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陕西的文章 / 陕西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远方的桥

文/沉香

在大理,走过了弥渡、洱源,看过了苍山、洱海,最念念不忘的是云龙的桥。

澜沧江的支流沘江,纵贯云龙县境。江上有许多美丽的古桥,廊桥、铁链桥、藤桥;青云桥、通京桥、彩凤桥……云龙有八大盐井,尤其是诺邓井,东通大理,南至保山,西接腾冲、缅甸,北连丽江、西藏。这些桥是盐马古道的一部分,至今仍有马帮驮着货物从桥上经过。

来自陕西的我,倍感亲切的是青云桥,它是清道光年间陕西巡抚杨名飏所建。

杨名飏,字崇峰,云龙石门井人,嘉庆戊辰(1808年)举人。仕陕西,历任凤沔、褒城、略阳、西乡、安康、山阳、镇安等县知县,鄜州直隶州知州,升汉中西安府,擢延榆绥道,陕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巡抚。光绪《云南通志》载他“任陕多年,宦绩最着,安良除暴,薄赋轻徭,肃官方,清讼狱,均水利,修桥梁,移建略阳城,以避水灾……”《新纂云南通志》在其传后写道:“杨名飏简静敦惠,学行坚白,守土理民,累有名迹”;“始名飏守西安,吏民怀德,勒石鸡头关,以永去思,时人比之甘棠,今其迹犹存云”。

道光三年(1823年),杨名飏母丧回乡,见沘江水猛涨,为谋生,人们不避危险,仍乘筏过江,乃恻然“念先人成梁之意”,捐资建造了青云桥。桥名取陕西人康乐的“康乐题石门,共登青云梯”之义。或许是因为家乡石门与汉中石门同名且景致相似,杨名飏在建桥中融入了自己的汉中情结。

青云桥为铁链吊桥,架设在沘江两岸山壁之间。东桥亭南门上方刻着“石门关”,墙上有他撰写的《新建青云桥碑记》。西桥亭供着观音像,石壁上的隶书“衮雪”二字,原为曹操题于汉中褒谷石门,他拓印后翻刻于此。亭上方的山壁上,是他笔力遒劲的“碧嶂廻澜”四字摩崖,“飞雪重重落,天花乱坠看。中流擎砥柱,倒影漾危栏。一折波千丈,双清月满盘,慈航今普渡,奕叶庆安澜”。

在秦地,也有两座桥与他密切相关。灞桥是古城西安的东津要冲,历史上屡建屡毁,乾隆后期不得不“冬春搭浮桥,夏秋以舟渡”。道光十四年(1834年),杨名飏主持重建灞桥。他多次实地踏察,与桥匠们一起深入研究灞河水文,总结前人多次重修的经验,创新技术,建成长近400米的石轴柱桥,造型美观,历百余年而未毁。同时重建了浐桥,形式与施工方法与灞桥相似,只是规模略小一些。

杨名飏宅心仁厚,兼有吏治之才。任陕期间,重视教育和文化:建书院,捐资奖励应试学生,整理典籍,编修史志,保护文物古迹……着有《关中集》《经书字音辨要》《学礼简编》等。还积极推行农业结构调整,颁布《种洋芋法》,指导陕北农民种洋芋;颁布《劝课桑树谕》并编写《蚕桑简编》,指导陕南地区种桑养蚕。

杨名飏“治秦”政绩卓着。1835年,授资政大夫。进京,道光帝八次召见征询意见。代道光帝“华岳拈香”。至此,62岁的他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1837年,杨名飏告老还乡,离开奋斗了近30年的陕西。“秦境士民扶老携幼郊送千五百里”。曾任陕西布政使的好友林则徐曾经撰联赞曰:“点苍南去钟英地,太白西来建节天。”

回到云龙后,杨名飏传播三秦文化和生产技术,倡导种桑养蚕,创建彩云书院,并任主讲,指导正确使用汉语等,为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所着的《蚕桑简编》和民歌体《劝桑行》在云龙广为流传:“卒岁无衣怎样好,豳风自有蚕桑道;绮罗岂是天孙裁,全在人工勤织造”,“号寒雪夜空悲迟,劝尔栽桑要及早;盘条最爱春风嫩,采葚须知芒种老;路旁墙下随意插,一片荒郊绿云绕”……

