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茶叶的文章

2022/12/09好文章

关于茶叶的文章(精选12篇)

我的茶叶情缘

文/魏树弘

清明前夕,新茶上市,不禁想起了我的茶叶情缘。

幼时老屋紧邻一家茶叶店,那时的店铺都有一大片橱窗,里面陈列着各种茶叶罐头,趴着橱窗看着就像那是花花绿绿的玩具。推门进去就是店堂,一排L形的柜台将购物和货架隔开,货架上整齐的排放着铁皮圆筒,圆筒上贴着各种不同等级的茶叶,在我开始认字的时候,这些铁筒就成了我的识字卡片,记得那时好像没有铁观音、白茶,印象最深的是龙井、旗枪和茉莉花茶。

茶叶店开在临街居民区,平时店里生意清淡,所以左邻右舍就成了店里的闲客,店堂中央挂着一只古铜色的四叶片吊扇,大热天老人抱着自家小孩同店员在吊扇下聊天,孩童们则前后乱窜。柜台上还有个稀罕的电话机,碰上热情的店员还会帮着传呼电话。店堂一角放着一只茶几两把椅子供客人品茶使用,店堂后面是半隔断的仓库。

茶叶虽在开门七件事之列,但各种票证中唯独茶叶是不要凭票供应的。那时的茶叶还是奢侈品,尤其是好茶,一般都是称两来买的。对于住在周边的劳动人民来说,一月一次的茶叶末子就成了生活中的大事。

店里存放茶叶的铁箱、铁桶底部存有大量的茶叶碎片,再加上日常称茶积攒下来的碎屑,店员定时收集起来,再分成两类,大一点的叫三角,余下的粉末就叫茶叶末子,每个月固定一天集中出售,因为价格低廉,所以很受欢迎。每到卖茶叶末子的那天,平时冷清的店堂顿时热闹起来,僧多粥少只能排队限购,于是全家老少一起出动。后来名声传出去了,其他街坊也都过来排队,仅有的两个店员应付不了了,后来就改变出售方式,虽然还是每月一次,但时间不再固定了。

起先沾着近水楼台的光,茶叶末子集中处理好了之后,店员会透露点内部消息,所以还能按时买到,后来店长发话了,出售日便成了机密。于是每到茶叶末子包装好了以后,每天清晨就搬个小凳排队等开门,排门板卸掉后,店员来一句今天不卖,于是大家散伙第二天再来,有时一连好几天排队就是不卖,气的我隔壁大爷愤愤的扔下一句“这泡屎难出了”。

最先卖完的肯定是末子,三角有时过几个小时还能买到。买回茶末,在桌上铺好报纸把茶叶倒进空茶罐,直倒到黄纸袋底朝天了再用手指弹一下,把所有的粉末全都倒进罐内,再把报纸对折用大拇指轻轻弹抖,直到空气中所有漂浮的茶叶分子全都进入罐中,一月一次的采(购)茶(叶)活动才告结束。

文革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就再也没有喝过茶叶末子。八十年代老屋和茶叶店一起动迁了,也就彻底终结了儿时的茶叶末子情缘。茶叶店的旧址就在今天黄浦区法院的东侧,法院西边至今还留有一片民国时的里弄街坊,那里有我童年的母校,现已改作居民楼的延安东路第四小学,那将是我的另一篇情缘。

土茶品“土”

文/郭华悦

品茶,有雅与土之分。

一盏清茶,三几好友,天高云淡,品的是雅茶。茶中的世界,有风花雪月,有悠然南山。茶香之中,自有一番高雅的意境。

除了雅,茶的另一种意境,则是土。土,是乡土。一栋农屋,一方小院。不大的地方,栽上一两株茶树。在茶乡,屋前两三株茶树,几乎成了茶香人家的标志。客从此过,个个仰长了脖子,恨不得人似轻风,随茶香飘进院子里。

这样的茶,吸引人之处,便在于土味。于很多人而言,有土之处斯有家。在外的人,谁的记忆里,没有那一方水土,滋养年少的时光?

于是,长在这“土”上的茶,便有了思亲的味道。茶乡人家,管这样的茶树,叫土茶树。字里的含义,上不得大台面,却别有一番风味。土茶树,更像是深藏闺中的小家碧玉,带着乡土的味道。

土茶树的照料,不费什么事儿。两三株土茶树,不占什么地方,又能地尽其用。平日里,拔拔草,剪剪枝,不用多久,土茶树就能长得枝繁叶茂。可接着,摘茶做茶,却颇费事儿。摘茶叶的活儿,往往属于留在家里的老人。低头,屈身,将一片片茶叶摘下。花白的头发,在碧绿的茶叶中,显得格外醒目。尽管肢体不再柔软,双手不再灵活,但采茶的手艺,依旧娴熟。摘回茶叶,进入做茶环节,那就更累人了。里里外外,一刻也不得停歇。好不容易,茶做好了,人松了一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是多日的疲累,顿觉浑身都散了架。

土茶的味道,略带苦涩,有点焦香。细细一品,似乎有点粗糙的味道中却独有一股醇厚绵长的后劲。在这样的味道里,品的是茶,也是乡土,更是亲人们的爱。在外的游子们,行囊中常备的,便是一小罐土茶。闲暇之余,泡一壶家乡的土茶,人在异乡,于舌尖上也能一品家乡的味道。

读一片茶叶

文/沧桑看云

每每有闲独坐轻啜一壶香茗,总也忍不住细细端详壶中一叶一芽,心底感慨一片叶子的奇妙伟大,它所蕴含的岂止是色香味之神韵,它所承载的分明是一部人类茶文化的发展史呵!

