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天下的文章 / 天下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舍与得

文/蓝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最朴素的舍得原则,亘古不变;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最真诚的舍得情怀,感天动地;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是最慈悲的舍得智慧,功德圆满。

有舍必有得,得到更应舍。当你紧握双手,将一无所得;而一旦敞开心扉,便拥有整个世界。古人说得好,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与天下同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六韬?卷三十一)

新加坡佳通集团最早在印尼做轮胎,总裁林德祥先生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很多贡献。由于林先生的为人和经营之道,集团的一个子公司顺利取得了烟草产业的经营执照。

这肯定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但林先生认为,一本万利的生意谁都想做,这种生意容易让人见利忘义,对企业发展不利,对子女们的未来也不好;何况烟草不利于公众健康,有违他的道德良知。在如此巨大的诱惑面前,他们毅然决定放弃。多年来,佳通集团始终以橡胶轮胎为主业,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终于成为新加坡着名的跨国企业。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商业企业更是如此。但身上流着道德与慈善血液的实业家,可以跳出兴衰周期率,保产业永续发展。一人如此,一家如此,乃至一个国家,也同样适用。

伊格纳西?帕德雷夫斯基是波兰着名的钢琴家,1891年,他去美国巡演,准备举办117场音乐会。美国斯坦福大学也向他发出邀请,两位学生负责具体事宜,并与钢琴家的经理人谈好出场费为2000美元。

因为听众大多是学生,没有什么收入,这两名学生虽倾尽全力,却只筹到1600美元。他们忐忑不安地找到帕德雷夫斯基,向他诉说筹资经历,并写了一纸欠条,承诺以后将400美元补齐。

帕德雷夫斯基拿过欠条,将它撕成两半,真诚地说:“你们已经付出了努力,我会如期演出的。”

多年后,帕德雷夫斯基当选为波兰总理,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他面对的是一个饱受战争磨难的国家。但是有一天,在波兰方面没有提出援助的情况下,数千吨的食品从美国运到了波兰。

有一次,帕德雷夫斯基在巴黎访问,巧遇美国总统胡佛,他向胡佛及美国人表示由衷的感谢。总统说:“这是应该的,虽然您可能不记得了,但我无法忘记当年我们在困难时您给予的慷慨帮助——我就是那所大学筹办音乐会的两名学生之一。”

人们常说,舍些钱财尚且容易,放下脸面,实在太难。殊不知能舍下面子,会赢得尊严与尊重。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后人对这一事件的评论是,总理下跪,德国人民站起来了。

圣哲说,多舍多得,少舍少得,不舍不得。舍得放下不仅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大智慧啊!

佛在水之滨,我在佛之邻

文/庄吉春

世事纷扰,人间沧桑,故乡留住了我历尽劫波的脚步,在我工作的办公室,打开向南的窗户,就能看见正在修建的金鼎大佛,从朦胧到清晰,当心累了、忧了、浮了的时候,我总是要把窗户打开,点燃一支香烟,与正在丰满也正在金碧辉煌起来的大佛遥遥相对,心就会在交流中静了、平了、释然了。

我的故乡因药而名,因佛而盛,药医天下病,佛安天下心,每个人与佛都会有或深或浅的缘分。在我童年的时候,是不允许有其他个人信仰的,言佛者罪,只是在母亲偶尔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世界上除了伟大领袖以外,还有佛的存在。到了青年的时候,又赶上各种思潮极力张扬的年代,也是世风日下、欲念泛滥、空虚恣肆的年代,于是随处可见教堂的十字架高耸,也就是那个年代,不忘梓里之情的佛性法师,在六顶山之怀、水库之畔,依山傍水修起了这座世界最大的尼众道场,敦化的人开始知佛、近佛。

儒、释、道曾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体系,佛家兴于天竺(印度),而现在那里确是梵音清净,香火断绝。自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东土之后,至大唐而兴盛,“天下名山被僧占”,于是大凡山水秀丽的地方,都有了木鱼喋喋、青烟袅袅。

佛由心生,方是佛之根本。平生虽然未曾礼佛、奉佛,但我的心还是向佛、近佛。释迦牟尼能抛却如今众人趋之若鹜的权势、地位,在菩提树下悟出佛的道理,用一种与人的欲念完全相反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又以普度众生的宏大愿望来帮助世人,这份胸襟,已经让知佛、懂佛的人高山仰止。

