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教师的文章

2022/12/14好文章

关于教师的文章(精选12篇)

时光匆匆,顶岗仍继续

文/王杨

不知不觉中,顶岗的路已经有过快四分之一了。日子就这样快,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了。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从来没有的知识,也收获了很多大学不曾给我的东西。

还曾记得在进修校培训的时候,有位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也许你并不适合做一名教师,也许你并不喜欢将教书作为你的终身职业。但顶岗实习是你谋生立业的第一课,你的教学效果将反应你的能力,也折射出你对工作的态度。――能力就是打开就业之门的基础。我们之所以不喜欢,除了感觉这玩意儿以外,在很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投入。”

我就像上述话所说的,我之前并不喜欢教师这份职业,我认为这样一个安安静静的女孩儿胜任不了教师这份职业,可是,我错了。在临漳一中,时间见证我一点一滴的进步。从之前站在讲台上就哆嗦到现在的收放自如,从之前的害怕与别人打交道到现在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从之前的抑郁的苦瓜脸到现在的爱微笑了……

正如那位老师所说的,从来到临漳一中的那一天起,我下定决心,我要努力改变自己,因为我只是想证明自己有能力做好任何一份工作。曾经的我,想要轻轻松松就挣很多很多钱,而当我步入社会时,才发现当初的自己有多天真。我们往往只看到人家面前的辉煌,却不知其背后的艰辛。

慢慢地,我开始喜欢上了教师这份职业,虽然不能够挣大把大把的钱,却会得到一份安逸舒适的生活。

我现在正在慢慢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前在师大的时候,我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我无论做任何事都会有规划,然后安排的特别有条理。以前我也在同学面前试讲过,他们的一致评价就是思路特别清晰。这样会方便学生们联系各个内容,能够更好地记忆。因此,我会用心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我有一个妹妹也正在读高一,因此每次看到这些孩子都会感到很亲切。我试着一步一步走近这些孩子,这些孩子也慢慢地接纳了我。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知心大姐姐。用一颗真心对待这些孩子们,相信他们会感觉的到,能够体会的到。

这些日子里,哭过,笑过,抑郁过,狂欢过,这段时间的情感经历比大学三年里的还要多,而这些文字却难以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无论怎样,我以后会继续努力,我相信这段顶岗经历会成为我人生一段美好的经历……

我当民办教师

文/曹树高

老师,这是千千万万人写过,并将还有千千万万人继续写的话题。我当老师,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农村生产大队当过一年的民办教师。

其实,我当老师那真是偶然,那时的农业劳动实在太累太苦,我读书时,父亲一直主张我以后当个老师。在我刚刚进入初中时,他就给我规划人生,说初中毕业去考师范,毕业做个小学老师。他还说,当老师一年有两个假,最热天最冷天都放假在家。父亲的愿望没等到我初中毕业就破灭了,因为“文革”开始学校不上课了。尽管后来学校开学继续上课,那也没学到什么真东西。

1970年夏,我高中毕业了。毕业就等于学业到顶,再也没有学上了。上大学要贫下中农推荐,那怎么会轮到我呢?我只有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们刚毕业时,句容农机修造厂在大量招工,其中有一条:可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我多么希望大队能给我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可惜没有给我。我的许多同学都进厂当了工人,那时我难过极了。公社组织去亭子公社西社大队灭螺,我牙一咬参加了。梅雨季节的宝华山里,潮湿闷热空气都能挤出水来,我和全大队的几十个人就睡在那个山顶小学教室的地上。每人自带蚊帐,地上铺着草席。白天到山脚下把草皮翻过来,说要灭掉钉螺,以防血吸虫病,晚上就睡在潮湿的地上。在这一环境下,我们村上有几个人病倒了,紧接着我堂哥也病了。这病也奇怪,全身软绵绵的像是没有骨头,几个男人拉不起一个人。那时我刚走出学校门,身体比较虚弱,一下也病倒了。

父亲得知我病了,很快就替我去灭螺。我和村上几个人一同回家,当时我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感到前途一片灰暗。事也巧,大队的小学校正缺一名老师,大队干部开会研究,把全大队的高中生排了排认为我是最合适的人选。就这样,我被调到小学校当了一名民办老师。其实,我当民办老师并不是我的水平高,也不是我的能力强,主要是我的父母人缘好,为人诚实厚道。大队书记说,父母诚实厚道孩子也一定不坏,看到我也是一副老实样。就这样,我顺利地当上了民办老师。

