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焦虑的文章

2022/12/14好文章

关于焦虑的文章(精选12篇)

话说“高考房”

文/达力

“高考房”成为酒店业一个新盈利点。因为供求关系的改变,一些商家“奇货可居”,一房难求,随意加价甚至个别者漫天要价。已有一些省市物价部门警示,将在考试期间严查此类价格违法行为,违者处以高额罚款。

但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若只在商言商的话,赶上旺季适当提价、到了淡季降价揽客,本都是正常商业行为。需要治理的是,一些商家以“忽悠”等不正当的手段参与进来,这就无异于宰客了。

更该反思的是家长。过去没有“高考房”,考生们不也照样昂首挺胸“入闱”吗?现在,焦虑感日渐加强的家长们早就开始动用全部心思“助考”了。严重的,有父母追着要让孩子住“高考状元房”,甚者将酒店房间改成“风水房”,以利参加考试。

但是这些东西,会管用?不仅不管用,而且父母的紧张焦虑会传递给孩子,无形中加大考生的紧张焦虑。当考生走进考场,想着自己住着“日费千金”的“高考房”时,难道不会生出“考不好真对不起爸妈”的负疚感吗?

早已不是“一考定终身”的年代了。一颗平常心,才是助考利器,才能让孩子发挥出最好水平。

焦虑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声“不要紧”

文/左小丘丘

1

有段时间,我非常焦虑。看着一同写作的小伙伴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获得很多称赞,而我虽然努力,结果却不怎么令人满意,时常陷入自责和羞愧中。

一位文友对我说:“没事,对自己宽容些。大家都想写好文章,可处处都是艰难的。就像小孩子学走路,跌倒在所难免。心理负担太重,反而不利于走长路。”

她的话和我内心预演的场景完全不一样,在我自责的时候听到这么一句话,都有点不忍心责怪自己了。

慢慢地,我对自己的容忍度提高了。连续写了几个月之后,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和领域。

其实之前我犯了很多人都可能会犯的错误——“心太急,对自己太苛求。”我只看到别人的成绩和光鲜的一面,却忽视了他们背后的付出和努力。他人可能同样也经历过无数次改稿、退稿,而我却拿自己短时间的摸索和别人多年的经验做比较。这种对自己太过严苛的焦虑没有帮到我,反而让我自乱阵脚、身心受挫。

有人说:“宽容自己,是为了放下生活的包袱而不执着于琐事。”于是,我试着对自己更宽容一点,只要尽力了,就接受自己的瑕疵,接受做得不够完美的事情。没有了那么多执念,我的心态也变得轻松起来。

2

看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其中一只有裂缝,他每天挑着水桶去河边打水,到家时这只桶总是漏得只剩半桶水,另一只桶却是满满的。

就这样,农夫每天只能从河里挑回一桶半水。那只完整的桶为自己的完美无缺而得意非凡,那只有裂缝的桶却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胜任工作而羞愧不已。

终于有一天,有裂缝的桶鼓起勇气向主人开口:“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有裂缝,一路上都在漏水,只能担半桶水到家。”

农夫笑了笑回答说:“你注意到了吗?你那一侧的路沿上开满了花,另一侧却没有。我一开始就知道你有裂缝,于是在你那一侧的路沿撒了花籽。每天担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给它们浇水,我也能经常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餐桌。如果不是因为你所谓的缺陷,我怎么会有美丽的鲜花呢?”

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吧。每个人都好比那只有裂缝的桶,各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果我们都能像农夫那样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发现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适时地宽容自己,也是一种幸福。

3

我们常常会给自己定很高的标准,一旦开始冲刺就停不下脚步,希望通过忙碌的生活来忘记飞逝的时间。达不到目标就焦虑苦恼,觉得不快乐。但有时候,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自己并非样样精通。

宽容自己,是一种智慧。对自己宽容,不是一味地放纵自己,也不是对生活妥协,更不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是一种与自我的和解,不再用不切实际的标准来苛求自己,不再耗尽一切为难自己。

当我们对自己产生一些负面评价时,不妨把自己当成自己的挚友,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跨过心里那道坎,你才能真正和自己握手言和。

过于焦虑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声“不要紧”。你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来。只要一直走在路上,就总有希望到达。

要努力,但也别焦虑

文/温心

最近你是否感觉到很累?是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那种疲惫感和消极感吗?

