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情系的文章 / 情系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情系家书

文/尹燕青

我家书柜里,存放着一捆多年前的信件。这些由各式邮票不同邮戳组成的、部分已经被摩挲出皱褶的家书,是历经几次搬家后妻子珍藏下来的,它见证着那段动人的亲情往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举家迁居内地,在新疆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妻子,初次离别便与朝夕相处的父母远隔千里,不尽的思念缠绕着她,家书自然就成了沟通两代人情感的最好方式。

妻子文化程度不高,起初写信都是由我执笔。大抵总在吃罢晚饭,妻把桌子收拾干净,摊好了信纸,我便操起钢笔挥划起来。昏暗的灯光下,妻打着毛衣坐在我身旁,不时地指指点点,把我们的情况和自己的思念、问候娓娓道来。信写完后妻仍要再次过目,觉得意思说全了,才将早已买好的邮票贴上信封,第二天一大早风雨无阻地骑车送到邮局。

盼信的日子,收发室成了妻子最爱去的地方,厚厚的一堆信件,每次都要逐封逐件地查对一遍,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名字,妻的脸上就会写满无奈。而当她哪天回家时容光焕发,不用问,准是又有回信了。这会儿的她,顾不上做饭,先要拆开信一睹为快,以解多日的期盼之苦。

说起来,频繁的书信往来,最难为的还是新疆那头的两位老人。岳父母都识字不多,回信要到处请人帮忙。因此,每次来信的字迹、文笔各不相同,有的信笔涂鸦,有的错字连篇,有的词不达意。可就是这些内容大同小异的信件,妻也看得津津有味,往往只写了大半张纸的一封信,都要看上好几遍,然后仔细地收起来,待到闲暇时再翻出来过把瘾。

那些年,书信经常为我家带来欢乐。记得调来后第三年,一封信中提到岳父光荣离休,同时二老可望乔迁新建的住宅楼。想到老人晚年生活将会更加幸福舒适,妻子举着信,像中大奖一样跳了起来,一面吆喝着叫我马上回信,一面哼着早已过时的小调,烧了几个好菜,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为千里之外的喜讯频频举杯。

九十年代中期的一天,从来信得知岳母糖尿病综合征复发住进了医院。妻情绪骤然低落,特地请了一天假,用不很流畅的文笔自拟了一封数百字的回信,根据从医经验,对岳母的用药、治疗谈了细致的想法。帮助修改时,我发现有些字迹模糊不清,看得出有泪水浸湿的印记,我的心里也掠过一阵酸涩。此后的时日里,妻子始终饭不香,寝不安,直到传来岳母康复的佳音,她的脸上才绽开了笑容。

时光流过十多个年头,家书来去往返,不断把祝福传到西北边陲,又把思念带回中原腹地,由美丽的方块文字编织的感情纽带,牢牢地把两代人的心拴在了一起。稍有变化的是,自从那次岳母患病以后,我写信的权力便被妻子悄然收回了。

后来,随着电话、手机的普及,家书渐渐淡出了妻子和岳父母情感交流的舞台,岳父母也相继撒手人寰。但是那段苦乐交织的往事,那些由家书串联起来的细枝末节,那份绵延千里的亲情,却常驻我们心头永远不会磨灭。

情系拖炉饼

文/吴忠良

日前,我回故乡张家港,表弟、唐家百年老店掌门人唐培龙请我吃拖炉饼。那饼酥而不碎、油而不腻,脆、香、甜俱佳的味道,勾起我许多的甜蜜回忆……

那是60多年前,我才6、7岁,记忆中外公家境比较殷实,家中有地,养着牛,还在镇上开了个面店,有时经营面条、糕点,有时经营烧饼、油条,但经营被称为“江南一绝"的拖炉饼却一直未中断过,生意也特别红火。我是长外孙,特别受外公宠爱。我常去店里玩,喜欢看他烤拖炉饼,他操作时往往斜眼看着火苗,猫着腰伸手试炉温,突然喊一声“好嘞”,店面里顿时香气四溢,顾客蜂拥而至,把拖炉饼抢个精光。看得多了,我也模仿他的动作,逗得旁人满堂欢笑,包括外公自己。但我更喜欢吃拖炉饼,他怕卖光,每天都给我预留。

上小学后,我为了吃拖炉饼,放学后不顾路远,绕道到他店里。好多同学也想吃,跟着我去,他见状,就多给我几个,同学们都夸我外公真好!要知道,拖炉饼的价钱比油条、烧饼要贵得多,因此,外公的大方,常遭到与他合伙开店的叔公的“白眼”。

我经常问外公,拖炉饼这么好吃,是怎么做的?外公总是笑着说:“你还小,讲了也不懂,将来你长大了,我再教你。”那时我多么盼望长大啊!