1851年,杨名飏去世,享年79岁,葬云龙天登五花落。

今天我们吃着陕北的洋芋擦擦,穿着陕南的丝绸,心中会不会感念一个从遥远的盐马古道上走来的云南人——杨名飏?路过汉中石门的时候,会不会去寻找当年人们为他赋《存爱集》所刻的石碑?陕西是他的第二故乡,隔着一二百年的时光,我们心存敬意,并以之自勉。今天的灞桥、浐桥已不复当年的古意,云龙的青云桥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你若有机会去大理,一定要去走一走哦,以不负杨大人“共登青云梯”的美意。

行走曲江

文/史鹏钊

每天走在曲江,到大雁塔北广场下车,喜欢徒步走回家,顺便感受曲江美景带来的魅力。脚步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他总会带着我穿行于大雁塔的每个角落,从北广场到大雁塔脚下,然后进入那个叫陕西民俗大观园的主题公园。大雁塔广场华灯齐放,流光溢彩;菩提、雪松、银杏等名贵花木错落有致;在彩灯映照下的大雁塔,古貌新姿,更显巍峨庄严。石板方方正正地拼在一起,便成了路,路上涤尘不沾,来来往往的人群在漫步,三口之家,笑声灿烂;情侣成双,面若桃花;老人精神矍铄,相依相伴。无不面带笑容,无限惬意。一阵音乐响起,大雁塔喷泉随之喷涌而出,时而莲花朵朵,时而白米跑泉,时而云海茫茫,时而海鸥展翅,数万人站在喷泉观台上,目不暇接,如痴如醉。喷泉结束,不时传来孩子闹着寻父母,父母急着找小孩。一会儿景区广播里传来寻人启事,使得母子得以见面,顿时喜极而泣。母亲责怪小孩不听话,其实都是喷泉惹的祸啊。

走进陕西民俗大观园,顺着石板路一步步地向前走,雪松等树木葱葱郁郁,树枝层层叠嶂,空气清新,风光清雅,三五成群的人们或坐或行,简直就是天然氧吧和夏日纳凉之佳地。陕西八大怪的主题雕塑憨态可掬,更是把关中地区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房子半边盖”表现了百姓因地适宜,为了收集雨水的大智慧;“板凳不坐蹲起来”显现了关中农民在农忙时节随时握镰下地,龙口夺食的记事。雕塑群落各有所异,惹的游人为之感叹不已,大家纷纷上前合影留念,老人合了娃娃合,姑娘乐得矜持羞涩之意也早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些雕塑活灵活现地把关中风情刻画了出来,外地的游客看热闹,本地的百姓品门道。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传统,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也让五湖四海的游客更加真切地了解到黄土地上淳朴悠远的民风民俗。

从民俗大观园出来,离我租住的小屋不到两里路了。作为大雁塔正西方的主干道,便有了一个很好的名字:大唐通易坊。所谓通者,往来交接;易者,互通有无;坊者,延用唐代里坊之称。坊内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尽显“日中击鼓开吉市,日入鸣锣闭坊门”。试想1300多年前的盛唐世界,长安城内人口百万,集市货物遍布全城。而今古韵与现代气息相结合,成为了一处国内外游客必去之地。有家叫做云雅居的茶馆,在繁华中凸显静谧,院落虽不大,但却独具特色,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赋予了人们更多的文化内涵。试想,在这座喧嚣与浮躁的城市里,难得有一处清静之地安放灵魂。有处叫做"丝路餐厅"的就餐之地,大门两旁上书由杜中信老先生题写的对联:“古走丝绸之路,今品西域佳肴”。老先生的书法沉雄豪放,构成了耀目夺人的视觉美。每次路过,均见餐厅的食客络绎不绝,想必是此地不仅美食让人留步,还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深在其中吧。

老舍在《想北平》一文中写道:“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拣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是啊,老舍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北京。在西安,我已不觉间生活了五年时间,每天事务缠身,难得有机会放松心情,可是在大雁塔周围每天能走上一回,也是一种幸福。闲暇时,常和妻来此地散步,笑语间和睦相谈,经常会提起笔,写下一些喜欢西安,爱上曲江的文字,心中无法言说的美就在其中了。

