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负责的文章 / 负责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责任心

文/陈广胜

二战时期,英国受训的特工得到指令:假如被俘,必须保持48小时的沉默,以便同伴有时间逃脱。这48小时是底线约定,沉默正是对同伴的责任。

责任,即分内应做之事。分内的边界究竟有多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尺度,有的基于法律规定,有的依据市场契约,有的出乎道德良心。责任心越强,人们会把更多的义务揽在身上,肩上挑起的担子也将格外沉重。

此类担子是无形的,但任何人都无一例外拥有。它也许是天然的义务,就像父母有责任养育儿女,儿女有责任赡养父母;它也许是人与人之间的托付,如春秋年间赵氏托孤,程婴、公孙杵臼为保忠良一线血脉,作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它也许是职业岗位的规矩,好比在航海界,船长只能最后一个弃船。可以说,人们在世上有多少个角色,便有相应的多少种责任。

不仅如此,责任还体现为社会使命。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荡起无数人位卑不忘忧国的情怀。尤其是鲁迅先生所指“中国的脊梁”,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之所以“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说千道万,只因一颗舍我其谁、勇砥中流的责任心。

在现代社会,公民责任具有最广泛的存在性。每个人都依法享有公民权利,每一项权利都对应着公民责任。如果说天下没有免费的酒宴,自然也没有不承担责任的权利。不过,正因人人皆有,公民责任反容易缺位。如此引发的严重后果,被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写成了一首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诗被刻在美国波士顿的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从起初到最后,“我”都没有说话。也许对被追杀者,“我”曾带有几分同情,但仍然充当了一个无声的旁观者,可这样的沉默却是不负责任。于是,等到“再也没有人站起来”的时候,“我”同样也成了沉默的牺牲品。

20世纪上半叶的情形,是否会在21世纪的今天复制?

不容回避,当今社会无论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还是学术造假、司法不公等问题上,都暴露出比较普遍的责任缺失。究其原因,则与“搭便车”心理相关——反正不缺我一个。但是,假如大家面对责任都后退半步,不去履行基本的职业操守,甚至打心底不尊重法律规定,那谁还会“不合时宜”地尽责?

可以想见,当责任缺失突破了某个阀值,整个社会就容易陷入无序状态。逃避自己的公民责任,往往成为人们的习惯,成为明哲保身的共同选择。当然,这不可能带来“胜利大逃亡”,它最终导致人人都是受害者的大结局。

世上没有不可或缺的人,但只要生而为人,就有了不可推卸的责任。援引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名言,“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何时做?”在责任面前是否迈前一步,不取决于能力,而在于那一点品质。只有人人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全社会才有一环扣一环的责任链条,不致于沦为道德海洋里的“泰坦尼克”。

责任其实出自人的良知,它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就像上班面对客户微笑,生产讲求真材实料,出行不随地丢一堆垃圾,执法能依照心中的公平正义……这些看似普通,却都印着“责任”两个大字。责任无小事,担责是本事。当越来越多人对一言一行负责,将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整个社会就多了互信,人们也将生活得更加省心。

责任无疑是负担,但正如梁启超所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任何人在世上都不可能孤立生存,相互依靠必然要求相互负责。难以想像,现实中存在一个毫无责任、义务的人,要么说明他没有存在的必要。人生的价值,取决于自身承担的责任。了无牵挂、无责可担是极大的悲哀,而能够扛起别人的期望则是一种快乐。即使最懒惰的人,也想证明自己有用,而担责就是他在社会的用场。

责任心从根本上是面向自己的。假如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负责,怎么可能对别人负责?自我担当是对其他人担当的前提,也是对社会担当的基石。一切的负责,首先源于对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行为负责。因此,唤醒对自我的责任,也会随之激活对社会的责任心,从而更可感知自己存在的重要,通过极大地发掘体内潜能,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充分体现生命的意义。

