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武穴的文章 / 武穴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舌尖上的武穴

文/张丙银

地处吴头楚尾的武穴人,对“吃”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南来北往的船只给这座港城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也带来了来自不同城市的味道。得天独厚丰富的水资源,以及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在武穴人勤劳智慧的酝酿下,渐渐形成当地一道道独具风味的美食,在街头巷陌之间代代传承,在人们的舌尖上绽放着生活的热度。

武穴人的一天是从丰盛早餐开始的。一大早,居仁街侧面的小巷弄里就传来熟悉的叫卖声,“北方大馍”、“糯米发糕”、“小麦馒头”……绵长而富有韵味的声线,呼唤着人们沉睡一夜的味觉。

张氏餐馆外早已排满了人,让他们等待的是一道叫做“泥鳅钻豆腐”的小吃。这是张家祖传的菜式,到他的手上已经是第四代,而一天的忙碌也正式开始了。

泥鳅,在当地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食材,湖泊、池塘、田间到处能看到它们灵动而顽皮的身影,却因极高营养的价值在食材界有着“水中人参”之称。好的厨师对食材的选择更加的苛刻和挑剔,大而肥的泥鳅被拒之门外,肉质的韧劲和最后的卖相会使美味大打折扣,一寸到两寸长中间的泥鳅会受到更多的青睐。

选好的泥鳅会先放在盛满清水的盆子里,让它们在吐纳之间排出身体中的泥污。这个过程会持续三四天,直到换出的水再也看不到任何杂质。忍饥挨饿好几天的泥鳅,经过能量的消耗,身材日趋匀称而结实,它们会被再次放在盆子里,不过盆子里的水已经换成独家配置的调料,生抽、醋、麻油、料酒会被这些饥饿的泥鳅贪婪地吸收到体内,沉淀着下一站美味的到来。

豆腐的选择,必须是当天的新鲜豆腐,以保持口感的舒适。平底砂锅下面的火苗温柔地舔着不同的部位,向上面均匀地传递着热量。锅中又是另一番别致的风景,豆腐整块地搁在锅里,和着菜籽油的清香,以及鲜美汤汁的浇灌,开始了奇妙的旅行。这个时候倒进活泥鳅,遇热之后,求生的本能让它们快速钻进了冷豆腐中,寻求最后的庇护,这是一次美味奇妙的结合。色泽金黄的泥鳅穿梭在洁白如玉的豆腐之间,犹如娇龙在琼楼玉宇间腾云驾雾。

火候的把握和时间的掌控至关重要,小火的慢慢煨炖才能将食材的鲜味发挥到极致。五分钟之后出锅上盘,配上事先预备好腌制的咸菜,一道美味就这样出炉。豆腐的清香滑嫩、泥鳅的麻辣入味、汤汁的鲜美可口,在舌尖上形成绝妙的搭配,又一次挑战和征服着人们的味蕾。

时代的变迁加快了城市前进的步伐,也加深了我们对美味的记忆,那弥漫在舌尖上的久远味道,渐渐化成一个个隐形的符号,散落城市厚重的字典当中!

平凡的浪漫

文/唐雪芹

记得那年初相识,正是草长鹰飞时。你对我说: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刹那间天崩地裂,我心起狂澜。

我先你一年毕业,回到麻城,你在武汉留守一年,从此鸿雁传书,常恨声声慢。

一年后,你被调到武穴,自此两地相望。我说:想插翅高飞,你说:恨不得世上日历都由你去翻。一

年半载,我俩竟写下73封信,数相思之苦,话别离之情。

1998年初冬,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季节,

我终于调到武穴,来到你的身边。

在乡间颠簸的班车上,我疲惫而满足地靠在你的肩头,心想,任车把我载向何方,只要有你。

异乡的日子是孤独清贫的。先是租了一家楼房的顶层,楼梯似天梯,稍不留神,就人仰马翻。夏天似蒸笼,怀孕的我挺着大肚子,你急忙掏出一个月的工资跑到商场买了第一个电器——一台电扇。

女儿出生后,你却更忙了。我发现你变了,家里有老鼠,打你电话也不回,电灯坏了,你叫我找人来修。我不理解,工作有那么重要吗?

我每天上班,做家务,接送女儿。一个娇滴滴的老幺变成了一个女汉子。特别是下雨天,我骑着自行车,女儿坐在车后,我左手打伞,右手握住笼头,居然也骑得风驰电掣。张爱玲说:人生最得意的事,就是那一撒手的当儿。雨水伴着泪水,我也有一撒手的冲动,这些,我从未对你说起过。

慢慢地,你学会了抽烟、喝酒、说粗话,我对你发脾气,你一脸苦笑:我这是入乡随俗。我反唇相讥:越来越像乡镇干部了。

慢慢地,你的荣誉多了,什么优秀通信员、先进工作者……你对我说:我们贫寒之家的孩子,靠什么出头?只有靠实干啦。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当初看上你的原因吗,这不也是你常要加班的理由吗。