祥陕西

文/朱文杰

长安人的“和圣”寒山

说“和仙”就得先说“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由“和仙寒山”和“合仙拾得”这两位组成。

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佛教史上着名的诗僧,相传两位大师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这两位大师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特别有名的一次玄妙对话: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拾得的回答令人慨叹,只觉得莫测高深,意味无穷。

寒山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还说他在唐代累试不第,原因却是因他身材矮小,相貌不端,“嫌身不得官”。无奈离开长安,流落乡野,成为一个浪迹天涯的贫困书生,隐居荒山,被迫出家。

后来寒山入浙江天台山,隐居于天台山的寒岩,故名寒山。寒山曾在天台国清寺当过厨僧,与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见如故,情同手足。而拾得命运凄苦,刚出世便被父母遗弃在荒郊,幸亏天台山的高僧丰干和尚化缘经过,慈悲为怀,将其带至寺中抚养,并起名“拾得”,在国清寺中为他受戒为僧。拾得受戒后,被派至厨房干杂活,传说当时从长安流落到此的寒山还没有进入国清寺,但拾得常将一些剩余饭菜给寒山吃。国清寺的丰干和尚便让寒山进寺和拾得一起当国清寺的厨僧。寒山和拾得在佛学、文学上的造诣都很深,他俩常一起吟诗作对,后人曾将他们的诗汇编成《寒山子集》三卷。这两位唐代高僧,后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

传说寒山享寿120岁。据他“老病残年百有余”的诗句可以推断,《宋高僧传·丰干传》载,寒山子是初唐睿宗(662-716年)时人,而《沩山灵佑传》又言,灵佑曾经“入天台,遇寒山子于途中”,而且寒山子还点化他说:“千山万水,遇潭则止。获无价宝,镇恤诸子。”这已经是唐宪宗(805-820年)时候的事情了,其间历史跨度达一个世纪之久。

苏州寒山寺的大雄宝殿后壁,嵌有清代画家罗聘所绘寒山、拾得写意画石刻。大殿旁堂屋供奉木雕金身寒山、拾得两位和合喜神的塑像,一人手持一荷,另一人手捧一盒,造型古朴,表情生动,笔迹遒劲,形貌如真。

清人翟灏《通俗编》云:“今和合以二神并祀。”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时,雍正皇帝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于是,寒山、拾得这“和合二仙”(又作“和合二圣”),才最终得以确认。旧时常有悬挂和合二仙图于中堂者,取和睦吉利之意;又常于婚时悬挂,象征着夫妻相爱,天作之合,百年好合。

寒山是一位诗僧,过去并不被重视。千年之后1919年的“五四运动”时期,倡导白话文。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将寒山、王梵志、王绩三人并列为唐代的三位白话大诗人。由此,寒山始受到国人的青睐,大陆及台湾学术界纷纷撰文评议寒山,新中国成立后到八九十年代,寒山研究更呈现出繁盛态势。

从20世纪50年代起,寒山诗远涉重洋传入美国,美国“垮掉的一代”将寒山奉为偶像,嬉皮士运动中他被封为祖师爷。墙里开花墙外香,其诗一时之间风靡欧洲,寒山诗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为众多的读者所接受。

项楚在《寒山诗注·前言》中认为,“不拘格律,直写胸臆,或俗或雅,涉笔成趣”是寒山诗的总体风格。钱学烈《寒山子与寒山诗版本》指出:“寒山诗十分接近口语,堪称唐代白话诗的典范,在白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面貌,对于了解唐代口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对于研究中古和近代汉语,对于研究汉语发展史都是极其珍贵的资料。”

生前名望甚微,身后却声誉日隆,中国文学史上那些如寒山一样,没有引起普遍关注,影响不大的诗人,能够在千年之后被追捧,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接纳而推崇,并竞相研究,引出国际“寒山热”,这本身就是一个神话。应当引起当代学界更多的重视,尤其是寒山的故乡——陕西,更应深入研究。不要让这位京兆长安人的寒山仅仅是以佛教高僧、吉祥文化中被神化的“和圣”“和仙”而高高在上,而是让他回归一个肉胎凡骨的平民诗人的本来面目,立于世界文化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