我们这所小学共有3名老师,一名公办老师,他年纪最大,三十多了,学校工作由他负责。另一名是已干了七、八年的教师,他也是民办老师。公办老师的工资由国家全额发放,每月40多元,民办老师每月8元的补贴,另外大队补发工分,星期天要自己去生产队做工拿工分。我是新进的老师,开始教一二年级,三四年级由那位民办老师教,五六年级则由公办老师教。两个年级在一个教室,我先给一年级上课二年级预习,给二年级上课让一年级做作业,两个年级轮流替换。只有体育、音乐、美术,这三门课是合并一起上,体育课无非是做做游戏跳跳绳,音乐课是一起唱唱歌,都是一些语录歌,美术是一起画画。

这样的老师生活,我过了一年。后来,大队支部改选,大队原会计当书记了,大队会计没人干了。支部研究决定把我从学校调出当大队会计,让一位知青来接替我。我的民办教师生涯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不当老师了,但那段当教师的经历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直到现在。

民办教师

文/李干荣

当上民办教师的时候我刚好17周岁。虽然当时家里伙食并不好,而且上高中时常感到肚子饿,可能是父母都是高个子的缘故,遗传基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民办教师时我的身高已有175厘米,站在讲台上很有先生的样子。

其实,在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尤其是小学到初中阶段,是很不在乎学习成绩的。那个时候,人们对学习成绩并不看重。因为当时上大学、招工不需要经过考试,是凭推荐,凭家里的成分历史,根红苗正的才有机会,要不,就是家里有人至少在大队里当个什么干部之类的才行。我们家是普通老百姓,所以走出农门的机会根本与我无关,学习成绩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当时,学校上课也不认真,经常组织学生到生产队去干农活,美其名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但是,学校对文艺宣传倒是很重视的,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我也参加了,经常到生产队、到田头为群众演出我们自编自演的小节目。学习成绩并不被重视,尽管这样,我的学习成绩还是很好的,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上高中时,国家恢复高考,对教育重视了,上高中也要凭成绩才能上的。我考上高中,一心想上大学,不料高考时,身体不舒服,结果名落孙山。父母说我不走运,老师说我不经考,自己认为是“人乖命不乖”。其实,没有考上大学一是学习不扎实,二是当时录取率很低,大学录取率只有6-7%。

没有考上大学,原本是要去复读来年再考,正好大队小学要招考民办教师,我报名参考。上级教育部门对新招民办教师要进行考试,成绩合格后才录取。应考的有20多人,结果这次我的运气很好,考了个第一,上级文教部门给我颁发了《民办教师聘用证》,我当上了一名正式的民办教师。学校让我教三年级语文,并担任班主任。我很高兴,感觉学校对我很信任,心中暗暗定下决心:一定要把老师当好。

开学的第一天是学生报名,师生双方认识一下。当我站在讲台上,看到下面坐了一大片小孩,一数,竟有58个。在我说话之前,116只闪着稚气光芒的眼睛盯着我这个新来的先生(当时老家称老师为先生),我心里还着实有些慌张,一时间竟不知说些什么好。好在我毕竟上台演过节目,不少的小孩还与我同村,和他们很熟悉,这些无形中给了我力量,立即定了定神,开始点名了,每当我喊到一个学生的名字时,下面很快就有一个响亮的声音应和着,并且有一个小孩很有礼貌地站起来,用一双充满好奇又有些敬畏的眼光看着我,我越来越有底气,我开始明白,我不再是学生,我是老师。在我的心里,老师对学生是有绝对威信的。

刚当上民办教师,谈不上教学经验,只是模仿以前给我上课教师的样子,每上一篇新课文,就从生字的读音和意义教起,接着,进行领读,再分析课文内容,然后就是组词、造句、扩句、缩句等诸多内容。除了教语文,我还是他们的体育老师,那时上体育课就是和学生一起玩,我经常被他们打倒在地,弄得一身的泥,一身土,这无形中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也许因为我的年龄与他们差不了多少,我和学生们相处得非常好,学生们也很喜欢我上课,59颗充满阳光的心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绽放快乐的光芒,洋溢青春的力量。

当了一年多的民办教师,征兵开始了,大队民兵营长动员我去当兵,并说部队可以考军校,我被他说动了心,背着父母偷偷地去报名,没想到很顺利就合格了。去部队的那天经过学校门口时,我的学生齐刷刷地站在路口,目送我参军,有几个小女生还偷偷地流了泪。到了部队后,我的人生道路虽然离他们越来越远,但我的心灵却好像永远没走出58双送我的童稚眼神。

后来,偶尔回家探亲,在路上时常有碰到叫我“李老师”的,有的,我已经不认得他们了,当我感到迷茫时,他们就说,您是我的语文老师。我说,哪年的事了,不要再叫我老师了。他们几乎说的都是一样的话:哪怕您只教我一天的书,都永远是我的老师——在我们家乡,对老师特别尊重。