从传说四千六百年前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到春秋战国时鲁周公开始饮茶,再到唐代茶事兴盛陆羽写下《茶经》,及至今日茶风不衰,茶的历史渊源谁也无法详尽地解说清晰,人们手执一壶又一壶岁月,穿越一个又一个时代汩汩向前,或传承或颠覆或弘扬或改观,最终的目的依旧是在追求着喝茶的最高境界。

究竟何为喝茶的最高境界众说纷纭。有人以喝到浑身通透为惬意;有人以品到茶里禅机为开悟;有人以交到同好之友为欣喜……举凡种种,皆要通过一片叶子为媒介,搭配不同的道具彰显其各异的内性,更多时候它的本色往往被忽略。

当一片茶叶保留着其本色时,它仅仅是一株山茶科常绿灌木的叶子,虽萃取了雨露云雾的精华,并不知晓自己面临的未来世界。决定它命运的不只是那双采茶的手,还有制茶人的匠心。遇到懂它的茶人,或许就能成为身价百倍的名品,否则只能在不尽其性的哀怨里独自感叹。

想成为红茶,却被制成了绿茶。想成为白茶,却被制成了黑茶。一片茶叶的思想不会被人为地重视,大多制茶人要的是功名利禄,他首先要考虑这片叶子最大效益的发挥,而不是这片叶子最大茶性的发挥。

好的制茶人像神话里一样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他们不知江湖险恶,只爱一片茶叶发散着的清沁幽香。他们日日与它为伍,故而深深懂得怎样将一片叶子的内质充分展示。

有时品一杯绿茶,偶有粗枝大叶起舞杯间,免不了笑叹茶商的失误,而后忽地发怔,错之初许是那双采摘的手,再错许是那双分拣的手,不能再错之后是不是一片茶叶的宿命呢?

既然为茶,就不能轻易改变。是非对错有如过眼云烟转瞬消散,留驻记忆的永远是氤氲在杯中的茶香。那是一片叶子的香,在诸多叶形相近的同伴中,锯齿轻缘,脉络清晰。

怎么会呢,一片叶子居然如此神奇?多少次我们沉醉在杯水中惊叹,费尽心思寻找答案。然而,一片茶叶就是一片茶叶,赋予它灵性的不单单是自然的造化,也许还有茶叶背后一些纷杂的思绪……

文/月良土车

我不是茶客,也不是茶仙,只是喜欢喝茶,仅此而已。有时候发神经了,抓一把茶叶丢在杯子里,开水一冲,大半杯子茶叶,喝功夫茶一样,妻骂我是"茶鬼"。

茶的好差还是喝得出。好茶就是好茶,又清又香又有味,叶儿在杯里袅娜多姿,有时翩翩起舞,喝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差茶又苦又涊,叶片大大的或碎碎的,只讲究出汁多,浓烈解渴。我喝的茶不是最低挡的,但也绝不是高级的,中下等级。象我这等人,不是品茶的身份,虽看过点儿茶书,讲起来也略知-二,但决不假作斯文,强扮高雅,喝茶就仅仅是喝茶。

其实,讲喝好茶,几个人真正喝了好茶?都只是图其名望其貎罢了。就象喝酒,市面上的茅台五粮液动兀几千元-瓶,人买来喝得喜滋滋的,哪里是什么真正的好茅台好五粮液?好茅台好五粮液不是这醇味,真正的珍品茅台五粮液是权贵喝去了,普通人看也看不见。茶也-样。乾隆爷封的十八棵龙井御茶,老百姓是喝不上的。武夷山的那棵大红袍茶,民国时期就有一团的兵力镇守,九几年在广交会上那-两大红袍就买到二十万,小老百姓喝了要救命也不会喝。又其实,茶要喝得出那种滋味,品得出那种风雅,也决不是我们这种人。我也到杭州西瑚上喝过龙井,也在岳阳楼下喝过碧螺春,只覚得淡淡的,清清的,不是平时所喝茶的味道劲道,当时心里就想,在当地喝当地的名茶,应当不假,也只是这种味道,甚至没有喝出味道。

家乡有种茶喝茶的传统和习俗,我的喜欢喝茶,多少受了-些熏陶和影响。那时候,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有几棵茶树,自家釆摘自家用,自给自足。农业学大寨后,大辟茶园,成了产茶县,不过不是名茶,只适作砖茶外销。

家乡的喝茶与外地不同,很土很乡俗,虽然近来受外界影响,有人也偶制一些明前毛尖之类,但上千年的习惯是难以动摇的。主要是喝擂茶,就是用茶叶和芝麻在特制的擂钵里擂成浆,开水-冲,乳白的,香香的,即解渴又健康营养。此法相传久远,据说唐朝尉迟恭奉太宗之命来此地修建龙牙寺,北方士兵不服水土,不耐暑湿,病倒大半,一老和尚教授此法,果然病去,于是此饮法流传至今。再就是喝煎茶,没有喝白水的习惯。家家户户都有一茶缸,放一把茶叶,冲半缸开水,盖上缸盖,随时可饮。赶路,干活,累了渴了,随到那户人家讨口水喝,都可喝到又浓又解渴的大红茶。

山间路边的长亭,常常摆放-口茶缸,好施好善的人家天天送茶来。路人累了乏了,来到长亭,用竹勺勺着红茶,一顿牛饮,这时山风吹来,爽极了。

三年前,清明回家扫墓,舅舅送我一包明前好茶,里面塞了-扎香草,舍不得大吃,至今尚有两余。真真正正的家乡茶呀!茶很细很正,枫球火薰过,有-股农家茶的烟味,有-股香草散发出来的淡淡的香味,有一股只有游子才能深深体味到的家乡特有的茶味。喝这茶时家乡的山山水水就在眼前,许多的童年往亊就在眼前。我不会喝好茶,品不出那山高水清的滋味,但我爱喝家乡那带点烟味的家乡茶,能品出山青水秀一往情深的滋味。这剩下的两余茶慢慢喝,待思乡情烈时喝上一口,解忧,解思,解渴。

一片叶子的旅程

文/秦延安

江南的春,总爱和“茶”紧密联系。当春风使出浑身的解数,将长江以南的寒冷往北驱赶时,山坡上、岭坝上的茶树,都探头出门相送。作为常绿草木中的名门望族,茶树总显得彬彬有礼,温情有余。就在那“春风吹又生”中,片片嫩芽携着早春的信息,传遍了整个大地。

一年最是新春好。那是老叶出嫩芽,一叶顶着一叶。带着最初信息的芽叶,“犹抱琵琶半遮面”。它们听得懂鸟语,嗅得到花香,它们衔着春光携着云雾,终在一场春雨后,生出雀舌般的叶芽。一副水嫩水嫩的面孔,如出水芙蓉般隽秀,看着就让人亮眼可心。那一片片长形或椭圆形的茶叶,如春天的请柬,盛邀着人们赶来采茶。