过了几年,面店不知怎的突然歇业了。外公只好回家种田,我再也吃不到拖炉饼了。

1964年冬天,我去参军,临行前,我同外公道别,他连声说:“当兵好,当兵好!不过,拖炉饼我是教不了你了。”说着,他从邻居家借来了半升面粉,和上水,在锅里洒上几滴油,把面浆慢慢地摊开,等面浆干了,他就铲起来让我吃,我连声说,这拖炉饼好吃,他嘴角抽动苦笑说:“这哪是拖炉饼啊,外公生活苦,拖炉饼做不起来了。”

后来,我在部队当了干部,每每回家看望他时,都要给他一些钱和零碎粮票(给整斤的怕他舍不得用),他满脸堆笑地夸我有出息,说小时候拖炉饼没白吃。

上世纪70年代初,一个隆冬的季节,天下着大雪,特别冷,我最后一次见到外公,他脊背佝偻,神态木然,寡言少语,也没有和我提拖炉饼。外公真的老了,没过多久,他就病逝了。弥留之际,他还喃喃地呼唤我的名字。在清理遗物时,家人发现外公的枕头套下还塞着一些粮票……

在外公离去的四五十年后的今天,家乡人的日子真的好过了,再不为温饱犯愁,满街食品玲琅满目,目不暇接,只要想吃,身体能吃,应有尽有。但唐家百年老店留下的拖炉饼依然让我情有独钟。

可告慰老人家的是,几经辗转,拖炉饼制作工艺已在唐家长孙唐培龙手中传承,现在拖炉饼不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做法,而且在保鲜上融入了一些科技元素,让传统产品焕发出了新的魅力。而且,拖炉饼还被张家港市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使拖炉饼传统工艺得到了应有的继承和保护,还为产品今后的拓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中秋情系中秋月

文/刘慧敏

每年都有十二次的月圆,可,人的一生又能看到多少次这样的月圆时?但,我们唯有对中秋的月却情有独钟,也是这中秋月牵动着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那轮洗净铅华的明月,以一种静美年年月月用不变的情怀向人间挥洒着那份充满着浪漫诗意的理性光泽,以独特的静谧抚摸着大地的每一寸肌肤。

这轮明月,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悠远,浸染着多少离愁,多少相思,年年如是,岁岁依旧。就是中秋这轮明月成了人们,尤其是文人墨客与月每年一次的天上人间独特的沟通,也成了人对月每年一次心灵的解读。亦成为了国人对心灵情感尽情释怀的一个日子。

天庭那轮明月在国人心中有一种怅寥与神秘,在诗意的中国文化中,月圆选择了这个气清天高的季节悬挂在故乡的上空,让注重情感的国人更多了一份寄托,也更多了一份情感寄托的情结,这种情结就像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在一起,而那轮中秋时节的明月,便是用亘古不变充满新意的情结,让我们多了些写实又浪漫的寓意。

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商隐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孟浩然的“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等等名句,还有那些唯美抑或忧伤关于月亮的传说,以及唐诗宋词的缠绵,中秋之际读月赏月,总会让你读出纸墨铅华中的伤感和心酸,一页页一行行一句句的离愁哀怨或感慨万千;亦会让你赏到那份花好月圆爱语呢喃。月圆花好,这种情结是属于国人独特的审美情结,而那轮明月里的想像,古人早就赋予了它一份无与伦比的境界。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轻轻掬一捧皎洁的月华入怀,你会感到一份凝重,会感到它的通透与清灵,它亦是一个无比绝妙的载体,让我们无限的寄托与遐思。不要说寂寥素娥,清冷玉蟾的故事,也不要提“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的悲凉,在“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光景里,就那一句“今夜明月入尽眼,不知秋思落谁家”凄凄切切的哀叹,却显现了从古至今那份“每逢佳节倍思亲”里的所有内涵。

诸多身在异乡的游子来说,从小生长的那个村子便是故乡,每到中秋月圆之时怎能不思念儿时在故乡围着老人边听故事边赏月的情景,怎么能不思念与发小月下仿古的那份童趣,又怎能不思念全家人坐在院中杏树下抬头望月的那份闲情呢!记得年少时和闺蜜在小村后田间地埂漫步于月辉下的那份美好,一起坐在地头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一起讲述那些有关嫦娥玉兔的动人传说,那些如画如诗的过往岂能用一句“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诠释得了呢!每逢中秋即读月,却读不尽那份思念,读不尽天上人间的那份哀愁!一份思念,万分哀愁,可是因了那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唯美浪漫而生么?还是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份浓重的情亲而来呢?我亦问月,月却无声。不管月能否回答,但这份思念以及那份哀愁里都注定有一个又一个的幸福温馨的原因,要不然,人们怎会对这中秋年年如此的期盼、想念,这高挂与夜空冷冷的圆月又怎么让人如此地思念和赞美,从古至今,年年如是。

应该说,人世间的每一种思念与哀愁都是令人羡慕的一种幸福。就像诗人说的,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如今,当我再一次解读中秋月朗,叩问自己愁是什么?思又是什么的时候,应该说心中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思念,心,便不会老去;就如中秋有了那轮洁月,中秋便永不会老去!一代又一代延续,让那份亲情年年岁岁在月辉的淘洗中永远新鲜,让每一个游子在秋高气爽的夜晚感受一轮圆月传递出的那份思念之情;无论你是在异乡或异国都会感受到故乡这轮明月传递出的那份团圆的氛围,让心中的那份思念永远清晰,让那份真诚的情感永远激荡在每一个游子的血脉里。

我们几千年的亲情就如这年年月月的明月不会老,民族气节不会老;这轮圆月高挂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跨越几千年的时空。每逢中秋读月,月色清静而通幽,一份情怀在风中播撒。这样的夜晚,吟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那份思念在圆月的清辉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