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冬天的文章

2022/12/15好文章

关于冬天的文章(精选12篇)

暖暖芝麻香

文/陈蓉

长沙的冬天天黑得早,除开上班,真不愿再有额外的出门。然而不出门,吃饭就成问题。没有美食补给,皮肤干燥,连头发也没光泽。

带着买回足够一个冬季所需食品的决心,我往超市奔去。那里灯光明亮,室内温暖,又有琳琅的商品,让人本来懒散的心情活跃起来。推着购物车,慢慢地选。

挑了一袋黑芝麻,黑黑的、小小的,看上去十分可爱。因为记得在报纸上看过,芝麻含有的维生素E居植物性食品之首,维生素E能推迟细胞衰老。《本草纲目》里不是还说,服黑芝麻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两年白发返黑。

回来也不知道怎样吃这些小东西。决定把它与米共煮,煮一锅芝麻饭。可是,芝麻身轻如羽,本身又充满油脂,淘洗时,总是浮在水的上层,一过滤,全部流失。

又想,凡事加工过,便失去原味,不如就这样一勺一勺吃掉吧。然而,未经考证的吃法向来都有冒险之虞,其味差矣!而且吃到小石子,硌得牙齿嘎嘣响。芝麻就这样闲置在厨房里,久而久之,就没兴趣再摆弄。

周末,照例打电话回家问候妈妈,她说:天气这样子,应该会下雪啦。

是啊!长沙虽说是南方,但它的冬天,寒冷一样可以把世界冻透,形成一层洁净的冰壳。而且长沙的冬天又冷又湿。冷,其实并不可怕。千里冰封的南极也冷,但天净地爽令人神往。下点雨其实也没关系,热带雨林几乎天天下雨,但那雨痛快淋漓转瞬即逝。而长沙却将南极的无边苦寒和热带的漫长雨季有机地结合起来,风也凛凛,雨也绵绵。

忽然有点想家了,赶快把话题岔开。便问:黑芝麻怎么弄熟,是不是要用油来炒?

妈妈轻轻笑了。电话里,妈妈教了我一种方法:在锅里煸炒数下,但时间不宜过长,一两分钟即可。把炒好的芝麻碾碎,加入适量的盐。可以带到办公室,中午佐餐,拌米饭,或者蘸馒头、包子,均可。

又说:小时候你不吃芝麻,骗你吃,磨成粉,撒一点盐,你就肯用馒头蘸着吃了。芝麻有营养,经常吃点身体好。

妈妈已经老了,我风华正茂,可是她说这话时,想到的我,不是在社会职场闪转腾挪的我,而是牙牙学语什么也不懂的我。

放下电话,忽然听到似有细小的冰粒敲打玻璃窗的声音,这会是长沙今年的第一场雪吗?芝麻很小,它的味道却可以香甜人的一生。细雪,也如芝麻,路过我心的角落,让身在长沙的我,带着安心和暖意。

无雪的冬天

文/苦菜茶

无雪的冬天总是让人很容易变得懒散而无力!

我就是如此。

看着眼前干枯的草干枯的树枝干枯的人的脸,心情就会瞬间变得很是失望。我把这归结是季节不规律所带来的病毒。真不知今年怎么了?盼了一季的雪到现在还是无缘见面。哪怕来那么一小阵也可以啊,即便是在夜半时分也无所谓了,只要是有雪飘落,感觉心就会好受一点点。可惜,这个冬天一直没有雪!

朋友说我太消沉。

我也感觉到了。可怕的消沉又再次光临我的头上,可恶的消沉也只能在我敲打键盘时才会疯长。我想,我会自我调整的。我可不想这种随着季节而来的消沉影响我的生活,要知道,我的身边可是还有个小不点呢。可爱的宝贝哦。他会是我生命中最最灿烂的灵丹妙药!

我一直最清楚自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想的太多,说的太少,以至于不熟悉我的人还认为我是个很木纳的人,其实,那是不了解我。我其实很爱说很爱笑,而且很爱找朋友玩。现在,有些改变全是因了我身边的宝贝和老公。宝贝占有了我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让我无怨无悔地付出我的所有。春天的绿、夏天的雨、秋天的果、冬天的雪无不是我随手和宝贝来聊的话题,我发现,自从有了宝贝,我的话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没了章法越来越没了水平。倒是宝贝的话说得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让我这个做妈妈的惊喜不断……

无雪的冬天!

让我挂入心怀的冬天,好想站在阳台上和宝贝一起看雪花飘落的美丽,好想让宝贝感受一下雪的洁白和漂亮。

雪花飘啊,飘到我那小时候的样子!

这永远是一个梦想了!

可惜我小时候生活没有现在如此的富裕,没有手机没有照相机没有电脑,因此,小时候的冬天连同小时候的雪花飘落时的美丽都只好无奈地封存在记忆中,成为永恒!

