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信仰散文

2022/12/14好文章

信仰散文(精选12篇)

幸福源自信仰

教师本应该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职业倦怠、家教、体罚、乱收费”等一个个有关教育的网络热词,勾画出的是一个灰色调的群体形象。这样的形象实际反映了一个事实——部分教师内心缺乏幸福感。

这使我不由得想到宗教。各类宗教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们可以使信徒们有着一种幸福感——那些宗教徒,也许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宽裕,但内心的充实,却让他们显得宁静而幸福。同样,作为教育的实践者,要想获得幸福,也必然要对教育有着如宗教徒对于宗教般的信仰。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富足。

那么教师该建立怎样的教育信仰呢?我认为以下两点必不可缺——坚信自己的工作是有益的,坚信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

相对于别的职业来说,教师这个职业过于单调,也很难有什么多大成就感——因为它的特性是潜移默化,它不是显性的、容易直观感受到的。

商人一天卖出足够多的货物,他的成就感显而易见;警察侦破一个案件,解决一个纠纷,他的成就感是显而易见的;农民收获一季庄稼,他的成就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教师不同,他不能够直接看到自己的成就,甚至他的无法准确量化他的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人产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无区分的错觉。

这样的错觉容易引发教师的心理失衡——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干得更为出色,而所获得的又更为不公。这就容易引发教师的职业倦怠。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内心足够坚定,才能对这一职业产生心理认同。因而,在工作中,我们的内心必须始终保持这两个坚信。

首先,坚信我们的工作是有益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教给了孩子知识、培养了孩子能力、发展了孩子素养、开阔了孩子视野、提升了孩子的品德……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中虽未臻完美,但都有所进步。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从懵懂走向文明,我想,我们内心的喜悦也一定会油然而生。这种幸福感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述。

因而,我们有必要常常将孩子才入学时的形象,与现在的形象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一定会使我们更加坚信我们的工作是有益的。

其次,坚信我们的工作是重要的,这更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能决定任何大政方针,但每个人的眼前有几十个孩子。他们的命运在这一阶段,是与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在他们的生命中,我们必定会留下足够深的印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未来命运也与我们现在的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影响他们,我们影响了无数家庭的未来。这难道不重要吗?

正是有着这样的信仰,正是基于这两个坚信,我们才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幸福,带着一种幸福感去完成自己的重要历史使命!

心中的那条路

文/汪海珍

当年填写了“师范”这一项志愿,不是因为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神圣的称号敬仰,更不是因为对“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热爱。而是一个农村孩子去掉“泥腿子”的标签出路。

载着亲戚邻居的羡慕,载着父母兄长的嘱托,走进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怀揣着年少轻狂的梦想回到家乡,一心想着不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不愧对党和国家的培育,努力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小学教师……

可是,当第一次步行30多里走进那长满野草破败不堪的校园时,心就凉了半截儿,然后是一天到晚上课、批改作业,晚上还要点着煤油灯备课,生活的单调、饭菜的单一……不久,激情和梦想就被消磨,剩下哀怨和沮丧了,有不少同学纷纷“下海”,我也蠢蠢欲动,老父亲苦心相劝:“你不记得那年为了给你转‘商品粮’,我差点热死在萝卜岭上了?不记得***为了给你凑学费,没日没夜地纺草绳,满手的血口子了?”

怎会忘记呢?父母的艰难供养和苦心教导,自己奋斗的艰辛以及梦想和憧憬。只好收藏起一万分的不情愿留了下来,一走就是20多年!

20年啊,仿佛弹指一挥间,可这20多年的教师生涯里,有很多苦不堪言。当初半年不发工资向家里要伙食费时,羞于开口的情景;冒着大雨去求人贷款交进修学费的情景;孩子生病东家西家借钱、挖东墙补西墙的情景……

我在讲台上这20多年,尽管还算尽心尽力、倾己所有、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子弟。平心而论,想“跳槽”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寻寻觅觅一直没有机会,前年春天,终于有一位能办事的朋友说给帮忙。刚开学没几天,他打来电话说有惊喜,放下电话,不相信是工作上会有转机?宁可信其有,还是去问问!朋友告诉我,民政局下设的一个单位,有一个正式编制,工作就是维护一下网站,写一点宣传报道……我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没等他说完就感恩戴德地说,太感谢你了,上班在哪里?工资关系……朋友见我这样,笑着说你挺急切,我说咱这年龄了早已没有青春去赌明天了,不就是为了柴米油盐有个着落吗?忽然瞥见朋友的眼神,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不是太俗了?

