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九九的文章 / 九九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怀念祖母

文/小宝

九九重阳。我格外想念祖母,想念她的慈祥、智慧、坚忍还有严厉,想念她做的鱼以及为我炒的鸡蛋饭。

可是,如果此刻与她见面,我该说什么呢?我的无助、孤独与泪水,让我无地自容。不论我是否愿意,我已经不是孩子了。我有负她的教诲,至今一事无成。幸好还有安安,是的,除了安安,我真的找不出哪点让她欣慰。

我迷失了,一而再迷失。我究竟在何时忘记了祖母的话?想一想,15年前,她便看到了我的现在。

怀念祖母,怀念我的故乡与少年。怀念祖母,怀念那一段爱意浓浓的岁月。怀念祖母,怀念那不老的精神与永恒的信念。

祖母教育了父亲,也抚养了母亲。父亲与母亲的身上,都有着祖母的光辉。父亲母亲一样善良、坚毅、勤俭,这些都得益于祖母的教诲或遗传。不一样的地方是,似乎父亲注重道家修为,母亲更多的是儒家精神。

台湾学者傅佩荣这样解读儒与道的区别:"儒家从较为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从真诚出发,找到做人处事的原则,达成修养的目的,对自己、对社会都有正面的贡献。道家所强调的不只是真诚而已,它更强调真实,亦即突破人类中心得格局,看到宇宙万物的整体性,从永恒和无限的层面观察世界,以无心的态度顺其自然。"

曾经一段时间,我觉得道家更了不起。可是,现在我越来越发现,幸福还是要靠儒家,因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鸡毛蒜皮的琐事之中,没有那么的逍遥自在。或者说,现在很多时候我分不清何为儒何为道。

"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这十个字让我无比诚服,我做不到,母亲做到了。从小到大,和母亲聚少离多。这两年,每年有八个多月和母亲住在一起,可是我未能好好照顾她,她比保姆还卑微。我对母亲的亏欠,用几辈子也偿还不完。

父亲用他的奋斗历程让我见识了"无为"的力量。可是,最近父亲陷入了一起纠纷之中,这个纠纷在我看来荒唐之至。"无为"有何用,还不如母亲的不争不辩。

父亲是无数人的偶像和榜样,也有很多人误解父亲,包括亲人朋友。我争过辩过,其实不必争不必辩。父亲不需要他人的理解,我理解他就足够了。

马上就是父亲的生日了。本来我准备带着安安和母亲一起回家,我都想像了他会有多么的高兴。在他这段最为烦心的时刻,在他最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回来了,没有什么礼物比回家更珍贵。可惜安安尚未完全康复,加上天气变化异常,这次还是回不去,只能期盼又一年。

父亲总是说,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希望他能想起他的母亲,想起他的母亲的教导。

怀念祖母,最好的方式是像祖母一样处世与生活。怀念祖母,请让我们及我们认识的人幸福健康平安。

怀念祖母,也梦到了祖父。

谨以此文献给父亲生日!

九九重阳节

文/邓仲祥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湿润了多少观众的眼睛,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灵,说出了天下多少父母的心里话。一首歌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共鸣?这是因为这首歌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世间最普遍的真挚情感,回应着人民群众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我不想把他们叫老人,我喜欢叫他们前辈。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之际,除了道声好外,我不禁思绪万千……

“尊老爱幼”之说是谁提出来的,不曾考究,但皆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一词怎么解释?约定俗成的一些内涵,如供养尊敬父母。从大的范围来说,“尊老”实为“孝敬老人”。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谁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缺德”,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战国时期高居宰相之位的吕不韦曾写了一篇修身处世的文章——《孝是万事的纲纪》。文中提到:“人君孝顺,那名声光彩荣耀,可以让臣下信服而听从,天下都称誉。人君孝顺,臣就会忠心侍奉君王,做官清廉,面对危难而死节。士人民众孝顺,就会勤勉耕种,保国功战都坚定,不会败北。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要求,万事的纲纪。”君王尚且能以身作则,百姓效仿,自然可知。

纵观古今,我国有许多孝子孝孙的故事流芳后世。如在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何哭泣?”伯愈回答:“往常打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这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有诗颂曰:

体念母亲情至忱,

母棰轻重甚关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

顿起心酸泪湿襟。

是啊!人间情,最深数亲情。亲情是母亲油灯下熬白的双鬓,亲情是父亲肩头扛着的行李。暮色中那一双祈盼的眼睛,盛满的全是思念的泪水;千里外那几声轻轻的叮咛,串起的都是牵挂的音符。亲情啊,她是孟郊诗中的“慈母线”,她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镜头中的“我的父亲母亲”。万物会随时间而模糊,可深刻在亲人皱纹里的亲情却不会模糊;万事会随空间而淡忘,可烙印在亲人老茧中的亲情却不会淡忘。

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是文明向上的社会。让我们一起加入尊敬前辈的行列吧!让一个个小小的好习惯支撑起闪光的美德;让一个个默默的美德支撑起深厚的修养;让我们用深刻的思想这一撇和坚实的行动这一捺,共同支撑起不俗不凡的“人”字。再次愿天下所有的前辈笑颜常驻!

九九话重阳

文/蒋平

一直感觉,重阳是一个苍凉的节日。秋意正浓的重阳,一家人聚首,多少话要说,多少事想做,然而,这一切都似爱你在心口难开。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恰到好处地说出了这种心情:“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九九重阳,是一个敬老的传统日子。登高望远,喝菊花酒,遍插茱萸,望乡思亲,古往今来,一脉相承。延及如今,便成了“敬老节”。诗言情,歌咏志,诗歌里的“重阳”,多是岁月不老的壮志情怀。与老人而言,重阳节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老病独登台”,也自然而然有了儿女们“父母在,不远游”的情结。重阳节,陪父母,成了他乡游子每年的心愿。

然而,不是每一个重阳节,都会迎来万家欢聚的时刻。中秋的团聚,一别匆匆。远在他乡的儿女,为人生、为事业打拼;老人们的重阳节,更多是在思念与孤独中度过。王维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传唱了千年,将重阳的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然而,重阳节绝不仅仅是悲秋的情调,毛泽东《采桑子·重阳》里赋予了它的另一种含义:“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在伟人眼里,重阳是一个新的起点,人生处处有战场,挑战孤独,忘记别离,将有限的生命时光,用在最有意义的事业上去,才能不负重阳韶华。

与子女而言,重阳是一个最好的尽孝时节。通讯高度发达的如今,即使不在身边,一个问候电话,一声舒心的“爸”、“妈”,都是对老人最重要的安抚,最温馨的受用。而且这种安抚和受用的有效期是无限的,只要让老人内心感知到儿女无微不至的关爱,作为孝心的回赠,老人们会努力活出一种健康的心态,让儿女们放心打拼天涯。晋李密在《陈情表》中说:“尽节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对国家尽忠,是大爱的演绎;而对父母尽孝,是至爱的升华。在尽孝与尽忠之间,只消保持一腔勤奋、理解、包容和宽怀,也是可以左右逢源的。

人生最不能等的事就是尽孝,父母在变老,尽孝须趁早。重阳节里,愿天下父母,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愿所有的儿女,孝子当头,美德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