虽然与正觉寺近在比邻,可是平生第一次拜会佛陀却是陪同《与佛为邻》的作者去的这片佛家圣地。那是一个秋风乍起的日子,池塘边的滩涂上,荻花(芦苇)稀疏、寂寥地开着,到山门前下车后,沿着陡峭的台阶爬上去,拐过写有“回头是岸”的影壁,就见殿宇楼堂相衔相接,台阶成叠,台阁逶迤,明黄的院墙从山下向山上延伸,大雄宝殿里过去、现在、未来三佛危襟而坐,接受着善男信女的膜拜。六角观音殿里,这位据说能救苦救难、佛教里唯一的女性菩萨正幻化出千手千眼的法身。朋友已经深深跪拜下去,我也受一种力量的感召,在蒲团上向这位慈悲为怀的大士默咏着“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走出大殿,有尼姑极力推荐,让我们请一盏愿望灯,只要灯不灭,愿望就会实现。我还是拒绝了那个年纪应该是我妹妹的尼姑之请求,任何愿望的实现,除了机缘以外,还需要付出血与泪的代价,就如这位尼姑本人,未必心中就没有过美好的愿望,但一定是愿望的破灭,才选择剃去长发,穿起长袍,在这里伴随青灯黄卷,不求今生愿望的达成,只求来世的圆满,至于来生究竟怎样,恐怕只有佛的心里知道。再后来,在六顶山之巅修建了这座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从此故乡的人都能举目见佛了。

自知生来愚钝的我未能六根清净,未能勘破红尘,在我的心里盘桓着那个佛家首忌的“情”字,虽然人世间的男男女女笑着、哭着、忧着、喜着,但分明是哭的多,笑的少;忧的多,喜的少,“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或者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因果,既然在佛之邻,且学佛用一份宽容去重新审视自我,也许在得失之外会多了一份静明,即使没有去参禅受戒,也能与佛祖对话;也许只要恪守着“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信念,才能与佛保持精神上的默契。

寒山问拾得:世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曰: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再看他。

佛从公元前走来,走过了达摩的一苇东渡,走过了唐玄奘取经的八十一难,走过了鉴真东瀛布道的千波万浪,走过了济公和尚残破的扇子,也走过了法海法师的金钵,从恒河走到关东这泓水之滨,这座山之巅,也累了、倦了,于是长坐在这里,与故乡的人为邻,恐怕也是敦化人冥冥之中的缘分。不过我还是怀着大不敬的心念,希望在哪个荷香、风淡、人静、月明的夜晚,煮一壶清茶,与佛挚友般一起学禅悟道,以求我灵魂涅槃后,拥有一个憩息的家园。

幽兰

文/王心玉

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微微颔首,坐在那里,不需为其宣扬什么,他的一身正气便浩然于天地之间,留给世人追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此语让我折服。治天下之理早在上古部落时期就被探索,以德治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性本善,恶者为后天所染。若天下大同之道盛,老有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天下即为公。而王者必如北辰之星居于中,众星自会拱之,何须厉法酷刑而治?治国最高境界莫过如此。

不谈治国大策,孔子的许多人生观念也完全可以被后世传承赞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宣讲儒之道,历尽艰辛却仍未被重用,可他却不气馁,不断探究新的知识,阐发对人世新的思考,以善、以德打量着世界,为后世缔造出经典供世人仰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追求自己的仁与义。他论辩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并以此为自己的道德操守。

君子,一个多么美好的名字!君子,他坦荡荡,喻于义,他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他们相交淡如水。君子,是人的完成,是最高人格境界的实现。圣贤如他,高贵如他。孔子用一生去完成他。君子尚勇,勇中带仁,谨言慎行,必以中庸为道。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穷尽一生为后世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论语》就是他留下的道。从“学而”开始,一个生物特征中的人,正是从学而始。人正是这本着作的主体。人者仁也,人性是人对生命的觉察,而终于“仁”。当他学会去爱人,便是一个人在觉察中完成爱。同样,对爱的完成也使人为仁。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人性发现之后,就是人性的开展。“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更需要后天的明智、明德、知信、知义,才能使一个人的人格完善起来。铸造出真正的人、圣人、君子。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有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这曲《幽兰操》,让我看到了他曾经的迷茫。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必然是孤独的,众人趋之若鹜去追寻时代中或许蒙昧的东西,却很少有人发现其实那样一种思想才是最值得去追求的。他周游列国越过重重困难却没有诸侯接纳,对于一个“学而优则仕”的儒者必是一种苦。

但却如千年后的韩愈另一首《猗兰操》所言:采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兰,是王者之香;兰,只为王者而香;兰,历苦寒而成其香。千百年来,那株兰居幽谷而自发其香,它铸就中华文明,铸造中华民族正气,巍巍然,亭亭然为千古余芳,为万古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