他说此刻的你确实令我吃惊,我问,为什么?他说在咱们同学的眼里,你是多么孤傲清高不食人间烟火,整天读书写字、吟诗作赋……我的脸“唰”地红到耳根,岔开话题问,工作地点在哪里?他说暂时还是借调在某公司,原单位工资照发,一年能多拿四五万呢,这可是好事呀!

我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朋友听出了我的犹豫,说过一段时间,就正式调到民政局。我说有点像是给私人老板打工……朋友不客气地说,怎么,放不下你那破架子?不就是个副校长吗?正校长又有啥级别?他连珠炮似的反问,我无言以对,他觉察到我的窘态,笑了笑说你的固执让我着急,我说待遇确实诱人,就是……算了,还是考虑别人吧。

我如此潦草地给出答案,他很生气,问我,你真要放弃?你是对钱有仇,还是教书把自己教傻了?我强烈建议你再好好想想!我又认真地回答,我决定了。他愤愤地说,当个破老师有啥好?真是死要面子……

在他说出更刻薄的话之前,我抢先说,再次谢谢你,我不是不缺钱,更不是不喜欢钱,可要我一下子放弃干了20多年的工作还真的有点……,他强行打断了我的话,你简直有点不可理喻。我喃喃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咋了,之前我确实觉得教书太辛苦了,做梦都想改行……他厉声问,那就是因为在企业里上班,委屈你了?

我一时也找不出准确的话语描述自己的感觉,梦呓般地说,也许是因为信仰吧?他“扑哧”一声笑了,信仰?信仰多少钱一斤?他看我一脸的认真,眼睛里闪着泪光,缓了缓口气说,我相信你有信仰,尊重你的信仰,你确认自己不后悔?话语里充满了惋惜,又对我的不可救药无话可说。

沉默了好一会儿,我站起身说我走了……就在我离去的那一刻,我听到朋友深深地叹息,还狠狠地甩了一句——我看你就是放不下你骨头缝里顽固不化的臭硬!

走在雨中,我反复问自己,到底有什么不舍?可能真是朋友对着我的背影说的那样吧。

几年过去了,我竟然一点也没后悔。也许是心里已经默默定了一条路,愿意终其一生为其耗去青春和健康、付出汗水泪水的一条路!尽管这条路上有太多酸楚和疼痛,有太多苦涩和风雨;有太多辛劳和疲惫,如黄昏般惆怅。更多的是在经历之后沉淀下来、值得珍藏的如江河般厚重、如宿梦难醒般缠绵的难以舍弃的情怀。

有一条路上的寂寞值得用一生去品味;有一条路上的风景值得用一生去享受;有一条路上骨子里的那股子臭硬,能保留长久。

浅说“黑”

文/薛洪文河南油田

寥寥几行正压邪,火山刀海

数数几句白除黑,怒海火焰

这不押韵的两句,暂拿出来。一来,写一写萤乏我的束缚,束我三尺的惆怅之残夜;二来,阐述一下民间最底层的痛苦,苦不堪言的黑势欺压现况。

黑字本是无考究何时出现的字,我也暂且这样认为去说吧。今日,拿来,也可大胆做一次浅薄的推证。黑,本为白昼而淡尽后,一种休整性的自悟,体会自悟隐藏的最深处的人性灵魂。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祷告仪式,大多是在带火的周围,以舞蹈音乐的方式,向天地寻求人自身的叩问,还向生存在黑暗处的兽类示警,这类最原始的远古灵魂的祈祷,目前,在不少地方还保存着。我想:这黑本是精神思想领域中的一种自醒与自修的禅字。

可,现实生活的时代是永远跑过了历史的记忆。信仰的事物,也大多会因外界某种事件而发生飘移的。譬如:某个地方,出现暴力而不能绳之以法,暴力的淫威,自然弥漫;正如众多的灰沙集结后,出现沙尘天气一样,暴力的集结者,自然了一种新式信仰,以暗,以隐,以寻求保护,形态随着地域、区域而进化,随之就孵化出一种看似合理的存在的社会层构-----俗称为黑社会。