短暂的民办老师经历,让我享受一生老师的荣誉,我既感到惭愧,又感到光荣。

教师的烦恼

文/笑何芩嶔

年少时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站在三尺讲台,因为那个工作太死板太压抑,每天都在同样的节奏中度过,感觉生活很枯燥,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当一名舞蹈家或是医生,大概是年纪小,觉得这些工作会赚的钱多又是自己的爱好,可是我渐渐的长大了。

当我面临的第一个大学门槛就摆在我面前时,我不知该怎么下手,或者说该怎么做,我是一名专升本的大学生,跟我一起上高中的那群小伙伴早在我的前一年就毕业了,可是看着她们一个一个的毕业找工作,心里很茫然,梦想美很现实却很残酷,大家约定以后出来先到大城市去看看找一份好工作,可是这样的约定随着到不同学校上大学而渐渐……

我的生活圈渐渐变成了,我想要留在省里,在家近的地方…,我想留在大城市宁愿受累也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只想找一份工作结婚生孩子…,当我的一个个好姐妹告诉我的时候心里落差很大,我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一个一个长大了,可是我呢。

扪心自问其实没有以前那么大的理想了,只想普普通通有一份工作,找个老公吧。

我选择了那个我绝对不会选的老师,就是这么神奇,到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我的教师生涯似乎也不太顺利,我是比较严谨的人,虽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音乐老师,但是我对自己的学生有严格的要求。每节课的学习都要有进步,不是单纯地只学了一首歌,而是把音乐方面的知识一点一点的渗透其中,目标很遥远也很伟大现实确实很差强人意。

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国家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课改在如火如荼中进行,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我教的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刚到学校生活习惯等都要改一改,他们不懂上课考试,更不知道纪律的维持,每个孩子即带着好奇又带着恐惧来到学校,看着他们爸爸妈妈领着他们进校的那一刻我的心是激动的,我想把他们培养成才,想让他们快乐的成长,不想把他们都变成书呆子,以后我的音乐课一定要上的丰富多彩,争取做到不要求每个孩子都热爱音乐,但最起码能让不喜欢音乐的孩子不讨厌音乐。我这样做了,并且我的学生都非常喜欢上音乐课,可是唯独一些孩子们太小自控能力太差,总会有个别的孩子上课或课间做一些引人注目的事,比如上课串门,下课打人,甚至还有一些更恶劣的事情发生,我想上去教导他们,希望他们可以改过来,循循善诱对于一些孩子根本行不通,只会想成老师似乎在讨好他而变得变本加厉,所以开始肆无忌惮起来。放学的时候我留下了一些孩子告诉他们如果以后再出现打人事件就回家晚一点。可是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本来只是告诉孩子们以后不要干坏事了,可是家长找来了,第一句话就是音乐老师凭什么留我们家孩子,当时的这句话让我非常难堪,我只是默默说了句因为你家孩子做了引人注目的事。事后心里很愤懑,想找家长沟通,可是家长直接撂话,以后别管我家孩子,我们老师的良心呢,我们老师的责任呢。

最近的几年似乎出现了老师孩打子的事件让一些人认为所有的老师都会打人,老师们的地位超级尴尬,想要管理好孩子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是学校有规定不能惩罚,有可能一粒米坏了一锅粥,老师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适当用一些方法,家长说是惩罚,老师觉得孩子这次没考好受到批评,家长觉得老师虚荣心作怪认为是闲拉了班里整体成绩,真心觉得老师们很难教学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更是觉得责任重大……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可以体会一下老师的处境,每一个孩子不是在蜜罐子中长大的,是在生活中不断改进 学习的。

虽然受到阻挠,但我还是会教育他们,因为我真心希望,他们以后会越来越好。

清洁工

文/俞东升

游历名山,那旖旎的风光,嶙峋的山石,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可是,让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风景区里每隔一段路,都有一个清洁工,他们劳作的身影,让人感动。

在风光如画的景区,游客们争先恐后地忙着观赏美景,可是身旁的那些拎着垃圾袋、拿着扫帚的清洁工们,他们的眼睛是“向下的”,他们的身姿是谦卑的,他们的身体是负重的。游客们在兴致勃勃地“赏美”,而这些清洁工却在专心致志地“找丑”,除丑,变丑为美。这既是他们的职责,更是一种美德。

教师又何尝不是清洁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他们每天批改作业,找出孩子作业里的疏漏和错误,然后一笔一划把它们订正过来,并叮嘱孩子们下次别再发生类似错误。针对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教师们也是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积极疏导,让他们成为一个健康理智的公民。

纪检部门,司法机关,还有质检单位等等,他们都是社会管理行业的清洁工。捉出各行各业里的害虫,清除社会上的丑陋面,医治创伤,净化环境,让社会肌体更健康。

人类社会需要“清洁工”,他们像啄木鸟,治病树、拔烂树,保护森林;他们又如美容师,给我们这个社会修边、除丑、增靓。他们的工作是辛苦的,又是光荣的,让我们对他们表示敬意。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文/岁月静无言