冬天那长长的从屋檐直垂到地面的冰柱,厚厚的没过腿弯的积雪,以及不知何时头上会被积雪压落的树枝,和那年年冬天被冻伤的手、脚、耳朵……再也不见了,只能在梦中呼唤回忆。

无雪的冬天,很难让我接受这种现实,就如一个没有梦想的孩子一样,眼中没有了那种属于梦想的灵气。

趣说冬至

文/周礼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这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冬至日的低吟浅唱。自古以来,冬至都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早在春秋时期,古代天文学家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法,测定出了冬至大约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分界点。冬至过后,气温由舒适转入寒冷。九九歌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年四季,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而冬至就是一九的开始,为真正意义上的寒冬拉开了序幕。

同时,冬至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古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这天,民间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习俗。

冬至祭祀。《周礼·春官·神仕》中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在这一天,皇帝要亲自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也要向故去的亲人祭拜,其目的在于祈求上天和家人的保佑,消除病灾,幸福平安。

冬至庆祝。《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开始回升,是一个吉利的好日子。所以在冬至前后,宫廷要挑选乐师,鼓瑟吹笙,以示庆贺。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辧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到了唐宋时期,冬至节更加隆重,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会换上一身新衣服,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席,大家载歌载舞,互相祝贺,其热闹场面犹如过年。

冬至吃饺。陈志岁诗云:“颗颗圆圆想龙眼,耋龆爱吃要功夫。拌云慢舀银缸水,抟雪轻摩玉掌肤。”在我国南方地区,每逢冬至,人们都要煮上一锅汤圆(意为团团圆圆)。一家人围桌而坐,一边聊家常,一边吃汤圆,其乐融融,喜气洋洋。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冬至这天则有吃饺子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他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面皮包好后,样子像耳朵,又因为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就成了我们今天吃的饺子。

冬至进补。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古人认为,冬季“生机潜伏、阳气内藏”,应讲求“养藏之道”。意思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佳时机,因为冬天进补能更好地发挥食物和药物的功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在冬天吃些滋补的食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冬至静养。《后汉书》中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古人十分讲究修身养性,他们认为冬至很适合静养,因此在冬至这天,朝庭颁布,官员要放假休息,军队停止待命,边塞关闭,商旅停业。人们要么走亲访友,以美食相赠;要么留守家中,尽享天伦之乐。

这不,那边锅开了,赶紧盛饺子了……

冬天里的音符

文/Guqin_古琴

天渐渐变冷了,也不知道广州是否真的已经入冬成功。过够了夏天,就总是期盼着冬天的到来,然而当冷空气真的到来的时候,却又颤抖得无所适从。

走在街上,各色行人冲冲而过,车来车往,像是跳动的旋律和音符,谱写着冬天的萧瑟,叙说着即将汹涌而来的寒潮。而我,穿过无数的行人和车辆,到单位用餐上班,一切按部就班。没有惊喜,也没有拥抱。

但是,这样平静而又波澜不惊的生活,很适合现在的我,要静心,才能听见内心的声音。一年多来,工作换了三个地方,从设计所,到规划局再到市规划院,每一次的转变,都是一次成长。渐渐的,工作的重心都转变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上,也许,继续往这个方向行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遇到新的人,那些生活在我周边的人,都是各有特色且能一起聊天说笑的朋友,虽然,我不太能与人交往,也许是因为内向,或是性格所使然吧。到了林兆璋的工作室几个星期了,虽然这里人很少,但是环境很好,能够安静地做喜欢做的事,听林局说着那些他走过的路,历经的艰辛与收获的成果。他就像爷爷一样,是一个祥和的老人,一个硕果累累的建筑师。虽然,我的见识很少很少,但是,能有这样的机会,慢慢的跟他学习,也算是在不断的成长。

在市院的生活也轻松,自助餐也很好吃,同事也很好,在我的熏陶下,隔壁的师姐也开始养猫,我们也常常说着各自的猫猫那些逗逼的行为,讨论着买哪种猫粮和猫砂,现在生活中,猫已经是我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自从养了猫,我所有的目光都被她所吸引,她像个孩子一样,需要陪伴和抚摸。每天早上,她也会准时地叫我起床,与我玩耍。

然而即使生活和工作都寂静美好,也难以让我忘记过往的岁月。那样的岁月里有激情,有依赖,有羞涩和悲伤难过。像是夏天里的七彩花,徇丽多彩,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凋谢枯萎。然而现在的岁月,更多的是冷静,思考,有时独立,有时又低沉伤感。像是岁月在脸上布下的痕迹,越是在乎,看得越清楚。

感伤的时候,就像冬天里的寒风,带走了身上所有的温暖,然而越是低迷的时候,才能知道坚强在我的心里慢慢的生根发芽,那些新生长的绿叶,和我的心一样,会继续跳跃着,唱出属于未来的声音。