黑社会,其词中的黑,在其众多的教徒的信仰里,大多以宗教性的阴阳论寻到存在理论依据。所谓,有阳必有阴,有白必有黑等等吧。目前,更可怕的,估计是有身份的人,有替民办事的人,也信仰了“黑白”二元论,这才是真正的民间最底层的痛苦。

也许,我的字,含诗句与散文的字,早已触怒了脚下的河南南阳油田的黑组织。早晨,有幸走在上班的马路上,就会有人说:薛洪文怎么还没有死呀。

是呀,是呀。一块土地,这块土地,我奔它而来的,是国家与民族委我来支援石油教育的。我想:残死在这块黑势力土制的潜行的黑规矩上,也是这个时代一种莫大的“警示”天下的献身吧。

信仰下的生活

文/清风旷野同行

我不敢确定这是否和信仰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并不证明印度国民就一定比中国人有信仰。然而行走在印度,总有着某种的不同。就说鸟吧,中国天天宣传保护鸟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可鸟却一天天减少。秋日登紫金山,若大的树林树木不可谓不多,却难找到一只鸟的踪影,闻到一声鸟的语音。或曰环境污染所致,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曾记得鸟语花香的年代,然而捕捉、枪打比比皆是,皆为口腹之欲。至于今天,除了口腹之外,更不必说农作物药物用量之高,鸟能生存下来不是“五毒不入”,就是纯粹凭运气活下来。

印度似乎还处在早期的农耕时期,恐怕地里的害虫也没那么多,用不着下那么重的农药,那一片片广袤的土地还是鸟类和动物们的天堂。更重要的是印度人视鸟为一种生命,甚至把乌鸦视为神物,绝不像咱中国人随时随地上餐桌,乌鸦和猫头鹰在印度遍地都是。德里有一座全首都的垃圾场,垃圾如山,汽车运送垃圾需如盘山公路一般盘旋而上。这垃圾山是乌鸦和猫头鹰的天堂,它们时下升起,时而降落,起飞遮天敝日,落下一片漆黑,刹是壮观。我想那里的垃圾中绝不含大量有害物质,否则鸟类早就乌乎哀哉。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遍地是鸟,不避人群,就在车下,地上,甚至就停在你的脚边,自由自在觅食和喝水,没人太在意它们,它们活得轻松而愉快。在AGRA红堡,到处扑腾着鹦鹉,城垛的墙洞是它们天然的家园,成片成片欢快的歌唱,与前来观光的与人流融为一体。

不仅是鸟类,动物也是如此。无论你在宾馆的草坪、公园的路边,还是嘈杂的马路上,通常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松鼠窜来窜去,在AGRA古镇的住宅上面,四处奔跑的猴子,他们没有动物园,小镇就是它们的家,它们和镇上的居民生活在一起。它们经常偷居民家的食物和东西,但没有人对此怀恨在胸,它们每天都在住户的墙头翻来跳去,自由行走,吃东西,晒太阳。没有人想到要宰杀它们,用它们来下酒。国人看到一只美丽的孔雀,首先想到的不是孔雀之美,而是把它们杀了下酒,肯定是不错的美味呀!牛,再普遍不过,但却被印度人视为神物,不仅不能食用,而且对它们要充满敬意。不管黄牛水牛可以在所有的公共场所,哪怕是十分拥挤的公路和街头,任意徜徉,在AGRA古镇,如果一条牛躺在路中央,所有的车辆和行人都得从旁边绕行。在恒河的支流,放眼望去,河中躺满了成片成片的水牛,它们不仅在河中自由嬉戏,而且与当地居民共享阴凉,在路边树林,一边是躺着的水牛,一边是纳凉的木板床或者小帐房,各做各的事情,彼此互不介意,自得其乐。

再说吃,在印度好像不需要担心什么地沟油,也不用担心农药残留,大都是纯天然的食料,有的甚至不需要加调味品。咖喱是最常见的天然佐料,除此,只是将一些食料捣烂重组,必需的佐料也是天然的食材制成,不含各类添加剂,所以只需放点盐就是十分的美味。

