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容易的文章 / 容易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冬天是一场修行

文/非白

闭上眼睛,合上手掌,打开心扉,每一粒尘埃都生出一朵莲花。

有些冥思,或者不拿出来才是深刻的,就如冬藏,一旦曝光便减了尺寸,多了质疑。在这个人越来越显得年轻,心越来越长得着急的城市里,奔向春天的路,却也是从冬天开始的。

冬,在你之上,使你安宁。是离开花花绿绿才见得的纯正岁月。暖阳里每一丝光线都是一种记忆的仪式,开出一缕清浅的幽香。雪色下多少场景定格于某个琴韵清淑的冬夜,迷散着一股咖啡的味道。脑海中灵魂旖旎的描摹,穿越了时光的斑驳,盛放在四季之外的第十三个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朝圣的路,路上有一座圣殿,放着所想。如果可以,就从出生,一点一滴地经历,成长,慢慢地体会。迟缓厚重而又拙朴雄健,不急着把自己献出去,等一等生命的沉潜。或许就会知道人生其实是一种给,给落叶秋风,给花儿芬芳,给满目苍夷,给五味杂陈……生活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在这个都市的浪潮里罄竹成书。

越往年龄上走,越有天然的信奉,越有从形式奔向体悟的过程,越从世俗人心里长出自己的风骨。深厚的过往,熟悉的现在,梦想的未来,于渺小处长成,每一段都是一场修行。

当美不是拥挤,而是清浅;当迷眼的花枝退去,绚烂退去,人们可会忘记现象而洞见根本?当拥挤了各种情绪的岁月里,发现没有不受限的人生;当头发掉得不用剃度就可出家的年龄,能不能放下身边的一切,见心见性?如果越低级的越容易存活,越容易变通,会选择刀刀见骨还是学着一只被切断的蚯蚓变作两条修复完整?

如果冬天是一场修行,随缘分享,易是布施。如果生命的修行展开,你是否心生欢喜,忍辱,精进,禅定?或者超越梦想,各自修行!

言不及人生

文/潘玉毅

《时代邮刊》的易老师有一天对我说:“潘老师,收到您的稿子了,您最近的稿子大部分都是感慨人生的——要是您能少感叹点人生就好了。”听她这么说,我忽然不好意思起来,当即表示会努力改进。

诚然,她说的话是十分有道理的。很多问题我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可是懒得去改。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跑错了方向,却因为跑得太快猛然停住容易趔趄,索性听天由命了,直到人家把你拦下来,才醒觉纵容自己太久了。

可以这样说,“言必及人生”是当下很多人的通病。现代人在写文章、侃大山的时候少不得要来这么一出,仿佛不扯一段人生道理,文就不成文、话也不成话了。甚至连吃饭、睡觉这种事也要跟人生扯到一块。这就好比我们无忧无虑地过着日子,却硬要眉头紧锁,装出一副忧郁的样子,是十分滑稽而可笑的,只是身在局中的人反应通常要比常人来得迟钝一些。

言必及人生,反而容易言不及义。即便能扯些闲篇,说不到关键的所在,也是没用的。譬如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如果形容写文章,这应该算是跑题了。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常常动辄世界观、人生观,不是这些问题不能探讨,而是600字、800字的行文讲不了这许多。口子若开得太大,施展开来就容易不着边际。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如行小慧,难矣哉!”所以,我们一定要戒之慎之。

人要诚实,看到风就说是风,看到雨就说是雨,不要见风就是雨。妄言谈说,是大大的不智。因为再金贵的东西,讲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其实,做事情远不必如此繁琐。只要把眼睛里看到的、耳朵里听来的,写出味道来,讲出味道来,言不及人生,人生已经在纸上了。

打败无聊

文/游识猷

在不愁吃穿的人群里,无聊已是新的“流行病”,91%的美国年轻人觉得生活无聊。但你可能不知道,研究显示,“容易无聊”的人,也“容易一生不顺”——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5倍,还更可能抑郁、更可能焦虑、更可能胡吃海喝,动辄激动愤怒、个人成就较低、更加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还容易对烟草、毒品、酒精、赌博上瘾……

怎样摆脱无聊?直觉的答案是“刺激”。不过,刺激只能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让你忘却无聊,而且你还需要越来越强的刺激,才能维持这种逃避效应。这种恶性循环只会让情形越来越糟。想要真正摆脱无聊,就得让自己有能力随时进入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耶所说的“心流体验”。

获得心流体验的关键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我们与世界关联的方式。如果没有给自己事先安排好“打算专注的目标”,注意力就容易滑向烦恼之事和生理不适,于是越无聊越是浑身不舒服,越无聊越是情绪低落。

而当你面对一个明确目标,清晰知道自己必须采取哪些步骤来达到目标,而你的个人能力与需要挑战的难度恰好相当时,就有机会进入一种全神贯注的专注状态。这一刻,你“心无杂念”,情绪、意图和想法相互配合。事情做到尾声,你才恍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而当你回顾自己刚才的成果和体验时,会不自觉地心生感激与快乐之情。

在刺激过度的世界,要用专注打败无聊,不妨从清理手机做起——删掉不重要的APP,关掉不重要的提醒,确保自己能注意到重要的提醒。然后,专注在你眼前的任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