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情感 > 生活随笔 > 正文

画出清明二月天

作者: 叶剑秀2023/06/22生活随笔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时间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复苏,大地春明景和。它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一年一度清明节,中华民族后裔自觉遵循先祖最原始的两种信仰,敬奉天地和祭拜祖先。以扫墓的方式,以虔诚肃穆的姿态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把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融汇在一起。

清明节最早与墓祭无关。中国古代,贵族有墓老百姓不允许有墓,贵族葬地称"墓",可立碑。平民墓地叫"坟",只是个土包。墓祭是贵族活动,百姓不举行墓祭只举行家祭。秦汉时期,封建等级不再那么严密,老百姓葬后开始有墓,墓祭分春秋两祭,春祈秋报。汉唐以后,墓祭渐成风俗。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秦之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到唐朝才盛行。清明祭祀各地有所差异,在中原,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整修坟墓,挂烧纸钱、供奉祭品,之后叩头行礼祭拜。古人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关系,无论多穷困,这天都要到祖坟上压一张黄表纸,以尽缅怀思念之意。供奉祭品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都是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中原地域还有踏青、放风筝、插柳、植树等习俗。踏青,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其源头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清明放风筝,也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认为清明放风筝,可以放走秽气,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灾病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清明节杨柳发芽抽绿,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于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疫病有关。唐人认为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虫疫。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汉代人还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柳""留"谐音。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比喻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是一种美好祝愿。

自古以来,我国还有清明植树的习惯,在我国不同地区还有拔河、斗鸡、射柳、荡秋千等民间习俗。

清明,纷纷扰扰的细雨,承载着太多惆怅,太多悲伤,太多生离死别,透着春天的阴冷与寂寞,丝雨细如愁,多少人在忧愁中徜徉留恋,对岁月的感叹,对先祖的敬畏袭上心头,祭奠和怀念赓续传承。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清明节,一个以悲伤和纪念命名的节日。扫墓祭祖是思念缅怀祈福,是寄托和感恩。在祖先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生者,虔诚的哀悼和殷殷的祈愿不能少,也要明白生者总会不断成为逝者的自然规律。一片萦绕的惆怅哀思中,我们更能够体悟活着的美好,遂有了逝者如斯,光阴轮回的释然。培一锨黄土,把悲伤掩藏,迎一缕阳光,让生活多彩。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天地万物,四季轮回,无数的生命在流转的时光里延续,不要让清明沉浸在悲泣里。挽一盘青枝柳叶戴在头上,转身便是生活的开始。在新一天太阳升起时,愿天堂静好,愿人间安康。做好自己,活出精彩,或许是最好的感恩和报答。

清明节,不只有思念和悲痛,还有春暖花开,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