喜欢的音乐,慢慢的翻转着,涌入一点点温存,在冬天里……

靠近你,温暖我

文/宁朝华

时光倏忽而逝,转眼间就冬天了,冷风乍起,寒气透过日子的缝隙开始介入这一年里接下来的生活,仿佛一首跌宕起伏的歌,唱出了凄冷的尾声。

下午,一个人坐在偌大而空荡的办公室,陡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恓惶,窗外的风,不再如往昔温和的呓语,而是一阵阵地呼啸,掠过房屋与房屋的空隙,余音在远处缭绕,还未等到完全消失,一阵风又开始起来,如此反复,仿佛在向世人鲜明地宣示冬天的立场。

树在大风里颤抖,稀疏的叶子在纷纷下坠,没有一只鸟愿意停在它的枝桠之上;大马路上空无一人,风裹挟一层又一层薄薄的灰尘,奔向远处。

关于冬天的所有场景,似乎都在暗合与呼应着我们的生活与心境。

是的,在这一刻,将过往的日子粗略地梳理一番,我们总会在恍然中感喟,曾经千辛万苦的努力,到头来,内心依然像寒风漫卷过的大地,一切都没有真正拥有,一切都被时间无情地带走,剩下来的就是命运赋予自己的暗伤与旧疾。

世间如此荒芜,有限的个人能量终究无法抗拒愿景的失落,在深不可测的时光暗道中,再多的折腾与付出也不可能完全抵制住心灵的虚空。有些东西,我们注定不能紧紧握住,时光的风暴会带走它能够带走的一切,唯有彼此靠近相互赠与的那一份温暖,可以在心灵中永恒存在,让我们在每一次怅惘与失望的时候,像一朵恰如其分的火,陪伴我们熬过凛冽的岁月,哪怕,我们只是在彼此的生命中短暂地路过。

有那么一些人,就是愿意为你伸出温暖的手,等你靠近。

沿校门口往北有一条小小的街道,一个卖菜的老婆婆,每一天都会风雨无阻地站在路边,守着一堆嫩绿的蔬菜,平静地等待人们前去光顾。有时候,我也会偶尔在她那里买下一棵白菜或者几棵葱。尽管时间过去了好几年,我们都成了彼此的熟人,但在我看来,她终究是一个卖菜的老人,不过是众多熟悉的陌生人当中的一个罢了。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年过花甲的老人,却渐渐地,让我感觉到她的眼神和话语有着母亲一样的味道。每一次我经过她面前的时候,她都会投给我极其温和的笑容,目光里溢出母爱的光芒,有几分疼爱,几分关切。买菜时,她会在我付了钱之后,再从篮子里抓出各种各样的蔬菜塞进我的袋子,而且,远超我原本买下的分量,无论我怎么拒绝,她都会固执着这样做。甚至,在我后来不再打算去她那里买菜的时候,她只要一见我拎着一个购物袋经过,就会追上来塞给我一大把,白菜、辣椒,或葱与蒜。

接受一个收入微薄的老人无缘无故的馈赠,让我很是不安,终于有一天,我试着拉下脸来制止她。老人在我的严词拒绝下,捧着一大把蔬菜,依然温和地笑着,不过,脸上有些慌张与尴尬,因为站在她眼前的,是一个从来不愿意跟她多说几句话的所谓的知识分子。僵持了几秒,老人费力地嗫嚅着嘴唇,用一种极为小心又卑微的语气说:“宁老师,你是我的家乡人呢。”我心头一惊,继续追问,老人告诉我,她的娘家就是我老家的那个村的,那个村以宁姓居多,她也是知道我姓宁之后向别人打听,才知道我们是老乡……原来如此!

一个嫁出来几十年已经被家乡彻底遗忘的老者,却因为一个来自于老家的后生,而想方设法馈赠给他廉价而又昂贵的温暖,而且,一直以来,这个后生,都将她视为一个身份卑微的陌生人。

冬天到了,这样的温暖还在持续,但我并不能给老人什么,只是为她写下过一首诗,叫做《卖菜的老人》,刊登在市报上。我知道,她永远也不会看到,但我相信,老人一定能够感受得到我的身上被她的温暖照亮的一份亲近与善意,每当看见我,她的内心,或许也是微笑的。

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尚且如此,那么,应该有太多太多的人,值得我们用平等与真诚去靠近,靠近,我们就可以互为取暖之火,哪怕,冬天多么冷,多么漫长!