打开通讯录,想要找一个人来诉说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犹豫许久还是放弃了。但是,就算无人问津也好,所有人都不理解也好,你也要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

别焦虑,别灰心,我们不可能一努力就成功,也不可能一直努力还是一无所有。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所有的等待都会是值得的。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因为不完美,我们才会去努力,才会去拼搏。

一本书中写道:“我生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而不肯碌碌无为,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疏远他人,结果便是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懦的自尊心。”

越是无法接纳自己,就越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只要是人,都会有缺点,都不完美。

有人说:“幻想光亮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出路是认识阴影。”

客观评价自己很重要,承认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缺点。

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一般都会过得很累。根据别人的判断做出的决定,也有可能违背自己的本意。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粘贴复制他人的生活方式。只要做到问心无愧,生活就有意义。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最闪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模样。

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你很难做到令所有人都满意。

有的人毕业早,但是花了五年才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有的人很早就开始写作,40岁才成为优秀的作家;有的人40岁才创业,但是没过几年就事业有成……

请你相信成功可能会迟到,但是不会缺席。

但是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蓄谋已久”。你只管努力,不必焦虑,其他的交给时间。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话题: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有一个高赞回答:“读书好比吃饭,你长这么大,吃过的那么多的饭都消化掉了,但你肯定明白,总有一些成了你的骨头,你的血液,你的肉。”

读书如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如此,你的努力不会白费。

很喜欢的一个词叫厚积薄发,努力是一个慢慢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不必慌张,心平气和,你想要的一切,都会如约而至。

人生“最坏”的结果,无非大器晚成。

愿你努力,也别焦虑。

藏书人的抵达

文/李晓

中年以后,感觉有一些时间莫名地陷入焦虑,却又不知道这焦虑的源头。有时一大早,有人在微信里不厌其烦发来许多公众号上的文章,大多是教人以宽容平和的心胸面对人世万物,以这样的心情面对所谓岁月静好,眺望诗与远方。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这些文字,却并不能抚慰我的焦虑。

当我焦虑时,抬眼望一望书房里的藏书,有一种豁然开朗后的平静,因为那里伴随着我的阅读,有浩大的历史,有气象万千的命运,相比于书里的博大人生,我个人的命运起伏,确实是沧海一粟。这辈子,我勉强算是一个读书人,像众多的读书人一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作为一个藏书人,我也有朋友何先生的烦恼。读书人何先生的烦恼是,一旦他去了另一个世界,那上万册书要放到啥地方才安妥?书房藏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就好比将士收藏兵器,古玩家收藏器物。

在这个城市中,我已经搬了5次家,每次搬家,总先把那些藏书运抵新家。藏书先行抵家,好比灵魂提前到达,当我在新房子里看到那些藏书安然落放,一颗浮沉的心才稳妥下来。进城这么多年来,总觉得自己像寄寓于城里的某一个客栈,心是流浪的。每一次搬家时,找不到一个可以值得自己告别的人、托付心事的人,这些随着我迁移的书,就成为精神上的故乡。在夜雨滴答里,在一灯如豆下,在爱人一旁酣睡的呼吸声中,那些我一页一页抚摩过的书,都带着我的体温,散发着我的气息。这些年来,我在精神世界里的奔走和飘摇,大多是阅读赋予的。通过阅读,我有时觉得自己抵达了世界的中心,有时又觉得被抛弃到世外荒野。

