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端午节体验

作者: 张红兵2023/04/19心情随笔

小时候,端午节体验是跟着家人到江边芦苇滩里打芦叶。过了"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季节,芦苇逐渐长得郁郁葱葱,伴着"沙沙"的风声,带着芦叶的清香,"喀嚓"剪下一片又阔又长的芦叶,我总是炫耀我找到的最大,心里别提多美了。

端午节体验也是挨家挨户的竹园里捡竹套。约上几个小伙伴,寻找今年刚长成带着白色粉末的新竹子,有的竹套挂在竹子上的,也有的自然掉在地上的,新鲜的竹套可以包粽子,也是粽子天然配套的衣带。

然后把芦叶扎成一摞摞,把竹套扎成一把把,挂在门前竹篱笆上晾晒。端午节前把晒干的芦叶和竹套压在门前小河里的青石板下重新吸足水份,恢复当初清脆欲滴的模样。

端午节体验还是老妈一大早割来两大把带着露珠的艾草和菖蒲,挂在门口两边,浓浓的药味有了驱邪避毒的安全感,像一首老歌唤醒沉睡的记忆,像一杯清茶,回味古老的习俗。

最隆重的还是端午节当天,家里长辈放下所有的农活,一起动手包粽子,有四角形纯糯米的,赤豆的,红枣的,猪肉的,还有圆锥形的面粽子,一大锅粽子加上一大堆鸡蛋、鸭蛋一起放在架满柴火的大灶上煮,碧水荡漾,清香四溢。快熟的时候,忍住烫,先捞出一个鸭蛋,一分两半,倒点酱油,再捞出一个粽子,沾点白糖,别提多好吃了。端午的菜还要六样红,选择苋菜、河虾、红菱、红萝卜等凑个数,不但好吃,还好看。但数来数去也没六样,大人也说不清,反正就是个说头。

长大后才知道端午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有纪念伍子胥的传说,听说还有喝雄黄酒、赛龙舟等活动,不过我们家乡没这些习俗。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端午节成了快餐式"粽子节".粽子是买的,或者芦叶是买的,糯米是买的,扎粽子的竹套简化成绳子甚至是塑料扎丝,煤气灶代替了大灶。一切都少了体验,少了聚会和劳动,少了背景和仪式,少了情感和交流,少了端午节的灵魂。

于是我就想,我们是否可以按下慢镜头,以多种方式去增强节日体验,用吟诵离骚九章的诗篇去体验历史文化内涵,用酣畅淋漓的运动去体验赛龙舟的激情,用徒步旅行大江风貌去体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境,用絮絮叨叨的陪伴去体验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