今天参加了迎江区2015新进教师培训,虽然去年也曾参加了这项培训,但因为工作不久,实际上对其中一些教导并没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经过一年数学教师及班主任工作,如今再次接受培训,自己结合一年以来的工作经历,触动很大。

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为自己找一个借口——拙于言辞,我不太会表达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喜爱,也不知如何表达对学生的喜爱。在我心里,我只是千千万教师中的一个,我对于我的学生们,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学生们对于我,是阳光。

现在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我,如同每一个新老师一样,对教师这个行业充满热情、朝气,我并不是有着活跃的外在,张扬爱说的个性,我也不敢保证几十年后的我不会像大多数的老教师一样,褪去了当初的热情或者说是激情,但每次看到学生们,他们就如同阳光一样照亮着我,温暖着我内心,在学生们的面前,我发现我是一个不一样的、爱说爱笑的我,是这一个个阳光的生命,为我的工作注入不绝的动力。我想起今天培训时教导我们寻找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我想说:我一直是幸福的、每天看着他们我便是幸福的。

下午新进老师代表与我们分享一年的感悟,其中一个新进老师今年调回市区,在回原来学校办交接时遇到曾经的学生们,录了一段手机视频,视频可能看的不太清晰,听到的声音也只有重复的“曹老师我们想你,什么时候回来?”这句话,或许看起来这段长长的反复的视频并没有多感人,但是我深深的被它触动了,外人听起来只是普通的重复的声音,但经历过一年的师生生活,那是一句句真切的呼唤,我相信,在她的耳中,能分清每一个孩子的声音,回想起与他(她)相处的点点滴滴,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词语,一声“老师我想你”就是最珍重的师生深情。看到这个老师静静地听着视频里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她几欲落泪,她也是一名幸福的老师。

我从小学起便想成为一名教师,从毅然的选择师范到回到自己的母校,一切是如此的自然顺利,正是这样的顺利,我更应该珍惜我这伴随我十几年的梦想,带着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无论前路怎样,一路前行。

校园风波

文/朱统元

小王毕业这年,在他所处的这座城市,工作难找,就业压力大。从农村出来的他读了这么多年书,能考上一个工作是他对父母的一个交代,只怕不知道招考信息,一旦知道哪里有招考,总少不了他,几次考下来他和同学A一样一次次落选。参加第一轮特岗教师招考他和同学A本可以被录取的,想着太远、太偏僻了就没有去。终于等到第二轮农村特岗教师招考机会来了,虽是偏远县份他和同学A还是报名参加角逐并庆幸录取。

带着欣喜及服务山区教育的憧憬。小王及同学A踏上特岗征程。从小王居住的这座城市到录取他们的学校一路上都是蜿蜒的山路且部分地段是泥泞、砂石路。也许是脱贫心太切这贫穷的边陲小乡很重视教育,县里、乡里、学校各环节都有人来接新来的教师,每到一处都有香喷喷、热乎乎的布依族美味佳肴招待老师们,每每遇到村民都是面带微笑,热情邀请老师去家做客。

“小王,这几天持续下雨路太滑,车子骑不来,你的行李先寄存在镇上,后天,你嫂子来赶集,顺便牵马来驼你的行李。”

“今天我们从这里下到河谷涉水到对岸,爬过那边三座山头,再下到河谷就到了。”

话别了同行、热情好客的餐馆老板,虽一路颠簸小王心里热乎乎的,正要准备拿行李时校长的一席话,小王顿时觉得被凉水浇了头。

俗话说“人无三分银,地无三里平”小王一路上只见散落在山腰或河谷一带零星的吊脚楼村落。小王的学校坐落在河谷边上,周围两公里范围无人家户,可谓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里是进出几个村寨的交通要道,为照顾几个村寨适龄子女上学,在这里修建了一所完小。校长买了对岸的碾坊,安了家。这里虽说简陋但方便校长守校、管理、上下班。校长的妻子是村里唯一的卫生人员,在这里经营小超市、小诊所。

小王到校后暂无住所,吃住只能在校长家。一天小酌几杯时校长就会提起现在住的地方太简陋、学校也无教师宿舍,老是留不住老师,准备在教学楼旁边建一栋房子既解决新进教师住的问题,又解决自己住的问题。

小王本以为校长酒后说说而已,没想一月后周末的早上醒来时学校操场一角有几个人在划线。

“今天日子好,划好线就开始挖地基了。你也来帮我参考如何布置教师宿舍,反正让以后你们好住嘛。”小王走近时校长面带笑容地对他说。

“这点不是学校的地块吗?”