有记录以来

文/叶兆言

“有记录以来”不是新词,因为平淡的生活也经常会有意外。今冬寒潮来袭,媒体上常提到这个词。年轻人容易相信记录,譬如南京气温,气象台报什么就是什么;说多少年的最低,认为就应该是多少年。

作为一个过来人,难免产生怀疑。究竟是1977年,还是1976年,具体日子记不清楚了,能记住的是,我在玄武湖的冰面上漫步行走,从玄武门遛达到火车站。大家都知道,玄武湖水面很广阔,现在偶尔结冰,也是相对薄薄的那种;能够走人,还能穿湖而过,起码在我知道的记录中,后来没有过。因此,非要说今年比那一年还冷,我不相信。

我父母都是江南人,上世纪50年代定居南京,一说起此地冬天严寒,记忆最深的是到处挂着长长的冰凌。按照他们的记忆,那时候的冷,才叫真的寒冷。现在的南京人很少看见冰凌,今年情况特殊,出门坐公交,听见年轻女孩子在议论,一边说,一边吃惊地用手比画:“乖乖,我们楼底下的冰棍,都这么长了!”冰棍就是冰凌,因为见得少,用得少,南京人都快忘记这词了。这些年说起冬天,更容易提到的是暖冬,动不动就说全球正在变暖,连今年冬天这次强烈寒潮,专家也解释是暖湿气流造成的。

俗话说,穷在债冷在风,冷既是客观,也可能是主观。阅读唐人诗文,知道当年黄河流域气温很像今日的江南,又潮湿又温暖。那年头没数字记录,温度计还没发明,冷热记载很可能都是凭印象,根本不靠谱。

宋朝要比唐朝冷得多,苏东坡在诗里讥讽“北人不知梅”。为什么呢?因为梅花怕冷,唐宋之间经历了一次全球性变冷,北方的梅花都冻死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说“梅花欢喜漫天雪”,这是文学的浪漫主义,事实上梅花并不耐寒。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白居易《卖炭翁》中的诗句。今天的年轻人对冷不冷无所谓,我们已拥有太多对付寒冷的手段。白领们讨论是否穿秋裤,退休的老年人考虑是否开空调;前者为了漂亮,后者为了节省。不管怎么说,在祥和年代,冷点儿热点儿都不是问题。

说起冷,最容易想起1937年冬天,日本人攻陷南京城,那一年夏天奇热冬天极冷,很多回忆文章都说当时实在太冷,突然就降了温,人们的心灵都在结冰。街头上,穿着棉衣皮靴的日本军人在跺脚烤火,恐惧笼罩着南京市民,大家冻得瑟瑟发抖,而衣裳单薄已停止抵抗的中国士兵正面临大屠杀厄运。

那场景,有史以来,有记录以来,是南京人心头上最大的寒冷。

老灶台

文/赵利勤

民以食为天。把食物做熟的方法有很多,煎炸烹炒,煮烫焖蒸,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中的“宗”就是火源,老灶台无疑是重要的印记之一。

老灶台是人工垒的,而且得让专业人士掂瓦刀。刘叔是全村灶台垒得最好的。灶台看似简单,但别人垒了不是出烟不畅呛人眼,就是堵火不严空费煤,刘叔的手艺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让外表并不华美的灶台烟顺火旺,省煤耐用,只要耐火筒不烂,灶台用几十年都没问题。

老灶台很大,留有两个火口,两个火口中间放一瓦罐,利用了火的余温,里面的水总是热的,特别是冬天,洗菜、刷锅用水很方便。为了省地方,灶台一般垒在墙角,两端是宽大的平台,既可以搁锅碗瓢盆,也可以在上面放一矮凳,小孩子坐在上面边吃饭边取暖,是个好地方。

小时候冬天冷,我每次从外面回来,都是不停地跺着脚,一边喊“冷死了”,一边用嘴往手心里哈着热气,直往灶房里跑。父亲见了,弯腰架住我的腋窝,轻轻一提,我顺势往上一跳,一下子就坐到了灶台上的矮凳上,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放在正煮着小米红薯汤的火口上,蓝色的火苗在汤锅周围不时探出头,招摇几下消失了,可不大一会儿,它又耐不住寂寞似的,从锅边儿冒出来,长舌一样舔着锅沿儿,仿佛在证明它并没有走远。小米和红薯在锅里咕嘟嘟地翻滚着,袅袅的热气升腾着,甜甜的清香回荡着。

我坐在矮凳上,滚滚热流像小溪淌水一样,从脚掌、手掌很快传遍全身,寒冷消失,感觉像是回到了春天。母亲还不失时机地用火钳从灶台下的炉渣里夹出烤红薯,用手捏一捏软硬,然后吹去上面的炉灰,两手掰开,灰不溜秋的红薯露出金黄色的、冒着热气的瓤来。母亲怕我被烫着,自己拿着热红薯让我咬上一口,又热又香又甜的味道从口到肚,温暖着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那幸福的感受,远比我现在吃的任何美味都来得甜美。