每次搬家,把那些藏书一本一本收起,抖落上面时光的灰尘,装入箱中时,我抿紧嘴唇,像有一种搀扶起亲人离家的感觉。看到那些发黄的书,我会想起亲人们老去的起皱的肌肤。有时候半夜醒来,感到屋子里有风掀动,隐隐约约有人喊我。我感觉那些木质家具醒来了,吹成了风,因为它们曾经都是森林里的树。我摩挲着那些书,平息内心的慌乱。我发觉,每一次都是通过书房里的藏书得到平静。

许多藏书人的苦恼总会在某个时间抵达,那就是面对越来越多的藏书时,不知最终该如何发落。它不像金钱,可以挥霍掉;它像沉重的肉身,堆放在那里,压沉了你的心。到底要把这些书藏多久?就好比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承诺对一个人的爱,也许就是一辈子。我想,一个人一旦要把他终身的藏书托付给一个人、一个地方,与刘备当年在白帝城的风雨里托孤,简直有一种相似的心境。因为那些藏书,也许就是这个人一生游走在世界中,灵魂深处的全部行李。

中年人的焦虑

文/花蕾

人到中年不如狗。话糙,好像却很贴切,同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交流近况,经常是千言万语憋在心中,最后吐出这个,相视了然,一切尽在这一句中。

中年人的人生好像特别艰难,上有需要养的老,下有需要投入无限金钱时间的小,比我们大的50后,已经上岸,快乐地享受退休生活,比我们小的70后,率性洒脱,有种说法叫“你尽可以让70后、80后加班,他们负担重,饭碗看得很重,90后不能惹,你多说两句人家要辞职的”。

人生在一个活动可掌控的范围内是从容的。但是人到中年,父母已年老,平时还可支援一下子女,帮忙接送孩子,做做家务,一场病来,如同打仗,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并非一场战斗能结束:我们家中一位长辈,从查出肿瘤,到现在已近四年,四年里,年年手术,密集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要做一次手术。靶向药换了一种又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试了又试,投入的不只是金钱,跟着后面牵挂操心的事一件接一件。

中年人最普遍的焦虑应该来自孩子的教育。现在大家对教育的重视一年更比一年强。本来认为小学阶段,就那么点内容,上课好好听讲,作业做完就是玩。好了,到了要小升初了才发现,人家的娃早就小课上得飞起,手攥大把证书。一种虚汗冒过,赶紧前后打听,补习班上起来。一到周末,忙得连做饭的工夫都没有。这还没算费用,我有个朋友给我算了笔账,她上初中的儿子周末两天的补习费用就是两千元,当然她家是学霸,一般人家,孩子的补习费在每月开支里应该都是不容忽视的支出。

前两个月,南京开始折腾素质教育,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突击检查学校,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课外教材,三点钟就放学,学生是高兴了,家长们却疯了,跑到教育局去抗议。教育部门要给孩子们减负,家长却横加阻挠要给孩子加压,不知道的,还以为都是后爸后妈呢。

在产生这样的荒诞剧的背景下,中年人还要应对一般人都会遇到的工作压力,能保持心态平和的真是考验修养。所以别问我为什么头发白得这么快,都是让焦虑烧的。

这段时间李子柒拍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成为新闻热点,是不是文化输出我说了不算,但是那种慢节奏的生活能够抚慰心灵倒是真的。一地鸡毛的生活里,看上这么一段,也算是让焦虑走开一会儿。

日暮倚修竹

文/陈晓辉

据说现在进入了全员焦虑的时代。没房子的,焦虑房价上涨,有房子的,焦虑二套房贷。不用为房子发愁的,焦虑孩子教育,孩子大了的,焦虑晚年养老……精英阶层刊文焦虑社会文明人类未来,普通民众焦虑被同龄人狠狠抛弃。

其实,现代人早已实现温饱,千百年来一直困扰人们的吃的问题早已不是问题,电视、空调等现代化电器也早已普及,十几年前还不敢想象的小汽车,现在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物质空前丰富的同时,难道不应该是幸福指数随之提高吗?为什么反而是焦虑指数提高呢?