有茶树的地方就有青山绿水。那些茶树总爱长在向阳的山坡上,如犍牛饮水,将头扎进清凌凌的山溪,尾巴却在身后甩打出一阵山风。那里阳光明媚,风清云淡,草木葱郁,景色迷人。

我曾在苏州碰见过早春的茶园。一面坡上,层层叠叠。一株株茶树,密密麻麻,绿得耀眼。戴着斗笠的茶农,斜挎竹兜,站在茶园里如一棵松挺立。身子似乎纹丝不动,手却快捷灵巧得如水里的游鱼,从那些茶树上一一走过,一枚枚嫩芽便被请进挂在腰间的竹兜。人们常说:“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芽。”我很难想象,这一斤茶叶,需要在穿梭、弯身、采摘、放入中轮回四五万次才行,那是怎样的琐碎和不厌其烦。他们额头热气腾腾,如云雾散开,笑容里溢满茶香。采过茶叶的树便没了春的盎然,只有春的继续。远远望去,绿色的茶园里,那些埋头的采茶者如一朵朵各色的花,绣在绿色的锦缎上,分外好看。

采茶不易,制茶也不简单。我曾在云南观过传统的手工制茶,那岂是一个辛苦所能表述?采摘下来的茶叶特别娇气,需要尽快去除水分,否则就会发苦生臭。温暖的阳光下,一片新绿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茶簸,经过日光萎凋或高温炒制后,就在茶簸里,被茶农用双手轻揉着。那是一种看似有力却柔软的揉法,粗糙中见细致。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大多数的茶叶被滚动揉成了卷曲状,也有以布巾包裹茶叶使其成为一圆球状,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团揉,最终形成半球或球形的。有些茶叶还进行摇青,将萎凋的茶叶放在竹筛内,先轻后重,来回筛动,让叶片在摩擦碰撞中,气味相投,渐渐氧化。不同的茶摇青的手法不一样,次数也不一样。这一连串的晾青、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紧压等过程,让茶叶如孩童一般,逐渐成长。但它还没有真正成为茶叶,必须再经过筛分、剪切、拔梗、整形、风选、覆火、熏花、焙火、掺和、陈放等一系列过程,才算完全制成。

当一片片茶叶泡入水中,氤氲的不仅是满鼻清香,还有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茶中有山,茶里藏河,可谓是胸有丘壑。一壶茶在手,如天人合一,如抚日托月,如捧着千山万水。郑板桥品茶曾邀“一片青山入座”,苏东坡喝茶感叹“从来佳茗似佳人”。它是一味解毒的药,让“神农尝百草”;它走过了饮汁食叶的羹饮,最终变成今天享誉世界的三大饮品之一;它是茶马古道的千年穿行,让生命历经枯萎、重生、绽放,如人世的修炼;它缔结出了中华血性与千年文化,让世界幻想着东方的神奇。

一片茶叶,看起来细小、纤弱,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微妙、坦荡、豪放。它感受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行走万里,与水融合,呈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它沟通了天地生命,融合了人与自然,传递出一缕醉人的心香。

吃碗蛋汤过立夏

不是妻子提醒,恐怕立夏于我也就恍惚中闪过了。

立夏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有一种复杂而难忘的记忆。不过,这种记忆显然是美好的成分居多。

小时候家里穷,农村的孩子过个立夏、端午就像是过年一样,能叫他们望眼欲穿。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节日,大人们会煮个蛋打碗蛋汤包几个粽子什么的,而这于当时的我们不啻是人间美食了。

我的母亲不是很会做吃的,然而立夏的蛋汤却打得不错,叫我至今印象深刻。

立夏之前,早就用糯米酿好了整大盆(铁做的脸盆)的酒糟。还没等我们的手指扳到立夏那天,就难耐酒糟浓烈的扑鼻的香气,偷偷地舀来吃。

我和妹妹似乎对酒糟特别的情有独钟。以至于一次误将母亲中午用来做“麦糕头”(就是今天的淡包)而调制的发酵粉当作酒糟吃了。临近中午等父母从田里回来,竟发现我们兄妹俩都睡在了灶间的地上。一看原来是两人偷吃了整整一小盆的发酵粉醉倒了。午饭的“麦糕头”自然是做不成了,而且此后的三十年来,父母还经常拿这事取笑我们儿时的嘴馋。

望穿秋水似的总算盼到了立夏那天(其实前一天晚上就会兴奋的睡不着觉了),也不用大人催自己就早早地从床上跳起来,直奔灶间看母亲打蛋汤。打散的鸡蛋放进烧开的锅里,蛋白就立刻变成一朵朵云和花似得的蛋花来,煞是好看。蛋汤里放了酒糟和核桃,加上蛋的香味,不一会香气就溢满了整个灶间,让人垂涎欲滴。

还有囫囵蛋。煮好后套上编织好的毛线网袋,挂在脖子上去学校里和伙伴们玩斗蛋。结果怎样大家并不很在意,重要的是在嘻嘻哈哈的打闹中获得了一种满足,何况最后这些蛋无不是落进了我们的肚子里……

现在的孩子是无法体会我们那时的感觉了。他们对立夏这样的节气也只有在老师或父母刻意的提醒下或者才会有一丁点概念,然而又是极为抽象的,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我的妻子对立夏似乎也没有多少“感觉”,立夏怎么过也很无所谓,她说只要有一个茶叶蛋就可以了。

早上送儿子去学写字,我就特意到早餐店买了三个茶叶蛋。不过儿子说中午再吃,拿回家妻子说外面买的茶叶蛋不好吃,也没吃。我对茶叶蛋并无什么感情,因为我记不清小的时候母亲是不是有煮过茶叶蛋了。

然而蛋汤还是要吃的。回到家,我从冰箱里取出几枚鸡蛋,打散,倒上点料酒,只是没有酒糟,也没有核桃,香和味自然就差了很多。

不过转念一想,就算是有酒糟和核桃(商店里都有现成的),在今天怕是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清茶相伴,暖香心间

