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南门的文章 / 南门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南门拉面馆

文/郭小云

我们这里有很多拉面馆,每个拉面馆都很有特色,我常光顾的是南门的拉面馆。

说是拉面馆,其实就是一间不到五平米的屋子,里面放一张桌子和一些蜂窝煤。隔壁也是做吃的,不过是中餐和晚餐,所以,拉面馆就在外面拉了一个棚子,棚子里再放几张桌子和板凳,食客们不管寒暑,都在外面坐着吃的多。拉面馆的老板和老板娘大约四十多岁。老板主要负责拉面,老板娘负责煮面,捞面。还有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头,精神矍铄,大约是老板的父亲了,专门负责收钱,以及把老板娘盛好的面端给食客。不管多少人吃拉面,他们三个人都是不急不躁有条有理的,配合得非常默契!

第一次到他家吃面的时候,发现他家的面比别的面馆多了肥肠和牛肚,一般的面馆都只有猪肉和牛肉。虽然这两年,也有别的面馆增加了肥肠之类,但都有一些没洗干净样的骚味,我要是时间不凑巧,就近吃拉面的话,一般只吃素面,要是想开荤的话,一定早起,宁愿多弯一些路,到他家里去吃牛肚或者肥肠面,自去年起,他家又增加了猪肚。

刚开始,别的拉面馆素面都要三块五一碗,他家的只要三块。一直到去年过年后,他家才涨到三块五。肥肠,牛肚,猪肚,牛肉,猪肉,现在都和别家一样,八块一碗。但是,他家汤用砂锅煨着,格外好喝。

我是一个懒人,夏天要是九点左右去吃面的话,他家的面总是接近尾声了,冬天要是十点以后去,正赶上他家洗桌子碗。大老远的,嘴巴馋馋的,饿得软软的赶过去,要是看着他家收摊了,那份失望可想而知。有一次,禁不住问老板娘:“你家生意这样好,每天多准备一些,迟点收摊多好。”老板娘说:“我们家店小,门口是和隔壁共的,他们家每天中午要出摊,所以,我们每天少准备点,早点卖完,免得隔壁的说。反正钱赚不尽。”我不禁暗暗敬佩,这位老板娘见识不一般!

有一次,我带了五十块钱去吃面,刚好有一个朋友在,我顺便帮她买单了,两碗面一共十六块,老爹爹找我三十四块钱,我吃完面去买肉,肉铺老板帮我称了二十块钱的肉,我又准备买点青菜,手里只有十几块了,我以为老爹爹少找了我十块,又过去问他,说钱少找了,老板娘二话没说,叫老爹再给十块钱我。我站在原地,又想了一会,才明白自己算错了,赶紧又把钱退给他们。当时,我特佩服老板娘的胸襟。

每次到他家去吃面,时不时还碰到“群友”。还有很多人,特地坐公汽到他家去吃拉面。我想,人们慕名而来,不仅是因为他家的面好吃,汤好喝,更是那一家人温和的笑容,以及不卑不亢的淡然!

我的梦之旅

文/延红霞

四年前,我求学来到古城,开始了我的追梦之旅。

美好的校园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大学毕业又面临择业。在毕业后的这段日子里,面对寻找工作时的种种不顺心,或者遇到一些难过的事,我茫然、徘徊甚至想要放弃。但不管怎样,我都坚持走了过来,并有幸成为西安市碑林区的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我的梦想之旅,也开始在社区起步。

很感谢这座城市给我的一切。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沉下心来静静感受古城带给我的精神慰藉。身为西安普通的一分子,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都市发展的迅猛,就拿我工作的西安南门区域来说,经过短短两年多时间的精心建设,现今西安城墙、南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南门箭楼保护性展示工程、护城河水上游览区、环城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南门地下人行通道、松园文化旅游工程、南门文化广场等项目的顺利完工,将这座城市改变得越来越美好。每当漫步在碧波荡漾的护城河畔,看着男女老少在这里休憩娱乐之时,我便深切体会到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大大改善。下班路上行走于霓虹灯弥漫的长安大街,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便是在这里立足发展,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自2012年11月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至今,在这短暂的几年时光里,我与这座城市一同成长,共同经历和见证它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地铁1号、2号线的顺利贯通运行,还是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的大量增设,都有效缓解了都市交通拥堵的情况,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特别是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大力增设,对于像我这样的晕车族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代步工具,因为它既方便了出行,又能为环保、节能作点小贡献,还可以适当的锻炼身体,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现今,在我租住的小区,政府对破烂道路的修建改造,对棚户区的拆迁改造工程,对天然气的大力推广使用,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提倡,新型技术产业的诞生,高大的楼层商户入驻,在我所处的南梢门中贸广场,就是一个典型的示范。它的修建,已带动并解决了大量的人员就业。小吃城、电影院、KTV、游乐场、服装厂、咖啡店、超市等,无不让我们感受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带动着人们生活的进步。每当太阳初升,城市在黎明中渐醒,车水马龙的道路,行色匆匆的路人,仿佛都市脉搏的跳动。公交车上随处可见主动为老人及抱小孩让座的乘客,还有省图那浓厚的学习氛围,如此种种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古城优秀的文化底蕴,让我的梦之旅增添了更加丰富的色彩和内容。