无事翻书,忽然看到唐诗《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一个古代白富美,因为战乱兄弟离丧,无法帮助自己这个至亲骨肉。原本就受够了世态炎凉,“世事风转烛”,老公又是渣男一枚,喜新厌旧,包养的小三“新人美如玉”。

昔日白富美,沦落到偏僻的空谷中,“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住在茅屋里,兄弟无靠老公背弃,卖昔日首饰勉强度日。这境遇,可以说是非常悲惨了。

可是,全诗中却不见焦虑,“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它告诉我们,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描写佳人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

情操高尚品格高洁,能抵抗人间寒冷治愈焦虑吗?

诗里所写的年代,战乱频仍朝不保夕,佳人这样曾经的白富美,更有愤世焦虑抑郁的理由。但佳人“日暮倚修竹”,显然并不是很焦虑。不焦虑的原因,以简单的品格高洁,恐怕不能解释。

我想,唯一可以与焦虑对抗的,应该是内心的宁静吧。遭遇战乱家人零落,焦虑有用吗?还不如幽居空谷与柏子修竹为伴,修炼内心,在糟糕的境遇中,保持较好的状态。否则,空有焦虑抑郁,除了造成心理疾病,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但怎么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呢?

不能否认,确实有一种人,不管生活给予什么,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能坦然接受。随遇而安、安分随时,说的就是这种。买不起大房子,没关系,不影响人家在小房子里乐乐呵呵,连小房子也没有,租房住也挺好。没小汽车,有自行车也能锻炼身体,没自行车,步行也比生病好。知足常乐。

但除了知足,还有什么办法抵抗焦虑,在困苦的境遇中“日暮倚修竹”呢?

我们很幸运地生活在和平的社会里。但焦虑却并不减少,升职、加薪、教育、养老,甚至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都能成为我们焦虑的理由。随遇而安、安分随时?好像早就过时了。

勇于拼搏锐意进取,以努力的态度赢得更好的生活,固然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值得大力点赞。但安于茅屋“日暮倚修竹”就要被鄙视摒弃吗?不见得。

如果周围的人全都你追我赶,拼命向上,焦虑自然如影随形。毕竟过于紧绷的环境,人的精神迟早会崩溃或者松懈。所以那些无论境遇如何,都能保持心态良好的人,看上去是落伍了,实际上却是一种柔软的缓和。我们需要积极进取,也需要“日暮倚修竹”。