文/丢了心的爱

一杯清茶,一地暖阳,一怀心事,于我,就是或浓或淡的岁月,就是斑斓多彩的人生。

平素爱喝茶。推杯把盏的场合,滴酒不沾的我亦是以茶代酒。

有次儿子端起我泡好的茶水,刚浅尝了一小口,便吐了出来,直呼“好苦啊”,我笑说:“你还小啊,还未曾体会到它的!”和儿子这般大年龄的时候,也是觉得茶叶水很苦。苦了就在沏好的茶水里加上白糖,这种不伦不类、苦中带甜的“独家秘制”之水成为了我和哥哥豪饮解渴的最佳首选,自此有了不解的茶缘。

长大后,只要有茶叶就不想喝白开水,只是不再往茶叶水里加糖。可能是想单单品尝那份苦涩吧!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悠闲之时,小口酌茶,竟品尝出了茶的本真的味道,那苦涩之外还有着如此的清香和酣醇,只是被我忽略掩盖了多年!原来茶是要用心去品的!想起以前茶叶水里加糖的喝法便觉得真真是亵渎了它!否则于我就永远只是解渴之物罢了。

“烹来勺水浅杯斟,尽不余香舌本寻。”如果酒是豪放派的辛弃疾,那茶就是婉约派的李清照了。古典名著《红楼梦》被称为是本“满纸飘着茶叶香”的书。书中让我们见识领略了茶文化的广博深远。在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幽雅的茶事显得富贵豪华。书中第四十一回《品茶栊翠庵》更是从茶的色、香、味、器、烹等细细描述,比如:烹煮茶所用之水要质清、源活、质地轻、味甘、性寒;茶的品质亦要挑选搭配与之相适应的茶具;还有什么身份的人喝什么样的茶、用什么样的茶具等等,喝茶之讲究、喝茶的境界恐现在亦是非常人所企及的吧!

茶是人间天品。爱它,不为攀风附雅,在于它的静、柔、美、甘、涩。我喝茶品茗,当然无法和妙玉相提并论,奢侈、隆重的喝茶生活我也自知望尘莫及。我喜欢喝茶,喜欢在茶中品着“人生有味是清欢”这句诗。而今工作闲暇之余,会捻上少许茶叶,放进洁净剔透的玻璃杯中。托腮凝视,静静地看着原本枝枝梗梗的茶在水的润泽滋养下,竭力舒展,翻转浮沉,水由无色逐渐汤碧色绿。十指扣杯,氤氲腾起的茶烟嗅在鼻中有淡雅的清香。轻啜入口,有淡淡的苦、点点的涩、丝丝的甜,入心,淡然释放,便感知到苦尽甘来的暖。

如此,用心生活,长饮年华,足已!

茶叶情怀

文/漂梦

在外漂泊,会去茶馆喝茶,但是喝了那么多的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

也许,不是因为食材,也不是因为做法,而是少了家的氛围。 现在我对家乡浏阳茶叶的思念,就像对爸妈的思念。

喝茶,是浏阳人民待客的基本礼仪。每逢家里来了客人,第一要做的便是泡茶。

留学法国之前,在收拾行李的间隙,妈妈笑着问我:女儿,要带些什么特产给外国同学尝尝?我回应道:浏阳茶叶呗!说不定老外也喝上瘾呢。妈妈笑呵呵地直点头,她往我的行李箱里塞满了浏阳茶叶、浏阳腊肉腊鱼、酸杨梅、秘制腌菜、皮蛋等。

带着这些浏阳“珍品”,我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留学之旅。法国气候和中国气候截然不同,我刚去的时候,体重竟然猛增,白天还特别爱打瞌睡,口干舌燥,还尿频尿急。我去看医生,买了药吃,可仍不见好转。

后来,妈妈得知我的情况后,除了要我去买药物外,还建议我泡浏阳茶叶喝喝。我放下电话后,就泡了一壶茶。浏阳茶叶的馨香在宿舍弥漫开来,细腻绵软,令人着迷。我的味蕾被打开,喝一口下去,馨香钻进每个毛细血管里,让人轻松愉悦。同学们都围上来,就像看表演一样。一位会说中文的法国同学翻译道:“这泡的是什么?她们也要尝尝。”我告诉她们,这是中国浏阳的茶叶,是一种绿茶,茶多酚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解渴、除烦去腻、明目、清心、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减肥等功效。

看着我眉飞色舞地描述着浏阳茶叶的好处,同学们都把杯子拿到我的跟前。

我把大家的杯子都倒上一杯馨香的浏阳茶,顿时,整个宿舍茶香四溢。同学们都抿了口茶后,都异口同声说OK。听到外国同学称赞中国的茶好喝,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又把浏阳腊鱼腊肉、秘制腌菜、皮蛋,都摆在桌上,邀请他们一起进食,还用英语把中国的茶文化,娓娓道来。当天晚上,我就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我从中国带来的浏阳绿茶,就在学校传开了。同学们都说好喝,她们还把喝浏阳茶的感受,发在大学校园的网站上。一时,浏阳茶叶成了同学们的热饮之选。那些闻声而来的国际留学生,也要尝尝中国绿茶的“回韵”,我只能通过网络从家乡邮购快递至法国。

空闲之时,我和同学们边喝边聊,不仅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还让我交上了一个法国男朋友托马斯。在毕业那年,我把法国男友顺利带回中国,让他成了我们家的“洋女婿”。所以,浏阳茶叶,不仅是我的红娘,更是我生命中的“福将”。是她,让我的生活变得温馨幸福。

后来,我做了浏阳茶叶经销商,还引进不少法国商人(其中,就有之前的法国舍友)来中国浏阳投资。如今,来浏阳旅游、投资、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我是从小喝着浏阳茶叶长大的,我要处处发扬浏阳茶叶醇厚的品质。浏阳茶叶的味道,是我心尖上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就像妈妈的味道,此生,定会永远跟随我。

如今,我不管见什么客户,办公桌上,都会准备浏阳茶叶。

茶中情

文/洋洋

茶确实是个好东西,它不仅是饮料,能清热解暑,消食化痰,清心明目,而且能凭着自身的禀赋吸引着情趣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谈今论古,品味人生。古人喝茶多是文人雅士三五人坐在花前月下,谈诗修词,雅然生趣。当然也少不了要谈儿女情长,谈红楼美梦。当今人喝茶多以几个知心朋友走进茶楼,虽有传承古者之遗风,但更多的话题是人间烟火,商品买卖,衣食住行。虽然各个时代的喝茶形式﹑场合和谈论的话题有所不同,但大家对茶性如水,儒雅隽永,清心养性的认识是相通的。

