学校另外两个老师,我们谁也没敢上前,悄悄地撤了回来。

后来,我们又去了几次,总有老师守在那里,好端端一个暑假,被学校老师们给坑了个稀碎,不能玩水的盛夏过得懊恼不堪。

长大后才明白,那些让我们懊恼过的暑假,深藏着老师浓浓的关心和牵挂呀。

窑洞读书

文/赵利辉

16岁那年,我刚辍学不久,被乡里征调,随县教育局一批民办教师去山区支教。我的任务是给支教的老师挑行李和学生课本。

乡长说这回征调的挑夫,驻山区时间长,不能拖家带口;夏秋农忙,教师们要回家收庄稼,挑夫守校,还得再去县上挑一回新课本。父亲对我辍学的事有些內疚,他说:“咱家地少,我忙得过来,你安心去,当是又读一年书。”

支教的梅老师是邻村的,我分配去给她挑行李和课本。我俩去的西山小学是县里最偏僻的一所学校。西山民风淳朴,乡民待人热情。梅老师在这里教了半年的书,认识的农民见了她,都热情和她打招呼。每天放学后,男老师们回了乡村里的家,梅老师则被安排住一个大婶家里。只有我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独自守在这所陈旧简陋的乡村小学。

看着学生走后空荡荡的大院子,遥望三面包围的高山,我突然间感觉自己被抛弃在一个无人的旷野中。白天还好,最怕太阳落山以后。漫漫长夜,孤枕难眠,听山间林涛阵阵,有时似万马奔腾,有时如鬼哭狼嚎。也有风清月朗时候,可以看见天上的星星。但若逢大雨,夜里最是惜惶,雨水顺着屋顶的椽缝隙滴答下来,落在土炕上。我不得不起来,端盆端碗接漏,坐等天明。山区隆冬,风雪更为猛烈。每当大雪围堵了这所山村学校,我独自面对昏黄的煤油灯,听着窗外的西北风打着呼哨,掠过荒野和山巅,欲哭无泪。

一天,梅老师和一个男老师来看望我,还带给我几个烤红薯。男老师姓王,他笑咪咪地对我说:“听梅老师说你读过《杨家将》,我带你去个地方,以后就不寂寞啦。”随后他郑重其事地交给我一把钥匙。原来学校的的后院有个窑洞,藏有几百本旧书。据说,这些书籍是过去一位老先生的藏书,后来充了公。因这里山高路远,不易运出,县里就让原处封存。王老师是图书馆的保管员,他悄悄叮嘱我,窑洞里住着暖和,这事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

深夜,我悄悄打开了这间尘封多年的图书馆。如同阿里巴巴,突然知道了芝麻开门的秘诀,进入到四十大盗的藏宝窟。燃起煤油灯,看见满架的中外名著,我满怀惊喜,几乎手足无措。急忙抱了床棉被褥关起门来,像一头进入冬眠期的狗熊,再也不肯出窝了。

从此,漫长的夜晚,我不再孤单难熬。寂寞时,就点起煤油灯开始读书。在文学大师们构建的精神世界里,我随他们笔下的人物共命运,时而喜悦,时而悲伤。当黑暗一次次笼罩村庄,我学会了独处。乡村的安谧,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温暖和力量,给我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未来,去顿悟人生。在窑洞图书馆,我第一次读到卢梭《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天越来越黑了,我看到了天空,几颗星星以及一小片花草。这一刹那真是甜蜜,我只是通过这一感觉才感到自己的存在。我就是在这一刹那复活过来的,我仿佛觉得我所见到的一切,都是我那微弱的生命的存在。在那一瞬间我全神贯注,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卢梭曾经和我一样这么孤独吗?我第一次读到罗伯特·勃莱的诗句:“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好的。”他曾经和我一样这么贫穷吗?我的眼泪落在书本上。

一年的支教很快就要结束,我去梅老师的住处给她打行李,梅老师却告诉我,她不走了。她已然决定和王老师一起留下来,一辈子守在这山沟里教书。临别,梅老师送给我两捆书,嘱咐我挑回家去好好读。王老师则一直送我过了乱坟岗,才放心回转去。身后传来他粗犷的歌声:“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莫回头。莫回呀头,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这曲子大概是梅老师回家收秋那次,王老师唱给她壮胆的吧。

老师,好

文/陈绍平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虽然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才有了最美的时光。”电影《老师,好》的经典台词,时时萦绕在脑际,于是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

还记得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也是秋天的这个季节。我们坐在山里小学的教室里,阳光透过木格子窗,洒在一张张课桌上,树林里传来阵阵鸣蝉的叫声,听起来格外的清脆响亮。第一天上学读书,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着话,一点没有当学生的那种紧张和拘谨,浑身都是“野孩子”的习性。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老师来了”,教室顿时安静下来。 只见他矮矮的个子,浓密的头发,脸上带着微笑,说话不紧不慢,给人十分温和的感觉,“我姓李,以后你们就叫我李老师吧”,就这样,我认识了我的启蒙老师——李老师。