伊斯兰教不吃猪肉,印度教不吃牛肉,每天都要祷告,宗教让印度人具有不同的信仰,信仰产生了敬畏。他们遵循信仰宗义,不轻意破坏,不轻意越过雷池,因为他们知道,那样意味着背叛和内心的分裂,由此产生道德约束和内心强大的自律力量。在印度不是每个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能自律,但大多数人的信仰形成了一个民族性格特征。

改革开放让中国走向富裕,但商品经济,特别是金钱的力量让社会失去平衡,社会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发生了倾斜。信仰在金钱的魔杖下渐渐变得模糊,导致中国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发生什么事都不奇怪,因为越来越少的人拥有信仰,做什么事都失去了边界,感觉世界上什么都可以丢弃,唯有钱才是实在可靠的。一个什么都可以破坏,什么都可以不屑一顾的民族,如何能善待自身?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得以持续发展?

鸟远离了我们,所以我们因听不到鸟鸣而倍感孤独,动物远离我们,所以我们看到一只雪豹觅食而欣喜若狂。一只猫被疯狂蹂躏,一个孩童被数次碾轧,我们慌乱又大惊失色。果子狸并没阻止好食“野味”的漫延,除了我们自己的恐怖外,还有什么能让我们产生敬畏!

所以,行走在印度,让我们感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产生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做该做的,不该做的绝不做,克制欲望,绝不为金钱摒弃人性中最宝贵的良知,而物质生活可以不丰富,环境可以原生态,但世界可以不要“诺亚方舟”.

不知在信仰下生活的人们能够坚持多久。

生而为人

文/立人

第五十五天:生而为人

今天是2020年10月7日,今日上传一篇《生而为人》,说说为人之得失:

生而为人,生老病死自然也无法抗拒。那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不虚度此生?每一个人都应该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罗马城!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的罗马城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作为城堡的主人是否该不遗余力、竭尽所能地绘蓝图、展宏图?

理智有时候往往很难战胜冲动的情感,尤其是当不良的情绪泛滥时,那么就要依靠信仰的力量了。信念因信仰而坚定并且日益坚强、日渐强大!

人生的意义如何抉择?比如说你想不想去利用自身的先天条件,是在世人惋惜的眼神中果断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还是忍住自己的不满,在世人的羡慕当中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大家都很熟悉,但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有时候“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呢?尤其是那些表现欲和控制欲极强的人们,还有那些对自家儿女恨不得掏心掏肺摘月亮的父母长辈们。因此而言,《银河补习班》的上映就说明了这一点,引起了父母长辈们进一步对儿女教育的反思和质疑。

“志远天更高,心轻草亦香”,放不下啥呢?何必庸人自扰!欲豁难填,贪得无厌,若是那样的话终将得不偿失!正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生而为人,应有信仰;此心光明,知行合一!

又是一年岁尾时

文/镜心随行

岁末,总能不经意间闻到几声叹息,叹息中隐约包含着某种不易出口的难言,或许是些感慨。

想想也是,年复一年,平淡而又平凡的生活,琐碎成点点滴滴的记忆,零散的洒落到每一个日夜中,随风、随雨,岁月的沧桑,几乎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主线能够把它们串在一起。如果不是节日、节气的提醒,人们会不记得今天是几号,是星期几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周而复始,同一个轨迹,不温不火,不急不燥,日子磨平了所有的情绪。

几多的高兴或许早就如那涓涓溪流,欢快般的流向远方,消失的无影无踪。而闹心的事情,伤感的事情,却如那留在心头的阴霾,丢也丢不掉,甩也甩不离。

都说不要为难自己,对自己好点。可是,每年下来,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事儿都不少,委屈自己的时候更多。当我们对世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好脾气的时候,我们变得麻木了,麻木的只剩下默默在心里告诉自己:忍着点吧!如同把隐身衣穿在身上,心口不一的过着两面人的生活。

有时也在想,不难为自己是对的,但这只是其一,其二做到不为难他人则更难。自己受点委屈、甚至有时自己与自己过意不去的时候,是因为别人难为了你造成的吗?同样的道理,他人不舒服的时候,或许就是你造成的。不难为自己,与不为难他人是一个道理。岁末年尾,有点叹息声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明事理。