茶确实是个好东西,它在我的家中更有着一种另外的味道。打我记事的时候起就记得奶奶每天早上都泡上一大壶茶,放在客厅的八仙桌上,壶嘴上还盖上一个白色的塑料杯子,我们姐弟三人渴了就倒上一杯,一饮而尽。爸爸每次劳动回来就拿起茶壶直接口对着壶嘴,咕咚咕咚……一壶茶一会儿就见了底,爸爸这时总是习惯长叹一口气,叫一声:“舒服!”,奶奶因此没少骂爸爸是个水葫芦,惹得我和弟弟们的小脸上也不禁绽放出向日葵般的笑容,但我至今依稀还能体会到奶奶骂声里的那份宠溺和温柔。那时,虽然大壶茶有涩涩的青味,但仍然有着不一样茶的芬芳,这种味道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

爸爸很喜欢喝茶,随着家里经济好转,那把大茶壶也不再用了,爸爸也换了一个很漂亮的玻璃杯,茶叶的质量也提高了。每天早上,爸爸泡上茶,端在手上看着,闻了片刻后才肯放下,然后出去劳动。看得出爸爸这时是在品茶,不像先前为了解渴而喝茶。他还经常说谁家的茶叶香,谁家的茶叶泡在杯里像活的一样,绿得醉人,说得眉飞色舞。记得我和弟弟乘爸爸不在家时经常就偷喝他的茶,喝完以后再把杯子倒满,以为这样爸爸是不会知道的,其实爸爸早就知道茶味淡了,知道是我们偷喝了,有时也会故意地骂我们两句。小弟弟有时啼哭不止,爸爸就用茶哄他,小弟喝了茶果然就不哭了,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从此以后,我们就开始抢爸爸的茶喝,妈妈也像当年的奶奶一样骂爸爸,笑着骂我们,我和两个弟弟一点也没有觉得骂的味道,反而更加开心,更加来劲地抢茶喝,一家人喝着香茶,其乐融融。

一转眼我和两个弟弟先后都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了。大家庭里人多了,笑声也多了。两个弟弟、弟媳常年在外打拼,也已有了自己的事业,他们的孩子都有长辈照看,在家乡的县城读书,弟弟和弟媳们经常回家看望爸妈和小孩,过年过节都回家乡团聚,我也是因为儿子才回到家乡陪读,大多时间都和爸妈在一起,享受着大家庭的天伦之乐。

大家庭虽然变化很大,但爸爸喝茶的习惯却从未改变,只是茶叶变得越来越好了,对茶的品味,理解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但是,家里一直延续着抢爸爸茶喝的习惯,多年来不仅一直都没有改变,反而抢茶喝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连几岁的侄女﹑侄子也凑起了热闹!有时候爸爸拿着茶哄他们,像当年哄我们一样,有时候爷孙几个还以茶代酒干上几杯呢。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弟媳也挤进了“抢茶队伍”,这下就更热闹了!全家人都盯着爸爸的那个玻璃茶杯,爸爸泡的茶,总是不经意地又少了,大家心照不宣,笑而不语。古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话对应我家里的情况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两个弟媳娘家庭背景和氛围和我们家很是相似,都是从小在亲情的怀抱中长大,在传统美德熏陶下成长,成就了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更有东方女性的贤良,对公婆亲如父母,妯娌之间亲同姐妹,相互帮助。我和她们也形似闺密,无话不谈。然而,抢茶喝时,大家倒是很少顾及友好,有时还会埋怨“怎么不留点呢”。就这样,抢茶喝在我家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个亲情友爱,尊老爱幼的温暖场景。

爸爸照例早上起床第一时间就是泡茶,对茶杯的清洗也越来越仔细了,每天泡茶前把茶杯洗得亮亮的,没有一点茶渍。可能是知道我们都抢他的茶喝,爸爸泡茶泡得更加勤快了,他泡茶泡得很认真,每次茶叶放的不多也不少,可能是想兼顾到我们每个人的喜好吧。冲泡也很讲究,先慢慢注入一半,稍停一会儿,再加满杯,说这样泡茶不伤茶,更有茶味。爸爸习惯看着杯中茶叶在升腾或降落,然后慢慢舒展开来,用他的话说,茶叶舒展如同少女刚从美梦中醒来,伸着懒腰,柔柔的,绵绵的,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每当这时候,爸爸总会轻轻地呷上一口,像品酒师一样,含在嘴里慢慢品味,好像把所有烦恼都忘得一干二净,脸上堆满了笑容。

爸爸确实悟出了喝茶的道理,对我们姐弟细心照料,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淡泊名利,对他人友好相处,诚实为人,平淡内敛。我和弟弟﹑弟媳都有着喝茶的习惯,经常一起喝茶聊天,聊茶叶清淡芬芳,聊人生淡泊宁静,聊人间亲情友爱,什么都聊。喝茶真是一种享受,它能调节人的心情,改变人生态度,能使人从心烦意乱中渐渐平静,从相互猜忌到相互信任,难怪古人有“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杯也能醉人”之说。我是笃信这句话的,我虽没有喝酒醉酒的体验,却有香茶一杯清心养性之感。我们大家庭的和谐快乐告诉我:人间真情在,人间真爱在。我真诚地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尊老爱幼,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一家人喝大壶茶,一家人喝大碗茶,不仅能喝出茶的淡雅幽香,也能喝出恭俭礼让,喝出人间真情。

随手可为的事

文/刘文华

一开始,我只是把喝过的残茶积攒起来,意欲积攒到一定分量了,做一个茶叶芯的枕头。我在一本台历上看到一条生活小常识,说在枕套里填上茶叶,温软,舒适,芳香,既有助于睡眠,又安神补脑,是典型的变废为宝。那时我正饱受神经衰弱之苦,常常为睡不好觉而痛不欲生,故深以为然。忙找来筐子筛子等器具,准备开启生活新篇章。