“是,是学校的。”

“沟渠这部分我记事以来就是荒的,后来学校挡水墙建起来后这里就自然形成沟渠了。”

“我建这个房子要占用学校的一点土地,以后这部分建起来的房屋就给教师作宿舍。

“像你们这些远方来的教师,就可以住新房子了。”

校长这么一说,小王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在条件较艰苦的异地他乡从教,毕竟遇着一个关心下属的校长。

“要是能把沟渠旁边的土地用自家土地置换过来,跨过那道坎(学校挡水墙)那就好了。”

“那家人是死脑筋,不换,出钱买他家都不同意啊,兄弟。”

小王这么一说校长脸上霎时变红了。

“老哥跨过那道坎该多好啊。”

“为教育事业我愿意奉献,学校出点土地,我出资金、劳力,建好后我愿意无偿拿出二楼三个卧室作为教师宿舍。”

小王还是有种不祥预感,校长建房能否跨过那道坎呢?

校长说干就干,第一天划线,挖了几米地基,第二天村里来了几个人一起帮忙校长挖地基,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校长在学校边建房子,他家在这里没有土地,老李家没有卖土地给他,难道是学校卖土地给他建房了?”

一向寂静的小村庄,因校长建房而显得热闹了。课间时间校长似乎觉得部分老师也在议论他建房的事,觉得老师们的眼神里尖尖的刺狠狠刺向自己,校长整天心事重重。

“长期以来我校留不住老师,就是学校没有教师宿舍,建教师宿舍是当务之急,是实现我校教师安居乐教的有效途径。目前,没有教师宿舍建设项目,学校也没有经费。为能让这偏僻的学校住得下、留得住新进教师;为让我们的孩子能接受新理念、新教法;为确保我们队伍新注入的新鲜血液永驻,我愿意用自己的钱来修这个教师宿舍,但需学校出点土地。

“星期六,才划线挖地基,这几天就有群众说闲话,个别教师也有意见,今天召开这个会就是看看大家的意见,达成共识,形成文字依据。

“同志们,大家清楚我们学校教师长期以来都是本村人,除我为科班出身,其他均为民转公教师,前年招考进来一个教师,来看没有宿舍就走了,教师宿舍是必须建了。

“学校出点土地,或者卖点土地给我。请大家各自发表下意见。”

会议室鸦雀无声了一会儿。

“教师宿舍问题一直是我们学校的大问题,没有教师宿舍确实留不住新进教师。能争取建设,将有效避免群众说闲话。”校长再次叫大家依次发言。教务主任A说。

“学校出土地、你出资金、劳力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好划分。”总务主任B说。

“必须得划清所有权、使用权。避免将来发生纠纷”教师C说。

老教师D、E……依次发表意见。

轮到小王发言了,他很纠结,因为会场的气氛不是那么融洽,大家对校长占用学校土地建房一事几个代课教师没有明确表明态度,因为他们得罪不起校长,得罪了说不一定明天就不能代课了,只有几个民转公的老教师提到使用权、所有权不好划分问题,也不明确反对。小王该怎么发表意见呢,自己从进这个学校起,吃住都在校长家,要是今天在会上当着大家反对校长,那不是得罪他了吗,自己住哪里、在哪里吃饭呢?

“教师E的意见很好,要不就先把教室隔一间出来先将就住着,也可以煮饭。”

“校长建房一事大家商量拿出一致意见吧。”小王说。

小王说完,会议室又沉寂了很久。

“时间也晚了,大家还要赶路回家,干脆这样,我拿点钱出来给学校,学校把土地卖给我,协议我也写好了,我读一下大家要是没有意见就在协议上签个字。”

校长读完后,又沉寂了很长时间。

“我看协议还是用A4纸打出来好点,今晚加个班打出来,明天教师们再签字嘛。现在时间也晚了。”听着教务主任这样一说,沉寂许久的会议室一下有了生机。

第二天早上校长起得很早正在办公室打土地买卖协议,突然接到教辅站电话说今天下来核实相关事情。校长一下紧张了,这定是群众或某某教师举报到教辅站了。教辅站纪检组到学校来找了校长及部分教师谈话,校长出来时脸色苍白。

后来,教辅站纪检组组织全校教职工开会最后宣布了上级的决定,令校长立即停工,撤销校长职务。

几年后小王与原校长重逢,“校长”感慨万千,近来看了纪录片《永远在路上》,他觉得自己很庆幸当初建房没“过坎”,导致事业也没“过坎”但在寨邻、同事、组织的及时提醒下他过了人生这道“坎”。

我的教师路

文/Betty

我于2012年八月正式入职教师行业,现在是我进入教师行业的第三年,准确的说是第三年的下学期。这个学期已经开学一个月了,现在我终于可以静下来好好整理下自己的心情。开学的头一个月总是会很忙的,班上会有很多事,学校会有很多事,最重要的是,上面会有很多事。