岁末,自我吹嘘的高兴事儿也是有的。一年中那些被抖落出来的高兴事儿、引以自豪骄傲的事儿都写在总结里,摆在稿子中。那是些个写出来、念出来给别人看,给别人听的,至于事情实与不实,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叫做心知肚明。考核评比,不这样做好像跟个傻子似的,因为别人这样做得到了好处,自己不这样会吃亏的。长此以往,嘴里不说心里话,心口不一的毛病就养成了,人的品行也变了。

有时,顺心的事儿谈多了,反而会加重不如意的心情。其实,风光背后的艰辛与委屈是不便说出口的,这点有些人明白,有些人不明白。每当这个时候,那些明白人总是想要逃离,逃到空旷的原野上,铆足了劲,运足了气,大声的吼几声。吼出心中的愤懑,吼出压抑已久的委屈,吼出身上每一个受损的细胞,吼出一切的不快。

卸下所有的包袱,让心灵和身体重新沐浴阳光,开始不一样的又一年。

阿里巴巴的马云现在是中国最“牛”的人之一了,他凭啥“牛”呢?讲法很多。有钱肯定“牛”,但有钱人不一定都“牛”,有思想、敢说话的有钱人才是“牛人”。他在回答什么是人最基本的幸福观时所做的讲演就够牛的。他说,沐浴阳光是人最基本的幸福感,也是基本的权力。造成当前雾霾肆虐的根本原因是这个社会缺乏信仰,他认为由于缺少信仰,“我们的心态变了,影响了我们的形态的变化,以至于影响了生态的变化”。

我想,按照他所讲的,可以归纳为:心是阳光的,生活就是灿烂的。保持一颗阳光的心态,信仰必不可少。

信是感恩,仰是敬畏。人没有了感恩和敬畏,也就无所谓了信仰。不时的反省自己,或者说忏悔是心存感恩和敬畏的基础。向你所感恩的东西去忏悔反省,向你所敬畏的事情去做忏悔反省。唯此,心灵才能得到安抚和净化,也只有唯此,才能让阴霾下的心灵重见阳光。心中的阳光与大自然的阳光融合才是真正的沐浴阳光。忏悔是揭去覆盖在心头阴霾的最有效方法。

我们生活工作中多抱怨,多不快,多沉重,多烦恼,多无奈,更多的不如意,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皆源于不懂得感恩和敬畏。

我伟大是我明白了道理,我渺小是我没信仰。

有一种信仰叫做珍惜

文/蔡琳

第一次知道珍惜是小时候,奶奶每次都会把我剩在碗里的米一粒粒吃干净,时时提醒我,你知道每一粒米到你的碗里要经过多少工序吗?那神情,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守护自己的信仰。后来我上学了,学会了计算有效价值,常常想,那一粒米就算我吃下去能有多大的价值呢?又值多少钱呢?对奶奶的告诫,渐渐不以为然。直到如今慢慢的长大,懂得了一些道理,才发现珍惜是无法用物质去衡量的,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品格,一种精神,甚至,是一种信仰。

中国古代讲究福报,一个人若不懂珍惜一贯挥霍,会把福报耗尽,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对你所拥有的东西,你越懂得珍惜,老天就会给你的更多,若你挥霍浪费,很多福报都会随之失去。惜食、惜衣,不为惜财,只为惜福。我们不讨论是否有一些观点是封建糟粕,老祖宗的这些话,却是有很深刻的道理,值得今天的我们去遵守。

转眼之间,我们的祖国即将迎来七十岁的生日。七十年了,战场的硝烟,先烈的热血,仿佛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是,请全世界不要怀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不要挑战每个中国人的宽容度和忍耐力。因为,我们都懂得珍惜!珍惜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每一寸土地,珍惜祖先跨过的每一处河流江海,珍惜祖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千秋功业万里河山!祖宗基业,寸土必争。世人常说中国的八零后喜欢追求生活的品质,过潇洒的生活,但是他们更应该知道,看似不羁的我们从来都不曾忘记生命中最本质的意义和使命,那就是完成祖祖辈辈未完成的中国梦!为了父母兄弟能够过幸福的生活,为了祖国母亲不再饿蜉遍地任人宰割,为了扞卫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尊严和骨气,我们可以付出一切在所不惜!