一旦明确了目标,茶便喝得格外起劲,也不管是毛尖普洱铁观音,还是茉莉苦丁竹叶青,逮住什么喝什么。仿佛喝茶已成为形式,积累残茶才是目的。我天天伺候着这些残茶,晾干,摊晒,通风,小心翼翼。残茶的色泽本就不好,又苦于没有区别晾晒,结果攒了大半年,好容易初具规模了,却花花绿绿,斑斑驳驳,叶片大小不匀称不说,还香气全无,怪味杂陈。尤为不堪的是,不知哪次没晾透彻,有一部分还发霉长毛了。拿给妻子让她做枕头,她看了看又摸了摸,径自笑了说,你枕上这种枕头,怕是更睡不好哩。

茶叶枕头是做不成了,但把满满一竹筐的茶叶倒掉,即便是残茶,我也于心不忍。妻子见我舍不得,又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让我把这些茶叶发酵,给阳台上的花草施肥。我上网一查,发现废茶中含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有机碳等,将茶叶渣堆沤后,是良好的有机肥料。我一颗失落的心由此得到莫大的慰藉,在远离农事多少年后,又兴冲冲地干起积肥沤肥的活儿。几个花盆太小了,根本用不了多少肥料,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余下的装箱打包,在回老家的路上,顺道把它们撒到了庄稼地里。

接下来,我发现生活中能够变废为宝的东西太多了,且大都随手可为。比起残茶来,花生壳、核桃壳、松子壳、瓜子壳,以及苹果皮、香蕉皮、橘子皮、红薯皮,乃至腐烂的菜叶和带着泥巴的菜根等,更富于循环利用价值。只要把它们分门别类地积攒起来,在凑巧外出的时候,顺便拿到田野里去就行。一位从事农林工作的朋友说,这些原本来自泥土的物质,根本不用发酵,可直接撒到泥土里,大地有更强的消化吸收能力。比如森林里的落叶,山坡上一岁一枯荣的花草,庄稼地里还田的秸秆,莫不生于大地,到头来又营养大地。朋友是这方面的专家,他的话给我贸然的行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再干起这活儿来,更加得心应手,乐此不疲。我想,一个人位卑言轻如我,虽不能像位高权重者那样人尽其才,但把来自泥土的东西再随手送还泥土,也算物尽其用了吧。

再后来,我们开始用淘米的水洗菜,用洗了菜的水涮拖把拖地,然后再根据其色泽和质地,用以浇花或冲马桶。有一次我下夜班回家,刚进小区门口,看见几只流浪的猫狗围着一只垃圾桶兜圈子、打转转,像是嗅到了什么美味。垃圾桶是那种可移动的塑制品,可能没放稳,它们在上蹿下跳中,硬是合力把垃圾桶弄翻了。垃圾飞溅一地,落得它们头上也是,身上也是。这时哪还有什么美味,倒是各种难闻的气息充斥,令人掩鼻。不知它们找没找到好吃的东西,听到动静的保安就晃着贼亮的手电筒赶来了,一通棒喝,把它们惊得四下逃逸。那以后我便有了新的心得,即便吃剩下的鱼刺鸡骨头,也不是一点用没有,只要不跟其他的垃圾混装,就可以拿给那些四处觅食的流浪的猫狗。望着它们一边大快朵颐地进食一边冲你赞许地颔首,乃至于撒娇邀宠地围着你转,温情脉脉地嗅你的裤管舔你的手,你会心生暖意,会觉得这些随手可为的小事,一桩比一桩有趣儿。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说,一个人一件事坚持做21天就会养成习惯。从随手积攒残茶算下来,至今已过去21个月不止。不免浸淫其间,积习成癖,老是想着拓宽随手可为的空间和领域。日久天长,我更吃惊地发现,就像随手可为的事儿越来越多一样,随手可不为的事儿也遍布生活的角角落落。尽管限塑令已颁布多年,但在民间的买卖市场上,塑料袋仍大行其道,招摇过市。每当看到树上墙上电线杆上悬挂的塑料袋,我都忧心忡忡,不知这些飘来荡去的塑料袋,何时才能风化,何时才能降解。

现在,我外出购物的时候,通常会提一个篮子去;要是在没篮子可提的下班途中捎带水果或蔬菜,就直接放到车筐里。只不过一两个小小的塑料袋,也能见证世态人情。除了极个别的人视你行为怪诞,不屑一顾,更多的人则心存感激,跟你交流的目光或说话的口吻,明显变得亲切和客气。碰上特别实在的,还会追着撵着往你的车筐里再添一两个水果、一两棵青菜!

2017年,我仍旧骑着我骑了12个年头的宝贝自行车穿街走巷,一抬头或一转眼,又惊喜地看见更多随手可为的事。

怀想母亲的味道

文/燕剪春光

母亲的味道,氤氲在故乡的米粉粑里,在端午节粽子的芳香里,在谷雨时节飘香的茶叶里。

——题记

一、母亲的米粉粑

米粉粑又叫饺子粑,或蒸米粑,是流行于赣北的一种民间小吃。制作米粉粑得用上好的晚稻米,浸泡后淘净米糠、杂质,沥干水,隔水蒸至大约七分熟,摊开冷却后,磨成细细的粉末(现在基本上不用人工磨,而是用机器)。揉粑粉(同和面差不多)很有讲究,比和面更费劲。得用滚沸的水掺入米粉中,用双手反复揉搓,至水和粉完全融合,变成一个大大的粉团,软硬适度不沾手才行。然后取一小团粉在手心搓成圆形,按扁,双手同时快捏成锅状。“锅”越薄,吃的时候口感越好。当然,太薄了,容易破哟。这是一个技术活,比包饺子难多了。接着就是把事先准备好的馅放进“锅”里,包成饺子形状,个头比饺子大。米粑馅随个人喜好,无论酸辣,无论荤素皆可,不用像饺子馅那样剁碎。最后一道工序则是把做好的米粉粑放在蒸笼里蒸熟。待火候一到,那刚出笼的米粉粑热气腾腾,晶莹剔透,洁白似雪,芳香四溢,令人食指大开。轻轻咬一口,哇塞,太好吃了,简直是世上少有的美味佳肴!