回顾这两三年的经历,觉得自己开始慢慢融入现在的角色了。是的,每个人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也不例外,我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来适应自己的工作和工作的环境。

从第一年的担心害怕到现在的慢慢融入,我觉得这是我作为老师的一个成长,我把这当做是对自己的历练。至今我仍然清楚的记得第一堂课上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因为那是我提前练习了很多遍的东西。那时候的我是那么紧张但是又那么尽力的在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第一堂课结束很久之后我才从紧张的情绪中慢慢的平静下来,这也许是很多新老师都会有的经历吧,尤其是对于我这个非师范的性格还有些内敛的新老师。

第一个学期,我手忙脚乱,整天都神经紧绷,生怕弄出手忙笑话出来,被学生和同事嘲笑,那个时候的我自己也许更关心的是学生和老师对我的看法,而不是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内容吧。当然,我也会去专研教材,努力备课,但是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怎么样把这节课时间安排够,怎么样把我认为要讲的内容讲给学生听,而不是怎么做让他们么更好的理解。

到了下学期,我基本上了解了上课的基本程序,因为平时也会去听一些老老师上课(刚开始去听他们上课,我只关心他们上课的框架什么什么,比如先上什么接下来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上的内容好坏),于是我开始审视自己备课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从教参上抄取也不是单一的从网上复制,而是会有思考的删减增加,开始关注教学内容的主次。但是课堂经常会因为个别学生而不能连贯下去。

第二年,我换了一个学校,从初中来到了小学,从原来的英语老师变成了数学老师,这其实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急转弯。因为我刚刚适应英语课堂的教学和跟初中生打交道的方式。突然就给变换了一个环境,对象不同了,科目也变了,我突然觉得有些无从下手。但是小学的知识还是稍微比初中简单些,况且之前的经历让我不再那么惶恐无措了。我尽快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现在我面临的问题是,怎么跟这些几岁的小孩子相处,他们跟初中生有天壤之别,有的时候他们的世界我需要揣摩很久才能理解。幸运的是,我是一个喜欢孩子的人,我有耐心慢慢跟他们沟通交流,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我似乎找到一种跟他们交流的方式了,尽管这个方式还在艰难的完善中。

上个礼拜给四年级的学生讲解乘法的分配率和连除的简便计算的时候,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某些孩子是不是思维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理解逆运算的过程,想到这个的时候我突然很惊喜,因为我发现我自己已经在成长了,我已经开始学会关注孩子的成长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从关注自身慢慢到关注课堂,现在我已经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了,这是我教师生涯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一定要记住这一刻。

教师礼赞

文/翁桂涛

三尺讲台,树起了教师崇高的形象;两尺教鞭,挥舞着教师美丽的人生;坚持的信念,诉说着教师奉献的故事。

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因为每一位教师身上肩负的是祖国未来建设接班人的希望。他们,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群体,是每个莘莘学子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家长是我们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因为从我们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是家长们教会了说人生的第一句话,走人生的第一步;而教师则是我们人生的指导老师,从我们懂事的那一刻起,到长大成人,都担负着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慢慢地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明辨是非……

而古往今来,多少颂扬教师的名诗名句被千古流传,多少歌唱教师的中华文字被不断书写。教师,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其特定的意义及象征,就像每一个生命的绽放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诠释一样。

所以,有人把教师比喻为辛勤的“园丁”。为了托起祖国的希望和明天,他们夜以继日地在用心呵护着祖国的花朵,不辞辛劳地整枝、除害、浇灌、培土,终日劳作,辛勤耕耘,不问回报。

也有人说,教师有如无私的“蜡烛”。在黑暗中用自己的身躯照亮了学子们前进的道路。因为在教育事业上,他们奉献出了无数的青春与热血,让我们收获了硕果累累和光明前途。

还有人说,教师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少不了教师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诲。教师们的无私奉献,恰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树立起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茫茫前进的人生路上,我们从教师身上学到的绝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那来自于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敬畏。他们一直在用心耕耘着自己的心血,坚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不断地无私付出、无私奉献;他们所追求的,不是一场隆重的谢师宴,更不是多么轰烈的回报;他们只希望,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和光环。

庆祝第三十五个教师节现场感言

文/云龙三现

今天,万州区弹子镇政府在我校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蓦然回首,才发觉自己已经过了三十五个教师节了,才发现自己真的是老教师了。

今天早上,给我还健在的老师发信息,祝贺他们节日快乐!得知他们仍然健康,过得愉快,打心眼儿里为他们高兴,并深深祝福我的老师们幸福长寿!!

