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家谱的文章 / 家谱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寻根找话

文/万嘉义

根在哪里?

爹妈是谁?问得浅显。爷爷、奶奶是谁?有点模糊。爷爷的爷爷是谁?开始迷糊。倘若一个人不知其根,好像还说得过去。一群人不知其根,一族人不知其根,作何感想?一个民族,所有的民族不知其根,不敢想了!

你官多大,你钱多少,你人生走多远,回头看,有无脚印。于是,古人离开家乡要带着家乘。安了新家,正堂坐着祖先。

古城、古镇、古村、古寨、古宅在离视线远去,古名、古庙、古墓、古牌坊、古文物变得模糊。古人语已经严重颠覆,比如古人说“三代不修谱,为不孝。”比如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欧美总是特别喜欢我们这块大地的东西: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还有洛阳铲敞开的地下。随着那些石像、砖刻、木雕、壁画的无声与无私,而今,美国一个州收藏的中国家谱已经过万。

据统计,万姓在全国的人口排序,是三百名前第八十六位。

一对身影,相携走来。这对身影,是“湖广填四川”,是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武八年﹚以及“闯关东”﹙康熙年间﹚、“走西口”﹙明朝中期﹚、下南洋﹙明朝中期﹚那些无数身影中的一对。这对身影,甚至比其他身影的视觉更远。从湖北麻城迁徙入川的万青公、黄母,时间是洪武二年。万青公、黄母,是我的祖先。到2016年,转眼647年,据不完全统计,万青公、黄母已经有31代孙﹙我是26代﹚,族人三万多。

汇聚族人祭祀祖先,举办家族年事活动,抒写家谱的祠堂,却早已荡然无存。

念祖宗去楚入川唯守读耕培世泽,

愿子孙登伦祀纪常将忠孝振家声。

这是祖先在万氏宗族东祠祠堂书写的对联。我的祖父万元吉,与堂祖父万元初,在民国时期主持编修的家谱里,列出族人在乡、会、殿试,国学生员以及文武两科的人才芳名。

报载,经历风雨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国内的其他图书馆在收购老家谱,同时倡议把新修的家谱送到图书馆去。报载,我的家乡档案馆也收藏了上百册家谱。无疑,这是对文物古迹消失了则不可再生的一种抢救。

家谱要热啊!

寻根要热啊!

于是,想写一本书。一本记录“湖广填四川”,我们的祖先万青及其家族的书。一本国家没有档案,民间书写万姓迁徙生息发展的书。一本告慰祖宗,传承子孙知晓的书。一本文化回归、传承、苏醒的书。

中国“百家姓”,每姓有故事。

家谱流传血脉

文/李夏至

今年春节,第一次参加了未婚夫家族祭祖仪式,也第一次通过一份家谱,感受到先人流传下来的血脉亲情。

未婚夫姓方,一家人要从县城的各个角落赶到庙仙乡的奶奶那里团圆。人都到齐了,奶奶从家里翻出来不少祭拜时要用的黄烧纸,让家里的大人们带着媳妇和孩子,先去祖坟上祭拜。

跟着男朋友家里的十几口人,拉着一麻袋的黄烧纸和几挂鞭炮,我们从庙仙的街上往街后的田地里走。在爷爷的坟前祭拜。我也头一回给这个从未谋面的老人家磕头,想象着他的模样。感怀先人的情绪瞬间涌来,一时竟有些语塞。

往回走的路上,长辈特意带着众人拜祭了一个古旧的墓碑。

这块碑看上去丝毫称不上气派,边缘甚至有些磨损。碑上用柳楷写着六个大字“明方氏西门祖”,左侧小字署名立碑者为“方连鼎”,立碑的时间是大清同治拾年(1871年)。听长辈讲,这块碑原是方家祖坟中的一块坟前碑,因年代久远,几度迁坟,早已分不清碑文所指的坟茔是哪一座。时代变换更迭,要不是家里的老人们当年留心,把碑藏在地下,怕是早就没有这块墓碑了。

小叔从怀里掏出几本打印的册子,上书“家藏正书”四个大字,原来是方家家谱。从方氏的源起炎帝时代的方雷氏说起,到如今罗山方氏一脉从禹州南迁的历史,一一悉数罗列。男朋友的名字列在第十二代,族谱正好修到他这里。

这份看上去简单粗糙的家谱修于1999年,是当时方姓的几个老人家遍访族内亲属,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用脚丈量,才修全了县城里的一个支脉。长辈说,如果尽数县城里的方姓人家,大致有3000人以上,想要一一核查,并在家谱里找到对应的亲属关系,其实很难。这一次修家谱花了三年多时间,也未能写全。方爸爸说他手里的初稿还在调整,最新的版本清明前后就能印制出来。

方氏家谱在1948年的一次大修时,统一了宗谱上的排序,族人起名的依据被定为“诚正思平治,祖基汝兆开。立观崇德履,定庆凤麟来”。20个字包含着先祖对后代的希望与寄托。到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还能明白吗?