你生性老实、崇尚实干,从不和领导拉拉扯扯,我按捺不住,常常怂恿你,你总是笑笑,当做耳旁风。多年以后,回望过去,我才明了,你是对的:老实人可能吃一时亏,绝不会吃一世亏。而老实做人、诚实做事,这既是一个干部的本分,更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爱,因为爱一个人,就要让她无惧无忧。

我听不懂武穴话,思念双亲,常常对你发脾气,你总是让着我,说是你把我“骗到武穴”,何况我又是家里的老幺呢,你还常常宽慰我:既来之则安之,要用心去发现武穴的美。其实你却一直在用心抓住每一个离家近一点的机会。明里我知道你参加过两次考试,暗里还有两次。我揪着你的耳朵问,为什么不告诉我?你说,能够调到黄州工作,离家近一点,你想给我一个惊喜。

终于,天遂人愿,短暂的分居后,我们又团聚黄州。但我要感恩武穴,他见证了一个女孩的最稚嫩的想法、最义无反顾的爱情,他见证了一个男孩的成长、努力和担当。

武穴药王庙的传说

文/陶光畴

武穴药王庙药典上记载:相传药王神灵显圣,云游天下,化为人体,四海行医,解冤救难,起死回生,在广济陶塘寄迹,人们询其姓名,他自称姓孙,住广济陶塘。故邑人在五虎山为其建寺,号称仁寿寺,又称药王庙。始建于千百年以前,堪称古迹。

武穴药王庙为何称仁寿寺呢,庙里没有记载,村里老人也说不清其来历,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或许能作为寺名的注解。相传陇西城南有一峻峰,苍松拔地,翠柏指天,奇花满山,异草遍地,孙思邈率五名弟子在此结庐,边采撷药草,边为百姓治病。三年后,孙思邈及弟子离开陇西,行医他乡。经他诊治过的患者,不仅病愈,而且长寿。淳朴敦厚的陇西人感念他的功德,便将他结庐的地方称为仁寿山。仁寿寺或许是借其故事,以取药王施仁德使百姓长寿之意。

仁寿寺始建于何时,现已无法考证。寺庙建在罗汉山脚下一处宽敞平坦的莲花地上,坐南朝北,左右前方两座虎山侍卫,三面环山,风景秀丽。纵目远望,湖畈平畴,良田千顷,一条河流蜿蜒穿过,即使是俗眼凡胎也能感觉到这是经过甄选的风水宝地。古寺由前殿、后殿、配殿及天井组成,后殿供奉着药王孙思邈神像,香客须通过前殿和天井方能到后殿祈拜,配殿为僧人活动场所。整个大殿为穿斗混合式梁架砖木结构,翘檐穹顶,白墙灰瓦,拱形券门,券顶有精美的降龙云图腾和吉祥马图腾等浮雕图案,雕刻手法细腻,技艺精湛,是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古寺。

解放后,仁寿寺改成了村里的初级小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民自觉自愿捐资捐款,在古寺原址上重建药王殿。新建的药王殿未仿古寺,而是依佛庙建筑风格而建,殿宇气势宏伟,阔大庄严,殿内中间供奉着孙思邈的彩色塑像,像高3米,身着黄袍服,头戴道巾,面方目朗,神态和蔼可亲,左手擎龙,右脚踏虎,高高站立于神龛中,为祈求者送福送平安。

许多朝圣者目睹孙思邈神像,却不解药王擎龙踏虎为何意。相传孙思邈在山上采集药草,突然,狂风骤起,暴雨倾盆,孙思邈抬头看天,口中念道:病龙行雨,即刻便停。果然,话落雨住。此时,奉玉帝之命带病行云降雨的龙君,在空中听到孙思邈的话,好生奇怪,想这郎中知我有病,不是神仙便是神医。想到自己近来龙体渐渐消瘦,浑身乏力,穷尽所能,终不见好。于是,化变为人,求孙思邈看病。孙思邈诊脉后,发现是一只飞天蜈蚣钻入龙鳞吸血。他便对龙君说:若想治病,请现原形。龙君吃惊药王的法眼,便乖乖到后山现出青龙原形。孙思邈飞去一根银针,蜈蚣即刻从龙身上滚出。从此,龙君为感恩神医,决意一生跟随药王孙思邈。再说那虎,传说有一只神虎吃了一个女子,那女子头上的金钗卡住了虎的喉咙,虎疼痛难忍,乞求药王孙思邈解救。孙思邈怒骂孽畜,何以作恶伤人,此乃罪有应得。虎眼中流泪,目有悔意,孙思邈见此便动了恻隐之心。他扳开虎口,用木棒顶住虎的上下颌骨,用钳子将金钗取出。虎自然是感激不已,并誓与龙君一起相随服侍神医药王孙思邈一生一世。这便是药王擎龙踏虎故事的来历。

现在为药王庙捐善款的香客渐多,村人近年又在药王殿旁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阿弥陀佛神像。在罗汉山半山腰传说孙思邈采药避雨之地,也是药王最早寄迹处,正在修建一座药王祖殿。据庙里师傅说,该殿投资近百万,资金全由香客自愿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