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能散发温暖的灶台绝对是中心,小孩子坐在灶台上,父母坐在灶台前,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纳着鞋底,父亲剥着玉米,还有串门的邻居,他们随时都可以进来,门一关,灶房里就有了春天的和煦,虽然是冬天,但热闹的话题让人们感受到的、脸上写的,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幸福的期盼。几十年后,灶前夜话的情景仍让我念念不忘……

老灶台,让乡村寒夜有了体温,烤热了童年的冬天。

爱在雪季

文/红叶谷

又是一个雪季。大凡冬天,北方就都要落雪的。

清晨,站在窗前,窗外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像蝴蝶一样漫天飞舞,飘飘洒洒,朦朦胧胧,整个世界变得清新、纯净、洁白如玉。多少个日子,我都陶醉在这飘飞的雪花中。

小的时候,我并不十分喜欢雪,大概是因为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寒冷的缘故吧。一进入冬季,刺骨的北风肆虐,有时还夹杂着雪花,抽打在人们的脸上,像针扎一般,树枝冻得直打哆嗦,大地一片灰黑。由于家境不好,衣着单薄,上学又要步行八九里路,两只手肿得像馒头,笔都握不住,两只脚也常常好像不是长在自己的脚上,放在书包里的窝头,冻得硬梆梆,一咬一个白茬儿……每个冬天对我来说,就如同经历一场煎熬。雪地上那每迈出的一双脚窝都真实地叠印着生活的困苦和艰难。冬天是个难过的季节。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走出了那些个让人后怕的雪季。

而今,我已步入中年,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对人生对社会对一切事物的看法也加深了许多。觉得有些事情可以横着看,有些事情也可以竖着看。因而,冬天的时候,常常因为冷得不够,雪下得不厚而心绪烦躁,惆怅不安。一场大雪下来,白茫茫的一片。一切丑陋的、黑暗的、肮脏的东西都被这洁白的雪覆盖着,白的耀眼,洁的让人赏心悦目。这时,如果你有兴致,走出窄小的家门,到那"银妆素裹,分外妖娆"的白色世界中去,躺在雪地上,任雪花洒落在你的脸上、手上、衣襟上,享受此中的那份超凡脱俗的宁静,什么烦恼,什么忧愁,都将被遗忘在九霄云外,你的心灵也会得到一次深刻的净化。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数九寒天,万物蛰伏,飞舞的雪花,执着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类生存的大地,即使"冰消玉陨"也在所不惜。落雪的季节,虽然寒冷,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净化人的心灵。由雪这种超凡脱俗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对雪越发爱得深了……

极寒天的回忆

文/西域土猫

阳光那么明媚,窗外却狂风大作,正是北京十几年来的又一次极寒天气现象,正好赶上周末,孩子不用上学,很多人不必上班,算是幸运。只是苦了不得不外出的人。

这样的天气,走在外面除了加紧脚步就是一路小跑,遮住鼻子和嘴巴,风瞬间穿透衣服凉到骨子里,所以,不管北京暖冬的概念多么深入人心,今后还是要储藏几件霸王极御寒装备,以防不测。

北京的极寒其实要与老家内蒙古的天气比起来,还差着远呢,这才零下十几度,老家内蒙已经是零下四十多度。而且,内蒙古冬天每日平均气温都是零下十几度的。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度过的冬日时光。

那时候,每日清晨睁开眼,就能看见玻璃上结满的窗花,形成的纹理成了我任意想象的世界,有时候他们像一片玉米,有的像人,有的像马,有的像花瓣。那时候,冬天的早晨分外冷,都是母亲早早起来生火炉,用燃烧很旺的柴火把家里熏烤得暖暖的,夹杂着一股浓浓的烟气味儿,我们才从被窝里钻出来。

奇怪的是,昨日,我又梦见逝去的母亲了,她就睡在我身旁,那么温暖,被子摸起来那么柔软,这样类似的梦境这几年时不时出现在我的梦境里,知女莫过母,如果,逝去的没有灵魂,为什么母亲时常来到我的梦里给我温暖和安慰。

那时候的冬日,伴随着上学与寒假过年,总是充满了等和盼。日子数着玩着盼着就过去了。记得我的一个小同窗,每天早晨我按时站在河岸上等她喊她上学,几乎是每天,大多数时候,她从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边吃边向我走来跟我说再等等,我一边冷的跺脚一边催促着。那时候,我记忆中都是稀少有早饭吃的,我怕迟到,家里人也不会为我一个人的吃饭而早早起来做好,有时候,装着前一晚吃剩下的烙饼去上学。同窗是个慢性子,做什么都是慢慢的,走路做事都慢,连说话都慢条斯理。我总是怕迟到,总是早早叫她,总是催促着她。她家就在我家房后,我们一起上学走了五年。