平衡心

文/陈广胜

我们与其为结果的差异而心态失衡,不如沉下身子,对结果到来之前的过程负责,对自己的付出和耕耘负责。收获与付出终究有着内在的联系。

平衡是物体或系统的一种状态。说到平衡,我的眼前时常会浮现一架天平,左右托盘恰好停留在一条水平线上。

将平衡的概念应用于人的心理,源头恐怕在中国。这与几千年来阴阳对立统一的文化基因紧密关联。“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的千古名言,揭示了祸福相依相生的关系。假如真正领悟这个道理,人们自然拥有一颗平衡心。

但是,平衡并非一件容易事。每个人对生活都有期望,现实与期望又总有距离,尤其是看到别人日子好过,多占了便宜,就很为自己“打抱不平”。现代医学认为,心理失衡将导致许多疾病。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诸多的“气”,表明医病先医心。而心理平衡是心态健康的基础,它通过自我调节,好比对不良情绪来一次釜底抽薪,让人更好地面对生活。

探究心理失衡的根源,主要在于自己的参照系。人是群体性动物,难免会相互比较。假如都往好处、高处比,情绪就容易低落。而好与坏、高与低是相对的,好的有更好,坏的也有更坏。半杯水与满杯相比,只剩下一半;与空杯相比,则还有半杯。事实没有丝毫改变,但人们的内心感受却完全不同。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那应该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在这里,他运用了反向心理调节。对遭遇困难和厄运的人,此招尤为管用。毕竟好与坏在一念之间,就看如何面对。当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那么视觉正常的人,能见到日月星辰、山水风光、亲人朋友,不都是一种福气?

心理是由自己平衡的。只要善于调整期望,不苛求生活中的完美,即使目前的境况欠理想,可相比更不好的情形,现今又是相对的好。而对生活作无谓的抱怨,除了平添烦闷之外,实在没有意义,还不如从中多感知一些苦中带甜,这才是善待自己的智慧。

拥有一颗平衡心,关键是明了得失之间的相辅相成。世上没有不要本钱的买卖,想获取什么,首先应该付出点什么。享受与承受,从来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所以不要嫉妒别人的风光,他们也是以代价换来的,在其背后同样有着艰辛与苦痛。我们没有达到别人的高度,虽有机遇成分,但更多地也许是对自己太过牵就、纵容,以致在别人爬坡的当儿无所事事。

凡事先有因、后有果。我们与其为结果的差异而沮丧,不如沉下身子,对结果到来之前的过程负责,对自己的付出和耕耘负责。收获与付出终究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自己先负起责任,才可能等到对你“负责”的结果。体会了这一点,大家就不易患得患失,更能做一个心态平衡的明白人。

当然,现实不一定公平,并非所有的付出都有对等回报,甚至一场耕耘却颗粒无收。在此时,保持平衡心更显重要。佛家讲求随缘,“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倘若命运不可改变,我们不妨改变对待命运的态度。无论谁都不可能始终顺风顺水,所以做事不可太勉强,需因时因地而易。就像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相应地增减衣裳,可谓是一种动态平衡。

曾读一则禅事:寺院烧开水时发现柴不够,师父问弟子怎么办。大家各执一辞,要么上山捡柴,要么花钱买柴,要么就近借柴,但无一不在柴上做加法。师父最后说,“为何不将壶里的水倒掉一些?”是啊,人生有时就缺这么一问。大家平日总习惯于做加法,却忽略了做减法。而善于做减法,正是平衡心的内核。

做减法,是在心灵上给自己松绑,丢开那些苦求不得的东西,放下徒使心态失衡的包袱。当行路陷入某一个死角,也许后退一步,便能让视野开阔;当成事的机缘未到,也许随遇而安,反等来了新的机会。许多人通过心理的调整、重建,经常由于放弃一棵树木,最终赢得了一整片森林。

平衡心不是逆来顺受之心,绝非传导自贱、自慰的阿Q精神。让心态平衡,目的是不在已发生的事上空耗时间。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沉溺其中是跟自己过不去。苏东坡一生坎坷,晚年曾作词:“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是苏东坡三次被贬之地,为何却成了功业之州?