我的老家离学校不远,中间隔着一条小河。春季小河涨洪水的时候,我们上学都是大人接送,一个一个背过河去。我在家里排行老三,平时都是满大街到处跑,和小伙伴捉蜻蜓,用小勾在水沟里钓黄鳝,玩得不亦乐乎,压根就对读书不感兴趣。母亲就对父亲说:“把老三送到学堂去,让老师给他‘穿鼻子’,看他还敢调皮。”那曾想,“耍惯了”“野惯了”的我,坐在教室如坐针毡,心思早已飞出了窗外,读书的事儿全都抛在脑后,李老师每节课讲的什么我一点都不知道。“那也不行啊,作业做不到怎么办,放学后肯定留下来”,一想到这些,我就慌了,小脑袋瓜子一转,顺势趴着课桌上“呜呜”大哭,李老师连忙走到我身边,关切地问:“为什么哭呢,是哪里不舒服?”我边哭边说:“我肚子痛,肚子痛。”李老师听到这里,赶紧对我说:“走,我送你回家。”

此时,雨越下越大,李老师背着我走到河边,汹涌的河水淹没了过河的石蹬,李老师把我放下来,挽起裤子背起我朝河对岸走去,我趴在李老师的背上,雨水顺着老师的头发往下流,河水冲击着李老师的双腿,越往河中间走,水就越大,已经涨到了李老师的膝盖,裤腿全部打湿了。水流很急,李老师不时被水冲得摇摇晃晃的,几乎站立不稳,可李老师紧紧地用双手夹住我的身子,一步一步走到了河对面。李老师把我送到家门口,对我母亲说:“你孩子肚子痛,快点去找医生看看。”我胆怯怯地躲在母亲的身后,偷偷地看着李老师,李老师的全身都淋透了,雨水顺着挽起的裤子往下流,不一会,他的脚下水汪汪的一片。

第二天上学,我刚走到教室门口,李老师赶紧问我服药没有,肚子还痛吗?我红着脸,看了看李老师,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就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课本来。以后的日子,李老师带着我们平整教室,画小人画办黑板报,在操场上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冬天到了的时候,李老师从学校灶房里端来一大盆米汤,用白纸把教室两边的窗户糊好,即使外面寒风呼呼地吹过,我们坐在教室里读书写字也温暖如春。

后来我读初中,进城读师范,李老师已经离开讲台好多年了,很久都没有听到关于他的消息。师范毕业以后,我也当上了一名山村教师,在李老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我的家乡小学,已经教书32个春秋。听晨钟敲响,伴万家灯火,朗朗书声里,坚定一份执着,如我的启蒙老师一样。

师恩难忘

文/月射荷塘

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日,也将是新的教师节。今天,自然会想起我那久违的老师、同学和校园。此时,我想对我的老师说:我虽然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日里,我想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

时光匆匆,光阴似箭,一晃离开学校三十几个春秋已在身后,翻开人生历程里中学生活的那一页,一切都是那样的刻骨铭心……

三十多年前,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那时,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您的教导、要求,一经提出,便要我们一定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还想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诚的种子,善良的信使,完美的旗帜。有了您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我才有勇气,一路风雨,一路歌,坎坎坷坷的走过了这三十几年的人生历程。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有一段美好的记忆。我想起了老师,自然也就想起了那些年的美好回忆……

那些年,我们有着稚嫩的孩子气;那些年,我们还年少无知;那些年,我们无忧无虑、无牵无挂;那些年,我们痴痴狂狂;那些年,我们为高考拼搏……

那些年,因为有了您一片爱心的灌浇,一番耕耘的辛劳,才会有如今桃李的绚丽,稻谷的金黄。愿我的谢意化成一束不凋的鲜花,为您的节日带来芬芳。

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面对恩师,无以回馈,我将终生感激您的教诲之恩!

时间一路走来,我们一路随后跟着。还记得小时幼儿园那些流着鼻涕,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一起玩着游戏的小朋友,老师在一旁陪伴着我们,纯真无邪。一张张天真烂漫的小脸,无忧无虑,彼此间无话不谈……

伴随着岁月流逝,曾经的小伙伴们,渐渐从最初的无话不谈,到了后来的有所保留。人越长大,也越来越难毫无保留的交换信任了。

其实,不再什么都对彼此说,并不是已经不再信任对方,也许只是怕对方已经不再信任自己了。没有老师的日子,同学之间也已心存芥蒂了。没有您的导航,我们这群年轻的雏鹰怎能不在偌大的天空中迷失方向,怎能不在狂风暴雨中失去希望。

谁都离不开老师,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论你有多么大的成就,多高的名望和地位,老师是你成功的阶梯,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是我们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

