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屈原的文章 / 屈原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深爱这片土地

文/陈子千

屈原的爱国,并非是指对于国之领袖的愚忠,他之所以深爱着这个国家,这一片土地,是因为他所向往的美政,所渴求的清正与光明,在他眼中,是能够实现的。

他的一生往返流连于楚、秦、齐,而独钟爱的便是楚。作为一名落魄的贵族,他侍读在楚怀王身侧,鼎盛之时做过左徒,衰败之时流荡在乡野。年轻时的他佩以香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我就是生于皇天后土之间那意志坚定的橘树,南方就是我此生厚爱的地方。然而年老的他依旧佩以香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弃了这独爱的楚国能如何?弃了这整个世界又如何?他披头散发,眸中无悲无喜,凭空望着这汨罗江,纵身而去。

我依稀看见了几抹至红的血晕散开来。屈原死了,他是为了在这凄苦浓黑的夜里亮下那一束皓皓之白。让那消散了的楚国,那还笑得妩媚的郑袖,那力主连横的张仪看到自己的忠与真,还有那矢志不渝的坚持。屈原失败了,他一个人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上,奉行着圣贤的举动,他认为圣君善谏,于是他说:“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毫不留情的忠,却被楚怀王所怀疑。他奉行圣贤的真,却被小人所孤立。连近身之人都避讳不及。但是,他高贵的性子中深藏着一份笃定,他笃定可以用自己的个性与理想改变这个污浊、肮脏的世界。

所以,屈原注定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孤独早在他被贬到汉北荒蛮之地就已验证了。然而屈原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是一个至刚之人,也是一个至柔之人。当我看他冷眼旁观着小人的得意,看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作风,又看到他怀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与那个朝代相悖的正义,口中又不断慌忙喃喃着的楚啊……才明白他的可贵。他怀揣着冷酷与柔情彳亍在这世间,他用自身的骨血支撑着埋葬在冷冽寒风中的那一苗希望,即使他的精神与灵魂终究被埋葬,纯净的人也终究陷入污黑的淤泥中,不为那样的世界所容。屈原是偏激的,然而他也是最具真性情的人。他不愿失去自己的正义,也太过珍惜他所钟爱的楚国,那缠着花香、漫着芳草的南国。

老芈家的屈原

文/刘新雨

热播剧《芈月传》里有屈原,是的,屈原的原名叫芈平。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诗人。直到如今,我渐渐地读懂了他——读懂了《惜诵》中所说“君可思而不可恃”那一世英名背后的委屈孤独;读懂了《离骚》中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凛然不屈的性格以及坚定的信念;读懂了《九章 涉江》中“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和《楚辞》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远志向。他在我的心中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诗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爱国诗人。在这段沉浸在阅读的时间里,我与他的距离也在渐渐地靠近。

也许正是由于屈原骨子里的倔强以及他的纯洁无瑕,鲍鹏山先生认为他是一个“走投无路的诗人”。我起初认为是屈原对于君主的忠诚却换来的是君主对他的不信任,迫使他成为一个走投无路的诗人,最终选择投江自尽。然而在后文中,鲍鹏山先生再次评价屈原“他凛然地站在邪恶的对立面,与他们剑拔弩张。他给对方看他的伤口,以便对方知道他的仇恨与报复心切。邪恶无法容忍他的存在,因为他把自己摆在与邪恶你死我活的对立面上,邪恶即使仅仅为了自己的活,也要让他死。”我彻底明白了,屈原的死,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意义上的死,他是用死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心。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他本可选择不死,但他却毅然决然希望用自己的死使他人觉悟。他坚决不放弃挽救国家的最后一丝希望,走投无路的他甚至为此赌上了自己的生命。在我心中,他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勇士!

正是因此,也许用“面向风雨的歌者”来形容屈原,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面对持续的暴风雨,尽管邪恶的力量迫使他无法放开喉咙歌唱,他依旧没有就此屈服,取而代之的却是选择迎难而上,为家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在风雨中,他用嘶哑的歌喉唱出自己内心的志向。尽管他在歌唱时没有同伴、没有听众、没有喝彩,有的仅仅是反对的声音,而且渐渐地他的歌声被强大的邪恶的力量所埋没,但他依旧不肯停止歌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这一切都注定着他会为此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但他无怨无悔。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唤醒沉睡中的君主,乃至沉睡中的所有人。

在数千年以后的今天,重新回忆屈原以及他的“歌声”,却是那么美妙,那么打动人心……

死也是一种战斗

文/何亚兵

萧伯纳曾说:“生使一切人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来。”很多人生前未必显名,但死后却哀荣日盛,不知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历史上,孔子、屈原、杜甫等人皆是如此。生前备尝冷落漠视滋味,受尽颠沛流离之苦,死后却被奉为文圣人、爱国主义诗人、诗圣等称号,还开发了孔庙、屈子祠、杜甫草堂等旅游景点,供后人凭吊遗迹,瞻仰膜拜,看似得到了应有殊荣,可是究竟又有多少人探寻过他们的内心世界呢?

比如说屈原,他为何不像孔子和杜甫一样活下去,继续为理想执着坚持呢?古人说“千古艰难惟一死”,可屈原为什么还是选择自沉汨罗江呢?

古人对择生还是择死有过很多讨论。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认为关键是要有所价值。他在《屈原列传》中感叹道:“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为之深为遗憾和可惜,但也非常敬佩其以死明志的鲜明态度。这种态度在《渔父》一文的两问两答中非常明显,也正是屈原的内心呈现。

渔父第一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言下之意是,你为何不得好“生”?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认为他遭放逐、不能好“生”的原因在于世间浑浊、不分黑白。渔父第二问:“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言下之意是,你何不随波逐流,又何必独执己见呢?与其孤独、痛苦的“生”,甚或生不如死,不如少一点坚持吧!屈原的回答很坚决:“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耳。”他不愿同流合污,在世俗中度过余生,最后安然择“死”,跳入汨罗江中。既然“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既然“生”不能获得世俗的理解与支持,既然“生”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就是“死”。

可是,“死”有用吗?答案是没用,却有价值。历史没有因屈原的死而有任何改变,但历史却记住了屈原。原因何在?就在于屈原给了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们一个“死节”的榜样,一如孟子所提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死于气节虽于世事未必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却在道德情操上激励着后人,有着难以估量的精神价值。张浦在《五人墓碑记》中也直言:“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匹夫尚且不惜一死,以明志节,何况忠君爱国的屈大夫呢?

莎士比亚说:“懦夫一生数死,丈夫只死一次。”屈原自沉汨罗江,与其说是对“死”的选择,不如说是用“死”来选择自己决不妥协、战斗到底的生存态度。既然“生”无可斗,“生”无法斗,那么就以“死”来呐喊,唤醒那些随波逐流的人们,警醒那些同流合污的人们。

因为,对于屈原来说,“死”就是一种战斗!今人读屈原,自然会痛骂楚王的昏庸、群小的奸佞,自然也会感慨于屈原的爱国与壮烈。

或许,这场战斗,在屈原一死之时就已然不战而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