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汉祖,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拥有上下五千年最悠久的历史,但是,我们从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彻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即使是唐宋盛世,依然在有些年份是饿蜉遍地。一直到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我们才真正实现了温饱。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风雨,有一个声音世世代代口口相传,那就是民以食为天!庄稼之人不得闲,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愿五谷收成好,家家户户庆丰年。只有中华民族知道,那个声音里,包含着祖祖辈辈多少心酸血泪的历史!

如今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仍旧没有改变,耕地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形势十分严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逼迫我们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这些话不是官腔,不是口号,而是中华民族内心最深处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吼声,是我们党总结无数的经验教训制定的最基本的国策,是保障每个中国人基本的生存底线,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荣辱成败的关键!若不懂得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历史的悲剧还会重演,天灾或者人祸,中华民族都不能再承受!

我们珍惜土地,珍惜粮食,同样应该珍惜的,是我们的资源和环境。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珍惜每一滴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珍惜每一棵小草,不要让它变成沙漠里最后一片绿洲;珍惜动物们欢快的鸣叫,他们是这个星球上我们不可多得的朋友;珍惜那一片碧海蓝天,那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尊崇自然,敬畏生命,尊天重地,敬天爱人。只有我们珍惜身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才会有子孙万代的山清水秀,万里晴空。

每当想起奶奶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的身影,想起她对每一粒粮食虔诚的神情,我都深深地感受到,在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流淌的血液里,有一种信仰,它叫做珍惜,珍惜上苍给予我们的馈赠,珍惜用鲜血和生命扞卫的疆土,珍惜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家园!

深秋,浅悟

文/梦醉清风

秋天的原野,一片秋收后的空旷。虽然,新城市建设的步伐已少见了耕种的田地,但几块零星的耕地上,依然看得见秋耕后的新土,田埂上还未来得及清理的秋草桔,地上零星的稻谷粒,似乎在向路过者讲述着这一季丰收的故事。

天空中传来大雁迁徙的声音,叽叽喳喳的鸟语长音,不知是感叹还是道别?我默默地抬头看天,铅色的天空看不见一点的蓝,更看不见曾经那一条条令我遐想的白云练了。我明白,时序的深秋,儿时清澈的天空早已无法寻见了,只有烟尘朦胧的世况,令人回味。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悲喜交集,难免会有迷茫之感,甚至感觉自己的生命之河会倒流,但因了自己执着的信仰与有梦想,才铺垫出一程程坚强的人生之路,留下一段段坚定的脚步和零零散散的成长记忆,这些点点滴滴经时光的拼接,就成了自己的人生路了。

一个人,可以活得素简、清贫、卑微,甚至是苟且偷生,但不能没有信仰与梦想。人活于世,必须有一个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信仰是一种执着,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是人类的一种优秀品质。

信仰,能超越生死,跨越时空,能铸造信念,历练坚强,缔造梦想。信仰,似灯塔,引领着人们的灵魂,为了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追求。我知道,这个凉薄的世界,没有谁不想停下脚步,去寻觅修篱种菊的悠远,看尽日落黄昏的烟霞,但信仰令人懂得了坚持。

季节的秋,繁花落尽,茂叶凋零,但在这败落前,丰盈的收获已被珍藏,即使寒冬来临,一切深藏于窑心的珍品,定会不负内心困扰,带来富足的安暖。人在深秋悟,于静寂中享受清零孵化的仪式,任程序与过程交相错落,在往后的行迹中慢慢咀嚼。

生命,静静地来,静静地去,天地之间,万物仿佛都是自在的摆设或者是赏心悦目的过客。常常静悟,内心便有海阔天空。静中观人,切忌喧哗。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静中审视自己,沉淀心静,认真行言,慎独而行。

庄子说过,“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一如人常在感慨蜉蝣朝生暮死,怜悯生命的一瞬即逝。却不曾想过自己亦只是造物主的弹指一挥间。苦苦熬度的时光,常常自觉乏累,常常力不从心,常常感慨时间走得太慢又太快。

静美,是秋的形态。静静地生活,凡事,静静地看待,少一份偏执与偏见,便会收获真切自在的人生。学会在红尘游走中的世俗中,摒弃妄言。于心中悟得贞静,于行中习得自我,遵从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尽力而为,便能享受自己的人生趣味了。

