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好处的文章 / 好处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记住禁忌总会有好处

文/王国华

我们那一代,几乎都是被吓大的。

从记事起,脑子里装满了各种禁忌,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必须,那个必须。大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在各种场合告诉我们各种禁忌。比如,小孩不能踩门槛。农村的门槛是很高的,小孩子喜欢蹦蹦跳跳,尤其喜欢在有点小危险的地方搞点小刺激。但大人们说,踩门槛会受穷,一巴掌把小孩子从门槛上扒拉下来。那重重的一扒拉,实在是疼,让小孩子长了记性。从现在的角度看,那么高的门槛,不小心从上面掉下来可能会头破血流,摔掉牙齿。但大人们不讲这些“科学”,而是用一个貌似毫无关联的结论来吓唬你——受穷,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

“小孩不能玩火,否则尿炕。”小孩都喜欢划火柴玩,一根接一根的,但尿炕太丢脸了,传出去让人家笑话,为避免尿炕,小孩们都不敢玩火了。类似的禁忌,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原因,估计大人们自己也不知道,就那么凭着惯性,口口相传,一代代流传下来。

“大年初一不能扫地,煮饺子时不能乱说话。”小时候,每年初一都因为说话挨爷爷训斥,我只好拼命吃好东西,堵住自己的嘴。到现在则养成了初一禁言的习惯。过年这一天说道还不少呢。平时烧火做饭都要用风箱,但这一天“不能拉风箱”,直接烧芝麻秆,寓意为芝麻开花节节高,而且必须由一家之主亲自煮饺子。

“不能把筷子插在饭碗里。”旧时给死人上祭品时才这样做。

“不能敲碗。”对做饭者不尊重。

“不能骑狗骑羊,否则小鸡鸡会烂掉。”畜生性情不稳,万一失控,会伤及自身。

“不能倚门框。”电视上那些卖笑的人常常倚着门框说话,姿势十分不雅。在讲究行得正、坐得端的国度,各种不雅的姿势都要杜绝。传统的太师椅,板板正正,硬硬邦邦,坐上去并不舒服,但可以让你整个人显得端庄、肃穆,因为端庄比舒服重要。

小时候禁忌多,也不理解其实际内涵,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将其变成生命的一部分。后来渐渐地明白,这些东西都是人类长期总结出来的“人之为人”的经验,也符合趋利避害的本能。我的文友郑德林甚至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禁忌都是保命的。

时过境迁,有些禁忌不一定全部照搬。但一些新的禁忌应该应运而生,比如,我就教给自己的孩子以下禁忌和必须遵守的规则:小女孩不能吃太凉的东西;吃饭不能跷二郎腿,不能抖腿,不能唱歌;不能随便往地上坐;饭后一定要漱口;上车就系安全带,不能嫌麻烦;做事情要打提前量,留出多余的时间;写作业时不可以驼背……

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小的细节,件件关乎身体,自然就关乎生命。只要记住,总会有好处。

温柔女子的好处

文/倪匡

温柔,实在是一个非常好听的名词,设想一个姓温的女孩子,单名柔,真是“嗲”之极矣。

女性美之中,温柔占极重的比例,美人“杏眼圆睁,桃腮带怒”,自然极有可观之处,但也只好偶一为之,若是时时如此,男性也只好退避三舍,宁愿去找温柔的女性了。

女性的温柔,不但在于言语、神态、动作,而真正性格温柔的女性,自然而然,处处流露出一股温柔的体态,使与之相对之时,如饮醇醪,中人欲醉。那种醉意,比酒醉的感觉更妙,所以若有温柔乡可住,何必还去找别的地方寻快乐?

在很多情形之下,在批评男女关系时,尤其是女人评女人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句子:真不明白这个女人有什么好,竟会令男人着迷。

大约有至少一半的可能是,当一个女人被一些女人这样批评时,她的好处是温柔。

温柔的女性令男人如沐春风。

相反,不温柔的女人,会令男人如坐针毡,避之唯恐不及。

最是一年春好处

文/张沫末

旧历的三月,风筝飞满天的日子,春暖花开,踏青寻芳的日子,月上柳梢,诗意萌发的日子。

古人云,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不寒之风应该是在桑干河之南,抑或白河之南,最近的温柔也应该在千里或几百里之内。我久居的坝上小镇的风,一进农历的三月偶尔也是不寒的。但这种乍暖的温存恰如中老年的恩爱,轻轻牵手即可温软释怀,喜悦的情愫还在胸腔中徘徊,那馨暖的风便急急地越墙而去了。墙那面春光无限,于是跃跃欲试,于是百般筹谋,于是在草率和意外中与这塞外的三月三的风毫无征兆地相遇于老掌沟的山坳中。

老掌沟静卧于坝缘群山环绕的囚禁与疼爱的迷离中。迂回的坡梁之上有参差不齐的矮松和刺玫正在不约而同地换上春装、半坡的碎石和沙棘耐不住春心萌动,急于抽出一朵朵拇指大小的鹅黄小花插在发梢或耳鬓。从古长城跌落的春风躲过那年那月关口的厮杀和挤压,在黑、白两条河流里反复漂洗了身子,一头扎进老掌沟的怀中。那黝黑直楞的山势便一下子酥软了,倾倒在三月三的风里,倾倒在一个冬天的寂寞中。顶端的积雪开始剥落层层叠叠的冬装,最后在无奈与犹豫中将羞涩的温柔扭捏成山谷里的一汪清纯。

而此刻,山脚下游人正盛。新的旧的庙宇,新的旧的牵挂和期待都在风和日丽的三月三里倾巢出动。静止了一年的山石又被大大小小的脚印挪移了位置,变换了体积。土地彻底复苏,三三两两的村庄在山坳里凸显出明朗的屋脊,远远望去,农家院落中有星星点点的粉白正在偷偷攀上邻家的墙头。

青草的气息在松林和山坳间周旋。恍似满目雾霾之后点亮在窗前的一片绿叶,也好似某次散学晚归时分,母亲站在村口呼唤着我的乳名赶紧回家吃饭的那声悠长与绵软的亲切,饭未入口,香味已在胃里打转生根……其实闹市与山坳各有各的情调,各有各的美好。闹市圈养世俗人生,而那山坳却适合放牧心灵,在几何交错的农田里邂逅春风和绿树,又于下山后细细品尝一桌纯天然又不失丰盛的农家餐,我忽然觉得久居在山坳里的人是多的幸福。

最爱的还是那坡郁郁葱葱的矮松,生长在令人嫉羡的东山坡上,沐着下午三四点钟的阳光,愈发显得神采飞扬。这个时候如果有三五知己相伴更好,于松林之中,放飞一番诗意的风筝。或者什么都不做,静躺在流水淙淙的松林下,闭上眼睛幻想,有一位清风的仙子正托起凡尘世俗里的肉体,登上高高低低辛苦坚守千百年的古长城。随意拆阅那曾在边塞狼烟中翻滚过的乡愁;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期待与寥落中将尘世里的负累与纠结挂在那一弯玄月之上,温软与清灰在春意渐浓的山坳里相遇相知;跨上轻骑踏月的骏马去追回逝去的烽火与江山。

多么好啊,此刻,我的江山我做主。

这一片山坳,最是一年春好处。

这一片山坳,是红尘中遗落的松散与神往,也是流放于三月三清风明月里的快乐与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