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这个仍在追梦途中的年轻人注入了无尽的动力。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我为社区工作感到自豪,为服务居民感到充实,因为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让我感受到了社区工作在共建和谐之城、文明之城中的重要性。在社区工作短暂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接管了辖区的老龄工作,其间,与志愿者们一起为老人提供一些爱心帮助和服务,组织老年人开展节目表演、读书看报、陪老人聊天、一同包饺子,以及组织举办老年人钩织小组兴趣班等娱乐活动。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活动,可老人们却很开心。在参加社区工作的这段时间里,让我懂得,其实老人们的快乐很简单,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亲人朋友们的陪伴和社会的一些小小的关爱。为他们服务,我也感到了生活的意义并收获了快乐。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千万个小家的汇集,社区的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和谐。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我们把争取到的困难补助金递到失能老人手中时,那满含泪花的双眼。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能够换来更多老人舒心的笑脸。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尽心尽力地去为社区的居民服务,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出力,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社区工作者毕生为之努力的目标。

小小的小南门

文/白艺乐

在我的记忆里,那座小小的城门毫不起眼。灰黑的砖块上,布满岁月镌刻的痕迹,间或有青苔小心翼翼地从缝隙中探出。在它的门洞上方,甚至连块牌匾也没有,它简单的名字全靠百姓口口相传。尽管这样,它在我眼中也是古朴而迷人的,安适恬美的气韵不需一个精致的名字就浑然天成。

它黝黑、粗糙、颜色深浅不一的肌肤体现出它是一位老者,但与它明代起就声名赫赫的姊妹不同的是,近代因为战乱疏散的需要它才随意地来到这街巷之间。它的本名是“勿幕门”,是为了纪念民国时期的井勿幕将军。但在岁月的流转中,这个有些拗口的名字消逝在风烟里,而“小南门”这个名字则在街头巷尾的传递中走到了现代。

远远地,你可以一眼就看出它闲居市井的安详。它没有巍峨的内城,高大的吊桥,只有一条单行道在城门洞中悄然穿过。它的两侧从不曾有灯红酒绿的喧嚣,夜晚只有一轮明月静默相对,星辰的光辉轻柔地洒在它上面。静静流过的护城河水仿佛历史的清波,携着从明城墙诞生伊始就有的执拗悄然淌过,一不小心就有了百岁的年纪。它单纯却不单调,至少在我的回忆里是如此,它拥有的“多”让人羡慕——明代货郎的叫卖声,清朝百姓熬制糖浆的甜蜜芬芳,近代映红天边的色彩,如今早市的热闹和秦腔咿呀的悠扬……

我的整个童年几乎都在这里度过,现在我依旧想念它。记不清多少次抚摸城墙古拙的纹路,多少次靠着雕刻精美的栏杆俯视护城河低洄的水波,多少次奔跑在城墙下林木的投影里——小南门在我的脑海里每每都执拗地挺立着。清晨这里遍布卖早点的摊贩,油条豆浆的 浓香飘得很远很远,小贩的叫卖声划破了薄雾,人们渐渐忙碌起来;傍晚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归来,城门又像一个使者、一名卫士、一道屏障,穿过门洞就是宁静。槐花开的时候,许多人来护城河边摘槐花,那样小巧素净却芬芳四溢的花极衬城墙的气宇,婷婷袅袅香气如云;冬日雪后的傍晚,晚霞又以它艳丽的姿态点缀,霞色如锦映在雪地上,壮美一如大漠上的余晖。

城墙旁的公园里总有人集聚起来唱秦腔,秦腔咿咿呀呀回转九曲的调子极像历史风云的变幻。水袖一扬,百年人世分分合合流离辗转;步履旋转,倥偬之际又是一朝天下。小南门见证这一切,又以不容亵渎的虔诚守候。它聆听岁月流淌的声音,丈量人们的匆匆脚步,星星月亮落在它上面,它用脉脉的目光与之对话。它注视着这座城池,热爱这片土地,为这样的使命,伫立。

长大的我离开了这里,只能用浅薄的想象描摹它的姿态;如今又有许多人来到这里,体味它的温馨。作为它陪伴成长的百千孩子之一,我只愿这座经历百年人世纷繁的城门,能够陪古城再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