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情怀的文章 / 情怀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老街情怀

文/汤云明

老街不同于新城,它总是一年四季弥漫着市井和人文的味道。它总是寄托着人们的乡愁和怀念。一些过去的老旧时光,只有在这样的老街才能找回。

所有的大城市、新城区总是没有悬念的雷同,高楼大厦、宾馆、围墙、栏杆把人情世故封锁在钢筋混凝土的牢笼里。霓虹闪乱人眼、商场喧嚣、人情冷漠又构成了新城的街景。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又是一个身心都栖居底层的人。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首选的目标就是去没有改造或改动不大的老城区看看。

下班时间,我经常会从所在小城的老街走过一段路程,好感受一下市井小人物生活本真的滋味和气息。这条老街大约有一公里的长度,从元明时期建成到现在,至少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在六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从这条老街上走出过好几个举人、进士,走出过大航海家郑和。也见证过多个朝代更替,社会动荡,家族兴衰,人世冷暖。

小城六七百年的文化底蕴被浓缩成老人们熟知的“三山九井”、“四街道五城门八庙堂”。“三山”即围绕、守护着小城的三座小山“日山、月山和盖山”。“九井”指街面边上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红井栏、白井栏、张家井”等九眼水井。四街道是指一公里长的老街由北向南用“仁义礼智”四字,以几条相交的巷子为界线分为四条街,分别叫“居仁街、由义街、循礼街、大智街”。“五城门”是指“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和小东门”。“八庙宇”是指“三元公、元光寺、孔庙、玉皇阁、观音阁、藏经阁、清真寺、福音堂等八个庙堂”。小城还有七星捧月(七个小山丘)、四海(四个池塘)、镇邪双塔等历史遗迹和典故。

我就是喝着这条老街上“红井栏”的水长大的,它收藏和寄存了我最美好的童年时光。直到16岁时,我上初中,家里在城外建了新房子,全家才搬出了这条世世代代生活的老街。但仍然会经常来走走。看看这里熟悉的一景一物。毕竟,它是这座小城唯一还能见得到炊烟、柴火的地方,也是邻居们还可以相互串门子、拉家常的地方。几年前,听说要把老街进行旧城改造,真说不清是什么心情,有些无奈、有些伤感,又有几分惊喜……

解放后,政府在小城的四条街道分别开了四个公私合营的杂货铺,卖些盐巴、红糖、酱醋、肥皂、牙膏等生活必需品。当然,这也是老街仅有的四个铺子,所以人们又习惯把四条街叫做“头铺、二铺、三铺、四铺”,我家就在四铺的南门附近。可惜城门在解放初期拆除了,我也没见到过昆阳的城门。只记得小时候在西门附近见到过一段城墙,还有一门埋在城门遗址上的土炮。后来,这门土炮被文物部门挖走了。

在老街上,我们可以看到闲散的老头在茶馆里喝茶、打牌、谈天说地,还可以看到一个个老妇人坐在屋檐下聊天。晾晒衣服的、缝针线的、晒咸菜的、摆小摊、哄小孩子的随处可见。闲适的生活、人文的气息构成了老街的形像。

只是,物在变,人也非。少年时熟悉的玩伴大多已经不见,或者见了也不认识,认识了也无话可说。我少年时喊过的奶奶、爷爷早已经离开人世。少年时喊过的叔叔、阿姨大多已经步入晚年。就连我,曾经调皮的小孩子,也无可抗拒的跨过了中年的门槛。

如今,卖籽种、丧葬用品、农具、杂货、修自行车、裁缝、配钥匙、烧烤、小吃,甚至磨刀、看阴阳测八字、修钟表等许多老行当在新城区没有生存空间,但在老街上还一直延续着。老街是社会底层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变迁的活化石,更是一种带着乡愁的人文情怀。

我感怀老街,其实也是感怀易逝的人生。我留恋老街,其实是想把祖祖辈辈的根基和血脉留住。

一盏茶的情怀

文/九格格十一

一盏茶的情怀,品出了清醒,品出了深切,品出了人生的滋味。  

明前春茶纤细明丽的芬芳,秋茶厚重的浓香,纷至沓来,远涉而至,相伴而行,香气悠远,浓郁,幽香,甚至,连空气中都香气弥漫,令人不忍置杯于茶几,而捧于掌心细品。明眸吐光彩,清心沁芬芳。  

一盏茶的情怀,可以读些心爱的书,新近心仪的书,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在一盏茶香里内心得到充分的释怀。可以随心所欲,哪怕置身车水马龙的闹市,一样可以心静如水,游离于万物之外,浸润于茶香之中,从而"大隐隐于市”、“深隐隐于茶”。  

一盏茶的情怀,适合写些诗歌,小字。茶的深处,不就是心的深处么?茶的清香,不就是诗的神韵么?  

一盏茶的情怀,时光温润,岁月轻柔。让生命的繁花,开满了岁月的轩窗,怀揣着一份期许,在时光的眼眸中,守着内心的安然与恬静,于云卷云舒中。别致温婉,抒尽人间缱绻。  

守着一树似雪梨花,让尘世风霜不及眉眼,让幸福的姿势静水深流,任经年的辗转,波澜不惊的走过心头,在光阴中安恬,尽在一盏茶的情怀!

自然的情怀

文/程文苹

我母亲经常说,如果有那么几间平屋,有一片自己的园地,自己种点儿菜该有多好。她这田园牧歌的愿望因为年纪跟体力恐怕是很难实现了。早上起来读《浮生六记》:“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突发奇想,何不拉母亲去近处田野里转转。

实话说天公并不作美,秋深气寒,戾风猎猎,扑面生痛、发丝乱缠,但不足中美的是阳光充足,这就足够。我们沿着茶山路北行,过正涧,穿隧洞,奔青杨,沿路村庄零零落落,树木婆娑乱摇曳,田间地头,河沟两旁,皆是一片落叶铺地。衰草残菱,更显晚秋之情。麦苗已经有几厘米高,在枯野里泛着深绿,这使我忽然想起陶公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其实并不是只有写诗的人才产生诗,应该所有人的情感中都具备诗情。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域、什么人生,有些诗意的人,他看什么都是有诗意的。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人,而我又绝对遗传了她的特质。

一个农村孩子无论在城市生活多少年,就算样貌与谈吐再无乡村的影子,但是梦中情景却往往总是出现老家那老屋、老院、老塘湾。全是左邻右舍与家养的牛、猪、鸡、鸭、鹅组成的人间世相。记忆已经成了酱油一般的黑色,那种岁月的腌渍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所以无论什么季节,只要一到乡村我就兴奋异常。我任凭齐膝高的野草来回拂扫我的脸,贪婪的嗅着干草的芬芳,就像秋天的灵魂的味道。就像我的小时候的味道。我带母亲去老乡的葡萄园,就是为了今年最后那一串的玫瑰,哇!好甜!

多接近大自然,精神就会松动吧。每当从大自然的怀抱返回来的时候,就像进行了一次沐浴似的爽快。这是精神的沐浴。我是多么喜欢这乡村的田野,这淳朴的自然。她在我的眼里,比皇家园林,比名山大川,不知要美多少倍呢。如果能够让我时常的在这里独自呆上片刻,身心就是很大的愉悦。

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时间、阳光、空气、水、风……还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