清醒着焦虑,明媚的忧伤

不知道河流已走过了多少个春秋,不知道太阳历经了多少个起落,不知道山峦屹立出了多少精魂。只是,曾经,云淡风轻…

天空中飞扬的瓦片风筝,林中歌唱的鸟儿,田野里窜腾的野兔,还有那一缕缕似轻愁般的炊烟。这些个曾经,皆一一珍藏干心灵的最深处。

每每难过之时,曾经便一一涌现,总能给予些许慰安。

每每忍不住哭出声时,总会疯狂怀念从前。对过往的依恋,无法自已。

想念姥姥的怀抱,想念奶奶的唠叨;想念闲适的风,想念飘逸的云。

年少的轻狂,已追随着青春风铃的疾响而逝;呼啸而至的,是无边的迷惘和貌似无来由的忧伤。

那是天边一片漂零叶,那是苍穹一颗孤星,那是无岸一叶扁舟。

左手倒影着忧虑,右手摇曳了年华。

放心灵一条生路

文/定心

有些人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硬生生的和自己别着一口气,执拗的要去束缚和捆绑自己的心灵,乃至勒出深深的血印而浑然不觉。在他们的意识范围,世界变得很小,或者说关注的只是那么一点,注意力总是局限于自己固定的点上,而不愿或无力拓展自己的视野。由于限制了自己心灵和身体的空间,心灵和身体于是就变得很局促、拘谨、不安、焦虑、恐惧,而难以舒展,也就失掉了向外生长的土壤和空间,成为向内生长的畸形状态。内部的空间本来就有限,由于非常态的向内生长挤压了内部原本自由活络的地盘,于是再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侵占了,生长的枝须盘缠裹绕的纠结在一起,混乱而紧密,看上去严重缺乏营养和风吹日晒的磨练。生存都成了问题,何谈成长。很多人身上有着明显的过度追求完美的刻板性格特征,他们不允许自己犯错、不允许自己不优秀、不允许自己失败,他们用左一条右一条的绳子将自己捆将起来,不让自己有自由的喘息的机会,哪怕片刻。一旦出现认为自己失误的事情,就成为了罪人,不能宽恕自己,放过自己。为了免除自责的焦虑,于是发展出各种症状来进行自我惩罚,结果造成了新的焦虑源。如此反复循环,终究象是系上了许多的死扣,再难解开。

这样的人大都是聪明人,他们深谙许多人生的道理,也试图充当自己的心理医生,然而无论怎么努力,他们真的不能说服自己放弃对心灵的囚禁。

从心理学层面分析的话,当然要去追溯他们的童年经历以及和父母的关系,于是可以找出一大串的渊源和历史用来解释他们为何要自己为难自己。那个心里的魔就是这样生成的,并且不断的汲取营养,变得强大并控制着人的思维和行为。而这个心魔正是他们不断养育却又不停的要去消除的东西,可是它的根须已经深植于基底部分,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去除的。

不如就接纳它的存在吧。每个人内心都会有心魔,不过是大小、性状等不同罢了。越是想要消除等于越是强化了它的重要性,如果接纳它的暂时存在,又同它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远的地方看着它作法,观察它,但不接招。折腾一番之后,也许自然就觉得无趣而偃旗息鼓了。而自己却毫发未损。

同时把自己原本指向内部的枝须整理清楚,逐步的转移到外部的广阔世界,接受阳光雨露的照耀和滋润,尽情的舒展生命的张力,把肢体和心灵解放出来。

放心灵一条生路吧。

你为什么焦虑

文/李晓

夏夜了,我约老王:“晚上上楼顶看天上的星星去么?”老王对我烦躁地一挥手:“看啥星星啊,哪有那么多闲心。”这些年,常常看到老王孤独地走路,满脸郁闷的样子。老王说,心里总是闷得慌。老王在焦虑,但我走不进他的心,不知道他到底为什么而焦虑。

一个早已是千万富翁的朋友跑来向我诉苦,他整夜整夜都睡不着觉,枕边、客厅地板上也是大把大把的落发。

怎么啦,不差钱的人,为啥呢?他摇摇开始秃顶的头说,焦虑,焦虑啊,你知道焦虑是个啥滋味吗?

原来,他焦虑有好几个原由。首先是孩子留学澳洲的事情。明年儿子就大学毕业了,他和妻子早就为儿子设计好了人生路线,让儿子去澳洲留学。他那个圈子里的人,孩子几乎都到国外去了,不留学行吗?都是有身份的人,起码面子上过不去。让儿子恶补英语,可孩子却不买账,儿子说,爸啊,求你们了,我不去澳洲,我要留在国内创业。于是,父子之间的矛盾产生了。

焦虑之二,也就是生意场上的事情,出入繁华热闹的应酬场,他现在看每个人的表情,就像猎人搜寻动物,而那些人,也是心怀鬼胎的样子,所以,他不幸福,觉得自己像行尸走肉一样。你说,都挣那么多钱干啥呢,等人到了天堂,钱还在银行,多痛苦的事儿。在生意场的漩涡里,他又开始焦虑。有时,他望见那些在树荫下默默坐着发呆的老人,他才觉得他们是幸福的。

我说,你也可以呀,有时间去跑跑步什么的。他连忙摆摆手说,哎呀呀,还跑步啊?到处都是车流滚滚,呼吸的是汽车的尾气,你不得肺病才怪。我说,那开车出去兜兜风吧。他再次大叫,哎呀,一趟10多公里的车程,因为堵车,甲壳虫一样爬动,往往要费上好几个多小时。