生活波澜不惊的进行着,教师节年年都会来,可那些年的校园情结已经愈走愈远了。今天我依然怀念着那些年的人与事。那简陋朴素的校园,那和蔼慈祥的老师,还有同学们简单纯朴的情怀……

依稀记得中学时代,令我又畏又敬的老师。我的老师管得严谨,同学迟到、打架、犯错等等,除批评教育、写检讨书外,还要被老师罚蹲马步,更有甚者,还要被叫到办公室当着众老师的面训教一番。但是,在我们跌倒、有困难时,老师总会伸出温暖的双手,热情的扶我们一把,使我们能迅速赶上来。

我的初中生活是可笑却又温馨的。还记得,中学时住校,室友间彼此熟悉。我们一起泛舟学海,一起在那漫长的跑道上,跌跌爬爬,一起尽情的玩耍,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乏味时,没忘了开着彼此的玩笑。在吵吵闹闹,嘻嘻哈哈之中,写下了并不算光辉却很真挚的人生一页。

校园里,我们一路走来,一路舞蹈。追过,累过,我们奋斗过;哭过,笑过,我们茫然过。还记得,那些年,午休时间我手里总会躺着一本书,四处走走,偶尔翻阅几页,累了、倦了,合上书看看操场上打篮球的男生女生们;放假了继而请同学吃吃饭,一起肆无忌惮的聊聊天。这些回忆在我的人生中已酿成了美酒,在心灵的深处,散发着迷人的醇香。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什么,但那盛开的桃李,应该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天渐凉,秋天的味儿更加浓厚,每一片树叶都散发着成熟的气息。国庆来临,拾一枚飘零的落叶,让它寄托这金色的怀念,送到您的桌旁,告诉您我最真最美的愿望。在我心中永远珍藏着您明眸的凝视,它们像两眼清泉,永远奔流在我的心田……

爱的种子

文/霍铮

同事小万在朋友圈里发了消息,“吸引宝贝每天坚持读英文单词的最大动力,就是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她居然可爱到要数老师给了几个棒。”

曾是学生、今为家长的我们,深知老师在学生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权威,更多的是信赖。因此,内心充满爱的老师,很容易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生活兴趣,甚至唤醒孩子的自信。否则,会反向而行。

小的时候,R老师是我的历史老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清晰记得一个女同学被她推倒在教室火炉旁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有一次历史测试考砸了,中午放学后我被R老师拎进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一顿。一直是好学生的我,因为考试偶然失利遭受如此对待,顿时觉得无颜见人,天塌下来一样。背着书包回到家,径直坐到床上,背靠着墙,脑海里不断回放被训斥的一幕,脆弱的内心竟有了寻死的念头。

厨房里传出妈妈炒菜的声音,还有爸爸的说话声,身上电击一般,醒悟过来,真要是死了,就再也见不到父母了!内心挣扎一番,终于,亲情占了上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孩子比较单纯,R老师的一席话让我走到生死边缘,对家人的眷恋又把我拉回生活中间,足见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何其重要,不仅左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取舍。

我爱上文字,得益于高中语文老师李金玉。那堂语文课的作业是写一首诗,当堂完成。我的课桌临窗,透过玻璃仰望天空的朵朵白云,有莫名的东西涌动。已想不起来那首诗写了什么,只记得我把它交给老师向教室外走去的时候,身后传来“嗯,写得不错”的肯定,心里甭提有多美!那年我上高二,从此,我与文字结缘。再之后,大学的基础写作老师也一样肯定我,每次的作文作业都是满分。李老师的认可,让我发现喜爱文字的另一个自己,欣喜接纳。

其实,遇见什么样的老师,纯属机缘巧合。这一点,儿子比我更幸运。

儿子的班主任也教语文,叫石伟红。那天,我在校门口接到上一年级的儿子:“今天有个很难做的作业,不知道怎么完成。做不好的话,明天中午就要被老师留下……”

“是什么?”“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这个极其普通的作业,对儿子来说却是个难题。儿子从小随我在姥姥家长大,他的亲生父亲没有尽一天责任,就弃他而去。我引导他,可以写写想象中的爸爸。于是,儿子写下这段话:“想象中,我的爸爸应该很好,他会带我放风筝,还会给我买笔记本电脑,也会给我买很多玩具、文具和书,他会像妈妈一样爱我。我希望早点有个这样的爸爸。”我担心老师不满意儿子的作业,就在作文下面写了一句话,“因为在孩子的脑海中根本没有父亲的概念,所以这篇作文只有这样做了。”第二天,儿子拿着作业本高兴地说:“妈妈,老师还写了一段话呢!”“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相信你和妈妈过得很开心!”那一刻,我眼里噙满泪水,对这个只有二十四五岁、心中充满爱的老师涌起感动!

如今,儿子已长大成人,健康、温暖、阳光。石老师在他幼小心灵里播下的那颗爱的种子,为他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温润所有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