我的求学生涯中的授业恩师,一支粉笔,一盏油灯,一摞书籍,一片痴心,永远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是德艺双馨的好老师。他们是这个世界上与我没有血缘关系,却因为我的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我成才的挖井人。

在那乡村贫穷、饥寒不保的岁月里,人人都想跳出农门,找到“铁饭碗”,我也不例外。感谢我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位老师,他们的辛勤劳作、默默无闻的付出,让我以及学兄学弟学姐学妹们,圆了自己的就业梦,我更是走上了教师岗位。

古人曾经说过:“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我拿什么来感谢我的老师对我的赐予呢?!他们: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 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

当我们什么事都不懂时,我们步入了小学、中学,来到了指明我们去向的地方。在这里,老师教我们做人,给我们知识。在老师的培育下,我们学会了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知道了人活着的真正意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我深深体会到:老师,我是小船,您是大海,没有您,我怎么能远航?老师,我是泉水,您是高山,没有您,我怎么能潺潺流淌?老师,我是幼苗,您是雨水,没有您,我怎么能茁壮成长?您用知识甘露,种下我们的理想花朵;您用心灵源泉,润育我们的品德美果。

吃水不忘挖井人,航行全靠指南针。我拿什么来回报我的老师对我的正确引导呢?!他们:是真正的师者,如夕阳,伟大而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就像蜡烛一样,从头到脚都是光明的。

有一首歌唱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也只有像我的老师们一样,敬业乐业、默默前行,像他们一样,扎根僻壤,甘于清贫,守望着乡村教育,终身奋斗在哺育养育我的弹子镇这片热土上,继续他们钟爱的教育事业,延续他们伟大的奉献精神,竭尽绵薄之力,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学生,为国家、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弹子镇的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来回报我的老师们的无限深恩!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老师,节日快乐!祝你们身体健康!!年年有今日,岁岁过此节!!!

(2019年9月10日,教师节庆祝现场,即兴发言整理)

长兄金楣

文/傅金江

进入腊月,春节的序幕就拉开了。每年这个时节,我们的大家族就一天天热闹起来。

凡事总有意外,2006那一年,我们从腊月开始的欢乐戛然而止。

长兄金楣大我11岁,父亲为他取名“楣”,就有着让他光耀门楣的意思。长兄做到了,他成了我们家族的顶梁柱,让我们这个教育世家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他是我们的骄傲。

进入腊月前,长兄已被查出肺癌晚期三个月了,谁也不敢告诉他实情,他也认为自己不过是普通的病症,稍加调养就无大碍。病床上的他依然谈笑风生,嘱咐已经走上教师岗位的孙子辈的孩子好好工作,对得住教师这个称号。他终究没能等到那年春节,腊月初三就离我们而去了。

前来吊唁的人一拨又一拨,亲戚、朋友、同事,还有许多许多我们不认识的人都赶来送别长兄。桃李满天下是每一位为师者最大的心愿,长兄完成了。走在乡间地头,一个正在耕作的普通中年农民,他能准确地叫出人家的名字。临西县有三所县直中学,他曾先后担任这些学校的校长,他清楚记得每一个教过的学生,每一个曾经与他有过交流的学生。

父亲是山东柳林师范教师,长兄、我夫妻俩、长兄的儿子儿媳孙女都曾经站在讲台上履传道授业解惑之责,自父亲之下直系,全家有十多人在教师岗位。1984年临西县委、县政府赠送“教育世家”匾额,九十年代又被省教育工会表彰为优秀教育世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长兄对教育事业爱得深沉。他毕业于初级师范学校,教授既枯燥又抽象的政治课。这样的课是令人生畏的,学生总是望而却步,而他却能讲得风生水起,引人入胜。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临西学校里,好多名牌大学毕业的教师,听他的课后,都深深折服于这位“土八路”校长的教学艺术。

长兄带过的学校以纪律严明,教学活泼着称,取得了许多教学突破,而他也被任命为临西县教育局局长,主管全县的教育大计。这是怎样一副沉甸甸的担子,我从他坚毅的神情中只能略窥一二。工作上的事情,他是不会允许我们家属介入的。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调入县政府工作,据我的同事说,之前我曾经有过一次可以调到县委组织部工作的机会,但被我的长兄在局长办公会上否决了:“兄当局长弟转行,不行!”这次若不是从学校直接调走,应该还会被否掉。这件事长兄从没在家里提过,我也没有找他求证,我知道他这样做一定是对的。

长兄的一颗心全被学生、老师、学校占满了。他一次次地去基层学校,去偏远的乡村小学,在笔记本上记下一项项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次走访中,他了解到一名叫孙天福的偏僻乡村完小校长工作优秀,家庭困难,需要帮助。这时,正好有一个涨工资的指标批到局里,尽管他知道这个指标是有人“争取”来的,但他依然用在了需要涨工资的孙天福身上。孙天福丝毫不知道多出来的工资里的奥秘,直到“争取”指标的人一番再“争取”,涨了的工资又恢复原状,孙天福才知道这场工资风波的缘由。长兄为了一个非亲非故的基层教师得罪了人,没有感到后悔,却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遗憾。