我的家乡是鄱阳湖畔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以米粉为原料的米粉粑自古至今在民间流传,长盛不衰。逢年过节寿诞喜庆,家家户户均制作米粉粑以示庆贺,并用来款待宾客,祭祖拜神。我小时候尽管家境不是很富裕,但米粉粑却没有少吃。母亲心灵手巧,能把清贫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逢年过节自不必说,连我们兄妹几个每年的生日,都能吃上色鲜味美的米粉粑。没有猪肉不要紧,到塘里捞一些虾米,萝卜虾米做粑馅,异常鲜美;又泡上自家自留地里种的黄豆,制作出白嫩白嫩的豆腐,韭菜拌豆腐,又是一款美滋滋的粑馅;还有辣椒炒茄子,那种又香又辣的感觉,刺激得你的味蕾舒服极了。每当家里做米粉粑的时候,我总是兴高采烈地给母亲打下手。一边看着母亲不厌其烦、忙忙碌碌地做着每一道工序,一边等待着米粉粑蒸出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馋虫这时按耐不住了,在肚子里焦躁不安地蠕动。于是趁着包粑馅的便利,先尝尝萝卜里的虾米,再品品韭菜中的豆腐,嘴里不停地砸吧着:“好吃!好吃!”母亲笑骂道:“馋猫!看你把馅都吃完了!”紧接着她便用筷子夹着一块大大的豆腐往她自己嘴里送,“这豆腐是不是有点儿咸呢?”我不禁偷着乐。也许是我心不在焉,老想着吃,半天也包不成一个,样子还挺难看。母亲则像变戏法一般,一搓,一按,一捏,一团粉在她手里像蝴蝶般飞舞着,旋转着,霎时就成了一个有棱有角、模样俊俏的饺子粑了。不多会儿,几十个白白胖胖的米粉粑就整整齐齐地横卧在蒸匝上。用大火蒸二十分钟左右,揭开锅盖,一阵热浪扑面而来。母亲赶紧用手蘸着冷水,麻利地将米粉粑一个个拨动,以免互相粘连。这热腾腾的米粑色泽像晶莹透亮的白玉,质地柔软而富于韧性,浓香扑鼻,吃起来口感最好。待凉了以后,色香味都逊色许多。

自从上大学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吃到母亲的米粉粑了。寒暑假回家,母亲每次都特地为我制作,以解我的馋瘾。在县城工作的时候,那里也有制作米粉粑的风俗,但味道与母亲做的相去甚远。因为离家近,还偶尔回去打牙祭。有时母亲把加工好的粑粉带到县城来,蒸好后分给住在附近的同事吃,同事对我母亲的手艺总是啧啧称赞。如今故乡远在千里之外,难得回去一趟。每逢佳节,总是情不自禁想起故乡的米粉粑来。那一只只玲珑剔透的米粉粑,散发着浓浓的故乡的味道,包裹着深挚无私的母爱,蕴含着温暖幸福的记忆。

二、端午节的粽子

小的时候,不仅盼望过年,也盼望过端午节。因为端午节母亲会包裹很多很多的粽子。

离过节还有一大截日子,大人就忙乎开了。采来新鲜的粽叶洗干净,浸泡好;又搓好一大捆细细的麻绳;碾好晶莹洁白的糯米。五月初三一大早,母亲就摆开战场包粽子,一般要包十几斤糯米,差不多要大半天时间,一家人可以吃半个月。故乡的粽子很朴实,没有什么这馅那馅的,只有白花花的糯米,拌上黄澄澄的菜子油,加上一些黑芝麻。吃的时候,用筷子夹一个,蘸一点白糖,送到嘴里,咬一口,那个香甜润滑无以伦比!

我对母亲熟练的包粽子技术印象特别深刻,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我一直没学会。母亲先把两张大粽叶叠在一起卷成漏斗状,舀入适量调配好的糯米,用筷子戳紧后,再添加一些糯米,然后在上面放一张小一点的粽叶。只见母亲用手用力一按,又一折一卷,再用绳子紧紧地扎住三角形的粽头,一只立体的长三角形的粽子就完成了,看上去,简直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母亲灵巧的双手不停地在粽叶、糯米、麻绳之间穿梭,就像变戏法一般,不一会儿功夫,一大串玲珑而结实的碧绿的粽子就挂在椅子背上,好似寺庙方丈脖子上围着的那串翡翠念珠。据说粽子包得越紧,越不容易馊,当然煮的时间也要更长些。当天晚上这些粽子将被放进一个大铁锅焖煮。煮了一个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解开粽绳,那色泽透亮的粽肉,升腾起一缕蒸气,散发出一股特有的清香。当把这种健脾暖胃的美食放进嘴里,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端午节就这样在母亲包裹的粽子的芳香中,在浓浓的亲情里,一次次轻轻地走来,又一次次悄悄地离去。今天,它已经离我很远很远了……

三、春茶飘香

每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季节,故乡溪水淙淙,绿茵缤纷,山花烂漫,群莺乱飞。最忆清明谷雨时,茶树的枝头探出一颗颗新芽,嫩绿嫩绿的。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掐,就摘下一朵娇嫩滴翠的茶芽,恰似缀在春姑娘胸前的一枚雅致的别针。家乡虽然不是茶乡,但家家户户在田边地头都种植了几棵茶树,能保障自家一年喝的茶。小时候,常常跟着母亲去采茶。母亲拿一个竹篮,一个小板凳,坐在一棵茶树旁。一只手攀着茶枝,一只手采摘。只见母亲的手指在茶树上飞舞,一棵棵茶芽齐刷刷地从树上坠落,不一会儿,就装满半竹篮了。我则站立茶树边,两只白嫩的小手左右开弓。可手指就是不听使唤,不是掐短了,就是摘了老茶叶,急得脸上直冒汗。那慌慌张张、手忙脚乱的模样常常令母亲忍俊不禁。好不容易摘了一把茶芽,脚就站累了,手就发酸了,心就飞远了。看见一只只小鸟在空中划着优美的弧线,打着呼哨离去,就仰着脖子,瞪着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痴痴地望着;旁边草丛中有一双蝴蝶在嬉戏,先是呆看了半天,接着又忍不住用手去扑,去追赶;一群蜻蜓上下翻飞,一条小土蛇从脚下窜逃,一条虫子在叶子上蠕动,一朵小花在风中调皮地眨着眼睛,一串野果闪着诱惑的光芒……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母亲已采好满满一篮茶芽。我跟在母亲身后,哼着童谣,一蹦一跳地踏着夕阳回家。