他接着说,你看,在一个城市的朋友,往往就是因为堵车这些原因,一年也难见上几面,见了面,都不知道说啥了,往往都是埋头看手机。他还说,自己有好几十个微信群了,整天就是吆喝着发红包、投票、点赞、晒食物晒幸福生活晒心灵鸡汤,感觉浸泡在微信群里,身上都弥漫着一股味精味了。你说这微信群吧,鸡肋一样,进进退 退删删都好多次了,原来是人中了这“毒”,有依赖感了,心里又厌倦鄙视。其实微信里那些友谊啥的,都带着表演的成分。所以,他特别怀恋那些老歌,歌唱那些友情的老歌:“朋友啊,朋友……”唱着唱着,他就流泪,友情的稀薄,让他也焦虑。

在喧闹的市中心钢筋丛林里,他像一头烦躁的狮子,常常莫名其妙地跟妻子发脾气,甚至要闹离婚。但两个人,根须相连,其实谁也离不开谁了。一次次脾气无端发后,又是两人抱头痛哭。都是什么怪圈啊,走也走不出来。

对了,怪圈,你已经走入了一个人生恶性循环的怪圈,我对朋友说。而这个枷锁,这个怪圈,是你自己量身订做的,你只要轻轻一抖,就掉了。

是这样吗?朋友笑了。我陪他到乡下一个亲戚家散心。看见我一个80多岁的长辈,还在地里乐呵呵地劳作。朋友问道,老人家,你怎么整天这样高兴啊?老人一捋胡子说,哈,我没想那么多,我天天看太阳升起又落下,就想多看一些日子,吹吹这山风,就够了。

朋友恍然大悟似的,他连连点头说,哎,原来人生这样简单啊。现在,朋友来电话说,他的焦虑少了,头发又开始长了。问是何故,他就一句话,你说人到底图个啥啊,就图不要跟自己闹别扭。

对待生活不焦虑、不计较、不怀疑

文/龙靖

有人说:“最好的养生方式,是养心。”

情绪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拥有着巨大的能量。

一个人,只有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焦虑

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时区里,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节奏。

如果总是用别人的节奏来要求自己,只会让自己焦虑不堪,最终在焦虑中迷失了自己。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成功的“季节”,很多时候,我们焦虑的根源,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当我们行动起来,那些焦虑感自然就减少了;当我们行动起来,我们的心里,就会变得踏实多了。

所以,想要解决焦虑,首先要从认识上,明白人与人之间无需比较,只要跑好自己的“跑道”即可;其次就是“跑起来”,用行动,打败焦虑。

不计较

人生,是一个充满奇遇的旅途,又何必在乎一时的得失?

一杯浑浊的水,放在一旁,置之不理,自然会变得清澈。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他计较得少。

不计较,其实就是与生活和谈,与世界言欢。把不愉快的事过滤掉,不在无谓的小事上浪费过多精力。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福田,所谓不计较,其实就是拔除心灵上的杂草,才有富余的地方盛开幸福的鲜花。

经历越多,越能体会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面对琐碎的生活,要懂得善待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

不怀疑

有时候,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屡战屡败的打击,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认为自己是“低价值”的。

如此心态,便会大大消耗自己的斗志。

一个人的力量从哪里来呢?从自我肯定中来。

一个人如果自己否定自己,那么,又如何能经受得住外界的风风雨雨呢?又如何能劈波斩浪呢?

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即使身在低谷,也可以拥有绝地反击的力量。

看过一段话:“永远不要因为别人的言论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为喜欢谁而看低自己。你所有的优缺点,都是为了能接纳你现在这个样子的人而准备的。要知道,谁都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不代表现在的你不值得被爱。”

当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事情时,这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有想要不想要。