小时候,水资源很丰富,河里始终是有水的,到了冬天,河冰很厚,进入数九天,河中心裂开了缝,形成了两边高,中间凹凸的地形,记忆中的那条河好大,很长,不知源头不见尾,弯弯曲曲。但那是我们小学生期待已久的最好的交通要道。河面开始上冰了,催促着母亲给我做一双塑料底棉鞋,那时候真是傻到家了,其实塑料底棉鞋最冷了,还很容易折底断帮。反正不懂,穿着那样的鞋就为了滑冰上学,八里多地的路程,正常走一个小时多点,有了冰滑,我们四十多分钟就到了。每天早晨,河里就像滑冰场,非常热闹,靠河边住的小学生们成群结伴,划过的冰都是有规律的,上学都是在左边,一道一道白色的印迹,放学是滑右边道,有的同学摔跤了引起后面学生们的哄笑。其实,没有不摔过跤的。

我每日都看见我的同窗,她鼻子上沁出很大的汗珠,头上冒着大气,围巾的周围挂着一层白霜,稀疏的头发从围巾里解放出来时,头顶升腾起一股白色气体,久久不肯散去。

那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生活水平,每天走着上学走着放学,有的同学离家十几里地。压根儿就没有接送这么一说。

那时候的时间也最不值钱,每个人都有大把的时间在漫长的期盼中悠然渡过。放假了,一本42页的寒假作业早早做完,就是疯玩,没人管更没人给你压力。冬天玩的项目就很少了,除了玩冰车,就是扎冰鱼。河里经常围着一圈人看有人从冰里炸鱼,现在想起来真是搞笑极了,多大点事儿多大点鱼儿,花那么大功夫围那么大一群人观摩,无聊死了。

我们还跑到好几里地以外,就是村子以外很远的地方打沙枣。冬天,高大的沙枣树上除了稀疏的沙枣看不见一片叶子。爬树是男孩子的长项,我们就仰望着他顺便仰望着天空。偶尔撒下几粒枣,我们就开始抢着捡。至于吗,几粒干瘪的像珍珠那么大点的枣,酸酸涩涩的,几乎没什么果肉,那也抢,真是可笑至极。

那时候的冷才是真正的冷,过去家里的门把手就是铁插销,出来进去及时关门,因为特别冷,生怕屋里仅有的热量散去,有时候,早晨洗手如不搽干手,手就会立即粘在铁上,撤掉皮。出门,必须都得戴上围巾帽子。据说,也有人把耳朵冻没了,就是冻僵了,一扑拉脆生生掉了。这个我没亲眼见到。

不过,我经常看到有的人手和脚都冻疮了,人们经常问有没有偏方治疗冻疮,我姐姐的手小时候就有冻疮,一到冬天,它就像春天的草一样自然生发出来,我想肯定非常难受。

其实,经常处于寒冷气候,也就自然而然接受了,零下二十几度根本算不了什么。照样每天在外面疯跑着玩。那时候,生龙活虎般的热情盖过了寒冷。

开往冬天的地铁

文/少年PF

岁月就像一条河流,左岸是一些令人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而中间流淌着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醒悟。

这一年,走过许多地方,有过任性,有过冲动。无论是不顾老师的反对,逃课去大连北京,还是在一个周末内走过七个城市。这些与我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经历,行走过一些地方,感受着一些感受。哪怕只是一个脚印,都是在见证着成长。

在行走的过程中,慢慢发现,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眼界,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存活在这个世界上。进而,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最好的旅行,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莫名的感动。而最好的前往,便是心有所属。

这一年,感受过许多令我难以想象的痛楚。

腰部受伤,让自己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而因此落下的病根,也许是一辈子。有些侯,时常会想自己年纪轻轻就……昨夜梦见健康的自己,站在球场上,聆听胜利的呐喊。

现在想来,觉得其实也还好,至少我还可以站起来。

一直都以笑脸面对生活,也许该说“逼迫”着自己笑着面对着得与失,抑或悲与喜。以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然而毕竟只是一介平凡人。人总是会被情绪所影响,潜移默化。把握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尺度,这是一门现实的学问。

前几天看完余华的《活着》,一个人对于苦难的承受能力,一个人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便是活在当下。

这一年,离开过一个女孩,她身上有着所有的优点;遇见过一个女孩,有着从前熟悉的味道;心里却一直放不下一个承诺。2012我不知会遇见你。

突然发现怀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便是不再联系。

恋爱是一种华美的形式。是一次奢侈的偶然路见的烟花大会。你怎么能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遇见这盛会?而当你经过的时候,它刚好在你的头顶爆发。有些人也许从来没有遇见过,也从来没有想象过。有些人遇见过多次,也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无非这些区别而已。

你若深爱,请在时光中并肩行走;你若放弃,请在原谅中挥手彻底。

对于我自己,一直都特别想知道他人是怎样看待自己?