守望

文/谢严慈

外爷有一张存折,上面用钢笔端端正正地写着:“曾宪梓教育基金会1993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金”,里面的钱20多年了都没有取出来。虽然我很好奇,但外爷一直笑而不答。直到有一天,外爷得知我的人生理想也是教师,开心地像个孩子一样的他立即拿出存折,郑重其事地交给我,并叮咛着我千万勤勉自励不要空度青春韶华。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哪里是个存折,这分明是外爷一辈子都难以割舍的教书念想,现在它终于可以传承下去了。

1934年,柿子的清香弥漫在新播种的麦田上方时,外爷出生在临潼乡野一户普通农民家里,家里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大字不识。念书时,每周去县城上学虽然比不得“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但北方的凛冬里“天大寒,砚冰坚”却是实实在在的。家里背去的供一周充饥的馒头早都冻成了冰块,只能接一缸热水,把馒头泡化了再吃。漫漫苦夏更难熬,馒头过不了两三天就都发了霉。外爷想出的法子是把长了毛的表皮扯掉,把剩下的部分掰成小块,在北方那火炽的骄阳下烤干,再就着凉水吃。“这样连咸菜都省了。”外爷如是讲。

高中,外爷留在了县城读师范,一方面是他想离家近些,好体贴勤勤俭俭一路辛苦供他念书的高祖父;一方面是他喜欢学问,当个小学老师至少总能有些教参、杂志可读。他一直笃信“苦心人,天不负”,这话在他身上实在是没错的。师范毕业那年是1954年,朝鲜战争结束,高校集体扩招,外爷揣着“上了大专就能当中学老师,中学老师可以比小学老师多几本杂志配额”这样简单的心愿,与几个同学相约参加了高考。外爷向来做什么都铆足了劲,为了复习高考,他把各科的知识都梳理成顺口溜,而且一记就是六七十年。“三皇五帝尧舜禹,夏商东周和西周……”在我还小小的、被他抱在膝头上时,他就一首首念给我听。日月推移,外爷写口诀的功夫也益发精进,四六句、三字对,每一个枯燥冷硬的地理知识点在他笔下化作灵动的音韵,仿佛是西伯利亚高压带来的寒风吹起纷繁阑叶。我读他整理出的口诀集子,实在是太动人了,像那石质山地间不含泥沙的清泉一样叮叮咚咚地敲进心里。

大学四年级的清夏,祁连山上的冰雪开始化作沁凉的泉水之时,优秀学生,我的外爷,随着导师上山考察了。这是他极为自豪的一段日子,甚至超过数年之后作为一名意气风发的青年教师参加天山考察队的经历。“有冰川的地方海拔就很高了,闪电咔嚓一下劈到我们身边的石头上,我们就把冰镐什么的全扔了,趴在冰川上一动不动,不然闪电劈的就是我们了……”外面那像是成堆成堆的集装箱被一气儿推倒的盈天沸响渐渐远去了,豆大的雨滴在玻璃上留下的水痕悄悄蒸发了,只给我留下一个清爽平和的梦境。

妈妈对地图最早的记忆来源于那成百上千个夜晚。那是被墨汁染过一样的夜晚,只有校园里传出稀稀落落一两声犬吠,外爷书房门隙透出的昏黄灯光与几点星子的清晖交织。屋内,削得尖尖的铅笔在薄薄的蒙纸上细细地勾勒,描绘着每一分每一寸大好河山。外爷独创出了一套边讲边画的“板图系统化教学法”,上课的时候分省地图、江河流域信手画来,毫厘不差。

外爷钟爱着他的教师职业和地理学科,他不仅把这份心意凝集在一本本教材上,更是把这份深情注入了工作和生活。妈妈上学的时候对外爷“怨念”极深,因为外爷总是害他们吃不上饭。一会儿是中午放学留在教室解答问题,饭菜都凉透了才回家,外婆心疼外爷,还总要等外爷回家了才热饭开饭;又一会儿呢,则是外爷和同事到家里谈工作,不是研究新型教学方法,就是一起编书,末了总要留人在家吃饭,那一天妈妈他们碗里的饭就要大打折扣,还得在厨房案边坐成一排悄悄吃,不敢笑闹。

那张存折被我仔细地夹入相框、摆在书桌上,乳白的灯光倾泻流转,在泛黄的纸上浮动,黑色墨水字迹闪烁如星。夜风吹起来,木叶微脱的窸窣声里,我愿,我在,我将永远守望。

守一怀家风渊源,望我前途堂堂;守一方华夏泱泱,望我心之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