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不要怀疑自己,不要否定自己,你值得一切美好。

我想我已经严重分离焦虑了

文/苹果妈咪

一周前,甚至是一个月之前,在大宝还没有走之前,我无数次的想过可以暂时不用带孩子的日子有多美好,我也经常想周末不用再挺个肚子背着包再抱一个的过,也想过每天晚上可以安然睡觉而不用突然起来的日子。但是这样的日子真的开始了,我却发现在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每次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只要降温我就会担心孩子的衣服不够,即便我老妈无数次的告诉我孩子的衣服绝对够,我都会有一种我闺女没有衣服穿,会被冻着的想法。

每天我都在想她是不是还缺什么东西,现在穿凉鞋会不会冷,玩具会不会玩腻了,上学的水杯够不够之类的,然后就开始各种淘宝,各种买买买,我想最近每天取快递的老爸已经恨不得打我一顿了。

每次视频的时候,如何孩子不理我,我都会默默的想,是不是因为我把她送回去上幼儿园,所以她已经不喜欢我了,是不是和我生气了,然后我就各种纠结。

每次听见她哭,我自己都觉得鼻子酸酸的,尤其是视频的时候看见她哭的时候,我就特别内疚特别自责,我恨不得飞到她身边,抱抱她安慰她,可是我又做不到。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都觉得少了啥,心里空落落的,也没觉得自己的觉睡的有多香,反而经常半夜醒来,担心孩子有没有哭闹,睡的好不好。

之前我以为我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送她回去,也想过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但是真的当孩子回去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那么的接受,也没有那么的强大。

孩子刚回老家的那天,我几乎情绪陷入崩溃状态,直到后来每天视频然后各种打电话,心里才稍微舒服一些,?。

我不知道自己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不知道这样的决定对她而言是好是坏,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她以后会不会埋怨我,我每天都在想,都在担心,却发现根本没有一个结果。

孩子的爸爸说小朋友从小多经历一些环境变化未必是坏事,可是我好像真的做不到那么豁达,所以我每天依旧纠结,依旧焦虑。?

不要抗拒重复

文/塔图阿姆

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在无限次重复。有的人面对重复开始变得消极、懈怠。如果想脱离这种反复循环的状态,最好的解决办法也许是不要抗拒重复。

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实习的时候,没怎么接触过办公软件,领导让我统计表格,我不会用公式、不会调整间距、不会加框。我从上午九点半,做到半夜三点,交出去的表格还是被领导一顿狠骂,自尊心直接消失不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后来步入工作岗位,做过几百个表格的我,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不仅工作效率提升,也再没有焦头烂额的烦躁感。

一个人能做好的大部分事儿,都是在一遍又一遍重复之下,越做越好的。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干不好一件事,就是因为重复的次数还不够。

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十次,总有一次你会成功,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你就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

但是,很多人耐不住几次失败,便选择了放弃。

他们很容易陷入不停的选择之中,期望选择一条好走的路,这个想法无可厚非,毕竟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人们根本不相信自己的选择。

如果一个人,真的相信自己的选择,那么他一定会在这条道路上走很长一段时间,再去决定是否重新选择。

当人们反复去做一件事,却总是做不好的时候,焦虑感会随之而来。总想着是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是不是自己并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或是学习任务。

有焦虑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我们不应该去对抗焦虑,反而它可以指引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之所以会焦虑,本质上是一种危机意识。

我们发现了自己现在的生活有问题,要寻求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种自我怀疑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焦虑。

陷入焦虑是痛苦的,哪怕身边有人劝导,但是那些劝导的话对陷入焦虑的人来说基本没用。

能真正缓解焦虑的办法,就是把那些让自己焦虑的事情解决了,内心才可以获得短暂的平和。

把焦虑的时间用到反复研究、琢磨上,一个方案打磨十次后,一定比最初的方案更细致、完善。一道题反复演练,一定会有更多解题的思路。

焦虑是人生的常态,不要被它牵动自己的情绪,牵制自己的行动力。

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

你流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辜负你,相信付出总会有收获。

当你坚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其实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你所有的感悟、收获,都在你迈出的每一步里边,可以体会到;在你坚持的每一步里边,可以感受到。

真正有心做一件事的人,不会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会坚持直至达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