我所能够知晓自己的那部分我,我知道自己只会做自己,却不懂得怎样去做人。

就像马皓轩那样,他总有着自己特有的个性。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总能够从他身上看到小时候的自己。

而我们的不同,也许是时间和经历让我学会了适时的安静。

回想着,这所发生的一切,也许都是冥冥之中所注定的……

时间倒影映出成长的轨迹,而回忆便是脑海中无数个倒影。我在努力地做着,拼命地追赶,在追求中把握自己的年华,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就中庆幸光阴没有虚度。在自己的倒影和年华中不断向前,也相信时间不只是将一切带走,也会将一切记录、沉淀。

在新的一年,祝福身边的人越来越好。

我坐在开往冬天的地铁上,不再见!

冬天是一本书

文/杨崇演

我觉得冬天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封面是冷峻的,但当你打开,会发现里面充满了温情、诗意和哲理,让人百看不厌、千读不倦……

瑟瑟的北风是这本书的封面。“北风那个吹”时,谁会暖暖地想到谁?谁会痴痴地牵挂谁?远在乡下的父母?近在眼前的妻女……那个戴着斗笠、胡须花白,抵着呼啸的北风,一直在农地耕作的肯定是父亲了。是的,我笃定。“我出书了——《乡村辞条》”,我得意地把书递给父亲,想得到几句夸奖。不料,父亲随手一翻,不屑一顾:“尽是些花拳绣腿!哪比得上我用锄头在大地上写下的‘诗行’有力?”父亲半是调侃半是认真,我这才悟得——父亲有资格这样判定,因为他一辈子用自己的厚实双手把章节、段落和标点直接书写在土地上,展示给蓝天白云,让太阳、月亮、飞鸟和风雨雷电来评判,孰轻孰重不还一目了然?!其实,父亲一生都在构思:花生地是哪个段落,玉米地是哪个段落,苹果园是哪个段落,它们中间的小路,是哪个过渡句……北风吹过,父亲侧耳倾听,哪株庄稼长高了,哪棵庄稼生病了,哪一章精彩,哪一节旖旎,哪一段蹩脚,哪一点乏味,一清二楚。一阵北风刮来,顿叫我明白:冷的好处就在于,精神为之一振,清醒良多。

飘飘的雪花,当然是这本书的主角。白雪覆盖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一切都成了这本书里光亮洁白的书页。昨夜明明是干干净净的一张白纸,到了今晨怎么突然有了短线、句号、逗号等很多神奇的符号了呢?他们都写了些什么呢?我在书中急切地寻找答案:哦,“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个渔翁撑一条小船,身披蓑衣,不畏严寒,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呢!小孩子们呢,终禁不住外面的诱惑,走出户外,堆雪人,打雪仗。母亲?是的。母亲穿一件红棉祆,一大早便来到麦田,雪地里,远远望去,像极了一朵雪莲。母亲身后是一串串雪白的脚印,谁能说这串串脚印不是她写给冬天的诗行呢?凝望着兆丰年的瑞雪,她又开始念叨了:“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下雪如下面,这场雪来得及时呀!”母亲的欣喜感染了我,于是,常常傻想:雪滋润土地,所有才叫瑞雪。雪如果落在了水泥地上,还滋润什么呢?

朗朗的松竹梅无疑是冬天这本书的插图,让原本素颜的书一下子芳菲起来。在崇山,在峻岭,岁寒三友——松竹梅。老家附近有个老人院,院子里有个知春亭,上联是:岁寒三友松梅竹;下联是:光映八方日月星——不要以为农民都是下里巴人,有时也会阳春白雪的。父母年纪大了,是老人院的常客。父亲尤其喜欢这句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倒也十分认真。母亲在身后,摆着簸箩刨萝卜。透过母亲苍老的双手,几丛腊梅正繁盛地开放,弥漫着幽幽清香……看着这一切,耳边就响起母亲早早给我打来的电话:这周回来,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时令着呢!

烈烈的火是这本书的结语,叫人心底生暖。火是冬天特殊的产物,是冬天最好的伴侣,也是冬天亲密无间的朋友。严寒中,投身于热火朝天的劳动着的人们,是必读的章节——建筑师傅、小商小贩、清洁工人……他们都是“火”的代言人。他们都在尽心地书写自己的人生——每一段文字,都是从春天里打下了草稿,然后经过夏、秋的反复推敲,期间又按照风雷雨雪的意见,反复修改,最后提交内容饱满的文章。在冬天,他们依然从事着夏天一样的工作,不是不冷,而是有一颗火热的心。他们不知作家的比喻:冬的肃杀是为了新生,冬的冷酷是为了新的创造,冬的威严是为了生灵的苏醒;他们只知:对抗寒冷的力量,和对家的责任成正比。给妻买一串项链,给夫买一套西装,给儿买一件新衣,给女买一双皮鞋……数字填满了额头的皱纹,也让嘴边多添了几道笑意,更令家人的感动炽烈如火。“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在冬天里,坐在火炉边,翻几页《唐诗宋词》,读好书,写佳作,岂一个“爽”字了得?……