幸福在哪里(七)

文/立人

第七天:信仰

今天是2020年8月19日,"如果说生活、家庭、亲友、事业、理想、信仰是个人成长的金字塔,那么生活显然就是基础,是一个人生存成长的保障,而信仰就是塔尖,是这个人成长成熟的标志。"

生是客观的
活是主观的
是生决定了活
还是活改变了生
怎样的活法
造就出人生的又一个新高

时间是客观的
信仰是主观的
是时间抛弃了信仰
还是信仰超越了时间
怎样的信仰
经得起时间的又一次测量

信仰之一:要慎独乐群

乐群者,乐善好施者也,善利万物而不争者也,能让利与人者也!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有舍才有得,乐善好施者,才能乐群也。而真正乐群的人更乐于独处,更善于慎独。

紫金门下,
立人之家。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立人立学,
自律自强。
志存高远,
心怀幽香。

信仰之二:不玩物丧志

不要漫游手机网络,不要让你的大脑成为不断刷新的新闻漫游页面。——当你感觉心思散漫、心神不定、无聊无助、无法自控,要有所寄托、有所沉迷之时,不耐寂寞时,要记着:不玩物丧志,让心神定。

志远宜先静,
知止而后定。
诚意亲明德,
正心乐清平。

信仰之三:要矢志不移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不要为一时失意,不够给力而低落,不要因为不如意事十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而消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当你感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时,要记着:要矢志不移,让心神定。

紫金图腾紫金门,
紫气东来绕吾身。
精诚所至知行合,
金石为开转乾坤。

信仰之四:要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唐太宗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静不下来、动不起来、想不明白的时候,多照照这三面镜子,要记着:要三省吾身,让心神定。

日日三省鉴,
月月总圆缺。
年年庆有余,
明明复何言?

阳光正好

文/霍铮

阴晴冷暖,四季交替,我们只能适应。但,内心的阳光却是可以修来的,它关乎信仰。

由于种种原因,“奔五”的婧洁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女儿考上大学以后,她开始找事做。第一份工作是一家食品连锁门店的销售,干了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店里让她把那些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日期重新改在“稳妥”的保质期内。她觉得这事昧心,一走了之。第二份工作是一家中成药店的销售,没多久,她发现店长伪造账目,把没有优惠销售的药品,按照优惠价记账,从中赚取不义之财。她看不惯。第三份工作是在另一家药店做销售。那天,店里做促销,一位店员不慎把一包细颗粒药撒了一地,那是顾客的必经之路,她担心顾客进门时滑到,就拿着笤帚和簸箕清理。店长嫌她影响促销,狠狠地夺去她手里的东西,“现在不是干这的时候!”婧洁据理力争,“要真因为这些颗粒让顾客摔倒,啥轻啥重?!”店长愤怒,依然阻止,婧洁感到寒心,再次结束了短暂的打工“生涯”。相比上述工作,现在这份做的时间最长,已经干了几个月,在一家幼教中心做保洁。“这钱挣得踏实,不用害人!”她一脸的坦然与满足。

信仰是灵魂的标注。婧洁不会为了生存,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诚信、善良就是她的信仰。

与婧洁同龄的琳琳,这两年气色越来越好,跟之前的她判若两人。虽然,她爱人包揽了日常生活的一切,洗衣、做饭、打扫家,虽然因单位不景气,经常歇在家的她每天的“任务”就是“休养”,不是在床上躺着,就是在院里晒太阳,生活没有目标,但她还时常埋怨爱人脾气太坏,不理解她,常闹别扭。后来,姑姑一遍遍地跟她谈心,她开始慢慢懂得反观自身,看到自己的错与爱人的好。生活态度越来越积极,每天坚持去公园走路、拍手、跳舞,还喜欢上了涂色。心结打开,精神愈加得好,脸上也有了光泽。去年年底,按照特殊工种待遇,她退休了,第一次拿到退休金的她开心无比,“我爱人真不容易,结婚20多年了,也没嫌弃我不挣工资,还一如既往地对我好,打心眼里感激他。”