这得益于他非同寻常的平衡心。正是在人生低谷中,苏东坡躬耕自养、诗文自娱,展现了进退自如、怡然自乐的胸襟。而政治失意、生活困顿的谪居生涯,使他彻底地寂寞了!这一份寂寞曾屡屡葬送有才情的人,但对于东坡居士,反倒逼出艺术才情的升华。可见,心态平衡不等于听天由命。苏东坡没有自怨自艾,他在孤寂、落寞中扎下根来,继而展开独特价值的创造,并发掘出常人难及的快意人生。

逆境中的苏东坡是幸运的。只因有了平衡心,逆境反成了时运,造就了他的卓越。其实,当人们陷于困顿之时,看似极度的不幸,却往往是人生转轨、命运转机的前夜。平衡心所建构起的,正是从头再来的心灵空间。一个平衡的心态,加上永不言弃的追求,这样的人会在潮起潮落中宠辱不惊,将面对风雨霜雪,格外坦然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三十而立

文/琥珀

再过一个多月,我的人生数字标号就要从2开头变成3起始了。据说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个应该挺有仪式感的变化,因为“三十而立”,需要对自己的生活付更大的责任,可怎么做才算对生活负责呢?

我的女朋友Y,她对工作的注脚非常简单——为了“生存”。对于生活,她有着比“事业有成”更高的追求,那就是让自己活得足够美丽。她喜欢看到镜子中美美的自己,所以她会研究穿衣搭配,选择好看的拍照姿势,她说要把最美的自己定格。为了结婚证上那张红底合照,她不仅特意购置情侣款汉服,还特别预约了证件照拍摄;为了护照上的证件照不那么“可怕”,她在民警的镜头前不厌其烦地反复拍了40分钟……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她活得有些“夸张”,可后来我发现,她因为有对生活的追求,所以工作效率很高,不仅如此,她为了实现“美”,生活上非常自律,她会坚持锻炼身体、控制饮食。如她般,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向走下去,算不算对生活负责?

存在于我朋友圈的同行S,一直是个女汉子形象。两年前,她回老家举行婚礼,让我们期待她的回请宴。可婚礼结束2个多月后,我们等来的是她离婚的消息,以及一个“那不是爱情”的原因。几个月前,朋友圈里出现了她的婚纱照,之后便会不时出现一段又一段甜蜜的状态发布,很快她再次步入婚姻殿堂,原因是“她找到了真爱”。有人说她活得太自我,有人说她活出了真我,到底是什么,可能只有她自己可以给出答案。如她般,敢于直面自己,算不算对生活负责?

我的同事L,一位资深吃货,喜欢品尝各种美味,手机拍照、朋友圈定位、品评菜品……但凡济南有新开的馆子,她就一定会约三五好友去“拔草”尝鲜。前段时间单位楼下安上了自动贩卖机,每天供应6-8种可供加热食用的盒饭。不久之后,她的朋友圈里出现一条8种盒饭的名字、价格和口味的状态,并且配有8张照片以及一张她的自拍照。都说做一件事儿容易,能把这件事儿坚持做下去却很难,她做到了,即便只是吃这一件小事。如她般,把小爱好坚持下去,算不算对生活负责?

电影《七月与安生》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踩住一个人的影子,那就可以一辈子不分离。我曾以为我踩住过很多人的影子,我的影子也会被很多人踩住,因为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在最初的阶段,我们总要竭尽所能地去替时间承诺“永远”。可“影子”毕竟只是一个投影,我们也终究会分离。如果选择了“分离”,又算不算对生活负责呢?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写道: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的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在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即将步入三十岁的我有些恐慌,但似乎又充满期待,毕竟“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