白天采的茶芽,晚上要趁着色泽鲜嫩把它加工成茶叶。这是一项又累又精细的活,一般人很难做得好。母亲不仅能吃苦耐劳,又心灵手巧,总是能制作出上好的茶叶。凡是喝过我家茶叶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母亲加工茶叶的程序和情景。

先用柴火将一口大铁锅烧热,将茶芽放在里面爆炒。要不停地翻动,否则就会受热不匀。不一会儿,那些鲜嫩的茶芽颜色变深了,一棵棵都耷拉着脑袋,恹恹的,软软的。这时满屋子弥漫着清新的茶香,第一道工序完成。紧接着要把爆炒过的茶芽放到案板上,象揉面一样使劲揉。要趁热打铁,等冷却了就揉不动了,所以母亲总是不停地、用尽全身力气揉着,搓着。汗珠从脸上滚落下来也顾不上擦,热气腾腾的茶芽,把母亲的手猥得通红。真是“半两茶叶千滴汗,一杯蜜糖万朵花”呀!我心疼母亲,拿来毛巾擦去母亲额头和脸上的汗珠,递过凉茶为母亲滋润冒烟的喉咙。等第二道工序完成,夜已经很深了。我困倦得睁不开眼,去睡觉了。母亲继续将揉好的茶芽散开,铺放到锅里,用文火慢慢烘烤。这是最考验人的耐性的时候,来不得半点急躁。把火烧旺了,茶叶自然就有会色香尽失,只有一股糊焦味。而母亲却能准确适度地把握好火候,制作出来的茶叶色香味俱佳。用开水冲泡,翠绿的茶叶缓缓散开来,一朵朵完好无损的茶叶,玲珑剔透,仍象长在茶树上的嫩芽。清香随着热气的散发慢慢地溢开来,清澈的茶水甘醇爽口,回味悠长。

如今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再也没有机会和母亲一起采摘春茶,看母亲制作茶叶了。母亲年纪大以后了,一套制茶技术也悉数传给了小哥。每年的清明谷雨时节,我都会收到来自故乡的新茶叶。在外飘泊时间久了,也见识过不少的名茶,但我却独爱家乡的春茶,几乎到了非自家茶不喝的程度。这不仅仅因为自家的茶是没有任何污染、没加任何色素的绿色饮料,更是因为在这清幽的茶香里,可以闻到故乡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茶味人生

自己虽不懂茶道,但却喜品茶。一杯清茶在手,万千世界皆有。捧着盛满春绿的茶杯置于鼻前,让浓郁得化不开的幽香在口鼻之间弥漫、缭绕,然后深深地吮吸、品味,这种感觉,美得无以言表。很久,我舍不得喝,只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呷,一丝丝一丝丝地去品。在品茶时我更喜欢借用中医之道:望、闻、问、品(切)在茶水之品中,最让人留恋的就是闻了。

身居中原,位置低端,喝不到好茶,唯一能品的就是绿茶——信阳毛尖。至于信阳红,显然不是我所能品尝得起的。即使喝毛尖,也喝不着雨前茶,只能喝雨后茶。既然茶叶上不得档次,品上就要下工夫。其实想想,雨前雨后分别不大,大概是商人经销的一个噱头而已。其实只要是产于深山的茶叶,小心采摘,精细加工。茶叶就聚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精华,作为茶树顶端嫩芽,其营养成分丰富,没有任何污染,都是茶叶中的上品。

喜欢品茶的人都知道,茶叶品饮分为眼观、鼻闻、人品和口品四个阶段,也可说是四个层次。

所谓眼观,是指用目光欣赏茶叶浸泡前后的颜色、形状和姿态。以前我在豫南农场工作时,有幸得到信阳一个同事从自家茶场里新炒的茶叶。打开包装,那股蕴含着新春气息的清香,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我连忙烧了一壶开水,用透明玻璃杯泡了一杯,先品为快。

制作毛尖茶的原料,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青,泡法大多为下投,即先茶后水。将开水倒入茶杯后,我看到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下,慢慢张开的茶叶上下翻飞,左右躲闪,仿佛翩翩起舞的蝴蝶,又似含苞欲放的花朵,更像展翅欲飞的春燕,精彩绝伦,美不胜收。大约过了一分钟,茶叶一部分浮在水面,一部分沉入水底。这时,只见一枚已经泡开铺展成一芽二叶的茶叶,像一只美丽的凤凰,从水面慢慢地沉降到中间,然后轻轻地摇动着身子,很久很久,它就静静地浮在那里,像是故意展示它漂亮的身姿。还没尝到茶叶的滋味,已经先欣赏到茶叶的美丽,这无疑为接下来的品饮准备了一份好心情。

鼻品即闻香,这个“香”,包括茶叶和茶水的香味。新鲜的茶叶,不用泡,就能闻到丝丝清幽之香。这香味蕴含着大别山里的云雾之幽、清风之爽、山泉之澈。泡好茶,先不急去喝。执杯与掌心,置于鼻下,那清幽茶水之香便随着袅袅升腾的水雾,弥漫在空气里,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已经钻入你的鼻孔,那丝丝清香,那阵阵醇味,挑逗着你的嗅觉。

至于人品,是需要茶友的。说说自己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意见,或许也是一种品吧。如果能和茶农在一起谈论茶叶魅力,才是品茶之道。

最后,水入口,先不急着咽,让其在口腔里稍做停顿,让茶水之香在期间荡漾开来。如《红楼梦》中妙玉所言: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在连横《雅堂笔记》有一篇《茗谈》,也说过:“一杯为品,二杯为饮,三杯止渴。若玉川之七碗风生,直莽夫尔。”我等虽是俗人,但愿意做“驴饮”的也不多。做不了雅士,做个品茶的俗人也不错。至于解渴之茶,则另当别论了。

在杭州西湖边上有一副名对:欲将西湖比西子,从来茗茶似佳人。说就有茶如人生之味,人生又何不如茶呢?如此说来,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和瞬间,似乎也都像一杯茶,充满了玄机和韵味,只要慢慢去感受和品尝,就会觉得其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