爱也是一种信仰。拥有它,琳琳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心里的阴霾一扫而光,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不论男女,无需太深的学问,只要笃定内心向善,保持一颗干净单纯之心,慈悲他人,智慧自己,不管你多大年纪,定会拥有无数阳光正好的时刻。

河流———载信仰流向远方

文/高子旋

作为汪峰的歌迷,从最早听的专辑《怒放的生命》到如今的《河流》。这10年间,见证了汪峰个人的成长,时间的流逝带给了他更多的除了名和利以外的东西。有喜有悲,但更多的是彷徨和呐喊。面对困惑时的选择以及向人性与社会发问。

汪峰把人生比做了一条河流。2005年汪峰发布了《飞得更高》,那时的他抱着吉他,豪情满怀: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这首歌像极了青年时的我们,那个时候我们就好比刚从高原上发源的河流。身上积蓄无数的力量,带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不顾一切的跑着,充满着朝气与活力。

然而,残酷的社会总会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给你重重的一击。

2011年汪峰的《存在》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我们渐渐的长大了,进入中年,逐步走向社会,发现存在于儿时心中那些理想化的愿景在现实面前已荡然无存。就像河流进入了中游。面对着世间的种种不公,面对着数不尽的磨难,面对着各种名与利的诱惑。有人迷茫了,有人麻木了,有人选择了名利场,以至于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沦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随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我该如何存在?”这或许就是现在每一个中年人的真实写照,每一个中年人的困苦,每一个中年人都应有的发问。白岩松说过,如果这个社会是极端的好或者极端的坏也罢。但是这个社会存在了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问题。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以至于人性都变的如此复杂。

而这首歌以一种看似负能量揭开社会黑暗面的发问,告诉我们要按照自己的初心充满正能量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按照自己的不为其他任何东西所左右的方式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存在感。

2015年汪峰又发布了新歌《河流》,这首歌一改之前摇滚乐的风格,是那般的舒缓。人生步入老年,好比河流的下游,宽广,积淀,包容。在历经了无数的大风大浪后,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一生。这之中,有后悔,有自豪,有遗憾,但不管怎样都少了一分纠结,多了一分释然。而汪峰也告诉了我们人生真正的存在。“这么多年我,竟然一直在寻找,找那条流淌在心中的河流,我知道也许它,不在任何地方,或是就在我心底最疼痛的故乡”勿忘初心,就如河流的干流,一直坚守自己“入海”的梦想,从未改变。

其实时间仿佛一段段纤细的丝线,缠绕心头,慢慢体会那一指温柔,是纯洁的美丽,是璀璨的奢望。有人在笑,然而背后却有着多少的苦涩;有人在哭,哭得又是那般痛彻心扉。我们每天都在承受着现实与梦想间毫无防备的碰撞带来的结果。而在这之中,又能看到多少人发自内心的笑?这不是一种悲观,更多的是一种悲悯。就像坐在一列火车上,沿途的风光一瞬一瞬的浮现却又一瞬一瞬的销匿。这之中,总包含了些许无奈与遗憾。

或许这就是生活。

逃兵

文/蚁论吧

我是个逃兵,害怕死亡,只为生命的信仰。

走在生与死的间缝中,冲向胜利的号角,倒在前进的路上。倒下的永远倒下,站起的即将死亡。

没有终点,只有下一个血流的地方。我从残尸中爬出,褪下伪装的躯壳。我与腐食者共生,它

们分食血肉,而我收集余下的时光。想象每一个人走过的地方,凝望生命回归的天堂。

落日,生的墓场。黑夜,死的寂寞。

我是个逃兵,从不战斗,只为生命的信仰。

行走在虚幻飘零的季节,躲避别人凄冷的目光。远离战场,向往远方。

也许,我也有过志向。也许,我也有过梦想。

也许,有一天,我可以垂钓在小溪旁,静赏流水夕光。

也许,有一天,我可以饮酒在花篱下,数落竹影星光 。

也许,有一天,我可以过平凡的生活,度过日久天长。

但是,我有我的战场。

我是个逃兵,向往和平,只为生命的信仰。

敌人向我嘶吼,他的刀在召唤死亡的符号。我向生命祈誓,活着是我唯一的信仰。

我握紧短剑,迎向死亡,冲向我的战场 。

死亡是生命的契约,我终将活在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