冬天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用心品,静心阅,最是滋味长。

我从冬天的路上赶往春天

文/杨超

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回家。2月3日,冬阳暖山乡,八九辆小车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渝湘高速,向着老家方向飞奔,打着“杨”字号的车浩浩荡荡地开往位于石龙镇大连村的一个农家小院。大家一下车,就迫不及待地扑向老家土屋,坚守土屋的长辈早已笑脸相迎,人气陡增,年味渐浓,乡村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老家每天的日出,也能让你看到一万种风景,在画家的眼里,老家处处可入画。我们回去自然不是最早的,来自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的画家丁廷华、田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吴正英,他们早已选好角度、摆好画架,为老家勾勒出轮廓,男女老少围着看稀奇,等待着看画家笔下的乡村是啥样?

家在哪里,胃最清楚。城里人回到老家,并不矫情,穿上围腰,戴上袖笼,磨刀霍霍,分工协作,各显神通,共同做年饭。糯米土鸡汤、酸萝卜老鸭汤、石磨豆花,这些大餐由富有经验的“老大厨”负责,回锅肉、炒猪肝、炒腰花、萝卜排骨汤,由年轻的“大厨”负责,炒小菜、做凉菜等由新手上阵。唯有几个孩童无事,绕着老家的土屋捉迷藏,或者肆无忌惮地追逐。这样的部署,堪称完美。几十个人忙碌着,炊烟在房顶欢快地飞舞,缕缕炊烟飘散着农家的甜美和快乐。

既是过年,就不必在意关系亲疏,诚邀邻居一道过年。六张大圆桌早已被丰富的菜肴摆得只剩下搁碗筷和酒杯的位置,杨家大哥酿制的咂酒事先已温热,鸡汤、鸭汤冒出的热气,酒坛子里冒出的酒气,纠缠在一起,混合出浓郁的香气。

在祝福声中,大家端起酒杯,敬长辈,敬友邻,敬画家。边吃菜边喝酒,边摆龙门阵,诉说这些年家乡的变化、童年趣事,还有对家乡的思念。相互敬酒,相互祝福,快乐弥漫在整个农家小院,让这个沉静多年的小院有了前所未有的喜庆。

我也自告奋勇,主动出击,向年轻人敬酒,我结合他们创业、恋爱、工作等方面给他们上“微课”:“如何度过二十多岁这段又穷又迷茫的岁月?你们的烦恼根源主要在于,想得太多却做得太少。越是难熬的日子,越要让自己有事可做,愿你熬过深夜痛哭,天亮依然铿锵如故……至于读书,这是一种‘遇见',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就是你的格局,这个时代,在悄悄犒赏那些终身学习的人。”我的一席话,虽然跳跃性有点大,但赢得掌声,也赢得回敬的酒,酒虽然不烈,但感觉很醇、很浓。

茶是一个人的品味,酒是一群人的狂欢。一杯酒一抹阳光。酒毕,大家或围着炭火熏腊肉,或在院坝晒太阳,继续摆龙门阵,老老少少规划着未来:“老了回乡下买块地,养条狗,造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小院。”“今后退休了,回老家造个园子,栽一园芬芳。”“等老了,一个院子,两张桌子,几个杯子,就知足了。”我们都愿意拥有这样的乡间小院,守一树花开,陪一人终老。

三位画家自然没有工夫陪大家闲聊,他们用油画笔全神贯注地画着老家,先前的轮廓早已被丰富的色彩填满,美不胜收。我采访了一下画家:“田老师!现在农村土墙房子少了,砖房、小洋楼多了,乡村景色也在变,你怎么看?”

田老师搁下画笔沉思一会说:“这是好事情,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现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发展乡村产业和乡村旅游,又要注重乡土味道,留住乡愁记忆和农耕文明,这样才能实现‘村村是美景、处处留乡愁'”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田老师给出了丰满的回答。站在一旁看画的村民周华也感慨到:“现在农村变化大呀!我们门前这条公路,原来简直不敢想,现在宽敞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方便得很,相信今后农村还会好。”画家们为终将逝去的土屋留下一幅画,作为纪念,留下一份念想;为美丽的乡村留下一幅画,在美术展览馆展出,让更多市民了解农村新貌。

老家,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安好,我不打扰。夕阳像喝了酒的醉汉和山峦追尾,我们在微醉中感受故乡的美好。一头是亲情,一头是打拼;一头是爱情,一头是乡愁。无论漂泊何处,离不开的是故乡的渡口;无论流浪何方,离不开的是老家味道。我们从列车、汽车的汽笛声中,从飞机呼啸声中,听到了回家的脚步声,我们从冬天的路上赶往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