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熬荤油的味道

作者: 看将一叶2021/06/08现代散文

某日,朋友圈有人晒了配图短文:“自种茼蒿下烂面加一口饭加两块瘦肉,中饭搞定(不放味精)。不是显摆自能,而是吃上这样美味真味本味的菜面饭,怎么叫人不热爱生活呢。”

真是好味道。倘若在菜面饭里挑上一筷子荤油,那更是舌尖上的美味。

说到荤油,勾起了我童年时代熬荤油的回忆。

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我童年的时代。那时油和米全是凭票供应,定额定量,顶多维持温饱。要是孩子多,供应的菜油是绝对不够吃的,家里会买一些猪板油以解决一家吃喝问题。那时家家户户难得吃大鱼大肉,猪油便成了荤腥的替代品,隔三岔五地用猪油做菜做汤做饭。用奶奶的话,油油肚子,滑滑舌头。

最记得奶奶熬猪油时,我和侄儿侄女(我们年龄相仿)就兴奋不已。围着奶奶问这问那,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看着奶奶先用淘米水把整块的猪板油浸一会儿,以浸掉猪板油面上的泥沙。那时没有塑料袋,猪板油是用竹篮子拎回来的,且在宰杀买卖过程中,难免要沾上些许泥沙。淘米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清水洗净,接着切成一个个小方块,然后用一块洗净拍过的姜和一把洗净的葱炝锅。熬油时火不能太旺,奶奶把煤炭炉风门关起一大半,一直慢慢地熬。她一直候在炉子边,时不时用锅铲子在锅里翻几下,只见油“吱吱”地从白白的油块中熬了出来。直至油块缩成了蚕豆般大小,奶奶便用漏勺轻轻地捞起油块,尽量地沥去猪油。此时的猪油块便叫油渣子了。熬出的油用陶制器皿盛起,放置在竹制碗橱中,任它慢慢冷却凝固,这就叫荤油了。熬好的油渣子既不过老,又有一股焦香味。只见奶奶撒上一小撮碾碎的大籽盐,和一小撮切碎的葱花,用筷子拌几下,顿时一股又焦又香的味道直钻脑门。

荤油还有一种吃法,就是蒸米糕。

大冬天里放晚学回来,又冷又饿,奶奶便蒸米糕给我和侄儿侄女吃。米糕做法极简,先把米粉用清水调成糊状,隔水蒸即可。奶奶早早地蒸上一碗米粉,炖在炉子上。只等我们一放学到家,便从锅里端出滚热的蒸米糕,撒上一勺白糖,再挖一勺白白的荤油,糖和油遇到刚出锅滚烫的米糕,立马就融化了。只见白白的米糕上面漂着一层黄灿灿的透明的猪油,看不到一点热气,却烫得很。奶奶用一块毛巾垫着碗底,端在手上。因为太烫,她从不让我们碰盛有米糕的碗,紧紧地端着碗靠着怀里,膀弯子朝前,半侧着身子挡住我们,以防烫着。我们便齐齐地坐在小凳子上,急不可耐地等着奶奶一勺一勺的美味。奶奶用调羹沿着碗边划一圈,米糕就滑进了调羹里,轻轻吹上几口气,慢慢地送入我们口中。吃着荤油白糖拌米糕,入口即化,温热可口,香到肺,甜到心。

最后碗边碗底还黏着一点点,奶奶便向碗里倒些开水,将碗中的米糕荡一荡吃净,一丁点儿也舍不得浪费。那时我也不懂事,竟自顾自吃了,稍长大后,我便佯着吃饱,逼着奶奶吃几口,奶奶也浅浅地抿上两三口算是吃过了。

荤油还有很多吃法,什么荤油菜饭,荤油神仙汤,不一而足。那个时代,荤油可谓美味无穷了。现在的荤油有各式吃法,十分丰富可口,只是比起儿时吃到的,少了份“熬”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